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3 运算定律《加法运算定律》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经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发现过程,理解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价值意义。
2、数学思考:用符号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辨别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更加简便。
3、问题解决: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能判断出在一组加法算式中是否运用了加法交换律或加法结合律,强化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渗透加法运算定律在简便运算中的意义。
4、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和活动,激发学生爱学、乐学,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的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数学观念。
2学情分析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是小学阶段必须学习、理解、掌握的运算律,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又是小学生首先接触、学习的运算律,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好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为以后学生学好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
p>
2、数学思考:用符号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辨别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更加简便。
3、问题解决: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能判断出在一组加法算式中是否运用了加法交换律或加法结合律,强化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渗透加法运算定律在简便运算中的意义。
4、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和活动,激发学生爱学、乐学,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的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数学观念。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计算,自己发现并总结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教学过程吴涤清烟花三月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旋律好听的歌一、互动导入
1、将第一桌的两名学生交换位置后,请学生回答看到了什么?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2、选三名学生上前后,请其他同学设计方案:将这三人分两组回到座位,可以怎样安排?
五行属火最吉利的字3、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探究学习
(一)加法交换律
1、引入谈话。
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情景图演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
2、获得信息。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3、解决问题。能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自己列式并口答。)
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三国英传3怎么玩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5、观察对比。
(1)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样?○里填什么符号?
40+56○56+40,
(2)你能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吗?(先指名口述,再让每人写出两道,同桌互相检验。)
6、揭示定律。
这些例子都符合一条规律,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7、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板书a+b=b+a)
8、根据加法交换律对口令。(屏幕出示)
37 + 48 =( )+( ) 300+600=( )+( )
75 + A = ( )+( ) ( )+65=( )+35
9、加法交换律的运用。
想一想在什么地方用到过加法交换律?
(二)加法结合律
1、出示主题图。
2、分析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3、列式解答。
4、对比分析这两种算法的不同点。
启发学生说出:第一种解法是先把第一天、第二天的千米数加起来,再加上第三天的千米数,也就是先把88和104相加,再加上96;第二种解法是先把第二天、第三天的千米数加起来,再加第一天的千米数,也就是先把104和96相加,再和88相加。
5、对比分析这两种解法的相同点。
启发学生说出:两种解法都是求三天骑行的千米数,计算结果相同。
6、把这两个算式连接成等式。
通过比较明确这两个算式是相等的关系,因此可以写成(88+104)+96=88+(104+96)。
7、拓展验证。
(1)比较一下下列两组算式:
(69+172)+28 ○ 69+(172+28)
155+(145+207)○(155+145)+207
圆圈里应该填什么符号?(应该填等号。)
(2)填等号的依据是什么?
一种是通过计算得出结论,一种是观察发现左右两边的三个加数都相同,可知和也相同。
(3)你能再举一个这样的等式吗?
8、引导学生总结发现的规律。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叫法结合律。
9、用字母公式表示或符号加法结合律。
苏谭谭流浪完成书中29页下面的练习题并汇报。
教师板书:(a+b)+c=a+(b+c)
三、拓展提升。
1、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加法运算定律?分别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76+18=18+76
32+45=35+42
31+67+19=31+19+67
56+72+28=56+(72+28)
24+42+76+58=(24+76)+(42+58)
同桌交流后汇报。重点讲解第二道和第五道,课件演示第五道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
2、快速计算。
(1)(56+88)+12 56+(88+12)
先告诉学生这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相同,再请男生计算左边的算式,女生计算右边的算式。计算过程中学生完成的同时教师宣布学生的名字。汇报时表扬女生计算速度快。激发学生对右边算式括号中的两个数能凑整的认识。
(2)48+(75+25) (48+75)+25
告诉学生这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也相同,再请学生观察后自选一道完成。汇报时问学生选择的是哪一道?为什么选择这一道题?
小结:运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运算更加简便。下节课将深入研究这一部分内容。
四、总结收获
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和感悟。
低保查询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
1、李叔叔今天起了多少千米? 2、李叔叔三天一共起了多少千米?
40+56=96(千米) (88+104)+96 88+(104+96)
56+49=96(千米) =162+96 =88+200
=288(千米) =288(千米)
40+56=56+40 (88+104)+96=88+(104+96)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