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中_韩流_现象之反思
第12卷第1期
随风直到夜郎西的上一句
2010年01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 RNAL O F H IT (SO C I AL SC IEN C ES ED IT I ON )
Vol .12No .1 Jan.,2010
  收稿日期:2009-11-01
  作者简介:滕青(197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从事音乐教育、民族音乐研究。
流行音乐中“韩流”现象之反思
滕 青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哈尔滨150001)
  摘 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韩国流行音乐即“韩流”以其鲜明的特开始席卷中国、东南亚和日本等
亚洲国家。正是因为“韩流”能够持续不断地创新并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发挥其另类现代化的优势,才能在亚洲国家获得空前的成功并产生强大的经济波及效果。然而“韩流”过分依靠包装且模仿过度,加之韩国对流行音乐投入减少和黑幕频现,造成了“韩流”的昙花一现。中国音乐尤其是民族音乐应该通过对“韩流”现象的反思,积极探索自身的发展道路并走向世界。  关键词:韩流;流行音乐;经济波及效果
  中图分类号:J6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21971(2010)01-0148-05
  “韩流”是1999年下半年被中国媒体创造出来的一个词汇,泛指在中国、东南亚和日本等地流行的韩国大众文化潮流。更有人将其上升为“浸透着韩国文化气息的产品和生活方式,在我国掀起的新的流行风潮”。它实质上是全球一体化背景下,随着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所输出的代表了韩国年轻时尚和民族特征的文化活动。据韩国贸易协会公布,2004年“韩流”给韩国经济带来的经济效益达14339亿韩元,将韩国G DP 提升了0.18%。
  “韩流”在中国的发展,最早起源于1998年韩国电视剧《爱情是什么》的重播,而真正产生影响的则是S .M.公司包装推出的流行音乐演唱H.O.T .组合,五位唇红齿白的小男生凭借着劲
爆的视觉张力、颇具颠覆性的自我表现舞曲及炫丽的舞台效果,刮起的强劲旋风,席卷中国。由此,“韩流”成为一种潮流。在电影、电视剧和流行音乐等多种构成“韩流”的方式中,韩剧的观众众多,
影响也最为广泛。而流行音乐则特点更为鲜明,在青少年中引起的反响也最为强烈。  从2007年开始,韩剧收视率下降。韩国流行音乐比这还早就走入下坡路。由于韩国国内唱片市场狭窄,缺乏新的有代表性的歌手和作品,一批歌手转行演戏或到海外发展,韩国流行音乐已经难现昔日的辉煌。虽然“韩流”已风光
不再,但是对“韩流”现象尤其是韩国流行音乐的风靡一时进行反思,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韩国流行音乐的特点
  H.O.T .组合是最先进入中国的韩国流行音乐组合,也是第一个被中国正式引进唱片的韩国乐队。2000年2月1日,H.O.T .乐队在北京举行演唱会,现场的狂热犹如当年欧美追随披头士。H.O.T .歌手穿着裤管肥大的超级“水桶裤”,戴着亮闪闪的首饰,耳朵上挂着耳环……由此,刮起了韩国流行音乐的旋风。虽然也有张娜拉、郑智薰等歌手在中国走红,但他们更多的是依靠电视剧里的角而非歌坛的表现。韩国流行音乐主要是靠音乐组合的形式吸引中国歌迷,除H.O.T .之外,还有SH I N HUA 、Baby V.O.X .、Super Juni or 、B ig Bang 等组合,他们代表了韩
国流行音乐的鲜明特征,见表1
[1]
  一是充分吸收外来文化。韩国没有严肃音乐和流行音乐之争。受美国和日本影响发展起来的流行音乐,大都节奏明快,易于上口,深受国民喜爱。Tr ot 是韩国歌谣的主要节奏类型,而
Tr ot 源自Fox Tr ot (狐步舞曲),风格跟欧美的风格差不多。一些大受欢迎的组合,像东方神起、
Super Juni or等都是以Dance风格为主,但是其舞曲也有很大的差别,如东方神起的风格比较强烈,是常见的Po wer Dance风格。在韩国乐坛,也有不走H i pΟHop路线而照样人气高涨的另类组合,如分别由四位和三位青春美少女组成的F I N K LE和S.E.S.乐队,均以抒情歌曲取胜,年轻组合SHARP更是以带有复古性质的轻摇滚而崭露头角。正是因为韩国流行音乐对外来文化进行了很好的融合,同时又自成多样化的体系和风格,所以才具有鲜明的特。
