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阅读
网络阅读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纸张阅读的新型阅读方式,此种阅读方式的兴起、发展有赖于互联网的发展。网络阅读的特别是无纸张限制、无携带保存障碍、方便、节约资源。图书保存于网络,一点即可阅读,不用案头堆积如山,耗费巨大木材资源。
网络阅读不可逆转——速读观点选撷
对于印刷品阅读率的下降要重视,但也不必惊慌。这个数字可能还会下降,高雅印刷品市场本来就是狭小的,但不会消失,随着社会文化水平的总体提升而适当扩大,但新一代人的阅读形式会更多地转变为网上阅读,这是不可逆转的。
最近公布的第四次我国印刷品阅读情况调查表明,国民阅读率已经从1999年的60%跌到了2005年的48%,使人深感印刷面临的危亡;与此同时,余秋雨先生反对设立“国家读书日”,以及他关于“信息爆炸,阅读不是欠缺,而成为灾难”的言论,顿时成为众矢之的。
其实,阅读不是从来就有的。文字出现前,记忆是当时的信息交流的要素。希腊文字出现后,苏格拉底认为,这会造成人们依赖文字传播而使对历史的记忆萎缩,并且许多口语词
汇只能给出一种文字形式表达,无法展现口语对话中的多种语境。当时记忆一部史诗所花费的时间,远远少于为了掌握记录的文字体系而花费的时间。但是,正是文字,特别是印刷术以后的文字阅读,蕴藏了最近数百年人类的深刻思考,是最富的人文精神之所。美国媒介哲学家利文森(P.Levinson)在回顾这些历史时指出:“今天对于全部电子媒体包括计算机在内的猛烈的学术攻击,都是源自由来已久的对新媒介的焦虑而反过来希望保护书写媒介。”
我们有一种错觉,似乎在印刷时期的所有人都在阅读并得到了启蒙。其实,真正通过阅读获得启蒙的人,占人口的比例很小。我的童年,除了原始的游戏和听老人讲故事,对外界几乎浑然不知,在大城市生活尚如此贫乏,更不要说农村了;而现在的孩子,从出生起眼睛就盯着电视和电脑屏幕,差异太大了!电视是迄今为止最为广泛的传媒,它使得世界人口的多数,特别是那些不识字的人和没有阅读习惯的人有了了解外部世界和娱乐的去处,这是传播史上的伟大进步。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我们怎样谴责电视,批评网络,它们有史以来最为完善地实现了人类声像的同步传播,开阔了社会最大多数人的眼界。
什么是阅读?阅读是使正在呈现的文字与图画成为有意义事物的一道程序。如果所写的或
火烧云课文所印刷的文字没人看,那么这种存在只是一种没有意义的沉默的存在。引导学生(从小学开始,但现在主要应关注大学生)阅读印刷品中的精华,需要做很多工作,但是我们不能用自己熟悉的经验尺度来衡量已经变化了阅读形式。所有惊叹阅读危亡的作者都是年长的人,我们了解多少摸着键盘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已经形成了新的阅读习惯。他们接触的主要是“信息”,海量的信息,而将信息变成“知识”,这是一道重要的转折,如何将信息转变为知识,年长的一辈负有责任。
阅读对于人的理解能力、逻辑性和综合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这不是别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可以替代的。然而,阅读一定得是印刷载体吗?网上阅读以往印刷品的文字,同样是阅读,而且还可以无限链接,这种阅读的培养,可能比呼吁直接阅读印刷品要有效些。但是,这方面我们几乎没有做什么。单纯地看使用什么载体来衡量阅读,这种标准已经不灵光了,我们进入了媒体融合时期,所有的载体都不过是数字媒体的外在形式而已。这个调查问卷显示出有越来越多党政干部接受了新媒体,采用网络等方式阅读,这种新方式可以是纸质媒体阅读的有效补充。
对于印刷品阅读率的下降要重视,但也不必惊慌。这个数字可能还会下降,高雅印刷品市
场本来就是狭小的,但不会消失,随着社会文化水平的总体提升而适当扩大,但新一代人的阅读形式会更多地转变为网上阅读,这是不可逆转的。对于网络和电视的主体内容,永远需要保持批评的态势,然而即使是精英们,也需要轻松的娱乐,这是所有人都需要的一种原初生命状态,娱乐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这种娱乐与人文精神的高雅不是同一性质的东西。既然我们可以赞美原始部落忘情地歌舞和朴拙的绘画,那么就应当宽容一点电子媒体提供的娱乐,要求媒体的娱乐“雅俗共赏”只是神话。通俗是娱乐的本质,问题在于现在的大众文化浅层次的快乐太多,它意味的不是娱乐的过剩而是贫乏。来源:新华网
网络阅读的优势
汽车漆面镀膜1.阅读资源的丰富性
网络信息的无限丰富是人们对网络的最深刻体验。计算机的存储空间所能承载的信息量是纸张无法比拟的,网络的连通又使不同的主机之间能够互通信息,不计其数的网站信息资源的共享,使网络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可以说,网上资源之多足以令世界上各大著名图书馆相形见细。面对当今社会呈几何级数增长的信息与知识,互联网把它们收集、归类、整理,通过光纤通信技术,全球链接,全球共享,呈现出传输跨时空、信息密度大等
鲜明特征。网络阅读内容量大面广,举凡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文史百科等,无所不包。正如人们评论的那样,没有它不收录的,只有你没有搜索到的。在网上阅读,是一件很惺意的事情,无比丰富的资源在等待着你,一个大大的“E”字后面是满天飞舞的文字和图像,让你永远都不必担心发生书荒。
2.阅读方式的便捷性
如何扫描二维码>湖南 旅游互联网是基于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最新传播媒体,人们称之乡继报纸、广播、影视之后的“第四媒体”,能够同时传播大量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各种形式的信息。任何信息都可以被链接到数量近乎无限的其他信息,阅读者通过链的转移来进行交互式的查询和追踪,途径多、速度快,直观易用。这种方式使人们在阅读过程中可真正达到旁征博引,得到完整、全面、立体式的阅读效果。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阅读也正在不断涌现出新的方法。例如,现在有了中英文网上互动翻译,解决了中英文之间的阅读障碍,这也是以纸张为载体的阅读无法实现的。
3.阅读活动的主体性
