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产业助力县域脱贫攻坚和产业兴旺
文|曾澧房贷计算方式
近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增长迅速,在国家整个脱贫攻坚过程中,全国有70%—80%的国家级贫困县首选食用菌并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实现脱贫致富。其中,陕西省柞水县、吉林省蛟河市和黑龙江省东宁市充分利用地区优势资源,发展木耳产业,让小木耳成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大产业。
关键词:特农业;木耳产业;脱贫致富;产业振兴
临沂2手车市场逆来顺受造句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餐桌食物中的肉、蛋、菜、菌等食品越来越多。其中,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食用菌,越来越成为国人餐桌上的常客。需求的增长和种植加工技术的进步,使食用菌产业逐渐成为万亿级的大产业。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介绍,在1978年,我国食用菌的产量仅为5.7万吨,到2018年已达到近4000万吨。食用菌产量经过40年时间增长了700倍,在世界各国,这个增长速度都是非常惊人的。李玉院士表示,食用菌在乡村产业构建中的重大作用有五个方面:一是体现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二是在大健康产业新的选择中;三是在“一带一路”的发展中会是一个新的方向;四是在精准扶贫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五是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中,食用菌产业仍然是可以发挥巨大作用的一个支柱产业。
木耳是食用菌中人们消费较多的菌类,是一种珍贵的药食兼用胶质真菌,也是世界上公认的保健食品。黑木耳干品中蛋白质、维生素和铁的含量很高,其蛋白质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尤以赖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最为丰富。在我国脱贫攻坚历程中,木耳产业成为了众多贫困县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柱产业,在今后的乡村振兴进程中也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陕西省柞水县:围绕“五个端口”发展木耳产业
陕西省柞水县位于秦岭深处,曾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深度贫困县,“九山半水半分田”是柞水县地形的真实写照。“小、弱、散”是当地农业产业的特点,也是柞水县稳定脱贫的一大阻碍,全县有脱贫任务的村曾一度达到79个。为摆脱贫困,柞水人靠山吃山,从最熟悉的木耳身上寻脱贫路子。
新鞋子旧鞋子科技部自2012年定点扶贫柞水县以来,建立部省市县四级科技管理部门联动机制,通过选派食用菌领域科研团队,搭建资源平
32Agriculture Economics
台等措施,为木耳产业发展注入科技要素。2017年,科技部支持中国工程院李玉院士团队对柞水县全境木耳产业进行深入调研,在反复比较试验后,科研团队先后从20多个品种中选育出5个宜栽品种。借助“柞水木耳”品牌打造计划,当地木耳产业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如今的柞水木耳,在物联网大棚生长,在无菌室标准灭菌,无人值守机器人装袋,已全面步入“智能时代”。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柞水县金米村考察,了解众收入,察看村容村貌,夸奖金米村把小木耳办成了大产业,并强调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截至目前,全县所有木耳专业村实现科技人才全覆盖,开展木耳实用技术培训7.5万人次,科技要素贯穿种植、管理、销售等环节,手机成为“新农具”,电商成为“新农活”。2020年,柞水县借助2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搭建产业聚集平台,已发展46个木耳专业村,实现产值近3亿元,全县实现脱贫摘帽(图1)。
今年以来,柞水县将木耳产业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位产业,将“木耳名县”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突出围绕“五个端口”,持续用力,将“小木耳”做成“大产业”。
一是筑牢“引领端”,强化组织保障。出台了《全面推进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编制《柞水县木耳“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乡村振兴木耳产业发展战略实施规划》,成立柞水县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及产业发展、质量监管、电商销售等三个工作专班,设立木耳产业发展中心,完善《木耳产业发展扶持办法》《木耳产业管理办法》《木耳产业发展考核点评办法》等政策性文件19份,实行木耳产业链链长负责制,统筹布局研发端、生产端、加工端、销售端等全链条发展举措,木耳产业全要素覆盖、全方位保障的责任落实闭环体系基本形成。
二是提升“研发端”,加大科技创新。强化关键技术、生产工艺等科技攻坚和推广,加大木耳系列产品
