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物理备考微专题精准突破
专题2.7 卫星运行规律与宇宙速度世界上最恐怖的笑容
【专题诠释】
卫星运行规律及特点
1.卫星的轨道
(1)赤道轨道:卫星的轨道在赤道平面内,同步卫星就是其中的一种.
(2)极地轨道:卫星的轨道过南北两极,即在垂直于赤道的平面内,如极地气象卫星.
(3)其他轨道:除以上两种轨道外的卫星轨道,且轨道平面一定通过地球的球心.
2.地球同步卫星的特点:六个“一定”
3.卫星的各物理量随轨道半径变化的规律
4.解决天体圆周运动问题的两条思路
(1)在中心天体表面或附近而又不涉及中心天体自转运动时,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即G=mg,整理得GM=gR2,称为黄金代换.(g表示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天体运动的向心力来源于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即
G=m=mrω2=m=man.
宇宙速度的理解与计算
1.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
方法一:由G=m得v1==7.9×103 m/s.
方法二:由mg=m得v1==7.9×103 m/s.
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地球人造卫星的最小速度,也是地球人造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此时它的运行周期最短,Tmin=2π≈85 min.
2.宇宙速度与运动轨迹的关系
(1)v发=7.9 km/s时,卫星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
(2)7.9 km/s<v发<11.2 km/s,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迹为椭圆.
(3)11.2 km/s≤v发<16.7 km/s,卫星绕太阳做椭圆运动.
(4)v发≥16.7 km/s,卫星将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的空间.
【高考领航】
【2019·江苏高考】1970年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一号”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该卫星至今仍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如图所示,设卫星在近地点、远地点的速度分别为v1、v2,近地点到地心的距离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则( )
A.v1>v2,v1= B.v1>v2,v1>
C.v1<v2,v1= D.v1<v2,v1>
【答案】 B
【解析】 卫星绕地球运动,由开普勒第二定律知,近地点的速度大于远地点的速度,即v1>v2。若卫星以近地点时距地心的距离为半径做圆周运动,则有=m,得运行速度v近=,由于卫星沿椭圆轨道运动,在近地点所需向心力大于万有引力,故m>m,则v1>v近,即v1>,B正确。
【2019·全国卷Ⅲ】金星、地球和火星绕太阳的公转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金、a地、a火,它们沿轨道运行的速率分别为v金、v地、v火。已知它们的轨道半径R金<R地<R火,由此可以判定( )
A.a金>a地>a火 B.a火>a地>a金
C.v地>v火>v金 D.v火>v地>v金
【答案】 A
【解析】 行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和圆周运动知识有:G=ma,得向心加速度a=,G=m,得速度v=,由于R金<R地<R火,所以a金>a地>a火,v金>v地>v火,A正确,B、C、D错误。
【2019·全国卷Ⅱ】2019年1月,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在探测器“奔向”月球的过程中,用h表示探测器与地球表面的距离,F表示它所受的地球引力,能够描述F随h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
【答案】 D
【解析】 由万有引力公式F=G可知,探测器与地球表面距离h越大,F越小,排除B、C;而F与h不是一次函数关系,排除A。故选D。
【技巧方法】
命题迁移角度 | 解决办法 | 易错警示 |
卫星运行参量的比较 |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黄金代换”法 | 注意比较对象是否脱离地面,若脱离,则可用“高轨低速、低轨高速”的结论来判断;若未脱离,则可与地球看成一个整体,利用v=rω来判断 |
同步卫星的运行特点 | 结论法 | 充分利用同步卫星轨道的六个“一定”的特点,利用与地球同步转动的特点来分析计算 |
宇宙速度问题 | 临界条件判断法“黄金代换”法 | 利用近地卫星特点得出第一宇宙速度的表达式v1==,并充分理解环绕速度、脱离速度、逃逸速度的含义 |
【最新考向解码】
【例1】(2019·广西省高三上学期跨市联合调研)天文兴趣小组查资料得知:某天体的质量为地球质量的a倍,其半径为地球半径的b倍,表面无大气层,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则该天体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
A.v B.v C. v D. v
【答案】 A
【解析】 设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某天体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a倍,其半径是地球半径的b倍,卫星沿地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为v,则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m,解得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同理得该天体的第一宇宙速度v天体==v,A正确。
【例2】(2019·江苏省四星级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调联考)2017年9月,我国控制“天舟一号”飞船离轨,使它进入大气层烧毁,残骸坠入南太平洋一处号称“航天器坟场”的远离大陆的深
海区。在受控坠落前,“天舟一号”在距离地面380 km的圆轨道上飞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轨运行时,“天舟一号”的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在轨运行时,“天舟一号”的角速度小于同步卫星的角速度
C.受控坠落时,应通过“反推”实现制动离轨
D.“天舟一号”离轨后,在进入大气层前,运行速度不断增大
【答案】 CD
【解析】 依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G=m,因“天舟一号”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半径,则在轨运行时,“天舟一号”的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A错误;同理,G=mω2r,因“天舟一号”的轨道半径小于同步卫星的半径,则在轨运行时,“天舟一号”的角速度大于同步卫星的角速度,B错误;在受控坠落时,应通过“反推”使其速率减小,则所需要的向心力减小,万有引力大于所需向心力,则做近心运动,从而实现制动离轨,C正确;“天舟一号”离轨后,在进入大气层前,因只有引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减小的势能转化为增加的动能,其运行速度不断增大,D正确。
【微专题精练】
1.(2019·河北石家庄模拟)如图所示,人造卫星A、B在同一平面内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AB连线与AO连线间的夹角最大为θ,则卫星A、B的线速度之比为( )
五一出去玩
A.sin θ B. C. D.
