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放养土鸡日常管理规范
生态放养土鸡日常管理细则
第一部分:育雏鸡舍的建立
养殖基地应远离农户,防止别人家的禽流感传播到你们的鸡舍。
阳坡,即朝南的方位建立鸡舍,鸡舍应保证能够保温,并能通气,并有增温设施。鸡舍高两米,要求内部将土整平,夯实,在地面铺干稻草,铺均匀,离墙体半米的范围内要用三合土(泥巴、石灰和砂的混合物)夯实,这样是为了防止外面的老鼠打动进入鸡舍,其余部分就用土夯实即可,鸡舍地面最好不打水泥。因为你的林木还不太大,所以最好在地势高的地方设置几个荫棚,供鸡暑天遮阴和雨天避雨(雨天最好进鸡舍,在来不及的情况下让鸡可以有选择的就近避雨)。舍内要求每16个平方米的地方设置一个40瓦的灯泡,这样便于以后催蛋处理,灯泡的高度距地面2—2.2米为好,灯泡上的灰尘应常常擦拭。平均的光照可有利于鸡发育整齐。
第二部分:鸡苗品种的选择及雌雄搭配
一般选择土鸡,以我们本地的黄羽毛土鸡或黑羽毛土鸡为宜(具体选择什么就看当地是哪种
颜的土鸡的数量要多一点,多一点的适应性强一点,到时候就选择那个多一点的品种),雌雄搭配在12:1(一般专门卖鸡苗的地方会负责分雌雄)。
第三部分:鸡苗初期的管理
1、温度 进鸡前2天对育雏舍进行预温,舍内温度要达到3233℃,育雏第一周温度要控制在33 35℃,以后每周温度降低23℃直到1820℃为止。育雏舍温度切忌忽高忽低,要适时降温,并根据雏鸡分布状态来调整温度。如雏鸡挤堆,发出尖叫声说明温度低;雏鸡远离热源或张嘴气喘说明温度过高;雏鸡安静,均匀分布说明温度适中。
  2、湿度  一般在10日龄前因舍内温度高、干燥、雏鸡的饮水量及采食量非常小,要适当地往地面洒水或用加湿器补湿,将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随着雏鸡日龄增加鸡的饮水量、采食量也相应增加,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060%1460日龄是球虫病易发病期,所以注意保持舍内干燥,防止球虫病发生。
  好的qq签名3、密度  合理的密度是鸡发育良好、整齐度高的重要条件。1周龄时以每平方米5060只、23周龄时3040只、46周龄1014只最好,在保证密度合理的同时也要保证每
只鸡的料位和水位充足。否则鸡只抢水、抢料、强欺弱造成鸡整齐度低,严重影响以后生产性能的发挥。
4、光照  开放鸡舍的光照程序依育雏季节而异。春季育雏,前三天23.5小时光照,4718小时光照,8天以后按当地夏至昼长时间补充光照,到夏至以后自然光照,直到18周龄以后再按产蛋期逐渐补充光照。总之,育雏育成阶段光照时间应由长变短或保持恒定,绝对不能由短变长,以防过早成熟,影响蛋重和以后的产蛋量。
5. 隔离  对于不是同一批次进入的鸡苗,要隔开育雏,及时观察,如果发现有病鸡弱鸡立即进行隔离。
6. 准备工作  接雏前一周,完成对鸡舍、育雏器具的清扫、冲洗和消毒工作,关闭鸡舍待用。
7. 饮水  准备30℃左右的温开水,水中加入氟派酸(诺氟沙星)或其他抗菌药、葡萄糖和电解多维等,雏鸡入舍前23小时放入鸡舍。第1周应坚持饮用5%的糖凉开水。以后可换成自来水或井水。饮水要清洁卫生,饮水器具要每天早晚刷洗1次。
8. 开食    雏鸡入舍饮水后2小时左右,在塑料布或料盘上撒雏鸡专用全价饲料,每2小时撒1次,每次喂量以基本吃完为准。3天后每天喂67次,821日龄5次,2256日龄4次。每次喂料应在2030分钟内吃完,每天早晨600630第一次饲喂,最后一次在夜间10001030饲喂。白天每次喂八成饱,晚上最后一次喂足。
第四部分:中鸡的管理
()放养设施 按前述要求选好场地后,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和因陋就简的原则,搭建永久式或简易棚舍。棚宽5米,长度依鸡大小而定(每平方米容鸡15),棚顶中间高1.82米,前后墙高1米左右。棚顶上先覆盖一层油毡,油毡上面覆盖一层茅草或麦秸,草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防水保温。棚的四壁用玉米等秸秆编成篱笆墙或用塑料布围上,塑料布的下面不要固定,炎热时可掀开1米左右,以利降温。棚舍南面留几个可以启闭的洞口,用于鸡只进出。棚舍四周应有排水沟。野外放养,为防止鸡受寒、受潮和遭兽害,鸡舍内要设栖架,大小应视舍内鸡数而定。栖木可用直径3厘米的圆木,也可用横断面为2.5厘米×4厘米的方木,长度根据鸡舍大小而定。栖架四角钉木桩或用砖砌,木桩高度为5070厘米、距墙30厘米,栖木与地面平行钉在木桩上,栖木间距离应不少于30厘米,整个栖架应
