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后的几点思考
食品安全责任书第4期(总第137期)
2010年12月四川地震EAR THQUAKE R ESEAR C H
I N SI CHUAN No 4D ec 2010收稿日期3;修回日期作者简介韩渭宾(),男,江苏太仓人,研究员
汶川地震后的几点思考
韩渭宾
(四川省地震局,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本文认真思考了汶川地震对防震减灾各环节的影响,主要观点有:
(1)地震预报很难,但不能不搞。(2)搞好建筑物的抗震设防、避让活断层与山地灾害隐患,或适当治理山地灾害隐患是震前防御减灾的有效途径。(3)汶川地震的紧急救援绩效卓著,但还有提升潜力。梦见自己的牙齿掉了
关键词:汶川地震;思考
中图分类号:P3159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8115(2010)04-0007-05
汶川8级地震造成了巨大灾难,也对防震减灾工作的各环节做了全面检验。认真思考汶川地震的启示,对于做好今后的防震减灾工作将是十分有意义的。
1地震预报很难,但不能不搞
尽管大家早就知道,地震预报是世界科学难题。但是,汶川地震漏报的严重性依然对地震界,尤其是地震分析预报系统造成巨大冲击。人们不仅具体回顾、复查和反思地震活动图像和各学科前兆究竟在汶川地震前有没有前兆?应该怎么认识原有的预测指标和方法,而且在深入思考地震预报的出路问题。能不能象外国一样,退到只搞预报研究,不承担预报任务?我经过反复思考,觉得不可能。
11国家和人民需要地震预报大气压
汶川地震后,地震预报工作受到非常多的批评和责难,这本身就反映了公众强烈期望通过地震预报减轻地震灾害。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08年12月27日修订通过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的新的防震减灾法,依然专设第三章!地震监测预报,并有专门的条款(第十七条)强调!国家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建立多学科地震监测系统,逐步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
国务院于2010年1月15~16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的全国防震减灾会议上,回良玉副总理做了重要讲
话,要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防震减灾要重点做好八项工作。第一项就是,要积极探索实践,努力提升地震监测预报水平,大力推进全国地震监测台网建设。
这就是说,立法机关通过修定防震减灾法,国务院通过全国防震减灾会议明确告诉我们,国家和人民需要地震预报,地震预报必须大力推进,不能倒退。神界2:龙裔
汶川地震的漏报暴露了经验性预报方法和已有认识的局限性[1]
,而克服这种局限性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因此,现在承诺不漏报下一次强震是不现实的。但是,在过去的三十几年里,我们确实一定程度成功预报了二十多次中强以上地震。这都是震前曾向地方政府报告过,得到承认的事实。所以,也没有理由说一定报不出下一次强震。应以争取报好下一次强震为目标,努力工作。
应该辩证地看待经验性预报方法。一方面必须正视已积累的经验性预报指标和方法的局限性,应纠正过去某些有关预报能力的过头宣传。过去,每当成功预报了一些地震,就会出现一些过高估计预报水平的说法,甚至认为,中国的地震预报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其实,人家只搞预报研究,没有搞预报实践,没有预报成功率的可比性。另一方面也没有必要过分悲观,认为经验性预报不科学,好像只有外国人搞的才:2010-01-1:2010-09-14:1941-
8四川地震2010年第4期
是科学预报。其实,中外地震预报研究的交流历来是非常多的,主要地震国家与地震及地震预报有关的,比较有名的研究机构和科学家,中国地震局都曾组团访问过,或派留学生、访问学者去学习。国际上研究领域与地震预报有关的知名科学家可能全都应邀来过中国访问、考察与学术交流。国外出现任何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进展,国内都有人很快引进来。不同的只是,我们在没过关的条件下,!边研究,边预报。把尚未成熟的科研成果用于预报实践,结合我们的实际资料进行探索,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形成目前的经验性预报方法[2]。当然,现有的经验性预报方法还需要在预报实践中不断改进、提高与完善,也需要加强基础研究。
