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和中统有什么区别>恢复u盘删除的文件浅谈“治未病”理论基础下的中医养生方法
作者:张含依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8年第15期
作者:张含依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8年第15期
摘 要: 中醫养生方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与历代中医学家潜心实践并总结的理论体系。治未病体现了中医预防医学的核心思想,并逐步衍生出养生学这一新兴学科,为人们预防疾病、保持健康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通过解释治未病与养生的关系以及常用的养生方法,以期让人们达到预防疾病,保持健康和延年益寿的目的。
关键词: 治未病;中医养生;亚健康
【中图分类号】 R27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5-0054-01
养生即通过各种方法来增强体质,保养身体已达到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目的。随着亚健康这一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养生。养生的实质是形体不蔽,精神不散。主张通过饮食、运动、情志、起居的调整来维持阴阳平衡。养生也体现了中医“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思想理论。
房地产营销策划方案书 1.治未病
1.1治未病的概念和源流。
未病是指没有发生的疾病,中医治未病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通过采取一些方法预防疾病。治未病最早起源于《黄帝内经》,如:“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1】这句话阐明了治未病的重要性,寓意是防患于未然,不要等到病入膏肓才四处求医。
1.2治未病的层次。
大秦帝国第二部演员>80年代的歌曲 中医治未病的层次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三个部分,未病先防思想就是在人们没有患病时,及时采取保养方法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已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发生以后,积极采取措施预防疾病加重,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愈后防复是指在病情稳定以后,注意预防复发,进行功能锻炼和康复。正确认识中医治未病理论,对疾病的预防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2. 中医养生内涵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