前低后高。栖架应定期消毒。鸡舍内应设有食槽、饮水器等。制作食槽可选用木板、竹子、镀锌板或硬质塑料等,槽长12米,槽上口宽25厘米,两壁成直角,壁高15厘米;饮水器可选用槽式、吊塔式等饮水器。
    ()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以每亩100只左右为宜,一般夏季30日龄、春季45日龄、寒冬5060日龄开始放养,公鸡放养3个月,体重达到1.51.75公斤时上市。母鸡可转到固定鸡舍继续饲养。最佳放养季节为春末夏初,此时,外界气温适中,风力不强,能充分利用较长的自然光照,有利于鸡的生长发育。若春季放养蛋鸡,可保证在当年910月份开产,并可缓和冬季市场蛋品供不应求的矛盾,经济效益较好,产蛋期长达一年左右。其他季节也可养殖,但效益稍差。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1)消毒。 对鸡棚下地面进行平整、夯实,然后喷洒生石灰水等消毒液。(2)地质学实习报告铺垫草。垫草要求无污染、无霉变、松软、干燥、吸水力强以及长短适宜,可选择锯末、刨花、谷壳和干树叶等。(3)准备饲槽及饮水器。每100只鸡需要一个8公斤的塑料饮水器。饲槽按每只鸡3厘米采食宽度设置,也可选择塑料料桶。(4)淘汰残次鸡。对拟上山的鸡进行筛选,淘汰有病、残疾和体弱鸡只。(5)准备饲料。开始放养的一段时间内,鸡仍以采食饲料为主,以后逐步转为以觅食为主,所以应备足饲料。
    ()放养训导 雏鸡脱温后方可进入放养阶段。为尽早让小鸡养成在果园山林觅食的习惯,从小鸡转入山林开始,每天早晨至少由两人配合,进行引导训练。常常是一人在前吹哨开道并抛撒饲料,让鸡跟随哄抢,另一人在后用竹杆驱赶,直到鸡全部进入果园山林。为强化效果,每天中午还可在林中吹哨补饲一次,同时坚持及时赶出提前归舍的鸡,并控制鸡活动范围,直到傍晚再用同样方法进行归舍训练。如此反复训练57天,鸡就会建立起"吹哨,采食"的条件反射,以后只要吹哨即可召唤鸡采食,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放养土鸡的注意事项 (1)严防兽害。野外养鸡要注意预防老鼠、黄鼠狼、狐狸、鹰和蛇等天敌的侵袭,鸡舍不能过于简陋,应及时堵塞墙体上的大小洞口,鸡舍门窗用铁丝网或尼龙网拦好。同时要加强值班和巡查,检查放牧场地兽类出没情况。(2)避免应激。 小女子不才未得公子青睐开始放养时,时间宜短、路宜近,以后慢慢延长。放牧的最初几天,为了减少因转、脱温等引起的应激,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维生素C或复合维生素等。放养时不要让狗及其他兽类突然接近鸡,以防惊吓。(3)防疫和消毒。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并按免疫程序做好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等重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定期对鸡舍和放牧场地消毒,对放牧场地实行划片轮牧。野外养鸡3年后应换一个场地,以便给牧场一个自然净化的机会。
(4)加强巡逻和观察。放养时发现行动落伍、独处一偶和精神萎靡的病弱鸡,及时隔离观察和。鸡只傍晚回舍后要清点数量,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查明原因和采取有效措施。(5)加强管理。在放牧场地中每隔一段距离放1个饮水器,使鸡有充足饮水。放养期间,应遵循"早宜少、晚适量"的补饲原则,同时考虑幼龄小鸡觅食能力差的特点,酌情补料。放养规模以每1 500只为宜,规模太大不便管理,规模太小则效益太低。母鸡开产前应先做好驱虫和预防接种,再回到固定鸡舍准备产蛋。密切注意天气变化,遇有天气突变,下雨、下雪或起风前,应及时将鸡赶回鸡舍,以防风寒感冒;天气炎热时应早晚多放,中午在树荫下休息或赶回鸡舍,不可在烈日下长时间暴晒,防止中暑。(6)放养蛋鸡应注意补充光照。蛋鸡自第19周开始增加光照时数。产蛋鸡每天必须达到1416小时的光照,若不足14小时,天亮前应提早开灯至天亮后关灯。
