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科学 粤教版 五年级上册《15 大地的震动》教学设计
15 大地的震动
科学知识
1.  了解地震现象和地震危害。
2.  知否张大娘子结局掌握科学的地震避险方法。
能力培养
1. 通过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2. 通过设计避险方案,培养学生思考、统筹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培养遇险沉着冷静面对的生活态度。
2. 培养不畏惧自然灾害的精神。
设计意图
卓伟直播再爆料《大地的震动》是《变化着的地表》单元的第二课。地震大多是由于地壳运动、板块移动引起的,是一种自然现象。本课通过对地震的现象、地震的危害以及逃生技能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地球表面在不断地变化着”这一观点的认识。
本课通过了解地震现象和地震危害,掌握科学的地震避险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通过设计避险方案,培养学生思考、统筹的能力、遇险沉着冷静面对的生活态度及对自然灾害毫不畏惧的精神;通过对地震现象的认识及剖析,学会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如何保护自己,制定相应的求生方案。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学什么
本课的驱动页以四位主题人物参观地震知识宣传栏时提出的问题,引出了本课将要重点学习的两个内容——“地震的各种现象和危害”以及“地震来了应如何紧急避险”。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地震有什么危害”这一主题进行探究,鼓励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并采用交流会的方式让学生结合自己课外寻的资料,向同学们介绍地震的危害。
在了解了地震的成因后,引入讨论:“下面的这些避险方法中,哪些较合理?哪些不合理?为什么?”使学生学会判断在地震时合理的避险的方法,掌握相关知识,同时通过这一讨论,展开“设计紧急避险方案”这项活动。这一部分的目的,是让学生根据地震发生时的一
些特点,分析判断各种避险方法的合理性,学会灵活运用学到的避震知识,并让学生明白当地震发生时要沉着冷静,多动脑筋,遇震不慌才能从地震中顺利脱险的道理。
教学流程
收集资料——观察——综合——分析——判断——设计。
重点难点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地震现象和地震危害,掌握科学的地震避险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并进行科学判断的能力。
教学准备
有关地震的视频、PPT图片、课件、泡沫板、塑料尺、
我校校园平面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播放《小孩跌倒》视频,请学生看,播放了什么?
这是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的事情,小孩跌倒是地震引起的吗?
让学生发言。
请学生再看美国2010纪录片《末日的地球:大地震》,你看到什么现象?
播放停止,学生汇报。
地震危害巨大。关于地震,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
请学生分别说一说。
地震像刮风、下雨一样,都是一种自然现象。从地震的现象我们知道,地震时大地会剧烈地震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有关地震方面的知识,请学生打开课本。教师板书课题:15 大地的震动
二、新课:
1、模拟实验,探究地震的成因
冬奥会最新奖牌榜出炉请学生猜想地震是怎样产生的?
牛老汉和他的儿女们
地震有极大的破坏力,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力量呢?模拟地震的形成实验:同位学生各用一块泡沫板慢慢移动相撞,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合作实验、交流,教师巡视。
请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请两位学生出来实验验证。
学生演示两块泡沫板慢慢移动相撞的实验。
让学生表达实验现象,师生讲评。
教师播放有关《板块视频》让学生观看。
地球由板块组成,板块中有地层,地层里有岩层。假如我们想象这两块泡沫板就是岩层,岩层也受到巨大的挤压,你认为会发生什么现象?
让学生想象、发言。
教师边示范边演示:一手拿起尺子按在桌边,另一手在尺边往上用力挤压再放手,你听到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
让学生都用尺子做实验,教师观察学生实验。
请学生说一说实验现象和手的感觉。
我们想像这把尺子就是岩层,当岩层受到越来越大的挤压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表达、交流。
岩层碰撞、断裂引起震动,产生地震,地震引起大地剧烈地震动。让学生阅读课本第86页,认识什么是地震,并请学生读一读。
请学生看第86页地震成因图,问:这两块泡沫板相撞点代表什么?震中在哪?冲击波冲击地层使岩层断裂。
让学生再看看生动的地震解释,得出地震的成因:震源、震中、冲击波。教师板书:地震的成因:震源、震中、冲击波
>盆栽金银花种植技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