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健康医疗行业发展研究综述
   
 
   袁老一路走好
中国互联网健康医疗行业发展研究综述
 
   
普雷攻略 
 
 
 殇是什么意思
 
七人八只眼
 
 
产权证查询
     
 
 
 
 
 
哪个牌子的羽绒服好一 2016年互联网健康医疗的总体发展情况
(一)2016年互联网健康医疗发展形势和背景
当前我国既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又处在改革发展的转型期,作为国家深化改革的重要部分,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在迅猛发展和改变。2016年是医疗改革风起云涌的一年,国家陆续出台了许多重磅的医改政策文件,如在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确立了“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观”,为未来十几年中国医疗卫生行业的布局和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也标志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正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
这个转变的过程与人口老龄化、慢性疾病增长、全面两孩政策实施等趋势相伴,又面临着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结构不均衡、基层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此时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迅速崛起,不仅持续深入地改变了卫生和健康领域的发展方式,使服务模式和管理方式得到创新,还在满足广大人民众医疗健康需求方面提供了更多选择与可能。更令人期待的是,这种改变从2016年开始持续发生。
过去几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与医疗的结合的确迸发了前所未有的活力,甚至催生了一个形态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全新行业——互联网健康医疗。互联网健康医疗的高速成长有几个方面的表现,包括行业规模的快速扩大、覆盖人范围的不断扩大、商业模式的突破创新等。而互联网健康医疗的崛起,也给我国的医疗服务市场带来更多想象空间。比如,在线问诊为患者就医带来了巨大的便捷性,提高了整个医疗体系的运转效率;智能硬件和移动互联网所累积的健康医疗大数据,为个性化精准医疗创造了可能;以往看似牢不可破的公立医院的围墙正在被打破,医生个人的品牌和团队间的协作都因互联网而得到强化……部分参与者畅想着互联网健康医疗的“颠覆”,同时也有人谨慎地称之为创新。总之,几乎所有人都相信,互联网健康医疗的发展将是大势所趋。
作为新生事物,互联网健康医疗面临着现有政策体制的壁垒、既得利益者的抗拒,以及医疗服务线上化不足等客观困难。这些都导致了互联网健康医疗企业在商业化上的困境,尤其是在过去的2016年中,伴随着“资本寒冬”的声浪,这种困境更是成了唱衰互联网健康医疗行业的温床。但好处就是,它加速了狂热的退去和向理性的回归。同时,以平安好医生完成A轮融资5亿美元为标志性事件,互联网健康医疗经过了“爆发元年”的2014年,走过了“资本逐鹿”的2015年,在2016年行业投资事件有增无减。2016年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事件是2013年的近20倍,是2014年的3倍以上,资本市场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欲望依然强烈。这表明在当前改革背景下,互联网健康医疗对资本市场有着持续的吸引力。
得益于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健康医疗模式也在持续进行变革和创新,这也对政策规范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宏观政策目前还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技术和服务的发展创新,可能使医疗服务游离于政策监管之外;另一方面,传统医疗的改革和发展也需要国家政策创新的推动。政策的变革可以为我国的基层医改、医保支付、医药改革和药价市场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提供持续动力。
云服务和大数据的紧密关联融合是未来互联网健康医疗相关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在云服
务模式方面,随着分级诊疗的深入推进,产生了新的刚需: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由于基层医疗机构的经费相对有限,其在医疗信息技术建设和运行方面面临更大的经费压力,因此相对于高等级医院,其对医疗信息云服务的诉求更大,提供云服务的相关企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大数据方面,随着影像云、电子病历云的进一步发展创新,走向大数据已是大势所趋。依托大数据技术的影像云计算,不但使人工识别带来的误诊率显著下降,还能进行病程管理,提前进行识别和判断,随着基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新技术和新发明将会在互联网健康医疗行业中诞生和广泛运用。
在基因检测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由于其有鲜明的技术驱动特,行业中的优秀企业几乎必须具备鲜明的科技型企业特征和自己强大的研发团队,这也是这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二)2016年互联网健康医疗发展状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除了有疾病的诉求,人们更加注重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问题,医疗服务需求范畴从单纯的疾病向保健、护理、养生等多元化领域拓展,并且人们愿意为好的医疗服务和高
