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一)2合在一起成新字教案1语文S版
识字2  合在一起成新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成、男”等13个生字,会写“甘、羊”等8个生字。识记4个新偏旁。地铁 最后的曙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汉字合字造字规律,尝试编一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体验汉字的奇妙,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识记新偏旁。
2.体会会意字的造字规律,尝试编儿歌.
[教学课时]OPPO手机HD如何关闭
1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利用课件,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你们看!今天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这里都有什么?(学生根据画面内容,自由说)
  预设:木、水、石、人……
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哩!
刘鑫江歌案是怎么回事(1)这些字有什么特点呢?(教师引导说出:独体字)
(2)课件演示人、木合成字。(人-从—众木—林-森)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合在一起成新字》,认识一下这神奇的汉字。1。照样子,写一写.
例:三人成(众)
(1)三木成

(2)三日成 二、初读体验
1。出示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自读儿歌,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采取多种方式朗读课文,认读生字.
2。检查自读效果。
(1)指名读,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
(2)这些汉字都有什么特点?2。将下列汉字音节补充完整。
ch成sh双
ch尘án男
三、结合儿歌,识字认字
1.集体读儿歌第1小节,引导学生观察字形。
(1)为什么“日”和“月”合在一起是“明"呢?(日是火红的,月也是光亮的。它们在一起就更明亮了.)
小学一年级教学计划(2)你还知道其他字的意思吗?(可借助其他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字形)
2。指名读儿歌第2小节,讨论“泉、岩、鲜、甜”的字形.
预设:舌头甘了就是甜,鱼羊一起就是鲜,山上的石头称为岩,干净的白水就是泉。
3。师生合作,理解字义。
如,师:一个太阳和一个月亮合起来是——
生:日月明。
4.做游戏:朋友。(学生拿出独体字卡片)
生甲:我是“日",我的朋友在哪里?
生乙:我是“月",你的朋友在这里。
学生齐读:日月明
5。齐读儿歌。尝试自己编一编.2。我会拼,我会写。

〖=C(〗mínɡ〖=〗天〖=C(〗shuānɡ〖=〗手
〖=C(〗ɡān〖=〗甜〖=D2(〗shéjiān〖=〗
4。小小魔术师。(加一加,组成新字再组词)
日+月= ()
木+木=  ()
小+大=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谈谈自己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
2。学习新偏旁“"“日”“”“”。
指导书写“双、林、明、尖”.
双:左窄右宽,左边“”捺改为捺点。
林:左右对齐,第二个“木"比第一个“木"略宽.5。查字典填空.
(1)“甘”读音为(),共()画。
(2)“尖”偏旁为(),组词为().明:“日”小“月”长,“丿”于竖中线,要先竖直后撇。
尖:小字头,无钩,上下对齐,各居半格。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五、总结提升,延伸拓展
1。有感情地朗读识字儿歌,背诵儿歌。
2.鼓励学生尝试自己编识字儿歌。
如:口中不愿为否,八刀相割为分,草生田中为苗,养牛之圈为牢……
3。学生将自己编的儿歌和大家交流,看谁编得最好。6.连一连。
日月男
田力岩
山石鲜
好看电视推荐

鱼羊明
[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根据汉字结构特点,用一些由两个或三个独体字结合在一起组成新字编成的儿歌。在识字教学中,我通过穿插游戏的方式巩固识字,引导学生“玩中学"“乐中学”,调动了
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中,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说说自己的发现,从而初步感知汉字的造字方法、规律,引导学生尝试自己编儿歌识字,并把这种方法迁移运用到今后的识字中去。这是本课的成功之处.同时,本课的教学也存在很多不足:如对认字写字时间给予不足,学生掌握不好等.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做出相应的调整。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
e future.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