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七台八景
七台八景
编辑本段七台八景
淮阳县(古称陈州)七台八景
  淮阳历史悠久,风光秀丽,七台八景遐尔闻名。从《陈州府志》与《淮阳县志》看,不同的时代淮阳
  有不同的七台八景,目前通常以清代定名的七台八景作为标准名称。这七台八景的具体情况分别如下:
  一、淮阳七台
  淮阳七台为:画卦台、弦歌台、读书台、梳洗台、五谷台、望鲁台、紫荆台
  (一)画卦台
  画卦台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始画八卦的圣地,是中华文明第一道曙光升起的圣
地。早在6500年前,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建都宛丘(今淮阳),在蔡水得白龟一只,在画卦台前凿白龟池蓄养,常临池观看,从白龟龟纹得到启发而画出了千古八卦。八卦是中国经之首《易经》的核心理论,也是当今尖端科学理论的母体理论。画卦台在淮阳龙湖中。
  (二)弦歌台
  弦歌台位于淮阳龙湖之东南隅,是纪念中国大圣人孔子陈蔡绝粮的圣地。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居陈国四年,在陈提出了儒教理论最高思想境界中庸之道。其修身齐家治天下的理论,不仅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而且对世界影响深远。孔子在陈绝粮七日,仍弦歌讲诵不止,这一精神,常激励后人严谨治学、志存高远。后人便于弦歌台建殿厚祀孔子。
  (三)读书台
  读书台为宋代文坛巨擘、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苏子由所筑,是苏辙读经诵诗的处所。苏辙是苏轼苏东坡的弟弟,因受其兄反对王安石改革罪株连,贬为陈州教谕(相当于今教
育局局长)。苏辙不要官费,自于龙湖西北隅的柳湖高地上筑庵船形书屋,象征宦海扁舟,周植莲花,象征出污泥而不染,读书自修以向其道。仕不得志,书以聊之。其兄苏东坡也多次来陈,两人常于此吟诗唱赋,在陈州留下了不少名文佳句。读书台在县城北柳湖中。
  (四)梳洗台
  梳洗台是狄青的梳洗台。狄青是北宋时期大败西夏的枢密吏,《水浒传·引言》中所述上天命其下凡的武曲星,与包拯一起保佑宋仁宗,才使宋仁宗文有文也,武有武也。狄青因宋仁宗重文而抑武被出判陈州。狄青郁郁忿忿,忧国忧民,忧已忧思,常披挂戎装,登龙湖西北隅之柳湖岸畔的一个高台上望湖感叹,抒发情感,于第二年愤然死在陈州,葬于陈州东北20公里处。陈州人民怀念忠良,在台上筑建庙宇祀之,名曰狄青梳洗台,又曰梳妆台尚台庙
  (五)五谷台
  五谷台(又称平粮台)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炎帝神农氏教民艺五谷的圣地。炎帝神农
氏在伏羲故都宛丘建都,因而淮阳称。他尝百草、艺五谷,日遇七十毒,开创了中国远古农业时代和远古医药业的先河。五谷台高丈余,占地十亩,上筑庙宇,正殿奉炎帝神农氏像。这是淮阳仅次于太昊伏羲陵庙的第二大庙宇,也是淮阳的重要历史景观。太史公司马迁《史记》注说,陈地有神农井。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五谷台曾被毁。当时,在炎帝神农氏的座基下,发现了一眼古井,好事者在这眼古井中打捞有一些石器等,在台周围也发现了几眼古井,后均被破坏。五谷台在县城东北九里处。
  (六)望鲁台
  望鲁台又称秋胡台鲁台望夫台。台高丈许,占地一亩,位于龙都淮阳东南78华里处. 《乐府解题》说,有秋胡,纳妻五日而官于,五年后乃归。未至家,路见一采桑女,美,下车戏之曰:力桑不如见国卿,今吾有金,愿以与夫人。妇曰:采桑力作,以奉高堂,不愿人之金。秋胡至家,妇人见调戏她的竟是自己为官在外、五年未见的丈夫,怒而投沂水而死。后人哀之而赋之秋胡行。后人又依赋编成戏曲《秋胡戏妻》。旧志说,秋胡鲁台集人,官于鲁,其妻罗氏每思念夫,常登台以望鲁,故曰望鲁台,或望夫台。《陈州府志》说,秋胡鲁台人,纳妻扶沟罗氏之女。扶沟县有罗夫人庙祀之。
