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浙江版高考历史 夯基提能作业 (25)
20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选择题                 
1.(2017课标Ⅲ)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
飞利浦9 9t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2.1912年秋天,一位年轻人怅然若失地在其照片的背面留下题识:“壬子秋八月,将欲剪发(),故用大镜照后影,以留纪念。八月初三日即新历九月十三日拍于劝业场楼之丽芙照相馆。这实质上反映了(  )
A.剪辫易服难以推广
B.变革心态新旧杂陈
C.传统精华悉心保留
D.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2017浙江4月选考,9,2)20世纪初,《复报》登载了学生编的新歌:“世界新,男女重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我中华,旧俗真堪嗟,抑女权,中国移动积分兑换九州铸铁错。后《大公报》《申报》等相继刊载。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婚姻自由成为普遍时尚
B.民生主义影响巨大
C.婚俗中西合璧土洋结合
D.婚嫁旧俗受到冲击
4.(2016浙江4月选考,10,2)从甲图到乙图的历史变迁,反映了(  )
A.男女日常服饰的逐渐变化
B.先进习俗已取代落后习俗
C.近代婚姻礼俗的删繁就简
D.婚姻自主观念的普遍流行
5.从甲图到乙图,表明(  )
A.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
B.某些生活习俗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
C.专制王朝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
D.专制与民主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6.西餐宴席男女主人同时入席,餐桌上男女平等甚至女子地位要比男子高。1878,我国第一个驻外公使郭嵩焘在伦敦公使馆仿行西礼,大宴英国绅商士女,令如夫人同出接见,尽欢而散。消息传到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后来,在大城市的中上层社会,女子出席宴会逐渐成为稀松平常的事。这反映出(  )
A.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礼俗形成冲击
B.男女平等成为社会共识
C.中国传统社会习俗日益走向西化
D.洋务运动促进妇女解放
7.在江西兴国县,过去一桩亲事须费200银元左右,相当于中农的全部家产,为了讨亲而欠债的很多。1931,当地政府规定婚姻自由,结婚不许定聘金,已定聘金一律禁收。当地政府这一举措(  )
A.废除了农村落后的婚姻陋习    B.否定了宗法血缘的传统观念
C.摧毁了买卖婚姻的社会基础    D.促使当地社会习俗有所改变
8.下表为上海外白渡桥乘坐交通工具人数变化情况统计表(单位:)(  )
年份
人力
马车
轿子
自行
摩托
汽车
公共
汽车
有轨
电车
1889
6 984
544
9
11
0
0
0
0
0
1926
14 600
0
0
0
3 459
194
3 764
172
922
数据的变化表明上海(  )
A.近代交通工具普及    B.书荒求书城市交通进步显著
C.生活方式普遍西化    D.民众消费水平悬殊
9.1905年的一首歌谣中唱道:“卢沟桥,汉口岸,消息流通流不断,快马如飞轻舟似叶,哪及火轮一寸铁,祝我帝国好好好,祝我铁路早早早,一时勤劳百世安,从今不歌行路难。这首歌谣反映了(  )
A.通信工具飞速发展带来的便捷
B.报考汉语教师条件交通工具的进步加速了社会交流
C.卢汉铁路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
D.出行难的问题已经得到完全解决
10.(2017江苏单科)《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学者统计了其中发表的相关文章,如下表:
  时间
主题  梦见老朋友
1880—1889
1890—1899
1900—1907
禁缠足()
3
11
17
兴女学()
5
6
17
介绍外国
妇女()
2
19
22
合计
10
36
56
闽南语歌手
由此推断(  )
A.《万国公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
B.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
C.知识界的宣传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
D.随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
11.19124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这表明(  )
A.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
B.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
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
D.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
12.(2014课标Ⅰ)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  )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13.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申报》连续报道前线战况和中法间的交涉并发表评论,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和探讨,在社会上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这反映出当时(  )
A.中法战争的危害前所未有
B.富国强兵成为社会共识
C.新的舆论工具被人们接受
D.时政成为媒介宣传的主流
14.1913,章太炎为自己公开发布征婚广告(如下图),它反映出当时(  )
A.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依旧带有浓厚的保守思想
B.征婚成为当时社会主要的求偶方式,社会习俗发生重大变化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D.婚姻礼俗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
15.中外报刊都有悠久的发展历史。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报刊实现了从小众大众
过程,经历了一次较大的飞跃”,各类报刊已基本上满足社会各层次的需求,促进了政治思想、工商业、社会生活等信息传播,宣告了大众传播时代的来临。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昭文新报》开创了近代中国人自己办报先例
B.《中外纪闻》编译西方书报,宣扬中体西用
C.《民报》宣传中国同盟会的民主共和革命思想
D.《火星报》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和列宁革命思想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个积累大量财富的商人体——淮扬盐商。康乾年间,“奢靡风习创于盐商,而操他业以致富者慕效之”,扬州地区物质繁荣、名流荟萃,周边乃至全国都追慕扬州,以至作事轩昂,向曰扬气’……尽事奢华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