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生物冲刺:“种和落”考点分析
2012高考生物冲刺:“种和落”考点分析
  专题13种与落
  编制人:裴浩莲 使用时间:2012.3
  【考纲要求】
  1. 种的特征 I
  2. 种的数量变化 II
  3. 落的结构特征 II
  4. 落的演替 II
  【课前回顾区】
  1.请选择关键词构建知识网络
  种、落、种的数量特征、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种的特征、落的特征、种间关系、落的演替。请用概念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2.种密度的调查方法有哪些?
怎么开网店啊
  3.构建种增长模型的方法步骤
  4.如何调查培养液中种数量?影响酵母菌种数量增长的因素可能是什么?
  你在预习中的问题是:
  【课堂探究区】
  探究一:种的特征及种数量的变化规律
  项目 “J”型曲线 “S” 型曲线
  前提条件
  种增长率
  K值(环境负荷量)
  请填写下列表格
  【典型例题1】右图表示某种野兔进入某草原后的种增长情况,对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B段兔数量较少的原因是性别比例失调
  B.BC段兔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C.CD段兔不存在生存斗争
  D.DE段兔的增长率几乎为0
  【对位练习一】请根据下图所示“种生长”的坐标曲线,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植物,为达到观赏目的人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图中曲线____________符合马缨丹疯狂蔓延趋势。
  (2)根据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曲线____________,若出现____________段则表明人口出现了负增长。
  (3)曲线Ⅰ和曲线Ⅱ代表的种进化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_____,其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____________(一定/不一定)会发生改变。
  (4)太湖蓝藻事件使太湖美的形象大打折扣,若曲线Ⅱ表示太湖中蓝藻增长曲线,当种数量达到__________点后,增长率为0。
  (5)依据自然界“种增长”的特点,人们在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____________点后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落的结构及演替
  【典型例题2】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落演替过程
  【对位练习二】某地实施退耕还林若干年后,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科学家对此进行了系列跟踪研究。
  (1)实施退耕还林后,耕地逐渐过度为灌木丛和林地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研究该地段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______。研究发现,该地段不同区域分布着不同的种,同一区域上种密度也有差异,且呈镶嵌分布,这种差异称为____________。
  (2)对于退耕年份不同的林地进行研究得到如下数据:
  落类型 树种数量 平均胸径
  (cm) 平均高
  (m)
第二季度  Ⅰ:撂荒7年的次生林 22 8.7 6.3
  Ⅱ:25年的次生林 81 10.4 8.4
  Ⅲ:50年的次生林 96 11.8 9.2
  Ⅳ:150年以上的近天然林 128 13.7 10.5
  分析上表可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调查面积能代表森林落类型最小面积的前提下,科研人员采用____________法对林地植被的种密度进行了调查,在取样的过程中要注意________。同时发现植物间存在激烈的种间竞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课后检测】
今天什么时候立秋几点立秋  1、鱼鳞藻、脆杆藻是鱼类的饵料,微囊藻会产生有毒物质污染水体。某研究小组调查了当地部分湖泊营养化程度对藻类种数量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取样调查的方法测定藻类的种密度
  B.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鱼鳞藻的适应性最弱
  C.中营养化水体最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D.用脆杆藻能够控制富营养化水体中微囊藻的数量,净化水体
  2.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挞皮
  A.标志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上的菌体
  3.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图2甲、乙、丙分别表示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图2
  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的环境容纳量
  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D.该过程中,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
  4、下列关于热带雨林和西伯利亚泰梅尔半岛冰原的比较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热带雨林与泰梅尔半岛冰原的落物种组成明显不同
  B.泰梅尔半岛冰原冰土中的小动物类丰富度比广东南岭低
  C.热带雨林和泰梅尔半岛冰原的落与各自的气候环境相适应,不再发生演替
  D.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比泰梅尔半岛冰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高
公司人事管理制度  5.下图为某一森林生态系统中红松的种密度的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
  丙图T12-7
有点舍不得杨幂
  (1)图甲中A→B的种密度变化率为________株/(100 m2•年)(以“+”代表增强,以“-”代表减少)。从图甲中B→C的变化可以看出,在该年份中红松种的年龄组成的特点可以用图乙________曲线表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