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野下的好莱坞翻拍电影《无间道风云》遇上爱之孕夫生活
作者:杨苗燕
情侣游戏名字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1年第12期
杨苗燕
(中国计量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隋唐英雄排名榜 摘要:近年翻拍亚洲电影尤其是中国电影成为好莱坞热潮。翻拍也可以说是一种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本文将以好莱坞翻拍于中国电影《无间道》的《无间道风云(TheDeparted)》为例,在跨文化视野下分析好莱坞翻拍版是如何对原版电影中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进行解构与重建,并对好莱坞翻拍中国电影的现象进行解析。
关键词:跨文化;中国电影;翻拍;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J9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1)12—0019—02
一、引言
电影是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文化沟通、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文化影响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它能够跨越国度、跨越民族、跨越语言达到其传播交流和沟通的目的。好莱坞是世界电影的中心,主导着世界最大的电影市场,为了满足其巨大的电影剧本需求,“翻拍”成为其重要的电影制作手段。中国电影《见鬼》《戒》《黑白森林》《杀破狼》和《无间道》等都已被或即将被翻拍成好莱坞电影,其中不少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其中翻拍的《无间道风云》还获得了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四项大奖。这次翻拍无疑是成功的,但是我们也应意识到,这种成功是建立在对原著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的解构与重建上的。
二、中国香港版本《无间道》与好莱坞版本《无间道风云》的对比分析
(一)主体文化定位和视角的不同
我们所说的香港本土文化实际上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岭南文化这三种文化结合后形成的复合文化体。从根本上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对香港电影的影响是最深刻的、一以贯之的。因此,香港电影在多种文化的融合下依然保持着鲜明的中华文化脉络。港版《无间道》电影在开篇引用了佛经《涅槃经》第十九卷里的经文:“无间是八大地狱之中最痛苦的一个。”因此,影片所表述的是一种痛苦一的人生境遇——身份的错位,两位男主角只能在卧底身份和真实身份之间游荡。这一主题的表述本身就带有浓厚的中国佛教文化的彩具有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定位。而美版《无间道风云》在影片
开始也借助黑帮头目弗兰克·科斯特罗(FrankCostello)的画外音张扬了美国的价值观,即一切都要靠自己去争取。于是两部影片在影片开篇便显出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也决定了港版和美版在文化定位和叙事目的的不同。
在港版《无间道》中,导演刘伟强用佛教的因果轮回来铺陈叙述,使观众完全不能从影片中得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目的是让观众更好地关注故事叙述本身及其体现的价值观和哲学思考。而好莱坞翻拍后的《无间道风云》彻底改变了港版《无间道》背景的所指意义,将时间背景明确化和本土化。美版将影片发生的时间从20世纪90年代上推到了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波士顿。而杰克·尼科尔森饰演的黑帮老大的角的原型就是美国现在仍在逃的真实的黑帮头目詹姆斯·怀蒂·巴尔杰(JamesWhiteyBulger)。美版对时间背景的重新设置,意味着其将将影片的关注点放在了现实美国的社会政治上。我们可以看出从港版到美版,影片的视角从对人性的哲学思考,转而到对社会现实的批评反思。
(二)叙事目的的不同
港版《无间道》侧重于精神的探寻,而美版《无间道风云》侧重于对现实的批判。这种不同体现在两版结局的差异上,港版《无间道》的片尾,作为卧底黑帮的警察陈永仁死去,而作为黑帮成员的刘健明却活了下来。导演刘伟强说过:“《无间道》在片头讲涅槃经里第八场《无间地狱》,意为最痛苦