 表1具有代表性的韩国流行音乐组合
组 合代表成 员特    点代 表 作
H.O.T.白文熙俊、安七炫等5人造型独特,台风火爆,舞技卓越,外形另类乖巧战士的后代,狼和羊SH I N HUA橙文正赫、金东万等6人强劲的H I PΟHOP风格,浪漫的P&B曲调,舞蹈难度大SH I N HUA,ONLY ONE Baby V.O.X.粉红金E-Z、李姬珍等5人热辣的歌曲和舞蹈,独特性感气质,表现大胆直率GET UP
Super Juni or宝蓝李特、韩庚等13人多变且极具特,独特的组合,各具特长我相信我能飞,不需理由B ig Bang黑G-DR AG O N、T OP等5人不是章法的RAP,没有束缚的装束,街头舞蹈,歌词调动性强谎言,一天一天
Battle金Ryu、基铉等6人个人实力强,外貌超凡,具有爆发力Crash,I carus
F.T.Island黄崔钟勋、李弘基等5人富有才气,演奏精湛,摇滚风格Cheerful,Sensiility
  二是针对青年体。韩国流行音乐的焦点主要集中于中学生体。不仅歌手年龄较小,大都是高中在校生,而且听众也主要是中学尚未毕业的少男少女。韩国流行歌手大都走以说唱为主的H i p-Hop路线。H i p-Hop由于其自由、奔放的特点而为年轻歌迷所接受,日益成为韩国乐坛的主流。大部分韩国歌手选择边唱边舞的形式,但同时也追求自身风格的独特。正是这种风格赢得了少男少女的心,使歌手在韩国歌坛站住脚跟。而这些追星族们看演出时,只要偶像出场,就会尖叫OHBA,声音震耳欲聋,成为韩国流行音乐演唱会中最具特的场面。
  三是大量组合出击。组合是韩国娱乐公司最喜欢也最擅长制造的娱乐产物。S.M.公司曾经成功推出多个组合,如H.O.T.、S.E.S.、神话、东方神起等。之所以推出组合,是因为组合能够携几个人的合力,充分发挥每位歌手各自的特点来满足观众多样化的需求,确保公司投资不会全部损失。同时,组合成功后,公司可以根据组合中的人气确定下一步重点推出的巨星。以经过三四年选拔淘汰推出的12
人组合Super Juni or为例,选拔体制包括公司从亚洲各地挖掘歌手、演员、作曲家、笑星、模特和MC,其中中国歌手韩庚就是在H.O.T.China2001年选拔赛中脱颖而出的。
爱思助手打不开  四是花大气力包装。韩国娱乐公司在推出歌手的过程中,依据营销组合的4Ps来制定策略。例如在产品策略上,会根据歌手的特点设计不同路线,对其进行包装,突出特点以区别于其他产品,所以很多形容词都成为艺人的代名词。“可爱”曾经是S.M.公司旗下Dana的代名词,因为Dana出道时只有15岁。当这一策略没有获得成功时,S.M.公司马上转换策略,把Dana编入女子四人组合“天上智喜”中,这也开了“出道时为独立歌手而后加盟组合”的先河。在设计好路线后,公司还要对歌手的外貌、穿着精雕细琢。如果是偶像歌手,则对外貌要求很高,男生要求180厘米以上的身高,女生则需要身材过硬、眼睛够大、脸部轮廓好。除外貌外,韩星的衣着发型也十分考究,公司花大价钱对其进行包装,有专门的服装顾问,一些歌手还拥有自己的美容室,负责其美容和发型。因此,韩星才能引领时尚潮流。
  二、“韩流”盛行的原因
  分析“韩流”在中国乃至亚洲一度盛行的原因,除了其流行音乐的鲜明特征以及与中国流行音乐的显著差异外,还有其深层次的市场、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原因。
  1.持续不断的创新
  青少年最大的特点是求新、求奇、求异。针对这一类文化触觉异常敏锐的青少年体,韩国流行音乐通过不断地求新求异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H.O.T.成功登陆中国,就是依靠其有别于中国歌手的独特造型、火爆台风和另类乖巧的外形。而在2001年,如日中天的H.O.T.解体
·
县优秀教师事迹材料9
4
1
·
第1期滕青:流行音乐中“韩流”现象之反思
了,事实上,就在H.O.T.登台首演时,下一个男子五人组合“神话”也培养出来了,“明星链”没有断档的情况。为了保证不断培养新人和推出新人,S.M.公司推行一项“角管理”制度,即由星探部门专注人才挖掘,将发现的“未加工的钻石”进行全方位锤炼,直至打造成“钻石”(明星)。这种制度性的创新体系,使韩国流行音乐保持竞争优势。
  2.市场化运作模式
  韩国文化产业一直以市场需求作为开发产品的原始动力,韩国娱乐公司采用完全市场化的做法进行调研和生产。韩国流行音乐的输出主要定位于亚洲娱乐圈,通过对观众心理及音乐市场的充分调查研究,制作出适合普遍受众心理需求的作品。例如,S.M.公司在H.O.T.进入中国市场成功以后,开始尝试进入日本市场。与中国不同的是,在日本市场,必须不间断地进行推广活动。根据这一特点,1998年,兼擅长日、英两种语言的女子三人组合S.E.S.挑战日本市场;继而总结经验打造了BOA,并获得成功;继BOA之后,男子五人组合“东方神起”也到日本举行首演。