科技研发力度,引入吉林农业大学、北京中科生物科技研究所、陕西微生物研究所等科研团队,搭建李玉院士工作站、木耳技术研发中心等科技驱动产业发
钱串子的养殖方法展平台,加强秦岭生态适生优质菌种研发,
33
May 2021
柞水1号—5号五个菌种全面推广,金耳、玉耳等科技含量高的新品种逐步推广。同时,依托西北大学和阿里云公司技术支持,建成并完善柞水木耳大数据中心相关数据和板块功能,实现木耳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全程可查可控。
三是做强“生产端”,扩大生产规模。聚焦木耳工厂化生产、科学化管理、分级化筛选,大力发展产业带、功能区、专业村和种植户,先后建成西川、金米两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年产2000万袋的菌包生产厂5个和1000吨的木耳分拣包装生产线2条,引进中博农业等木耳龙头企业7家,新建4个金木耳种植示范点,全县木耳大棚累计达到
1800个、生产基地60个、专业村46个,“三带六区、专业村支撑、大户带动”的木耳产业格局逐步形成。
四是布局“加工端”,延长产业链条。致力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精心策划包装58个总投资78亿元的木耳全产业链发展项目,重点推动木耳饮品、木耳休闲食品、木耳保健品、木耳肽等加工端系列产品发展,促进木耳由食品向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精深加工领域和高端产品发展。成功引进“柞水木耳中试城”产业融合融通示范园区等25个总投资27.38亿元的木耳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慕洱汤、木耳菌草茶、木耳益生菌、木耳酱、木耳调料等新产品面世,老庵寺木耳深加工、金凤木耳精深加工等木耳产业重点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五是拓宽“销售端”,提升质量品牌。制定发布柞水木耳产品和技术规程两个标准,建立健全木耳质量追溯、检测、诚信“三个体系”,推动7家规模化经营主体进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以“源头可溯、全程可控、风险可防、责任可究、公众可查”为目标,对进入市场销售的柞水木耳建立二维码全程
溯源体系,赋予木耳“电子生产履历”,实现木耳产品“数字化”“身份证”管理,构建柞水木耳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融合共生“母子品牌”,秦岭天下、秋雷等7个木耳子品牌广获市场好评。坚持线上线下并重,全力拓宽销售渠道,目前累计发展电商经营主体190多家,开办线上线下消费扶贫协作店21家。吉林省蛟河市:立足资源优势,注重科技创新
吉林省人工大规模种植黑木耳的历史已有数十年。吉林省在种植黑木耳、发展黑木耳产业方面,有两大优势,一是产业资源优势;二是黑木耳品牌发展优势。蛟河市隶属于吉林省吉林市的县级市,是典型的山区和半山区县市,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蛟河市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年无霜期110—130天,年降水量710毫米左右,适于菌类生长。源于独特的地域和气候条件,蛟河市所产黑木耳外形美观、黑肉厚、光滑
细腻、胶质丰富、脆嫩爽口,营养丰富。图1:2020年柞水县木耳产业产值近3亿元2020年,柞水县木耳产业实现产值近3亿元,
全县实现脱贫摘帽。
34Agriculture Economics
35
May 2021多年以来,蛟河市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发展以黑木耳为主的食用菌产业,以黄松甸镇为核心的木耳现代农业产业园引领全市黑木耳产业蓬勃发展。据吉林省蛟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蔡春介绍,2020年,蛟河市黑木耳栽培规模达到10亿袋,干木耳产量达到
3.75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5.78亿元,木耳产业成为蛟河市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之一(图2)。蛟河市先后获评全国食用菌优秀基地十强市、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市、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市等多项荣誉。蛟河市木耳产业发展的经验可主要总结为三条。
一是政府引领、市场主导,壮大黑木耳产业发展规模。
政府重视,持续跟踪推进。蛟河市木耳人工栽培有7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从最初的“V”型口出耳到最后的微孔出耳、从农户单独生产到合作社组织化生产、从平地摆栽到立体吊袋栽培等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的转变,蛟河市黑木耳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现已发展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目前,蛟河市已将黑木耳产业列入“十四五”乡村振兴农业绿发展总规划,持续规范有序发展,并组建了木耳