  (七)紫荆台
  紫荆台位于龙都淮阳南25里处,因台上盛长一棵高大的紫荆树而得名。紫荆树,人称兄弟树同本树,是亲亲的象征树。《续齐谐记》记载:紫荆台下有田氏三兄弟分家,家产分妥后,又想把这棵紫荆树一分为三,不想紫荆树夜间突然死去。田氏兄弟三人见了,知天意不允,便不再分家,次日紫荆树又郁郁青青,复活了。紫荆树由此传为佳话,成为同根共本的兄弟树,紫荆花称之为兄弟花晚霞黄昏优美简短句子,激励后人兄弟亲亲团结,共向美好。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以紫荆花为徽。
  二、淮阳八景
  淮阳八景为:羲陵岳峙、蓍草春荣、蔡池秋月、弦歌夜读、卧阁清风、望台烟雨、苏亭莲舫、柳湖渔唱。
  (一)羲陵岳峙
  羲陵岳峙指太昊伏羲陵墓。太昊伏羲氏位于三皇五帝之冠,其陵墓之高大,是中国远古
帝王,包括黄帝陵、炎帝陵都不可比拟的,巍巍拔地而起,耸若峰岳,屹立于蔡水之阳。若登陵远眺,万亩龙湖的天光水、陈州古城的秀美风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骤起思古幽情。
  (二)蓍草春荣
  蓍草春荣指太昊伏羲陵墓后的蓍草园。当年太昊伏羲氏就是用蓍草画出了千古流传的八卦,因此蓍草被认为是卜筮的灵物,专用于揲卦。蓍草是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正六棱柱形,春生夏长秋衰冬藏,只有在伏羲陵墓后才生长。对此,古籍的记载比比皆是。古时历代帝王钦差代帝王谒陵祭祖,无不虔诚地带一株回呈,因此蓍草就又成为一种信物。
  (三)蔡池秋月
  蔡池秋月指画卦台前的白龟池,是当年太昊伏羲氏蓄养白龟的圣池,位于龙湖之中。白龟是伏羲仰观俯察、以类万物之情、始画八卦的参照物。时至中秋,皓月当空,临池而睹,湖草之间,镜影沉璧,悟八卦之奥、白龟之妙,通天道之秘、大道之玄,思天根月窖,探人生之道,别有情致。
好久没回家歌词  (四)弦歌夜读
  弦歌夜读指弦歌台三进院之弦歌书院,是孔子绝粮时讲学之所,中国春秋时代最著名的三大古书院之一,有书声朗朗月溶溶,似谱弦歌解素衷之美称。
  (五)卧阁清风
  卧阁清风指汲黯卧治阁。汉时,淮阳盗坊甚嚣,帝令卧病在床的汲黯出任淮阳太守。汲黯卧治淮阳,淮阳政清,自己却晚节清凉,七年乃卒,葬于陈州东40里处。淮阳人把它作为淮阳八景之一,显然是官民对清风的向往。
  (六)望台烟雨
  望台烟雨 指望雨台,始于宋代,位于柳湖中。《陈州府志》说是宋代知州张咏筑就。张咏原是礼部尚书,掌管朝廷的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等事。张咏刚直不阿,因弹劾王亲贵族而遭受排挤,被贬为陈州知府。张咏知陈州七年,励精图治,忧国忧民,郁郁难乐,在陈州龙湖中筑十八丈高之望雨台,每逢雨季,常常登台孤思,观天水相连,烟雨凄迷,云雾霏朦。
  (七)苏亭莲舫
  苏亭莲舫指苏子由读书台。苏子由常读书于此,台成船形,象征宦海若舟。亭周围植莲花,象征出污泥而不染苏亭莲舫具有深刻的哲理寓意,这也正是其被千古颂扬的原因。
  (八)柳湖渔唱
  柳湖渔唱指的是陈州渔民在柳湖中打鱼的绝妙风光。柳湖朝夕景艳丽,月下镜影沉璧,盛产鱼类。灿烂的阳光下,柳湖岸杨柳迎风、袅袅娜娜,柳湖中渔帆点点、渔歌四起,景物溶融,情景合一,可谓是人在画中,画在人里。
鹊的拼音  三江源柘城县七台八景