不可超生。结尾时,交代出另一个主题,永生是最痛苦的一个惩罚,不死未必快乐,死也不一定是不好,死或许才是永生。”这显示了港版《无间道》的叙事目的——对人生境遇中“痛苦”的哲学思考。而好莱坞的警匪片所表现的价值取向往往是批判性的,结局也大都是道德化的,让警方卧底比尔死去,让黑帮卧底柯林死在了曼迪警官的下。美版结局的改写,从根本上讲是对美国文化的一种屈从,即使他们在心理上达到一种平衡,从而获得美国受众对影片的价值认同和满足他们对影片的审美期待。
(三)人物塑造的不同
从港版到美版,人物的商业化重塑是最显性的文化解构。对人物的塑造的解构体现在如下两个个方面:一是将港版中唯一知道陈永仁卧底身份的警司黄志诚变成了两个——知道比尔卧底身份的警官奎南(Queenan)和曼迪;二是将港版中刘健明的未婚妻Mary、陈永仁的心理医生兼心仪对象李心儿和陈永仁的前女友May融成了一个人物——警署的心理医生、柯林的未婚妻和比尔的情人玛黛莲(Madeleine)。另外,感情戏的增加使得美版《无间道风云》更好莱坞化,情感间的纠葛体现了警察和黑帮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美版将电影蓝本中人物之间的暧昧关系明朗化,直白地揭露两个卧底之间的感情瓜葛,使情节更加曲折紧凑,影片的叙事重心也由关注两个具有双重身份的“卧底”的错位身份本身,转移到了两个身份错位的“卧底”所体现的警方与黑帮较量。
总的说来,好莱坞的编导们在《无间道》从港版到美版的翻拍过程中,虽然彻底解构了港版电影蓝
本中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强烈的人文关怀意识,使翻拍后的影片完全失去香港文化的内涵,但却重建了对美国现实社会生活黑暗面的批评和反思意识,使翻拍版具有了社会现实意义。
三、好莱坞翻拍中国电影现象的解析
从跨文化视角下看,好莱坞对亚洲电影的翻拍有着深层的文化原因,好莱坞翻拍电影与其说是一种文化的传播,不如说是一种文化渗透。从这个角度上看,好莱坞对中国电影的翻拍实质上不是对中国电影的一种重新包装,而是对电影原版文化的解构和美国自身文化的重建。在这种文化重建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在翻拍电影上贴上“好莱坞制造”的标签,成为所谓“美国精神”的载体。
文化的差异性成为好莱坞翻拍亚洲电影的出发点和翻拍电影的最大卖点。虽然好莱坞在翻拍中国电影的时候,借助的主要是以中国电影的故事构架。但是,文化总是带有某种斥外倾向,在经历跨文化传播之后,原有文化必然被解构,而重建的文化,从实质意义上来讲,成为美国“身份”的象征。如翻拍自中国香港的警匪片《无间道》的《无间道风云》,从影片宏观背景到细节设置,都作了美国化的改编,将中国香港《无间道》影片本身所蕴涵有的中国佛教的寓意和独有的人文关怀演变成了具有美国背景、美国警匪文化以及典型的美国式感情纠葛,并就此将“美国精神”贯穿于好莱坞版本的《无间道风云》之中,使之成为好莱坞典型的影片。
新垣sena 四、结语
随着好莱坞对全球电影愈来愈深的影响,好莱坞电影也将美国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输送到世界各地。如果说好莱坞原创电影在全球的传播是一种赤裸裸的强势文化输出,那么好莱坞对中国电影翻拍后的重新输出,则是一种伪装后的文化侵略,它的本质仍然没有改变,但这种文化输出却更容易得到认同和接受。已翻拍的《无间道风云》在票房上取得的成功便是一个很好的佐证,无论受众出于何种目的观看影片,他们都在观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了电影中所含有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等的影响,而忽略了来自电影蓝本中本土文化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深,好莱坞日益扩大着对全球电影的渗透和掌控,而好莱坞原创的衰竭和中国电影的崛起,促使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将被好莱坞翻拍,成为“好莱坞制造”。我们对这种现象应该引起重视,从对以好莱坞翻拍电影为荣的兴奋与热衷中冷静下来,着手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自己国家本土文化和电影市场。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单波,石义彬.跨文化传播新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柯尔特.翻拍——好莱坞的一条腿[J]中国银幕,2006,(11).
[4]陈晓云.美国电影:话语霸权与意识形态神话[J]当代电影,1998,(2).
梦见脚上踩屎 [5]华凌磊.全球化背景下的好莱坞电影及中国电影发展对策[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4).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