  此外,在海外市场不断加强“韩流”融入其所在国文化的力度。为了进一步占领中国市场,在新推出的组合中吸收中国歌手参加。如Super Juni or组合中的中国歌手韩庚,2008年4月,甚至还组成了以韩庚为主力的SJ-M乐队;除韩庚外,还引入另外两位中国歌手Henry和周觅,目的是作为Super Juni or的分支,主攻中国市场。
  3.政府积极推动
  在“韩流”走向世界的进程中,韩国政府功不可没。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初期,更多的只是出于对本土文化的支持与自我保护,同时抵制愈演愈烈的欧美、日本风潮侵袭。后来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韩国经济陷入困境。为了重振经济,韩国政府开始重视产业多元化发展,并将目光投向具有低消耗、高利润
、高附加值的文化产业。从1998年金大中提出“文化立国”开始,政府陆续出台了《国民政府的新文化政策》、《文化产业发展五年计划》、《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1世纪文化产业的设想》等纲领性文件,与此同时重点关注国家及社会的认识、创造性的内容开发、专门人才的培养、投资与流通体系、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以及进入外国市场等问题。2004年韩国文化观光部为了推进能够实现多元文化社会和充满活力的文化国家的新文化政策,将文化产业局分为文化产业局和文化媒体局,以增强文化艺术的教育功能。正是这一系列举措,促进了包括韩国流行音乐在内的文化形式在海外的推广。
  在亚洲各地渐渐开始感受到“韩流”侵袭之时,韩国文化观光部索性制定出明确的“培育韩流文化方案”,在首尔建立“韩流发祥园地”;在北京、上海等地建设“韩流体验馆”;组建“亚洲文化交流协会”,对出口的文化内容质量把关,防止因出口劣质文化产品而降低外界对韩国文化产品的信任度;在“韩流”影响较大的国家和城市设驻外办事处。目前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已在中、日、美等国设立了办事处。
  4.另类现代化模式的优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探索过程,不同的外来文化轮番占据中国文化市场的主导地位。最初是苏联文化,改革开放以后是港台文化、欧美文化。由于“韩流”是儒家文化与美国工业化的大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利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冲突与调和,将传统伦理
与现代性的冲突、东西方价值观的冲突体现得淋漓尽致,更符合中国转型期的社会文化背景,更能迎合青少年的心理需要[2]。因此,“韩流”对中国观众尤其是中国青少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三、“韩流”的经济波及效果
情人节的句子唯美短句  事实上,流行音乐中的“韩流”涌动,加上韩国影视作品的输出,已经不仅仅限于跨国文化交流的范畴,“韩流”对韩国经济形成了强大的波及效应。2005年3月15日《朝鲜日报》发表了韩国产业政策研究院对“韩流”的经济波及效果的分析报告。2004年“韩流”文化产品的出口推动韩国制造业、服务业的间接经济效益达4.5万亿韩元(约合41亿美元),其中由中国市场产生的经济效益为3.3万亿韩元。在中国,对“韩流”品牌价值的评估远远高于日本和美国[3]。
  1.“韩流”本身的效益显著
  以流行音乐为例,据《亚洲周刊》报道,韩国
鲤鱼汤·
5
1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2卷 
音乐CD从1998年到2004年,在中国大陆发行达400万张,而出口日本,仅女歌手BOA的CD 就达240万张,约1亿美元。韩国各个组合的巡演,更是异常火爆。2000年2月,H.O.T.组合在华演出受到热烈追捧,同年10月,韩国安在旭在北京奥林匹克体育场的演出收益达10万美元以上。此外,随着网络的大力发展,网络MP3下载也成为一个新的盈利增长点,S.M.公司于2002年和日本的F ANDANG O JAP AN、Y OSH I M OT O集团以及AVEX共同创立了网络娱乐公司———
F ANDAN
G O K ORE A,在网络竞争中抢占先机。
  2.“韩流”助韩国化妆品销售