专结合是我们国家推进监测预报的一种重要途径。我从技术层面上理解,就是要动员一切力量,在观测上对强震孕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前兆现象布下最密集的天罗地网,在监测手段和研究方法上最大限度地集思广益。与此类比,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经常可听到一些可能预报下雨的土方法的宣传,如大雨前可能出现水缸壁湿、蜻蜓低飞、蚂蚁搬家、关节炎患者关节痛等。这些现象在下雨前出现,也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只是靠这些办法预报雨情,成功率不会很高。随着天气预报水平的提高,这些宣传已经销声匿迹了。地震预报最终也一定会依靠高科技从科学上突破,但在科学上没过关以前想通过预报来减轻地震灾害,就应该允许各种试探,就不能过早淘汰科技含量不是太高,却能弥补现代化台网密度不够高的测点。要研究市场经济环境下,怎样发展与巩固测点,如何切实做好专结合。
12通过地震预报实践有可能减轻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
如果退到只搞地震预报研究,不搞地震预报实践,等于放弃了今后至少几十年内通过地震预报减轻人员伤亡的可能性。
退一步讲,如果我们现在也像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那样,不搞地震预报实践,只搞与地震预报有关的基础研究,那会怎么样呢?从事地震预报研究的人因为不再承担预报任务可以减轻压力了,但地震灾害会因此而减轻吗?发达国家不受地震预报任务的困扰,专心于地震预报基础研究几十年了,从解决地震预报的角度审视,似乎也没有什么突破性进展,甚至也没有办法提出还要多少年才能攻克地震预报关?这就是说,如果我们也退到只搞地震预报研究,不搞预报实践,也无法预计还要多少年能彻底解决地震预报问题。这种做法,等于放弃了今后至少几十年内通过地震预报减轻人员伤亡的可能性。
13地震部门是地震预报责任的承担部门
显然,减轻地震灾害不能过多,更不能完全依靠地震预报。各级地震部门理应按照我国防震减灾工作方针,全面推进地震监测预报、震前防御和震时应急救援等三大工作体系的工作,还应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凡是有利于减轻地震灾害的工作,作为地震人,都应积极参与。不过,按照防震减灾法规与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分工,只有地震预报是地震部门独自承担或管理的重要任务。千万不要以
为在其他方面多做出一些成绩就可以减轻一点地震预报的责任和压力。
2搞好建筑物的抗震设防、避让活断层与山地灾害隐患,治理山地灾害隐患是震前防御减灾的有效途径
21通过建筑物设防有效减轻灾害损失
汶川地震显示,建筑物设不设防,在不在活动层上与可能被触发的山地灾害隐患点附近,受灾情况大不一样。
与以往强震灾害一样,汶川地震灾害主要是建筑物抗不住强烈震动而倒塌或破坏造成的。汶川地震现场,即使在基本烈度定低了的高烈度区,设防与不设防结果也很不一样。例如,据张敏政[3]调查和研究,在都江堰市,按#度设防的房屋,在经历~%度地震作用后,倒塌和严重破坏者不超过二成,过半数的房屋处于轻微破坏和基本完好状态。又据孙柏涛[4]等调研,在极震区映秀镇,虽然地震烈度已达&度,还是有一些经过设防的结构立而不倒,或仅局部倒塌,而未设防结构基本全部倒塌。在北川也可看到一些虽遭受严重破坏而尚未倒塌的楼房,其中大多数是按基本烈度做过抗震设防的。
震中区有不少水电工程。包括紫坪铺在内的许多水库、堤坝虽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错位等险情,附属设施遭到一定破坏,但由于按水电部门规范规定的风险概率下的地震动参数进行抗震设计,大坝主体并
未产生大的破坏导致严重后果,避免了震中峡谷地区以及成都平原遭受更大损失。
成都市区没有倒一间房,没有压死一个人是做好震前防御具有减灾效益的又一例证。1976年8月松潘、平武地震后不久,四川省委、省革委就安排由四川省地震局牵头,相关部门参加对成都进行地震基本烈度复核鉴定。结论是成都市为#度,比以前提高了抗震设防标准。以后在中国第三代、第四代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中,对于成都市始终维持了相应的结论。省市建设部门认真贯彻抗震设防规范,按此抗震设防要求,抓好了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对于高层及其他有特殊要求的重大建设工程,又都进行专门的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地震部门审批的抗震设防要求做好抗震设计。汶川80级地震在成都市区造成了(~#度的影响,没有倒房,而比成都市区更远的(度区,甚至)度区里还有不少倒房现象。
