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与电影的差异性分析
——以《戒》为例
摘要
关键字
小说和电影,作为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即使是描写同一件事情也仍然有着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来源于小说和电影的具体表现手法以及信息的传递方式。
小说是一种较为抽象的艺术,它主要靠人们通过大脑的想象来构建小说中的世界,了解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因此对于同一部小说,不同的人往往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而电影则更为具象,它给人以直观的画面和人物对话,使观看者在电影构建的世界中目击电影中发生的事件,并对这一事件产生感受。因此人们对于同一部电影的理解相较于小说一般更有统一性。
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更多的反应了电影制作者,包括导演、编剧、演员,对于该小说的理解和感悟。
李安导演的《戒》改编自张爱玲的著名同名小说,但小说和电影在人物、情感、主题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这也反应了小说和电影对于同一事物表现之间的差异。
在小说《戒》中,张爱玲有意识地淡化了小说的时代背景,原本与时代密切相关的故事,由于作者对于时代背景的淡化,使得读者更多的看到的是主人公的各人意识。而小说中对于爱国和激情也是采取淡隐的处理。撇开了这些,小说《戒》表现的是人性。是不管存在于什么样的时代条件下都会有的爱恨、矛盾、挣扎。
王佳芝无疑是一个悲剧人物,她的悲剧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表面是易先生,背后是爱国青年。小说中,一爱国青年为了实现一个崇高的目的:除去汉奸易先生,而派王佳芝采取卑劣的手段:勾引。这便是作者抛给大家的疑问:人,是否为了达到崇高的目的就可以不择手段?
小说本身没有过多的对于人性的直接描述,而是写了围绕着悲剧主人公王佳芝的大大小小、形形的琐碎事情,结合着张爱玲最擅长的人物心理描写来反映故事中每个人的人性的不同,以此来探讨人性本身。
心理描写和白描在小说中也是常用的手法,通过对一些事物的描写来让读者自己体会其中隐含的更深层次的含义。
李安诠释的《戒》与小说在探讨主题方面有很大不同。他认为《戒》写的不仅是女性的悲剧,更是中国人的一出大悲剧。所以在电影中,导演一改原著中对于年代的淡化,着意将时代背景扩大渲染,通过令人玩味的细节来展现了一个大时代的悲剧。而面对国家被破坏被奴役,不同的人则表现出完全不同的选择,有易先生这样明知是为日本人作伥鬼,却依然选择这条不归路的彻底自弃和加倍的残暴冷血;有面对时代感召义无反顾勇于牺牲自己的生命投身抗日救国活动的爱国学生;有随波逐流的中间模糊状态;还有在小我与大我之间苦苦挣扎者,王佳芝。这些人物反映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一人的思想与行为。
春风得意马蹄疾下一句电影中这种与小说中“刻意虚化背景”迥异的手法,大大加强了时势对个人命运的的影响力。从整体来看,电影所刻画的主体并不是爱情,也并非注重人性,电影所要表现的是人性面对最具毁灭性的战争时的矛盾与挣扎。
小说所要表现的是每个平凡个体的人性强弱,即使时代不同,人性却仍然有着这样那样的优劣,而在电影中,更多的表现了不同人在面对家国危难这样的考验时所表现出来的思元宵节古诗大全50首
想状态。
可以说,电影《戒》只是借用了小说这样一个故事,来表现小说中那些不明显的民族大义。小说和电影这二者的主题并没有优劣高下之分,电影所展现给我们的是导演对于小说主题的理解和升华。
什么时候中秋节小说和电影有些时候可以相当的契合,有些时候却有着天渊之别。这源于电影与小说本身的差异。小说只是为大家构建一个框架,需要大家按照自己的感悟与体会来为其填充润,而电影给了观众一个有血有肉,非常丰满的故事。看完电影的感受大部分是电影创作者希望给你的感受,而读完小说的感受则很大一部分是自己的体悟与见解。
小说与电影本身没有什么优劣只差,差别只在于所采取的表现手法以及给接受者带来的感官影响。
参考文献:
[1]张爱玲著,傅光明主编,《自己的文章——感悟名家经典散文》,京华出版社,2006.3。
英语考试有哪些
面部去角质什么牌子好[2] 孙留欣《戒》小说与电影的差异性探析
>茎组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