  随着韩国流行音乐的进入和韩剧的热播,韩国少男少女的清纯形象吸引了广大的中国观众,爱屋及乌,他们代言的化妆品也受到中国消费者的追捧。韩国歌手Rain就以业界最高价8亿韩元与LG生活健康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化妆品模特合约。此外,代言化妆品的歌手还有“神话”的Andy 作为Beauty-line的形象大使,等等。在“韩流”的带动下,2003年韩国化妆品出口首次突破1亿美元,其中有1695万美元是出口到中国。2003年进军中国的“兰芝”现已超过日本品牌“嘉娜宝”,跻身在华外资化妆品公司的前十名。
  3.“韩流”带动韩国服装出口
  “韩流”的一大看点是服装上的新潮、怪异。每个组合的演出无疑就是一场时装秀。中国青少年对“韩流”歌手的追捧很快就转化为衣着、服饰方面的竞相模仿。韩国服装逐渐风靡中国内地,从90年代第一毛织、迪可、衣恋等品牌的公司开始,到2004年,利用自主服装品牌进军中国的韩国企业达21家,服装也从最初面向大中学生的中低价转型为面向白领的高级时装。
  4.“韩流”带动整容业
  借助“韩流”的影响,韩国整形外科声名鹊起。一些韩国女演员公开表示自己做过整形手术,这使大家普遍猜测几乎每个韩国明星都整过容。媒体宣传和社会氛围也让年轻人觉得整容是很正常的事情。事实上,正是韩国的流行文化让整容手术变得很时尚,也为韩国的整形外科开拓海外市场提供了机会。目前已有多家韩国整形医院在北京、上海开店,而且生意兴隆。
  除此之外,“韩流”还带动了海外游客到韩国旅游观光、韩国饮食出口、韩国家用电器和汽车出口。由此可见,“韩流”对韩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韩流”的衰退
  在“韩流”盛行之时,就有人预言:“韩流”作为一种“快餐文化”,只会昙花一现。果然,从2007年开始,“
韩流”在中国开始退潮。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韩国歌手Rain的北京演唱会,门票最后跌到3元/张的尴尬纪录。剖析“韩流”衰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过分依靠包装,自身音乐素质下降
  2004年之后,韩国流行音乐由盛转衰,无论是唱片的销量还是发片量都比以前锐减近一半。一方面,传统的唱片市场受到网络下载的冲击,严重影响到唱片的销量,而更重要的原因是“韩流”的音乐素质下降。伴随着“韩风”吹过,歌迷已经由注重视觉变为注重听觉,视觉效果强烈的偶像团体已经不再能吸引眼球了,大家更喜欢有实力和有更多音乐本质东西在里面的歌手及其组合乐队。而这些有实力的歌手及其组合乐队由于拥有广泛的支持也由实力派转变为偶像派。韩国流行音乐的优势正是在于视觉效果而非演唱实力,例如中国国内针对大学生的一项调查就表明:认为韩国演唱组合能歌善舞的占73.21%,而认为唱功一般的则占57.14%[4]。连韩国业内人士也承认,当时“韩流”舞曲流行的时候,由于韩国这类歌手在视觉效果方面有优势,所以能迅速在韩国以及其他亚洲地区得到认可,但到现在大家已经看腻了,转为更注重音乐本质的东西。
  2.过度模仿其他地区音乐,失去了自身特  韩国音乐过去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但是最近则受制于韩国唱片业的不景气而使其在亚洲的影响力减退。其中过度模仿其他地区音乐的情况在目前韩国乐坛尤为严重,韩国的抒情歌曲部分受日本影响较大,舞曲部分则越来越向欧美靠拢。虽然也出现了像Sg
W anna Be这样受欢迎的组合,能够将欧美音乐与韩国民谣相结合而形成全新的音乐,但这种有自己特的组合和歌手为数不多。许多年轻的音乐人受欧美以及日本音乐的影响较深,在创作中往往借鉴了许多其他地区的元素,因此造成许多涉嫌剽窃的案例,
·
1
5
1
·
第1期滕青:流行音乐中“韩流”现象之反思
例如李孝利的新歌就涉嫌剽窃布兰尼的作品。
一尺是多少
3.流行音乐投入减少  唱片业受到非法网络下载的严重影响,这种情况对传统的唱片业运作造成冲击,令许多韩国娱乐公司不像以前那样大规模投资唱片。同时,韩剧在海外的强大影响力也打击了唱片投
资者的信心,他们认为不需要对唱片过多投资或在宣传上下工夫,只要电视剧走红一定会捧红剧里的歌曲。从歌手方面来看,由于韩国国内唱片市场日益萎缩,一些歌手开始专攻海外市场,一些歌手转行出演电视剧,因此缺乏新歌手和代表性作品。人力和财力的减少,使得韩国流行音乐后劲不足。
4.黑幕频现影响“韩流”声誉  早在“韩流”刮向全亚洲时,韩国本土流行音乐的发展就已经出现诸多问题,如学历、逃避兵役、综艺节目撒谎等。最为严重的是,检察机关介入演艺界进行“公关费”调查并出现了趋于长期化的趋势,整个音乐市场由此陷入瘫痪状态。作为此次调查对象的S .M.等大型公司自不必说,就连中小演艺策划公司也都放下手中的业务进行整顿,从而导致新专辑发行全面中断。随着检察机关调查范围的扩大,各经纪人担心稍不小心就会被“流弹”击中,所以停业整顿的公司占大多数。公众由此对音乐界产生了不良印象,认为流行音乐是堕落腐化的地方。而韩国DORE M I 负责人更是坦陈:在韩国本土的公司都被清查后,外国公司将占支配地位,这样即使不会将流行音乐击垮,调查也会削弱流行音乐发展的活力。  综上所述,“韩流”在中国和亚洲历经了十年