在地震现场有一些建筑物倒塌现象是抗震设防解决不了的,那就是跨断层建造的建筑物被错断、撕裂,或者位于山地灾害隐患点附近的建筑物被砸坏或掩埋。可是离发震断层只有十几、二十米,甚至更近的建筑物就可能完好无损。例如彭州白鹿中心校的一栋教学楼离断层陡坎最近处只有3m,就完好无损,而跨这条断层的宿舍楼、锅炉房都倒塌了。文献[1]和[2]有不少这类照片。对于活断层只能查明,避让。对于山地灾害隐患点最好也是查明,避让。实在避不开,又有条件治理的应做好治理、防范。22加强安评方法与抗震设防政策研究,适当提高低烈度区抗震设防要求,有利于减轻地震灾害
汶川地震高烈度区大量倒房,与设防标准偏低有关。汶川地震后,中国地震局很快就责成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及时提出了需求分析怎么写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第1号修改单,并正在研究、编制我国第五代地震烈度区
划图。
编制区划图,做好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是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做好震前防御的技术基础。汶川地震表明,进一步加强这个领域的研究,对于减轻地震灾害非常重要。另一方面,汶川地震也让大家看到,确定抗震设防要求的一些政策性规定也是至关重要的。例如抗震设计采取!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原则,减少了高烈度区倒房,减少了伤亡。又如唐山地震后,规定(度以上设防,降低了必须抗震设防的门槛,在汶川等不少震例中能看到减轻地震灾害的效益。再如,汶川地震后,国家立即出台政策要求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现已被列入新的防震减灾法,也必将有明显的减灾效益。因此,加强这类政策性研究对于进一步减轻地震灾害也是很有意义的。目前还有一些问题值得研究,例如,川东与川南还有一些)度区。近年时有5级左右地震发生,震中烈度一般都达(度,有的可达#度,甚至有伤亡。这些地区历史上没有5级以上地震记载,地质上没有明显的活断层,现有的地震危险分析方法很难解决这个问题,是否可从政策性讨论,行政决策,取消)度?对于地级城市是否可以规定地震基本烈度不低于#度?以现在的技术,从)度或(都提高度设防,所需增加的投入是很有限的。
23农村依然是抗震设防的薄弱环节,但减轻地震灾害的潜力很大
汶川地震造成农房倒塌的比例更大,甚至远到重庆、云南都有农房倒塌。说明至今农村依然是抗震设防的薄弱环节。不过,有些地方的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例如,德阳师古镇的地震烈度为度,农房损坏80%,而该地宏达新村农居工程所建农房完好无损。又如绵竹清平镇盐井村农居工程新建农房57户。经受+度,虽严重破坏,但无一倒塌,而村上其它房屋全部垮塌。甘肃、陕西也都有类似报道。遗憾的是,这样的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起步晚,力度还不够,推广还不够普遍。但这些例子已经显示,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对于提高农村房屋抗震能力具有很大的潜力。
农房比较分散,又大都是自建,不经过正规设计院设计,没有正规施工队伍,没办法像重大工程或城市楼盘那样,纳入政府行政管理。这是农村抗震管理的困难所在。可是,农房大多不高,结构比较简单,无论设计,还是施工,给予适当指导都不难。如果结合城乡一体化建设、或其他工程性拆迁活动给予一定补助是比较容易推动的。这是做好农房抗震设防的有利条件。上面列举的几个农居工程取得减灾实效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一点。其实,还有一些个体农民由于重视建房质量,采取一些简单有效的措施,也避免了倒房的灾难。例如,在龙门山镇团结村有一家在震前修好不久的农家乐也完好无恙(图),内外墙连一条裂缝都没有。这可是+度区,周围的房子大多倒平了。主人介绍说,他特别重视质量,垫在下面的石头,一块一块地选,一块一块地洗干净,才壘上去,对于水泥、砖、砂等材料都亲
自检查。这样的精心施工,92010年12月韩渭宾:汶川地震后的几点思考1
能保证建筑质量,避免+度震动倒塌,不也启示我们,
提高农房抗震性能是有可能的。
图1龙门山镇团结村一家农家乐的二层楼房由于精心施工完好无恙
3汶川地震的紧急救援绩效卓著,但还有提升潜力
