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震的发生与结构抗震的浅谈
三霉Ⅵ渊甜II ll;
关于地震的发生与结构抗震的浅谈
宋雪
2022安徽高考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永利学院辽宁大莲116001)
[摘要】地震作用给人类生命和物质和精神财富所带来的巨大损失。迫使人们不得不对这一现象予以高度重视。介绍地震发生的原因,规律及其基本概念。同时对结构抗震理论进行简要评述,阐明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中存在的局限,强调如何在安全性和经济性之间寻求一种最佳平衡是地震工程研究和现代结构抗震设计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地震结构抗震
周岁宝宝中图分类号:P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71—7597(2∞8)1210078-01
地震和刮风下雨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它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会造成巨大损失。据统计,地球上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其中有感地震(里氏2-4级)大约有15万次,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里氏5级以上)近20次,毁灭性的地震约2次。20世纪至今全我国发生4次7级以上大地震.死亡5l万多人。为了尽量减
少地震对人类带来的损失.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工程结构的杭震,它包括建筑物、构筑物、桥梁、地下结构的抗震.i,地■帕度园豆其惫■
地震俗称地动,是一种具有突发性的自然现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所指的地震是由于地壳构造运动(岩层构造状态的变动)使岩层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的地面振动,这种地面振动称为构造地震.简称地震。
根据地球的构造可以知道,地壳如同浮在水面上的筏板.当地球的转速不均匀或底下的地幔软流体产生运动时,都将对地壳的板块产生力的作用。当这种力集聚到一定程度后,将使地壳的薄弱岩层产生褶皱和弯曲,最终产生断裂破碎。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表面岩层是由六大板块构成,即美洲扳块、太平洋板块、澳洲板块、南极板块、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这些板块在缓慢运动,在它们的边界处产生挤压、拉伸和剪切,甚至有些板块呈现插入另一板块之下欲使其翘起的趋势。大多数地震就发生在这些板块的交界之处。因此在世界范围形成了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这两大主要地震活动地带。地球上90%以上的地震属于这种构造地震。大地震使地表发生大的改变,造成地陷、地裂、山崩、滑坡、地表隆起及喷砂冒水等现象,使房屋的地基、道路、地下结构等发生破坏,造成灾害。在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下,沿桥的纵向和横向在上下部结构上均产生严重的破坏。此外地震还会带来许多次生灾害有:火灾,水灾、毒气污染、山崩、泥石流、海啸。
威海旅游景点二、鼍■的■曩和矗童
(一)地震的震级
一般采用里氏震级,它是由里克特(c.F.R i ch t er)在1935年首先提出的,即在离震中l O O km处由W ood-A nder son式标准地震仪(摆的自振周期为0.8s,阻尼系数0.8,放大倍数为2800)所记录到的最大水平位移A(单振幅。单位为l O-3m)的常用对数M,M=l g^.此处M ep为里氏震级。当震中距不是l O O km时,则需按修正公式进行计算;11=1eA—l g A o,式中:A.为被选为标准的某一特定地震的最大振幅。
地震的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尺度。一次地震对地面的影响程度与许多因素有关,除了震级以外,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因素有关.当震源深度小于601m时,称为浅源地震;60.300l【Ⅲ称为中源地震;大于300k i n时称为深源地震.
(--)地震烈度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由于各地区距震中的远近不同、地质情况和建筑物况也不同,故各地区所遗受到的地震影响程度也不同。因此一次地震对于不同的地区有多个烈度,即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某一个地区、地面及房屋建筑等工程结构遭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我国根据房屋建筑害指数、地表破坏程度及地面运动加速度指标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
5230 5233三、结构‘本抗■理论夏抗t设计
(一)结构基本抗震理论
1899年日本学者大森房吉首次提出用于结构抗震设计的静力法以来结圆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经历了从静力法到动力的反应谱法和动力时程分析法这三个阶段的演变过程,在动力阶段中又可分为弹性与非弹性(非线性)两阶段。根据所考虑的地震动特点,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可以分为确定性方法和随机振动方法。确定性方法利用地震记录或由其他方法确定的地震波进行结构的地震反应计算,随机振动方法则把地震视为随机过程,把具有统计性质的地震动作用在结构上来求出结构的反应。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的抗震设计规范绝大多数都采用确定性方法。
(--)我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我国工程结构抗震设防的标准是根据国民经济的基本状况和结构安全使用的基本要求来确定的。设防标准过高将大大提高建筑物的造价:设防标准过低将不能保证在地震作用下建筑物和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我国采用了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和三水准设防、二阶段设计的基本思想,指导抗震设计规范的制定。建筑物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四个抗震设防类别。甲类建筑为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如:人民大会堂、原子能反应堆等;乙类建筑为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很快恢复的建筑,如:供电、通讯工程等城市生命线工程;医院、消防等救灾时需要的建筑工程;丙类建筑为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丁类建筑为抗震次要建筑。
(三)我国抗震设防目标
遭遇第一水准烈度(众值烈度)时,结构处于正常使用状态,从结构抗震分析角度,可视为弹性体系,采用弹性反应谱进行弹性分析;遭遇第二水准烈度(基本烈度)时,结构进入非弹性工作阶段,但非弹性变形或结构体系的损坏控制在可修复的范围:遭遇第三水准烈度(罕遇烈度)时.允许结构有较大的非弹性变形,但应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以免倒塌.以上所述的三水准设防目标即所谓“小震不坏.中震可侈,大震不倒”.
■、在培枸抗■设计曩论中的■■
缙怎么读
(--)在结构性能方面,虽然提出了不同性能水平,但只是对结构和非结构性能的破坏程度的描述,对结构。不坏、可修、不倒”定义模糊,未给出明确的量化指标,是本文主要研究问题之一,有特进一步研究。
(二)在结构多级性能目标方面,如何进一步考虑建筑场地特征和近震的影响,以及设防水平与震后重建时间、费用之间的定量关系.
(三)对于高层建筑或沿高度侧向刚度有变化的建筑,采用何种目标侧移曲线,侧向力分布模式是否考虑高阶振型的影响.都需要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如何针对复杂的混合塑性铰分布破坏机制建立位移延性和曲率延性的转化关系,从而获得结构曲率延性需求,有待进一步研究.
◆考文献:
[1]尚守平、
第1版.
[2]马晓曩、
业。2008年第7期
dnf阿修罗怎么加点
[3]赵丽清,
周福霖.结构抗震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
薛云飞,安平.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研究综述,现代贸工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山西建筑.2008年6月第34卷第18期.
作者简介:
宋雪,女,汉蕨,辽宁省大石桥市人。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学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