产业工作专班,全产业链跟踪推进。园区带动,壮大产业规模。中国黑木耳之乡黄松甸镇有国家级万亩黑木耳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带动威虎河两岸形成了一条长20公里的黑木耳生产长廊。以黄松甸镇为核心的黑木耳优势区被评为国家级农产品优势基地,黄松甸镇被评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全国乡村特产业十亿元镇。目前,黄松甸镇黑木耳种植规模超过3.5亿袋,全镇90%以上的村屯和90%以上的农户从事黑木耳产业,农民90%以上的经济收入来源于黑木耳产业。2020年,黄松甸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万元,高于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3%。政府扶持政策,提供资金保障。蛟河市积极协调农、商、行为黑木耳开展了“木耳贷”业务,每年为木耳从业者提供贷款1.5亿元以上,市财办与省农资、省农担合作,每年为黑木耳产业经营主体提供5000万元以上的信贷担保贷款,解决了农户和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二是科技创新、培育主体,引领黑木耳产业健康发展。建立科研基地,加快服务转化。蛟河市以“吉林省蛟河市黄松甸镇星火科技专家大院”为平台,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团队,建立了30多年的科研合作,制定了5项吉林省黑木耳生产地方标准,规范了黑木耳生产操作规程,形成了黄松甸镇黑木耳独特的栽培技术模式。黄松甸黑木耳培育栽培技艺被列为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黑木耳产量和品质大幅提升。培育金融主体,
壮大产业队伍。采取“企
图2:2020年蛟河市木耳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5.78亿元
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先后培育了吉林黑尊、蛟河吉祥等食用菌加工企业25个。其中,产业化龙头企业7户、全市注册食用菌协会两个,专业合作社175个,家庭农场235个,培育食用菌经纪人2760余人。
建设专业市场,搭建交易平台。在黄松甸镇建设占地12万平方米的食用菌大市场,该市场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农户土特产品定点批发市场,入驻商户800余户,年食用菌交易量3万吨以上,交易额突破21亿元,解决就业6000余人。
发展电子商务,拓宽交易渠道。已创建吉林省首批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连续举办六届网上黄松甸镇黑木耳节,黑木耳网店达300多家,占注册网店的56%。去年双十一期间黄松甸黑木耳网上销售额突破1亿元,位居全国黑木耳电商销量排行榜首位。2017年,黄松甸被阿里巴巴授予中国淘宝村称号。
三是创新品牌、打造名牌,提升黑木耳产品竞争优势。
加快品牌创建,提升市场竞争力,集体打造食用菌地标产品,黄松甸黑木耳和黄松甸灵芝分别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双标认证。黄松甸黑木耳还被授予吉林省最受消费者喜爱的10大
区域公共品牌,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公共品牌等荣誉称号。黄松甸黑木耳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知名品牌,全市建设黑木耳品牌7个,有22个企业生产的黑木耳分别获得绿地理标志授权认证。
加强宣传推介,提升品牌知名度。“十三五”期间,蛟河市累计投资400余万元,大力宣传黄松甸黑木耳地标品牌,组织食用菌经营主体及商家开展黑木耳产品展示活动,加大了产品的宣传力度。建立了可追溯体系,提升质量安全水平。2020年,投资160万元在15个超百万大黑木耳种植基地安装了可视化设备30台,初步建立了黑木耳品质可追溯体系,提升了黑木耳品质管理水平。
今年3月份,蛟河市市政府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为蛟河市食用菌发展项目和重大技术攻关首席顾问。据了解,“十四五”期间,蛟河市将加强与李玉院士专家团队的合作,开展黑木耳全产业链集聚建设,推动黑木耳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黑龙江省东宁市:“六化”战略促进黑木耳产业发展
东宁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素有塞北小江南的美誉,“九山半水半分田”是东宁市地貌特征的典型概括。东宁市先后获得了全国特产业百佳县、中国特农产品优势区等国家级荣誉31项。东宁市三面环山,一面向海,“簸箕”型的地貌特征形成一个小盆地,山多林密,森林覆盖率达到85.3%,具有天然、独特的气候优势,且东宁市大小河流160多条,河水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余脉,水质优异,使东宁市生产的木耳质厚、个大、黑,品貌俱佳;东宁市曾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中国黑木耳第一县”
的称号。黑龙江省东宁市供销合作联社主任王良武表示,东宁现已形成了集育种、制菌、种植、加工、回收利用等为一体的产业链条,打造了黑木耳产业集。目前,东宁市黑木耳产业已实现了“五个最”。
一是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东宁市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依托森林覆盖率达85.3%的良好生态环境,建设了拥有15万亩的全国绿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是中国特农产品黑木耳优势产区,年均栽培黑木耳10亿袋以上,产量4.5万吨,产值30
在线美图秀秀36Agriculture Economics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