    ()放养鸡的补饲 (1)补饲饲料由玉米、食盐和昆虫等组成,补饲多少应根据野生饲料资源的多少而定。早晨少喂,晚上喂饱,中午酌情补喂,晚上最好补喂一些配合饲料。(2)傍晚补饲期间,可在鸡舍周围安装几盏照明电灯或能诱虫的黑光灯,这样昆虫就会从四面八方飞到灯下,被等候在灯下的鸡当作夜餐吃掉,鸡吃饱之后,将灯关闭。(3)为了节约饲料开支,解决蛋白质饲料的不足,可人工培育黄粉虫、蚯蚓、蝇蛆和地鳖虫等喂鸡,育虫
原料来源广、成本低,培育方法简便。
第五部分:产蛋期蛋鸡的管理
蛋鸡产蛋期大体分前、中、后三个阶段:1、产蛋前期,为开始第一枚产蛋到产蛋率达到50%的时期,即全开产日期,一般是20-24周龄;2、产蛋中期,产蛋率从50%上升到90%以上的产蛋高峰期,然后维持在80%的时期,一般为25-42周龄;3、产蛋后期,产蛋率下降到80%以下的时期,一般是43-72周龄。饲喂产蛋鸡要求均衡补料,分早、中、晚三次或四次补充喂料。
    1、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产蛋前期是产蛋鸡发育最重要的阶段,是鸡性基本成熟而体未完全成熟正在逐渐成熟阶段,一方面要长身体,增加体重,一方面又要迅速发育生殖系统,为进入成年产蛋期做准备。
    1)产蛋前准备:产蛋鸡栏舍准备,水电设施完备。产蛋前进行一次彻底的驱虫工作,对体表寄生虫如螨、虱等可用喷洒药物的方法,对体内寄生虫可内服丙硫咪唑2030
毫克/公斤体重,或用阿福丁(虫克星)拌料中服用。清除弱鸡,保持鸡的整齐度。用新城疫+减蛋+传支三联油剂灭活疫苗进行肌肉免疫注射。
    种公鸡选留:种公鸡要健康活泼、发育良好、鸡冠鲜红、第二性特征明显、体格壮实的公鸡留种,符合品种特征要求。调配种鸡公母比例为112-15,公母混养自然配种。商品蛋鸡不需留用公鸡。
    产蛋前(15—20周龄)蛋用鸡的饲料配方:稻谷或米糠98.2、石粉1.4、食盐0.3、禽用多维0.1,外加昆虫。
    青岛旅游攻略自由行5天2)掌控开产时间:防止早熟,鸡早熟(过早产蛋)将会导致早衰,反而降低其产蛋性能,产蛋前应限制饲料中的蛋白质和能量水平,光照时间最好控制在10小时以内,不用人工光照。做到适时促进开产,开产时间要控制其符品种生产性能的要求,也不能因为饲料营养水平跟不上影响鸡适时产蛋。
    3)饲料补充与产蛋逐日增加相匹配:开始见蛋以后产蛋率逐渐升高,而且上升很快,蛋重也一天比一天大,这一时期鸡的卵巢和第二性征(鸡冠、肉髯)发育很快,采食量
显著增加,必须任其自由采食,以满足其营养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如营养跟不上,不但延缓了鸡的发育,而且使鸡的产蛋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也就达不到最高产蛋水平,产蛋高峰持续时间也短。饲料营养水平要提高,添喂量逐渐增加。
    产蛋前期产蛋率在65-80﹪蛋鸡用饲料配方:豆粕18、玉米51.6电脑不能正常关机怎么办、米糠或稻谷20、石粉9、磷酸氢钙1、食盐0.3、禽用多维0.1,外加蚯蚓和昆虫。
    2、产蛋中期的饲养管理
    产蛋中期是产蛋率迅速上升,并处于产蛋高峰阶段的时期,产蛋中期饲养管理目的就是尽量提高产蛋高峰产蛋率并延长产蛋高峰的时间。产蛋率达到50%以后经过3-4周则可达到产蛋高峰。产蛋高峰是鸡产蛋的黄金时期,加强饲养管理使其充分发挥遗传潜力,达到理想的产蛋水平。优良品种产蛋鸡,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80%以上的产蛋率可维持20-25周,甚至更长时间,90%以上的产蛋率可维持10周左右。
    产蛋高峰期要避免一切应激因素干扰,产蛋高峰期的产蛋鸡对各种应激因素特别敏感,出现干扰必将影响产蛋,产蛋率降低后难以恢复,会给鸡场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要做到以下几点:
    1)除本鸡舍的饲养员外,其他人员不准进入鸡舍;
    2)饲养员的衣着每天都要保持同一颜,换装换也容易引起惊;
    3)不能断料、断水、断电;
    4)舍温不能过高过低,产蛋鸡 最适合的温度是20℃左右,室温为13-25℃不影响产蛋量;冬季最好能保持在10℃以上,夏天最好能保持在29℃以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