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设计及点评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端午节 放假
蹈字组词语 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及其历史、文化、人文背景。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3.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上海崇明岛旅游攻略
一、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1. 明清皇家陵寝和神庙 2.故宫、周口店、长城 3. 雅布赖石窟、洛阳龙门石窟
4. 衡山、武当山、峨眉山、黄山 5. 乐山大佛、大雁塔、秦始皇陵兵马俑
二、 文化背景及历史
1. 明清皇家陵寝和神庙——皇家建筑
2. 故宫、周口店、长城——古代建筑和国防工程
3. 雅布赖石窟、洛阳龙门石窟——佛教艺术和雕刻艺术巴西桑巴舞
4. 衡山、武当山、峨眉山、黄山——自然风光和道家文化
5. 乐山大佛、大雁塔、秦始皇陵兵马俑——佛教文化和历史文化
教学过程:
一、 导入(5分钟)
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出本次课的话题。
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别阅读单个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及人文背景,了解其在当时的地位、影响及价值。让你窝心
三、 团队合作(20分钟)中国五大宗教
让学生的小组归纳总结各自阅读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所阅读的文化遗产,综合讨论,交流经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理解和见解。
四、 思考问题(10分钟)
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为什么这些文化遗产能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它们代表了什么?它们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拨和优化,加深他们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教学点评:
本次教学方案将学习内容划分为文化遗产和文化背景及历史两部分,既保证了知识的详实性与全面性,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积淀。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分组阅读,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回答问题环节,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相应的表达语言;最后总结,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整个课程注重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具备自我提高和自我拓展能力。同时对其他的教学设计也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