质专业的医疗技术支付溢价。这些驱动着整个医疗服务产业不断发展。互联网健康医疗开始发挥互联网的本质作用,即转向为个人定制的精准医疗。
1.行业受政策双向调控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网约车等新兴互联网业态飞速地“野蛮生长”,国家采取先松后紧的战略,使这些互联网新兴行业从无序走向有序,从“灰地带”逐渐走向规范化。而医疗行业作为国家公共事业中的核心部分,事关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甚至关系国家战略安全和生物安全。主管部门始终对“互联网健康医疗”这一新兴事物采取审慎态度,一方面严格监管,避免其颠覆式发展造成人民生命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又希望充分利用互联网工具,加速医疗改革的进程。《中国互联网健康医疗发展报告(2016)》中,提出互联网健康医疗将以一种温和的形式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当前正是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一方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推动医生多点执业,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加快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逐步放开“医”方面的管制,鼓励在职医生自由执业和开办诊所,从医生端释放一定资源,鼓励医生走向市场,创
造更大价值。
另一方面,国家食药监局在“药”方面进行严格管控,收回了隶属于阿里健康、八百方和1号店等医药电商的A证试点资格,让互联网健康医疗参与者看到了监管者的红线,以及“脚踩红线”的结果,促使互联网健康医疗参与者特别是医药电商一直保持正确的方向和合规的业务模式。
2.资本理性回归促使企业按商业本质运营
由于盈利模式不清晰、造血能力差等原因,2016年,就医160、寻医问药、好大夫在线等企业接连被曝出裁员新闻,而知名医药电商“药给力”因为融资未果停止运营。资本的理性回归导致企业融资门槛提高,企业需要挖掘自身潜力,打造竞争优势,提高盈利能力,深度切入行业痛点,真正解决用户看病问题。一直以来互联网健康医疗创业公司多以轻资产模式起家,在经历了几年的发展后,由于不到合适的商业模式,纷纷谋求转型,布局线下互联网医院或医疗诊所。医疗企业开展线下业务,不仅有助于发掘新的盈利模式,也可以帮助企业加速渗透核心医疗资源。线下诊所也有助于医生实现多点执业,促进医疗资源的流动。
3.用户活跃度逐渐升高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我国互联网健康医疗用户规模为1.95亿人,占网民的26.7%,年增长率为28%。其中,医疗保健信息查询、网上预约挂号用户使用率最高,分别达到10.8%、10.4%(见图1)。
图1 2015~2016互联网健康医疗用户使用率
当前,移动互联网已经普及,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逐渐养成利用互联网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类问题的习惯,对健康医疗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随着行业发展和人民健康观念的不断深入,相信互联网健康医疗的用户总量和活跃度会更快速地提升。
4.数据驱动的计算经济来临,推动产业升级
2016年6月24日,《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表明,“健康医疗大数据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战略资源,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将带来健康医疗模式的深刻变化”。《意见》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大数据基础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并且制定了进一步的主要工作任务:夯实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基础,全面深化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规范和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加强监控医疗大数据保障体系建设。《意见》为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应用与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国内大健康产业的快速转型和发展将会随着新技术的产生而向前推进,产业及产品形态也将会进一步升级。新一代技术,包括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将来会成为大健康产业最重要的推动力,为战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因此,信息技术在医疗管理方面受到相关机构的广泛关注,期望能够探索促进信息技术的运用。
养老服务业是未来最有前景的产业之一,但养老产业的发展并不是简单地修建养老场所,而是应当运用新技术,提升养老服务的专业化、远程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互联网技术能提供智能安防,对医疗机构和健康机构的重要区域实施自动化监控。穿戴技术的应用能提供更多功能性产品,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提高幸福感。生物医药是健康产业最关注的,也是目前投资最多的产业。穿戴技术能对服务对象进行实时、移动式的监护,极大地提高数据和信息采集的效率和精度。通过云计算来集成不同地区的特定数据,并加以整合,运用大数据管理技术提高效率,从而提高研发的速度,非常有助于生物医药的发展。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