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4 动物的适应能力 教学设计+反思
4动物的适应能力
【教学分析】
本课是学生在了解了动、植物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以及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后,继续探究动物对环境的感知与适应能力。教材通过故事引领学生认识到动物有感知外界环境的本领;接着引导学生通过“蚂蚁逃出包围圈”的实验,总结出动物不仅具有感知环境的能力,还有适应环境的能力的结论;然后再通过阅读其他动物具有感知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事例来拓展认知面,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动物身体的特征,说出动物通过皮肤、四肢、翼、鳍、鳃等接触和感知环境;最后通过调查活动“动物对季节变化的适应”深化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理解。调查活动着重放在对动物身体特征的观察,把动物的身体特征与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联系起来,初步了解动物具有依赖植物筑巢等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
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动物能感觉到环境的变化,并能举例说出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动物能做出的反应,比如下雨前蚂蚁会搬家、鱼会跃出水面,冬季来临时燕子要南飞、青蛙要冬眠等等,这些例子主要是动物对天气变化做出的反应,说明学生对动物感知、适应环境的了解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并没有与它们的身体特点联系起来。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动物通过皮肤、四肢、翼、鳍、鳃等接触和感知环境。
六级翻译多少分
(2)通过调查能说出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知道动物能够适应季节的变化。
【教学准备】
《快要下雨了》连环画或视频;蚂蚁、樟脑丸、橡胶手套或一次性手套、实验记录表;动物图片等。
课前让学生收集动物如何适应季节变化的事例。
【教学过程】
(1)阅读引入
师: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0页故事《快要下雨了》,说说故事中哪些动物能够感知天要下雨了?
生:小鱼和蚂蚁。
师:说说还有哪些动物有感知环境的本领?
生:小燕子、青蛙、蛇……
(2)实验:逃出包围圈
师:既然动物们能够感知周围的环境,那么如果环境发生了变化它们会怎样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动物的适应能力》。(板书课题)
师: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实验的题目是“逃出包围圈”。在蚂蚁的周围用樟脑丸画一个圈,蚂蚁会逃出这个圈吗?增加蚂蚁周围樟脑丸圈数,蚂蚁又会怎样?先说说你的猜想。
生:不会。樟脑丸有很大的气味,蚂蚁会被熏晕的。
生:会,蚂蚁会快速逃出去,再也不回来。
生:……
关于时间的谚语师:科学研究需要大胆的猜想,更需要小心求证。现在我们来做实验,观察蚂蚁的反应。
出示操作方法:1.把蚂蚁放在纸板上;2.用樟脑丸围着蚂蚁画一个直径约3厘米大小的圈;3.观察蚂蚁的反应。
(生分组实验)
师:请说说你的发现。
生:蚂蚁碰到圈后就马上掉头了,再次碰到圈后再改变方向,连续试了好多次,最后实
在没办法了,奋力冲了出去。
师:请围绕刚才的圈再多画几层圈,圈与圈之间的距离不要太大,再看蚂蚁会怎样。
生:蚂蚁经过第一次多次试探后,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冲出第一层圈,而后就比较从容地冲出了第二层、第三层……
师:蚂蚁刚开始为什么会不断地试探包围圈?怎么不直接爬出去呢?
生:蚂蚁感觉到刺激的气味,不喜欢,想要绕开,所以不断地试探。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蚂蚁能感知周围的环境。
师:蚂蚁最终逃出了重重的包围圈,但是它逃出第一层包围圈废了不少功夫,逃出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的时候为什么就比较轻松了呢?
生:蚂蚁适应了樟脑丸的气味,所以比从第一圈逃出去时要容易些。
师:我们来总结一下吧。
怎么看直播
生:蚂蚁具有感知环境的能力,同时又有适应环境的能力。
师:除了蚂蚁,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既能感知环境,又能适应环境?
生:人、蚯蚓、蜗牛、小燕子、兔子、小仓鼠……
(3)阅读:动物的感知能力和适应能力
师:自然界中动物们通常都具有感知和适应环境的本领,这跟它们的身体结构密不可分,科学家认为它们都有各自特殊的感觉器官,请大家阅读课本内容“动物的感知能力和适应能力”。
(生阅读课本内容)
师:通过阅读课本内容,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生:变蜥蜴的皮肤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变颜。
生:大象通过跺脚向同伴发出信号。
师:大象有4条腿,每条腿的下面长有脚。在科学上,我们把类似大象这种动物的4条腿叫作四肢,两条前腿叫前肢,两条后腿叫后肢。
生:我知道了鸟类的翅膀……
设置文件夹权限
生:……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说说刚才从阅读中获取的科学知识,然后再交流自然界中的动物还有哪些用不同的器官感知环境的例子。
生:狗的鼻子很灵敏。
生:蜗牛可以用它的触角来感知环境。
生:当蚊子撞向蜘蛛网时,蜘蛛的肢体能感觉到蜘蛛网的震动。蜘蛛网一震动,它就知道有猎物撞到蜘蛛网上了。
红包数字
生:鱼能通过鳍感觉到水流的变化,通过鳃感觉到水温的变化。
生:……
师:请用一句话总结我们的结论。
生:动物通过皮肤、四肢、翼、鳍、鳃等接触和感知环境,并用独特的方式适应环境的变化。
(4)调查:动物对季节变化的适应
师:请大家看图片(出示图片“动物的巢”),思考:动物用什么筑巢?动物的巢有什么用?
生:动物用树枝、干草、泥土筑巢,巢是动物的家,可以给动物遮风挡雨,还可以养育动物宝宝。
师:还有吗?
生:……
师:请大家阅读课本11页的小贴士。
师:筑巢是一些动物防寒保暖、养育幼崽、抵御攻击的重要手段,是这些动物适应环境的重要方式之一。
师:除了筑巢,动物对季节变化的适应还有哪些事例?请大家把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拿出来,完成调查表。
师:说说你们的调查结果吧。
生:蛇冬天会冬眠,夏天躲在阴凉的地方……
生:小燕子……
生:蚂蚁……
师:动物在寒冷的冬天因为食物供给不足,所以普遍干瘦,毛发干燥;春天天气回暖,动物们会慢慢褪去厚重的绒毛;夏天动物们一般都体型优美,毛光润;秋天,动物会选择存储食物或者在体内积蓄丰富的脂肪过冬,比如松鼠、蚂蚁等存储食物,一些哺乳动物还会在冬天来临前大量进食来积蓄脂肪,冬眠类动物比如青蛙、蛇、熊等不吃东西只睡觉以减缓消耗,候鸟以及会迁徙的动物会寻新的食物来源地;进入冬天时动物的体型相对较胖,开始换上密实暖和的绒毛。
师:动物们用各自独特的方式适应季节的变化。
民族特节日
【教学反思】
课堂上,学生对蚂蚁“逃出包围圈”实验的兴趣很高,观察非常认真,时刻注意蚂蚁的行为表现,并不时对蚂蚁的运动方向作出猜测和评价,当看到蚂蚁最终逃出包围圈的时刻,学生都惊讶、兴奋不已。只是在画圈的时候,有的学生没有按照要求画小圈,画的圈较大,这时实验需要的时间就大大延长了。指导学生认识“蚂蚁有适应环境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可以提前给学生铺垫“要想生存下去就要能够适应环境”的观点,来帮助学生理解。
【总结点评】
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期,但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要尽可能提供能够直接观察、体验和感知的图片、视频、模型等资源,要突出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活动性和实践性。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途径,认识动物各部分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以及动物适应环境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动物探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能力,指导学生感受生命的神奇与精彩。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