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品类市场状况分析
一、从补益大品类市场份额数据看六味产品的市场现状
医药界将中成药分为十大类,补益类为其中一类;而补益类又分为七个亚类(补血、补阳、阴阳双补、补肝肾、补气、补阴、气血双补七类),六味地黄为补阴类补益药物。由于中成药物种类繁多,因而统计数据往往难以翔尽,流于表面化;所以,大类品种数据的真实性和可参考性则显得更具体、更全面,而从大类品种中撷取的产品品种数据从某种程度上也具有“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
1、补益类药物近期市场份额(06年12月——07年5月)[见图表一,数据来源:《中国药品零售市场报告》以下简称CMH]
从06年12月至07年5月,补益类产品在中成药十大品类中销售金额排序分别为:06年12月第一位,07年1月第2位、07年2月第4位,07年3月第3位,07年4月第4位,07年5月第3位,近六个月补益类药物平均销售额比例为11.05%,略低于骨伤科药物平均销售额比率的11.58%,稳居二甲。
斛珠夫人大结局2、补益类药物临床用药情况(数据时间:2005年全年,数据来源:北京朝阳医院见表二)
在北京朝阳医院05年全年销售额中,补益类药物以987万占中成药销售13.82%,占据各大类中成药销售额排行榜第二名(与OTC市场相同)。早安图片大全
在补益类七个亚类药物中,补阴类以209.7万(21。61%)排补益类药物销售第二,销售最大的为六味地黄产品,销售金额86.7万,占补阴类药物的41.34%,占全部补益类销售额(987万)的8.78%。
3、六味品种年销售额推测(05及06年六味全国销售金额推测,综合EC一营销网,上海铂策划数据)。
根据相关数据对05年国内几大主要市场六味销售额的综合推测:05年全国前五位的省份为——浙江6000余万、上海近8000万(比04年的4000万增长100%,居全国首位)、广东5000余万、山东近6000万(青岛一市即达2000余万);在北京,同仁堂六味集中度高达近60%,年销售2500余万,据此推算,北京六味年销售约为4200万,以上全国五大主要市场六味年销售约为2.9亿,全国六味年销售约12亿——15亿,以上五市场所占比重约为24.3%——19.3%。
什么是红颜知己河南中考总分
06年六味全国销售,根据上海铂策划对06年股市测评机构数据,综合06年医药板块的测算,推测为24——27亿元左右,与05年相比较销售额增长接近100%。
据CMH数据,06年中成药制剂全国销售额约为1500亿,综合以上数据,按补益类药物平均11%份额推算,补益类药物年销售额约为165亿,即六味类产品占整个补益类药物的14.5%——16%。
4、现状分析:
我心中的党员手抄报 六味增长“一枝独秀”:06年,是中国药品市场的“寒冷年”,全年销售额增长率约为19.41%,而六味年增长却高达近100%,根据行业预测07年六味产品增长率依然会高于50%,07年六味市场销售额有望达到35——40亿元。
OTC市场仍然是六味产品销售的主战场:北京朝阳医院既是一家知名三甲医院,又是一家北京市下属的区级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因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销售比例来看,六味在临床上所占补益类销售额比例远低于OTC市场所占比例(见图三)
淡季不淡、旺季明显:在传统的保健意识中,有“夏不进补”一说,但随着大家对六味产品特性的认识(具有“三补三泻”之功效),因而既使在二、三季度两个天气较热的季节,六味所受的季节性影响并不大,基本上维持在一个平稳的水平线上,受影响较大的反而是一季度,因气候影响,呼吸系统疾病及感冒伤风发病率较高,对六味市场份额有一定影响。
以下图表四中,可具体反应出六味四个季度的市场份额走势(数据来源:cN——营销网)
二、销售概况
长期以来, 作为滋补型中成药物, 我国六味地黄丸市场销售平稳,波澜不惊。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民众对自身健康越来越关注, 而各种各样的营养保健滋补品也应运而生。与市场上许多一闪即逝的产品相比, 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营养滋补类中药越来越为人们所青睐。而六味地黄丸也终于迎来了发展契机。自20 世纪末以来, 六味地黄丸的市场开始走强, 产、销量一路飚升。从大城市到小村镇, 从发达的沿海地区到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各种品牌的六味地黄丸在我国攻城掠地。2000 年夏, 当各类医药保健品处于销