  柘城县位于商丘市西南部。柘城历史悠久,上古之世此地即为朱襄氏故居。夏称株野,商称秋地。至秦乃筑城置县,以邑有柘沟环流,乃称柘县。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更名为柘城县。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柘城人民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创造了绚烂丰富的文化,留下了瑰奇精湛的艺术珍宝,据统计,柘城县有古迹名胜2
10多处,旧时曾有柘城八景,即:
  柘沟春水——今已不存,原址在今北关大街中段农业局家属院附近。《太平寰宇记》载:汉柘县以邑有柘沟也。《柘城旧志》也说:柘沟春水在旧城内,环朱襄王庙流。该水古时长年清沏,每到春天,桃柳夹岸,燕舞鸥游、锦鳞可数,青蒲白笋,竞相争茂。当此阳春烟景,历任知县多来此设宴畅饮,观景娱乐,许多文人留下诗篇。有诗云:
  柘沟春水柳如烟,四面堤高积翠莲。
  每向城头频极目,半篙新绿打鱼船。
  白塔晓钟——据考:白塔寺在今祥和巷中段路北处。旧县志载:宋朝大观四年(公元 1111)僧会朗于旧城东南角建立寺院。寺内建一塔,塔身皆白釉砖,塔顶为八角彩琉璃瓦,名白塔,寺随塔名。称白塔寺。寺内悬一巨钟,僧晨击之。声环全城,万家皆晓,故有白塔晓钟之景观。后人有诗为证:苹果6plus
  巍然白塔傍高城,插汉冲霄耀眼明。
  忽闻钟声寝晓出,万家尘梦一时清。
  牛斗雪霁——县城北 7.5公里处有牛城集,村里有一土丘,该处古为磨盘山。传说每当数九隆冬,大雪封门,常有两只金牛到此嬉戏追逐,进行角斗,故改名牛斗山。每当大雪初雾,红裹素装,四方豪富,踏银踩玉,牵着斗牛到此角斗,赏雪玩景,热闹非凡,故牛斗雪霁为柘城八景之一。后有诗为证:
  牛斗城畔独盘垣,怀古情深带雪看。
  玉立岗峦新霁后,无边风月射人寒。
  砖桥古渡qq密码修改——砖桥集在县城东南8公里,惠济河北岸。此地古为小南集,曾名宋家屯。相传,上古时候河上修有简易砖桥,后逢暴风骤雨,河水猛涨,将桥冲塌,仅剩三砖拱立河心。一日半夜子时,有一白发老翁,倒骑毛驴闭目而过,后人传是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在此倒骑毛驴过三砖,遂有砖桥古渡之说。
  旧县志载: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 1773)宋姓重修宋家屯五孔砖桥,该桥建造精美,俊巧玲珑,恰似长虹卧波,又如巨龙出水,行人登桥四望,风景万千,故为柘城八景之一。有诗云:
  波涛汹涌正漫漫,游子空悲行路难。
  赖有砖桥横古渡,时骑瘦马看安澜。
  心闷暮鼓——县城西5公里处有心闷寺。相传,上古时候该处为某部落酋长之住地,酋长死,后人筑寺纪念,名曰肇庆寺。唐肃宗时(公元 756——761)睢阳(今商丘)被叛贼尹子奇围困,肃宗派河南节度使张镐从陈州(今淮阳)率兵救援,夜宿此寺。适逢大雨,河水猛涨,桥被冲断(今关桥)无法渡河。张镐心急纳闷,一夜之间须发尽白。巧值西南大风,他急中生智,披袍挂甲,擂鼓鸣锣,声传睢阳,贼兵疑为援兵到来,当即撤退,故有心闷暮鼓之说。原肇庆寺亦改名心闷寺。寺址尚有大白果树一棵。古人诗曰:
  极目望旌旗,终霄不成寐。
  城头暮鼓催,缥渺天戈坠。
  楚台望月——县城西北 12.5公里,慈圣镇所辖韩相鲁与后台之间有一土丘。据传,此高台为楚霸王驻军点兵之台,名楚台。东汉王嫱,即王昭君(原藉湖北兴山县宝坪村人)在去北国和藩时路径此台。她登台焚香,衷心祭祖,时值秋风萧瑟,月光如银,无限乡思,紫
纤于怀,这便是留传至今的楚台望月。有诗为证:
  登临犹认楚王台,无复当年歌舞来。
  明月不知人已去,蟾宫依旧傍云开。
  远襄晴岚——县城北15公里处有远襄集,为远襄乡人民政府驻地。相传,西周伯封舜之后裔远襄王于此,故得村名。远襄王酷爱奇花异草,他前后庭院广植花木。每当雨后天晴之时,百花斗艳,芳香四溢,王即邀朋请友,来此赏花,故得其名。古人诗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