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地理冲刺复习(人文地理)
2012年高考人文地理
人口问题
一、人口问题概况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难题之一。它既包括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过度增长带来的教育资源不足、就业因难、住房紧张、社会保险不足、人均收入和健康状况下降等问题;也包括发达国家由于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带来的劳动力不足、老龄人口福利水平下降的新难题(主要表现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同时还包括由于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人口迁移。站在全球的角度来讲,人口的过度增长是所有人口问题的根源之一。由于地球的人口负担过重,世界出现了相应的耕地、粮食、能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等现实问题。高考地理试题主要的考查方式与内容有:
1、由于人口过度增长带来的人均耕地、人均资源、人均粮食、人均能源、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收入、人均住房面积等不断下降及解决措施。其中以中国和印度等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表现最为突出。
2、由于人口零及负增长带来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包括老龄化的形成机制,对社会福利制度的影响,劳力的短缺,社会伦理观念的转化,以及政府相应的政策等。其中以西欧,北欧,北美诸国表现比较突出。
3、与人口结构有关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如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学历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等,与现实密切相关的就业结构,与人口增长相关的是年龄结构,与未来发展相关的是学历结构。
4、农村地区由于人口过度增长带来的过度开垦,森林草场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河湖淤塞等相关的生态问题。以及农村年轻劳力外出打工造成的劳力短缺问题。农村剩余劳力大量拥入城市(即城市化过程),民工的盲目流动带来的交通紧张、社会治安变差,住房紧张及其它社会问题。
5、国际人口迁移过程中带来的交化交流,种族问题,以及对迁入地经济繁荣的促进,社会环境的破坏等问题。尤其要注意国际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路线及后果。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增长模式)判断
1、影响人口再生产类型地区差异的因素:
1)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归根结底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形成人口再生产类型差异的根本原因。
2)年龄构成因素:人口年龄结构对人口再生产影响很大。现在人口年龄结构是过去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状况形成的,而现在的人口年龄结构又将影响以后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因此,从人口年龄结构分析人口再生产状况至关重要。
3)社会因素:如家庭文化、生育观念、生育政策等。
2、人口再生产类型:综合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将人口增长过程分为三种类型,工业革命以前为“高高低”模式,工业革命到二战结束,为“高低高”的过渡模式,二战后发达国家进入“三低”型,人口缓慢增长,甚至负增长。
3、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
工业革命以前全世界都是高高低模式,所以人口增长缓慢,工业革命到二战结束,发达国
家为“高低高”模式,世界人口增长加速,二战后发达国家进入“三低”型,广大发展中国家进入“高低高”模式,世界人口快速增长。
4、中国人口增长模式
新中国成立前为“高高低”模式,新中国成立后进入快速增长的“高低高”模式,目前为增长下降的“高低高”模式,接近“三低”模式。
1:下图是世界某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回答(1)~(3)题。
1A所表示的区域最有可能位于
A.北美    B.欧洲两部  C.澳大利亚  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答案:D点拨:A所表示的区域人口出生率很高,死亡率也较高,出生率很高,为发展中国家。
2)影响B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包括
A.经济发展水平很高      B.人口受教育水平很高
C.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D.医疗卫生条件不断进步
答案:D点拨:B区域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主要原因是医疗卫生条件不断进步,死亡率下降,但出生率很高,反映了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人们仍然用增加人口手段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3C区域主要的人口问题是
A.新增人口过多    B.老年人口多  C.劳动力素质低    D.劳动力过剩
答案:B点拨:C区域出生率、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更低,为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或地区,出生人口少,劳动力不足,人口年龄结构为老龄化。
2:下图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完成(1)~(3)题。
1)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A.1  B.1.5化学类%    C.4    D.3多媒体技术
答案:B点拨: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国目前人口增长属于下列哪一阶段
A.原始低增长阶段  B.加速增长阶段C.增长减缓阶段  D.低速增长阶段
答案:A点拨:国目前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故人口增长处于原始低增长阶段。
3)缓解国人口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A.开发劳务市场  B.实行计划生育  C.鼓励生育和适当移民  D.加大教育投入
答案:C点拨:国人口再生产处于“三低”阶段,并且为负增长,劳动力短缺,所以应采取鼓励生育和适当移民政策,解决目前存在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例题3:下图为MN两国一定时期内出生率和死亡率曲线图,据图回答(1)~(2)题。
1MN两国属于
AM发达国家、N发达国家      BM发达国家、N发展中国家
CM发展中国家、N发达国家    DM发展中国家、N发展中国家