网络阅读可以使读者直接参与到在线图书馆和无以计数的网站的网络环境中,多样的路径设置使传统意义上的‘‘读者”向网络媒体的“冲浪者”转化。只需点击相关“链接”,即可从一个节点跳到另一个节点。一方面,阅读者可以随意地形[跃式地翻阅信息,给阅读带来随心所欲的便捷感;另一方面,网络阅读独具的检索功能,位读者可以自由灵活地选择使用搜索引擎,尽可能多地检索到相关内容的阅读材料。这种跳跃性决定了网络阅读能够充分发挥阅读者的自由联想,充分显示阅读主体复杂的、动态的思维活动,充分体现阅读者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实现个性化阅读。
4.阅读过程的互动性
网络的交互性为读者提供了更为开放的互动对话,使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与文章作者或其他阅读者进行实时互动交流。互动功能提供了阅读者参与的即时性与便捷性,解放了人们的阅读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当你在网上阅读后,发表在论坛上的内容,即所谓“帖子”,又可能成为别人阅读的对象。这样便使得网络的内容精彩纷呈,层出不穷。
5.阅读环境的开放性 ‘
网络阅读环境,不仅仅指物理时空,也包括精神和心理活动。网络信息的全球交流和共享,使信息的传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空间上可以读取世界上任何角落的信息,在时间上既可以同步阅读,也可以异步阅读。“鼠标一点,世界在你面前打开。”就教学而言,网络阅读具有实时性、交互性、广域性、共享性,使学生阅读的范围不再局限于课本、课堂,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域和资格的限制而进行自主阅读。从精神和心理角度看,网络阅读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使学生避免了在现实生活中阅读可能带来的紧张和尴尬,如指定阅读、禁书阅读等。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网络阅读心理,能让人在阅读时充分调动各种心理因素协同参与,在不知不觉中“思接干载,视通万里”,充分体现出阅读者鲜明的个性和无限的创造性。
就目前来讲,网络阅读还受到电脑携带不便、电源及使用环境的限制,和纸介出版物在短时期内还要共存共荣。但随着电脑的小型化、无线化,随着电脑制造成本的不断下降,特别是手持电子阅读器的问世,网络阅读将逐步代替纸介读物成为阅读物的主流,正像纸质读物曾经逐步取代甲骨、钟鼎、竹简、帛卷一样。
互联网正在改变我们的世界。它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提供信息的手段,而是越来越多地改变
我们的生活方式,甚至在形成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网上交友、聊天、浏览新闻和各种信息、到各种BBS上去发贴、看贴、收发E—ndl、下载各种软件……这些都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3随着网络的发展,远程办公技术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可以在家上班,SoHO族(在家上班族)正在迅速地形成。这些都是互联网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第7次 4.19
中国网4月19日讯 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持进行的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最终成果于今天下午在京发布。2009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中,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呈增长态势,数字化阅读持续增长,但仍有58.1%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超过六成的国民希望有关部门举办全民阅读活动;在已经建有农家书屋的地区,有六成以上的农村居民表示使用过农家书屋。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郝振省所长通报了本次调查的最新情况。
综合阅读率为72.0%
调查可推及全国11.84亿的人口
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发现,2009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中,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2.0%,比2008年的69.7%增长了2.3个百分点,这体现了国民阅读总体上呈增长态势。我国18—70周岁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0.1%,比2008年的49.3%增长了0.8个百分点;报纸阅读率为58.3%,比2008年下降了5.6个百分点;期刊阅读率为45.6%,比2008年下降了4.5个百分点。2009年国民人均年阅读传统纸质版报纸73.01份,比上年减少了15.59份。人均年阅读传统纸质版期刊6.97本,比上年减少了1.23本。但是,7.4%的国民则经常在网上阅读网络书籍和报刊。
从国民对各类出版物接触时长看,2009年,我国18—70周岁识字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长为14.70分钟,人均每天读报时长为21.02分钟,人均每天读杂志时长为15.40分钟,人均上网时长为每天34.09分钟,人均通过手机阅读的时长为6.06分钟。与上年相比,国民每天平均接触报纸、图书、期刊的时间有所下降,而上网和进行手机阅读的时间则在增加。
据郝振省所长介绍,本次调查执行样本城市为57个,覆盖了我国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本次调查共计收回问卷22164份,最终有效问卷19005份。其中,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样本为4386个,占23.1%;农村样本比例为26.1%。经过加权,可推及全国11.84亿的人口。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