【答案】C
【解析】由题图可知,当AB连线与B所在的圆周相切时,AB连线与AO连线的夹角θ最大,由几何关系可知,sin θ=;根据G=m可知,v=,故==,选项C正确.
2.(2019·天津模拟)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预计2020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形成全球覆盖能力.如图所示是北斗导航系统中部分卫星的轨道示意图,已知a、b、c三颗卫星均做圆周运动,a是地球同步卫星,则( )
A.卫星a创意的名字的角速度小于c的角速度 B.卫星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
C.卫星a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D.卫星b的周期大于24 h
【答案】A
【解析】a的轨道半径大于c的轨道半径,因此卫星a的角速度小于c的角速度,选项A正确;a的轨道半径与b的轨道半径相等,因此卫星a的加速度等于b的加速度,选项B错误;a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半径,因此卫星a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选项C错误;a二代水影的轨道半径与b的轨道半径相等,卫星b的周期等于a的周期,为24 h,选项D错误.
3.(2019·江苏淮安质检)科学家预测银河系中所有行星的数量大概在2~3万亿之间.目前在银河系发现一颗类地行星,半径是地球半径的两倍,质量是地球质量的三倍.卫星a、b分别绕地球、类地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距中心天体表面的高度均等于地球的半径.则卫星a、b的( )
A.线速度之比为1∶ B.角速度之比为3∶2
C.周期之比为2∶ D.加速度之比为4∶3
【答案】B
【解析】设地球的半径为R,质量为M,则类地行星的半径为2R,质量为3M,卫星a的运动半径为Ra=2R,卫星b的运动半径为Rb=3R,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根据公式G=m,可得va=,vb=,故线速度之比为1∶,A错误;根据公式G=mω2r,可得ωa=,ωb=,故角速度之比为3∶2,根据T=,可得周期之比为2∶3,B正确,C错误;根据公式G=ma,可得aa=,ab=,故加速度之比为3∶4,D错误.
4.(2019·广东广州华南师大附中模拟)关于环绕地球运行的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的两颗质量相同的卫星,它们的动量相同
B.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同步卫星,它们的机械能可能不同
C.若卫星运动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它就是同步卫星
D.沿椭圆轨道运行的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
【答案】BD
【解析】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的两颗质量相同的卫星,它们的速度大小相同,但是方向不同,则动量大小相同,方向不同,即动量不同,选项A错误;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同步卫星,它们的高度和速率都相同,但是质量可能不同,机械能可能不同,选项B正确;若卫星运动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但它的轨道必须与赤道在同一平面内它才是同步卫星,选项C错误;沿椭圆轨道运行的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例如在与长轴对称的两点上,选项D正确.
5.(2019·河北沧州一中高三月考)有a、b、c、d四颗地球卫星,a还未发射,在赤道表面上随地球一起转动;b是近地轨道地球卫星;c是地球的同步卫星;d是高空探测卫星.它们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所示,则( )军训 作文
A.a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 B.b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长
C.c在4 h内转过的圆心角是 D.d的运动周期可能是20 h
【答案】BC
【解析】近地卫星b的加速度满足G=ma=mg,即a=g,而地球赤道上静止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受到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和地面支持力提供,故a的向心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程门立雪的故事简短g,选项A错误;c是地球同步卫星,c的角速度与a的角速度相同,由v=ωr可知c的线速度大于a的线速度,在b、c、d中,根据G=m,则v=,可知b的线速度最大,则在a、b、c、d中b的线速度也最大,b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长,选项B正确;c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则转动的周期为24 h,则c在4 h内转过的圆心角是=,选项C正确;d是高空探测卫星,则其周期要大于同步卫星c的周期,即T>24 h,故选项D错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