时间。我们在见证“韩流”由盛转衰的同时,也需
要通过深刻的反思,为中国音乐走出低谷乃至走向世界寻求出路。为此,我们需要借鉴“韩流”的成功经验,更要避免重蹈“韩流”失败的覆辙。  可喜的是,在“韩流”衰退之时,一股强劲的中国风正席卷而来。其中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民族音乐的市场化和国际化。“女子十二乐坊”以其团队超强的实力、突
破传统的大胆创新赢得了国内市场。在视觉效果上,采用站姿解放了身体,夸张地表现了情绪。在演奏风格上,尊重民族乐器特性的同时融入了拉丁、H i p -Hop 、爵士、日本音乐、欧美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等元素。在音乐题材上,既诠释了历史和中国文化象征,也对国外知名音乐主题进行了流行化演绎。在乐队的包装上,突出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体现了现代营销理念[5]
。由此可见,中国音乐从古典走向现代、以民族性融入世界的步伐已然开始。参考文献:
[1]于丽,等.韩流这10年[J ].青岛画报,2008,(10):31
-47.
[2]薛宝林,张丹.关于“韩流”的观察与反思[J ].理论观
察,2006,41(5):47-48.
[3]詹小洪.“韩流”文化盛行于中国及其原因[J ].当代
韩国,2007,(1):68-73.
[4]楚卫华,刘朝霞,王怡琳.中国大学生与“韩流”———
关于“韩流”的调查分析报告[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22(4):11-17.
[5]陈敏玲.透视“女子十二乐坊”的走红[J ].美与时代,
2008,(3):28-31.
Rev i ew of the ’South Korean Fad ’i n Pop M usi c
TENG Q ing
(School of Hu 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Harbin I nstitute of Technol ogy,Harbin 150001,China )
  Abstract:S outh Korea’s pop music na mely ’South Korean fad’has s wep t China,South -Eastern A sia,Japan and other A 2
sian countries since 1990s .Because the ’South Korean fad’can continuously make innovati on,and use market -oriented opera 2ti on mode,it exerts its own modernized advantages,gains an unp recedented success and p r oduces a powerful econom ic s p ill -over effectwith the Govern ment’s active p r omoti on .However ’South Korean fad’over -depends on out w ard appearance and much i m itati on in A sian countries .Because South Korea’s invest m ent in the pop music is reduced and in
side st ories frequently occur,’South Korean fad’finally flashes in the pan .Chinese music,es pecially folk music,should learn fr om the failure of the ’S outh Korean fad’,and actively exp l ores his own path of devel opment and advances t owards the World .  Key words:South Korean fad;pop music;economy s p ill -over effect
[责任编辑 张莲英]
·251·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2卷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