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陕西省物理中考试题分析
—— 2017年7月2日 贾宁辉
2018 年中考已经落下帷幕,物理试卷分值依然是 70 分,整体难度相较于 2017 年略有下降,试卷题型无明显变化,但在分值分配以及考察侧重点上略有变化.弱化了传统难点的考察,增强了学生对基本物理现象、对与生活相关的物理学背景的理解,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广泛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学科素养.试卷的学科特点尤为突出,非常注重物理与学技术,生活现象的联系以及物理在生活生产方面的应用.
今年的中考题涉及的考点非常全面,几乎涉及到初中物理所有重要知识点,对细节知识的考察比去年更进一步.而现象背后的本质则是对学生物理综合学科素养中背景分析、阅读理解与应用的加强考察.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不能有知识上的盲点,还要将物理基础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学会分析生活现象的物理本质.无论是在第一遍学习过程中还是在考前复习过程中,都要注重知识点和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联系性.
今年中考物理试题采用以往的方式,满分70分,选择题(1—8题)16分,填空与作图(24—29题)19分,实验与探究(30—32题)19分,综合题(33—34题)16分。
新股申购时间 试题侧重于基本能力的考查,没有超标超纲现象,字母,符号使用规范;作图,文字表述准确,印刷无误。试题取材和情景创设较为鲜活,语言简洁,阅读量适中。命题取材,设问能注重从生活和生产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年龄特点,能使学生从各种角度分析问题,并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具有较好的区分度。试题与《2018年陕西省中考说明》中物理预设的难度相符(0.65左右),容易题较易题较难题难题比例4:3:2:1,试题有新意,不偏不怪,符合中学生的认知层次,即考出了学生的信心,也考出了学生的不足之处,对以后的初中教学起到了较好的导向。 试题充分地考查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能力;注重对学生的物理思想方法、创新意识与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查,试题难度适中,开放性强,重视探究学习过程的考查,设问细致巧妙,具有很好的效度和区分度。与去年相比选择题更重视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和物理方法的考查,难度略有增加,填空题中计算难度下降,作图题细节要求严格,本题难度相当,实验题考查方式常规,注重基本技能和基本物理探究方法的考查,故难度不大,综合题第二题混动热机效率的理解,难度较大。总体来看,试题难度平稳,但是对细节要求较高,易于出错,对基础不牢靠的孩子影响较大。
本次试题的具体特点分析:
1.注重对基础的考查,考查面广,且难易适中,例如第2题考查光的产生、传播、光的三原和凸透镜成像。第3题考并联电路干路和各支路电压和电流的关系,比考查学生识图能力。第5题考查电动机和发动机的原理及能量转化。第7题考查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第25题考查力和运动的关系,第29题的(1)问考查平衡力作图,(2)考查安培定则,第31题考查实验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2.注重学生的生活和实际出发,突出物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例如第4题5题,生产生活与学习相结合,图文并茂题第8题,第24题,第30题,第32题,能让学生从实际出发,更好的领会物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3.考查学生的简单计算能力,第26题考查了密度的计算,第28题第(3)问,考查了电热公式的计算及电能单位的换算,计算量比往年减少很多。
4.作图29题从实际出发,考查了物体在平衡状态是的受力分析,通电螺线管磁极和电流方向的关系,同时考察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比往年简单。
我心匪石>2022年高三复读
顺丰快递单号查询号码 5.渗透新的课程理念,重视科学探究要素的考查,第31题,考查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探究实验以及弹簧测力计的正确读数,平面镜成像实验的探究。第32题考查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会聚或发散,主要体现是类比法,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的转移!
英语阅读理解技巧6.综合题仍然采用“一力一电”的考查方式,今年第33题考查了利用生活中的电加热器,综合考查了并联电路,串联电路的连接,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电流做功的计算,第33题考查了固体和液体压强、物体漂浮是所受浮力大小计算,速度公式推导式时间的计算,发动机做功的计算,总体来看,比较简单。第34题考查了利用生活中的电加热器多档位问题,综合考查了并联电路,串联电路的连接,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电流做功的计算,综合题能力考查很强,重点考查学生分析、推理、计算、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明白物理无处不在,物理学渗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总体来说,2018年中考物理最为明显的两个特点就是“考点全面”和“背景分析”,体现了“增强基础性和综合性,考察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同时,着重考察学生独立思考和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命题原则.试题紧密联系学生生活与学习,以自然现象或
生活应用为依托,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较好的兼顾了水平测试与选拔考试两项功能。整套试卷自始自终贯穿以考查能力为主的命题思想,重点考查学生知识能力的迁移。源于学生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现象的认知,渗透科学探究,实现学习能力的迁移。 试卷中没有出现怪题偏题,紧扣了中考说明中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察要求,而选择题填空题中关于背景分析类的题目则是试题中的一大易失分点.因此我们建议同学们以后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应着力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精研,侧重于发现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物理现象,培养科学思维素养,实验探究素养,物理观念素养,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这与我们学而思在教学工作中一直秉承的教育理念完全一致,即在基础知识和基础原理的基础上去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知识为载体赋予孩子受益一生的能力.
贾宁辉
因为我不知道下一辈子是否还能遇见你 2018年7月2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