答案:C点拨:图中表示的时期为工业革命到二战结束,人口转变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人口死亡率首先下降,人口增长类型由“高高低”进入“高低高”的过度类型,之后,出生率也下降,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到二战结束,发达国家基本进入“三低”型。1950年前后,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才开始下降,人口增长类型由“高高低”进入“高低高”的过度类型。所以,M发展中国家、N发达国家。
2)判断关于两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MN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同步变化
BM国比N国人口增长模式改变的年代早
CM国人口模式转变后,国内人口迁移以农村迁往城市为主
DN国人口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城市普遍出现了逆城市化
答案:C点拨:MN两国人口增长模式不是同步进行的,发达国家改变早。M国人口模式转变后,进入高增长阶段,农村人口增长快,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国内人口迁移以农村迁往城市为主。N国人口模式的转变过程中,指由“高高低”进入“高低高”的过程,正在进行工业化和城市化,没有普遍出现逆城市化。财务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三、人口结构
1.人口年龄结构(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老龄化社会指60岁以上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重超过10%,或65岁以上人口超过7%的社会。
2.人口性别结构。
人口的性别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两性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它通常由性别比这个指标加以度量;性别比为平均每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的数量。常用年龄性别结构图来表示,图中底部横坐标标出各年龄组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的百分比,纵坐标是各年龄组的年龄,一般按男左女右绘图。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的不同侧重点:
①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
地震逃生知识问题: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制约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措施: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②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
问题:人口老龄化,青壮年负担过重以及赡养众多孤寡病残老人。
措施:关心照顾老人,建立社会保障、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例题1下图为《中国、法国和肯尼亚三国人口增长模式图(1990年)》,自左向右国家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肯尼亚、中国和法国    B.中国、肯尼亚和法国   
C.法国、中国和肯尼亚    D.肯尼亚、法国和中国
答案:A 点拨:非洲国家人口出生率高,年轻人口最多,人口年龄结构表现为典型金字塔形状,中国由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采取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出生率、死亡率都下降,处于增长率下降的过渡型阶段,低年龄段人口减少,中青年人口多,法国为三低型增长模式,老龄化严重。
例题2人口年龄结构是指不同年龄人口的数量比例关系。读下图回答(1)~(2)题。
儿童端午节图画简笔画1200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
A.5%左右      B.7%8%      C.8%9%        D.10%以上
答案:D点拨:将60岁以上人口比例包括男和女加在一起,超过10%以上。
2)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过多的双重压力
B.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使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特别是在农村
C.放松计划生育的限制是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的主要途径
D.“未富先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
答案:C点拨:我国处于生育年龄的人口很多,人口基数大,每年出生人口绝对数量很大,必须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四、人口迁移
针式打印机乱码1、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地区的生存环境很大的差别,产生迁移的吸引力(拉力)和排斥力(推力)
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淡水、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
①经济因素:目前为主导因素。动力是追求好的生活条件和就业机会,收入高等。
②政治因素:战争、政治难民。
③社会文化因素:外出求学、宗教与种族等。
④生态环境因素:自然灾害、环境污染、海平面上升引起沿海淹没。
3、中国人口迁移
1)我国人口迁移分几个阶段,迁移方向、成因是什么?
分三个阶段,历史上,由黄河流域到长江和珠江流域,原因主要是北方战争、自然灾害;清朝到新中国成立为近代,从黄河流域到西北和东北,主要原因还是战争、自然灾害;建国后前期,迁移方向是从东部尤其是城市到西部边疆地区,主要成因是国家政策和国家组织迁移;改革开放后,从中西部落后地区到东部发达地区和城市,主要成因是东西差距和城乡差距大。
2)我国从建国到现在人口迁移的方向有什么变化?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人口主要是从东部向西部迁移,这主要是受国家政策影响,开发边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沿海经济的开放,大量人口涌向沿海地区,呈现出“孔雀东南飞”的人口迁移模式。
(3)目前(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迁移的原因:城乡收入差距大;地区之间经济差距大;国家政策允许人口流动;我国人口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4)人口迁移影响: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影响:获取足够的劳动力,有利于当地资源的开发,但可能给城市环境造成影响。对迁出地影响:加强与外界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有利于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有利于增加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但也造成了人才和劳动力外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