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先秦古籍,道尽了宇宙形成之机,天地运行之理,人事更迭之法
这本先秦古籍,道尽了宇宙形成之机,天地运行之理,人事更迭之法
导读: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一个充满规则的世界里,就像人一生下来就必须要呼吸,鱼一生下来就无法离开水。以及宇宙中的日月星辰,都需要按照各自的轨迹去运行。这就是自然的规则,而且这种规则似乎从宇宙生成之初就已经存在。即使历经了无比漫长的岁月,却依旧还在运转不息,让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无法违逆。
可是与此同时,谁又能告诉我们这些所谓的规则又是从何而来的?它的本质又是什么?
这是一位战国时期的隐士,穷尽毕生精力,融合了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种种感悟才写就的一部奇书。
所以关于这本书的解读可能有点深奥,内容也有些繁琐。如果耐心看完这篇文章,相信你一定会对自己的人生和整个世界的底层规律,产生一种全新的认知。
古人的整体世界观
战国末年,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夏天,一位渔夫划着一艘小船,船上载着一位衣着华贵的中年男子。中年男子看着水中嬉戏的鱼儿,不禁感慨了一声:
鱼生于水中,却终生离不开水,实在是可悲而又可叹!
然而,就在此时划船的船夫却突然插了一句话:
同为天地间的一粒微尘,人又有什么资格去可怜鱼呢?
鱼离不开水,这本就是自然的规则,你之所以说鱼可怜,是因为你站在人的角度看鱼,才会产生一种俯视性的感慨。但如果站在天地的客观角度来看待人,那人岂不是也同样受困于自己所在的环境。
既不能像鸟一样飞上天空,也不能像鱼一样深入江河湖海的底部,去认知更广阔的世界。所以站在客观的角度来看,人和鱼都只不过是按照各自的本性,在天地之间生存而已。
鱼离不开水,人离不开大地。这个世界上的每一种事物,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同时也需要遵循一定的生存法则。
然而听了这一番话,中年男子却丝毫不以为然地说:
你刚才说的都是自然规则,关于这个问题,古人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说的就是天地自然对待人与万物的态度。
可是人又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这些所谓的自然规则呢?
雪地轮胎这时,只见船夫不慌不忙地回答说:
想要知道怎样面对自然的规则,首先就得了解规则的本质,而规则的本质就是,宇宙万物生成发展的轨迹。
譬如日月星辰在宇宙中运行的轨迹,就是宇宙规则的具象化体现。万物生灵在天地间生存繁衍的痕迹,就是天地规则的形象化体现。
但是要想到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贯穿这些细碎的规则,就必须到宇宙万物的共同源头,看清整个世界的本源真相,然后才能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这个世界。
而说到天地万物的起源,船夫随即又提出了一种中年男子从未听说过的概念。
泰鸿——宇宙之论
宇宙起于泰鸿之境。
棉花糖歌曲泰者,太初也。
鸿者,鸿蒙也。
太初者,天地之始也。
鸿蒙者,阴阳未分也。
故老子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此为大道之初,道既为一也。
这段话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我们所在的这个宇宙,起源于一种名为泰鸿的原始状态。
祝老师教师节快乐的话所谓的泰,其实即使太初的意思。而鸿,就是古人常说的鸿蒙。
这两个词,都是在形容天地万物还未形成之前的混沌虚无之境。而这种状态,也正是老子在道德经里面所提到过的,大道之初的原始形态,或者我们也可以认为。
船夫所说的泰鸿之境,其实就是道的初始状态,而所谓的“一”,就是指道的本体,也是这个世界的源头。
听了船夫的这番言论,中年男子依旧有些不屑地说到:
你刚才的言论,我虽然没有听说过,但是仔细理解起来,其实与道家的说法没什么两样。
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要表达的意思无非就是无中生有。而这就是所谓的道,然后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又生万物。
可是谁又能够说得清楚,万物到底是如何一步步从无到有的呢?
这时,只见船夫笑着说道:你这次总算是问到点子上了。
宇宙之初
浴火角鹰兽有一而有气,有气而有意,有意而有图,有图而有名,有名而有形,有形而有事,有事而有约。
这就是万物从无到有的过程。这一段话虽然看起来比较深奥,但实际上就是在论述宇宙万物的生成与演变。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在讲这个世界是怎么形成的?这句话中所说的一,腾讯客服qq是多少就是指万物的源头和母体。
也就是宇宙大爆炸之前的时空奇点,而接下来的“气”,就是大爆炸之后产生的各种能量。因为能量本身不具备形体,所以古人称之为“气”。
双手赞成
再后来不同属性的能量逐渐聚集在一起,慢慢形成星云,于是便出现了具体的形状。有了形状以后,虚无的能量,又在强大的引力之下,开始进一步凝聚成真实形体,从而诞生出了宇宙中的各种星体以及其他琐碎的物质。
而根据物质之间的不同属性,就可以划分出世间“一”的万物,宇宙演变到这个程度,就是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世界。
但是船夫的话刚说到这里,中年男子却好像是抓住了某种至关重要的漏洞,连忙出言反驳道:
世间万物如此繁杂,即使知道了宇宙形成发展的过程,但若想洞悉整个世界的运行规律,又岂是人力所能及的?
船夫轻笑了一声说:你呀只看到了万物繁杂的表象,却不懂得整个世界的内在本质。
万物莫不发于气,通于道,约于事,正于时,离于名,成于法者也
我既然能够追溯宇宙万物的源头,自然就能够从源头作为出发点,沿着万物生成发展的脉络,去总结和梳理它们各自的运行规律。
其实在我看来,整个宇宙就像是一幅画卷,你现在看到的天,不过是体团气体笼罩在上方。而真正的天,其实是浩瀚无垠的虚空,它的作用就相当于这幅画卷的背景。
至于我们脚下的大地,就好比是画卷中的图形,它的作用就是承载各种颜,使万物能够发挥出自己的特性,呈现出一个彩缤纷的世界。
万物的运行轨迹,其实就是它们留在这幅画卷中的那些细碎的痕迹,根据这些痕迹,去推演大大小小的规律又有什么难的呢?
古时候的圣人,正是依照这种方法,推演出了天道与地道的法则。试问这世间,对他们而言还有什么秘密呢?
对于船夫的解答,中年男子虽然也觉得很有道理,但他心里依旧不愿服输,于是便说道:
“圣人参悟天地之法,流传于后世,提倡人们效法天地自然。可你看如今这天下,诸国争霸,战火连天,百姓苦不堪言究竟是应该依靠天道,还是依靠地道来治理呢?”
听闻此言,船夫不禁摇了摇头,轻声叹了口气,他们的对话,也从宇宙自然的法则开始延伸到了治理天下的问题之上。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