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龙岩市支持中心城区经济加快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龙岩市支持中心城区经济加快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20.09.25
【字 号】龙政办〔2020〕83号
【施行日期】2020.09.25
旅游饰品【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经济运行
正文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dnf卢克副本印发龙岩市支持中心城区经济加快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
 
龙政办〔2020〕83号
 
新罗区人民政府,龙岩经开区(龙岩高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龙岩市支持中心城区经济加快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9月25日
 
龙岩市支持中心城区经济加快发展行动方案
  (2020—2022年)
  为进一步加快中心城区〔含市本级、新罗区、龙岩经开区(龙岩高新区),下同,以下涉及指标均为中心城区〕经济发展,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强化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支撑,制定如下行动方案。
  一、主要目标
  在三年时间(2020—2022年)内,力争中心城区GDP、固定资产投资、地方级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年度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总量占全市比重稳步提高;地方级税收收入分别实现60亿元、61.8亿元、63.7亿元,占全市比重达58.4%、59%、59.7%。
昨日帝王篇完整版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依托龙岩经开区(龙岩高新区)、龙雁组团两大平台,着力优化中心城区产业结构,提升发展服务业、做强做大制造业、发展壮大建筑业、加快园区提档升级,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1.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服务业转型升级,推动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取得新突破。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打造提升中央苏区金融街等综合性特街区、购物商圈,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培育网红经济、流量经济、夜间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优化市场供给,培育新消费增长点,力争到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67亿元。提质房地产市场,按照“开发南北、提东建西”发展思路,以龙岩大道为主轴,推进中心城区北部龙雁新城、南部东肖新城、东部东宝山片区等重点片区建设,同步完善教育、医疗等公共配套,引进品质房企,打造精品优质楼盘,力争到2022年商品房销售面积达272.5万平方米。做大现代物流,提升优化陆地港、公路港等综合物流园区功能,加大公铁联运综合货运枢纽站和空港物流基地建设,在高速路口和国省道周边规划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力争到2022年交通运输
、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达39亿元。抓好普惠金融,持续推进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强政银企精准对接,创新特金融产品,推广智慧金融服务,推动大型商业银行落实“五专”经营机制,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到2022年金融产业增加值达110亿元。做精文旅康养,以“龙岩八景”为基底,谋划提升高端购物、演艺娱乐等深度城市旅游,打造龙硿洞、天宫山景区等旅游精品线路,鼓励原创影视作品生产,扶持闽西汉剧、龙岩山歌戏等非遗文化演艺业,发展特中高端康养服务,培育“候鸟式”等康养新业态,力争到2022年文旅康养实现产值395亿元。培育新经济,深入实施“互联网返乡工程”,大力发展线上经济、平台经济、数字内容、软件和信息技术等数字产业,加快新罗未来城、数字产业网上服务平台等数字发展平台建设。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会展经济,招引知名企业将公司总部、区域总部或营销、资本运作等职能入岩,吸纳中小企业进驻龙工大厦、珠江大厦等商务楼宇,鼓励各类社会组织承办大型展(商)会活动。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商务局、财政局、文旅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大数据局、金融监管局,人行龙岩市中心支行,龙岩银保监分局等,新罗区人民政府,龙岩经开区(龙岩高新区)管委会;以下措施均需新罗区人民政府,龙岩经开区(龙岩高新区)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
  2. 做强做大制造业。坚持抓龙头、铸链条、建集,推动制造业发展壮大。持续做强机械装备,以提升“中国专用汽车名城”“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国家高技术转化应用产业示范基地”为抓手,延伸拓展汽车及专用车、环保机械、工程机械、应急装备等行业产业链,重点引进拓展专用车及应急装备产品,加大污染治理设备研发生产及领域拓展,提升装载机、挖掘机等整机及关键零部件规模技术水平,推动整机成套装备与零部件、基础制造协同发展;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加快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力争到2022年机械装备实现产值490亿元。同时,进一步优化提升烟草、建材、纺织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
  3. 发展壮大建筑业。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突出扶优扶强、做精做优,推动建筑业壮大提升。支持建筑企业与央企、省企对接合作、拓展市场,鼓励大型工程总承包企业在中心城区注册设立独立法人,引进市外优质建筑企业进驻龙岩,推动形成建筑业总部集聚区。鼓励建筑业企业增资晋级,支持企业晋升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一级资质,推动中小型建筑业企业向专、精、特、新专业化方向发展。推广新型建造方式,大力发展BIM
技术、绿建筑、智慧建筑等新型技术,加快推广装配式建筑应用,鼓励应用工程总承包方式,发展工程全过程咨询服务和专业化服务,推动建筑企业提质增效,力争到2022年建筑业产值实现467亿元。
  责任单位:市住建局
  4. 加快园区提档升级。加快龙岩经开区(龙岩高新区)、龙雁组团两大平台建设,优化园区布局规划,推行“一区多园”发展模式,大力发展“飞地工业”,鼓励工业企业“退城入园”,推进龙岩经开区东肖片区商业基础设施、红坊片区物流产业园建设,龙雁组团未来城片区、银雁新城、雁石纺织生态新城、苏坂片区等建设,提高园区综合承载力。推进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加大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力度,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商贸、物流、人才公寓等配套设施,推动龙岩经开区(龙岩高新区)标准化试点建设,加快产业招商、项目建设,形成产业特鲜明、服务功能完善的产城新区。力争到2022年龙岩经开区(龙岩高新区)、龙雁组团实现规上工业产值315亿元、550亿元。
2010年kbs演技大赏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工信局
  (二)加快培育壮大重点企业
  突出抓好20家重点税源培植企业(市本级2家、新罗区12家、龙岩经开区6家),109家龙头骨干企业(工业45家、建筑业18家、服务业46家)。
  1. 突出税源企业培植。建立财税库携手培植财源工作机制,加强制造业、建筑业、批零等重点行业税源企业监测帮扶,抓好政策宣传落实,完善“一企一策”政策,及时兑现惠企资金,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支持企业创新升级、做大做强,稳住税源基本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完善招商政策、总部经济发展政策,引进落地一批优质产业项目,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等新经济,全力培育新兴税源。力争到2022年20家重点税源培植企业地方级税收收入实现26.7亿元。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工信局、商务局、税务局、住建局、大数据局
  2. 突出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完善挂钩帮扶机制,强化融资、市场、人才等政策服务保障,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一企一策”“一链一方案”,精准支持龙烟、龙工、龙净环保、龙马环卫、龙洲运输等龙头骨干企业增产增效,支持格兰尼、福建侨龙、龙合智能等一批重点后备企业上市挂牌,培育一批高成长“单项冠军”企业。力争到2022年,45家重点工业企业、18家建筑业企业、46家服务业企业分别实现产值576.7亿元、372.9亿元、53亿元,
年均增长5.7%、9.2%、5.4%。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发改委、住建局、商务局、卫健委、文旅局、交通运输局、大数据局
  3. 突出国有企业做大做强。深化市属国企改革,支持条件成熟的市属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创新融资方式,鼓励采用企业债、公司债等多种融资方式,加快水利投资发展公司、交建集团、水发环境发展公司、闽西文旅产业集团等上市后备企业培育,推进龙岩高岭土公司上市攻坚,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用好农发行、国开行等针对文旅、康养产业政策性优惠金融贷款。发挥龙洲运输股份公司等上市企业及市属国有企业主体作用,强化与国网、国投、中建等中央对口支援企业合作,策划实施一批重大经营性项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