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教案03,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一、教学内容
学习《如何介绍自己千字文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二、教学目的
1通过讲解文本,让学生了解文本大意。
2背诵文本,感悟文本。
三、教学过程
oppo手机怎么隐藏应用(1)谈话导入
我们上节课学了什么?小朋友还记得吗?
我们上节课讲了什么故事呢?(和氏璧的来历、夜光珠)
(2)学习理解内容
1、老师带读经文两遍、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理解经典原文
①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鳞:泛指鱼类
羽:泛指鸟类
头像图片 【译文】四海的水咸,江河的水淡,鱼儿水中游,鸟儿空中飞。
鳞是很多鱼都有的特征,但不是所有的鱼有鳞,比如泥鳅。
某些陆地上的爬行动物也有鳞片,比如穿山甲。
②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龙师:即伏羲氏。相传伏羲氏以龙的名称做官名,故称龙师。
火帝:即炎帝。相传神农氏以火的名称做官名,故称火帝
鸟官:少昊氏,名挚,又称金天氏,是黄帝的儿子。他以鸟的名称做官名,故称鸟官
人皇:传说中远古部落的酋长,后被神化,与天皇、地皇合称三皇。
【译文】远古时期,伏羲氏以龙为百官命名,被称为龙师;神农氏以火为百官命名,被称为火帝,也叫炎帝;少昊氏以鸟为百官命名,被称为鸟官;传说中远古部落的酋长人皇,与天皇、地皇合称三皇。
盘古氏下来就是天地人三皇,这个时期太久远太古老了,没有文字只有传说,所以太古史不可考证。那时的人是穴居,住地窖、山洞,既潮湿又不安全,经常遭到野兽的袭击,于是在树上搭窝盖屋,吃水果、戴树叶,就进入有巢氏时代。接着学会了钻木取火,进入燧人氏时代。
燧人氏下来是龙师伏羲氏,伏羲也写作"伏牺",就是制伏野兽的意思,这个时期就是历史学家说的"狩猎阶段"。伏羲氏创造了八卦,又根据龙马身上的花纹发明了渔网,人类文明进入了渔猎时代。因为伏羲氏见到了龙马,于是用龙来给百官命名,如有青龙官、赤龙官
咱们相爱吧大结局、黄龙官等等,因此把伏羲氏叫做龙师。
类学会使用火以后,文明阶段就开始了。这个时期的冠军就是神农氏,神农氏姓姜,号炎帝,他自称是太阳神、火德王,两个火字为炎,所以神农氏也是"火帝"。神农氏选五谷、尝百草,教民稼穑。他是农业的始祖、又是医药之王。
动物成语大全五帝的第一个是少昊氏,又叫金天氏,他是黄帝的儿子,因为学会了太昊伏羲氏的学问,所以人称少昊氏。那个时候是太平盛世,有凤凰飞来,因此他手下的文武百官都用鸟来命名。比如有凤鸟官、玄鸟官、青鸟官等等,所以称他为"鸟官"。
人皇指的远古时代的天皇、地皇、人皇,因为年代太久远了,讲起来都好像科幻故事一样。比如《史记.补三皇本纪》中说:人皇有九个头,乘着云车,驾着六只大鸟,兄弟九人,分掌九州,各立城邑。人皇长着九个脑袋,说起来谁信呢!只能当故事听。所以历史上把三皇定为太古时代的伏羲氏、神农氏、还有黄帝。
神农氏勇尝百草
在远古时代,人们靠打猎为生,因为工具简陋,捕捉到的猎物往往不够吃,人们常常食不
果腹。于是,很多人开始吃野菜、野草充饥。但是,由于难以辨认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很多人因此而中毒丧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神农氏决心亲自尝遍所有的植物,并把它们作一个详细的分类。这样,人们就知道什么是可以吃的,什么是不能吃的;什么是有毒的,什么是能够治病的。
于是,神农氏每天不停地走哇走哇,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几乎尝遍了所有的植物,为人们到了大量的食物;他还认识了许多药材,用它们救了无数人的性命,人们对他感激涕零。
可是,有一次,他不幸尝了含有剧毒的断肠草,被毒死了。人们隆重地安葬了神农氏,并尊他为“医药之祖”。
③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服: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穿(衣服)”。
【译文】黄帝时代,仓颉创造了文字,螺祖制衣,百姓才穿上了衣服。
仓颉造字
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仓颉这人挺聪明,做事又尽力尽心,很快熟悉了所管的牲口和食物,心里都有了谱,难得出差错。可慢慢地,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当时又没有文字,更没有纸和笔。怎么办呢?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绳子打的结代表每个数目。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捷,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法子挺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教师师徒结对总结
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叫他管的事情愈来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也统统叫仓颉管。仓颉又犯愁了,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不抵事了。怎么才能不出差错呢?这天,他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仓颉一问,原来他们
都是看着地上野兽的脚印才认定的。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头头是道。
嫘祖养蚕
远古时候,西陵部落里有位叫嫘祖的公主,年轻美貌,聪明伶俐,部落里人人喜爱她。
有一天,嫘祖在一株桑树下搭灶烧水。她一边向灶下添柴火,一边观望着桑树上白的蚕虫在吐丝作茧,越看越出神。忽然,一阵大风吹过,一只蚕茧从桑树上掉了下来,跌进烧沸的水锅里。嫘祖怕弄脏了开水,用了一根树枝去打捞蚕茧,谁知一捞两捞,蚕茧没有捞起,却捞起一根洁白透明的长丝线,而且越拉越长,拉个不完。嫘祖又用一根短树枝将丝线绕了起来,绕成一团。
嫘祖望着这一团洁白的丝线,忽然,想起她和姑娘们一起用植物筋织布的情景,就产生了用这种丝线来代替植物筋纺织的念头。她又采了几颗蚕茧绕成丝线,动手一试,果然织成了一块白白的丝绸,向身上一披,又柔软,又漂亮。部落里的姑娘看了都感到十分惊喜。
嫘祖开始教她们采集野外桑树上的蚕茧,来抽丝线织绸,后来就自己采桑养蚕,缫丝织绸。
不久,轩辕部落与西陵部落联盟,嫘祖嫁给了轩辕部落首领。结婚的`时候,嫘祖用自己织的丝绸做了一身漂亮的衣衫,还用凤仙花瓣将它染成红,红人,更加美丽。她给轩辕部落首领做了一身宽敞的衣裳,用黄栀栀的果实染成黄,金光闪闪,十分威武。从此,部落先民都称他为”黄帝”。因为嫘祖最早开始采桑养蚕,后来的蚕农们就尊称她为”先蚕神”,又称为”蚕神娘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