售淡季时, 东北某大城市的六味地黄丸竟然脱销。据广州市中医院统计,2000 年该院六味地黄丸(胶囊) 销售金额达10 多万元人民币,在30 种补益类中成药中列第3 位。近年来, 六味地黄丸在我国各大城市零售药店药品销售量排序中稳居前20 位,在不少城市还位居前5 位在我国药品零售市场重点类别统计中, 六味地黄丸的销量占扶正类中药总销量的43151 % ,销售金额占21140 %。其中“, 同仁堂”牌占7139 % ,“仲景”牌占4138 %。在5 大城市样本零售药店销售金额前50 位品种排序中, 六味地黄丸在上海居第3 位,在北京居第5 位,在深圳居第22 位。2002 年11 月,在我国药品零售市场销售榜中, 六味地黄丸按销售数量排序居第7 位, 在中药品种中仅次于金嗓子喉宝片; 按销售金额排序居第9 位。据不完全统计, 六味地黄丸目前在浙江省医药市场的年销售额已达5 000 万元人民币, 在上海市场的年销售额有4 000多万元, 在青岛市场为2 000 多万元。我国六味地黄丸市场销售总额高达近10 亿元,且市场还远远没有饱和,发展空间十分巨大。前几年, 虽然六味地黄丸的销售市场不断扩大, 但其广告投入同其它许多药品及保健品相比, 还存在一定差距。但近年来, 一些六味地黄丸厂家开始有策略地在一些主要媒体上扩大宣传。其中,河南宛西制药的“仲景”牌六味地黄丸宣传势头最猛,除了在电视、报纸上作广告外,还在部分区域市场投放公交广告、地铁广告及药房灯箱广告等。巨大的广告投入也带来了不菲的市场回报, “仲景”牌六味地黄丸占领了上海补肾类
药物零售市场一半份额, 遥遥领先于其它品牌, 并且,在江苏市场也稳居第1 位。而“汇仁”牌、“同仁堂”牌、“九芝堂”牌等六味地黄丸都相继加大了其广告宣传力度。
三、从六味的市场发展看六味产品的未来趋势
短短的10年时间,六味品种历经了三个变革阶段:第一阶段——传统六味制剂,以同仁堂为代表的六味地黄丸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占据了市场的高端;第二阶段——在传统六味制剂基础上的工艺提升,即以兰州佛慈、宛西仲景为代表的六味地黄浓缩丸,通过有力的品牌宣传及消费者教育,成为目前六味产品中的“领导品牌”;第三阶段——以“中药西制”为平台,在传统六味方的基础上,在保证原方配伍、疗效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的二次开发,以泰华堂为起点,以康缘软胶囊为品牌的新一代制剂,如胶囊、软胶囊、滴丸(神威药业)等。
1、六味品种主导产品市场提及率;(数据来源:中国医药报、上海致联市场调研公司,见图五)
针对06年1——6月份市场销售较好的六味产品销售情况,中国医药报与上海致联市调公司在全国八大城市、240个终端进行了走访调研,提及率前十位的品牌分别是:北京同仁堂、宛西仲景、湖南九芝堂、江西汇仁、广州白云山、兰州佛慈、上海童涵春堂、江苏康缘、上海雷允上、同仁堂蜜丸;提及率分别为78%、61%、44%、15%、13%、7%、6%、6%、5%,北京同仁堂及宛西仲景占据绝对优势;而在另一项“铺货率”数据调查中,同仁堂及宛西同样以88%、79%高居前二甲(数据来源与上同,见表六)。
以上数据来源相同,调查点及样本量均一致 样本总量:240个
调查城市:上海、广州、北京、成都、武汉、杭州、沈阳、南京。
2、传统剂型与创新剂型的市场格局(数据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时代点杰咨询)。
06年,中国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以北京、江苏、广东、福建等省市157家医院为样本,对六味制剂05年1月至9月医院用药做了详细的监测总结报告,报告显示,与北京同仁堂、宛西仲景一起进入前四强的,赫然为两个创新剂型:贵州圣方康纳胶囊及江苏康缘软胶囊,比例分别为同仁堂23%、圣方康纳21.1%、仲景17.4%、康缘14.1%(见图七),这四家企业的销售额占据全部监测额的四分之三。
在上述监测数据中,传统丸剂剂型所占比例为54.7%,胶囊剂型为45%(其中胶囊30%,软胶囊15%),其它剂型0.3%,见图8)
以北京为代表的华北地区,同仁堂销售金额比率为38.3%,圣方康纳为32.6%,宛西仲景9%;以广东、福建为代表的华南地区,厦门中药占47.8%,同仁堂为19.15%(丸剂占92.6%,胶囊为7.2%);以江苏为代表的华东,康缘为50.9%,宛西仲景为32.5%,九芝堂14.45%;以江西、湖南为代表的华中市场,宛西仲景占49.2%,九芝堂31.9%,康缘为9.5%;以重庆云南为代表的西南地区,圣方康纳占40.5%,宛西仲景为20.6%(以上数据均为处方市场数据)。
3、康缘软胶囊为代表的六味创新剂型的发展(数据来源:富豪网<股指网>,上海致联)
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 以桂枝茯苓胶囊起家,偏居苏北连云港一隅的康缘药业,近几年来“逆风飞扬”,呈现强劲增长势头,而表现最突出的品种就是六味地黄软胶囊,上海致联终端调查显示,康缘六味软胶囊已成为06年上海六味零售市场的领导品牌,而股指分析机构及康缘公布的年报均已证实了该品种自05年来的强劲的销售增长。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