汶川地震的应急救援是我国历史上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取得效果最显著的一次地震灾害紧急救援。汶川地震紧急救援既充分发扬了在党的领导下,以政府为主导,自救互救为基础,人民子弟兵为主力军,各部门密切配合、全国各地大力支援等优良传统,也与时俱进,在我国地震灾害救援史上第一次有国家级和省、市级二十几支专业紧急救援队同时参与;第一次有大批志愿者参与;第一次对外开放,有国外和专业救援队、医疗队参与;第一次有规模地开展心理救助;第一次成功实现了大型堰塞湖排险的紧急救援活动;使得8万4千多人获救,149万被困人员得到解救,430多万伤病员得到及时救治,绩效卓著,受到全世界的称赞。但是,还有不少被压埋的人没法救出来,或者救出来已经不能成活,还应该想一想,今后怎样把地震紧急救援搞得更快更好。
31提高速报水平,推进烈度速报和地震预警
这次汶川地震10分钟左右完成地震速报比唐山地震时已经大有进步了。但是与发达国家和台湾等先进地区相比较,还有较大差距。而且先进地区早已实施烈度速报,并推进地震预警。如果,努力提升速报水平,加快推进烈度速报和地震预警,今后遭遇强震时反应再快一点是可能的。
32加强各类救援队的建设有助于改善救援效果
专业紧急救援队的数量、装备、技术培训与调度进一步加强,志愿者队伍平时也有一定培训,救援效果会更好。
飘动的近义词
尽管有国内外三十来支专业紧急救援队开赴灾区,但面对汶川8级地震这么大的极重灾区,这么多压埋着生命的废墟,要在至多几天的时间里完成全面施救,力量是不够的。仅仅从电视等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就可看到这种需要与可能的突出矛盾。例如,在开始的几天,当国家救援队正在都江堰的学校、医院紧急施救时,汉旺东方汽轮机厂紧急呼救,以至于不得不由温总理协调和指挥;有时也看到,很多救援队员围着一个很小的工作面的画面;有的场合,现有专业设备也无法施救;有的救援队到达较晚,已经很少或没有生命可救,等等。这些情况说明,还应增建和扩建专业紧急救援队,当然,它可以是一专多能的;应进一步研发、改进专业紧急救援装备;应加强专业紧急救援队伍的技术培训;应进一步提高指挥和调度能力。大批志愿者在灾区做了大量工作,但从报道看,真正能参与紧急救援的不多,更需要培训。33编制应急预案可以提高紧急救援效率
编制应急预案设想可能遭遇的地震更大些,灾害更重些,救灾难度更大些,紧急救援将会更快更具可10四川地震2010年第4期
操作性。
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都编制了并经常检查地震应急预案,是这次大地震应急反应总体比较快的保障,但不少地方由于编制预案和建设地震应急指挥决策系统时,没想到会发生这么大的地震,遭遇巨灾的瞬间显得有些慌乱。如果修订应急预案与建设应急指挥决策系统时,把设想的地震及其灾害考虑得大一点,可能遇到的困难情况设想得更全面、更复杂一些,增强预案与系统万一遭遇包括巨灾在内的各种等级的地震灾害的针对性、实用性、适应性与可操作性,今后必将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34加强震害预测研究,将震源破裂过程引入震害预测研究,必将有助于早期抗震救灾指挥
汶川地震发生后,震中区多处交通、通讯中断,实地考察受阻,地震部门迅速提供了重灾区预测图,为及早部署紧急救援和抗震救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大家都从新闻报道中看到,前几天救援队伍集中在都江堰一带,往映秀的公路不通,而北川、青川、汉旺等北段灾区却缺少队伍。说明震灾预测的服务还有待提高。今后如能将利用数字地震波形研究震源破裂过程与原先根据地震三要素和地震动衰减关系依托地理信息系统开展的震害预测结合起来,这类服务必将更快更好。
参考文献
[1]韩渭宾汶川地震对监测预报工作的启示[A]
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北京:地震出版社,2009
[2]韩渭宾!边研究,边预报利弊分析与发展建议[J]国际地震动态,2005,(5):77-80
[3]张敏政汶川地震中都江堰市的房屋震害[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
28(3)[4]孙柏涛,阎培雷,胡春峰,等汶川80级大地震极重灾区映秀镇不同建筑结构震害概述及原因简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28(5)
[5]徐锡伟主编512汶川80级地震地表破裂带图集[M ]北京:地震出版社,2009
[6]中国地震局汶川地震现场指挥部汶川80级地震图集[M ]
北京:地震出版社,2009L essons fro m the 2008W e nchuan M 80Earthquake
HAN W ei b i n
(E art h q uak e Ad m i n ist ratio n o f Sic huan P ro vi nce ,Sich uan C hen gdu 610041,Ch in a )
K ey w ord s :t he 2008WenchuanM 80Earthg uake ;Tho ug ht 112010年12月韩渭宾:汶川地震后的几点思考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