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张都市报《华西都市报》:纸端到智端破茧重生
中国第⼀张都市报《华西都市报》:纸端到智端破茧重⽣
原标题:中国第⼀张都市报《华西都市报》纸端到智端破茧重⽣
11⽉22⽇,封⾯传媒在北京发布了2019年战略,将以“视频传播、数据驱动、社营销”为战略⽬标,努⼒将⾃⼰打造成⼀家互联⽹科技传媒企业。
从传统纸质媒体《华西都市报》裂变⽽⽣的封⾯传媒在媒体融合路上快速⾏进。⽽回望封⾯传媒的母体华西都市报社,在改⾰开放的⼤潮中记录历史,也在改⾰开放的推动中书写⾃⼰。
作为改⾰开放以来中国的新报种——都市报,在中国报业发展史上风起云涌,其⾃⾝的变⾰与创新也成为改⾰开放以来中国报业发展轨迹中的⼀条重要曲线。
西南⿊马领军全国
故事要从1993年说起。那⼀年,中国报业经济出现了划时代的变化,全国出现了8家⼴告收⼊上亿元的报纸,除《海南⽇报》外,全都是城市报纸。《四川⽇报》的⼴告收⼊也被同区域的《成都晚报》超过。1993年12⽉8⽇,四川⽇报社党委召开党组会,做出要办⼀张城市晚报的决定,由时任四川⽇报社副总编辑席⽂举负责。
“当时,全国报纸办晚报的形势已经⾛过10年的历史。每⼀个城市都有⼀张红⽕的晚报,不要说去争夺他们的市场,就连晚报这个名字都不会让你取。”席⽂举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电报》记者采访时回忆当年的情形,仍然印象深刻。“那时候,我天天都在考虑,要办⼀张什么样的报纸?我想起了⾃⼰上数学课时的思维⽅法。要创造新的解题⽅法,需
要有新的思路。其中⼀个思路就是演绎法,从已知推未知。”学数学专业的席⽂举的推算是这样的:第⼀步,都市报从哪⾥赚钱?1993年8张亿元⼤报经验告诉他,钱从⼴告中来。第⼆步,⼴告来⾃哪⾥?现实情况表明:房地产、⽇⽤品、商贸三⼤新崛起的市场热门⼴告,⼤多数的消费者都是城市的市民。第三步,既然市民是⼴告受众,报纸的读者必须是城市的⼴⼤市民。于是,席⽂举总结得出结论:办⼀张“市民⽣活报”。
“《华西都市报》的读者定位是⼴⼤市民,市民最关⼼最感兴趣的是他们的⽣活,所以《华西都市报》就把报道的内容对准市民的⽣活。我将其总结为‘全⼼全意为市民服务’。同时,我提出要办报与办事相结合,当众出现困难时,《华西都市报》的记者就要出现在众⾯前。”席⽂举说。
演绎法推导出都市报“市民⽣活报”的定位,归纳法将《华西都市报》的读者锁定城市市民。由《华西都市报》开始,中国报纸市场有了⼀个新品种——都市报。
2012年,美国印第安纳⼤学出版的《21世纪全球记者》⼀书,将《华西都市报》及其开创的“都市报”
概念⾸次写⼊国际学术专著。
光荣岁⽉⿍盛发展
2018年10⽉19⽇,四川⽇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华西都市报社社长、封⾯传媒董事长兼⾸席执⾏官与华西都市报社常务副总编辑赵晓梦⼀起翻开了⼀本册⼦,册⼦的封⾯上赫然印着4个遒劲的字——⿊马雄风。这不是⼀本武侠⼩说,却⽐武侠⼩说更让他们两⼈兴奋。这是《华西都市报》创刊3周年的纪念册。如何查中考分数
⼀幅幅照⽚仿佛就在昨⽇。
其中⼀张照⽚上,⼀名下岗⼥⼯正在作报告。她叫刘素云,是《华西都市报》创办之初的发⾏“明星”。据称,她的成功来⾃她的勤奋、热⼼、吃苦耐劳,更重要的是,她⽤《华西都市报》创办的“敲门发⾏学”成为卖报纸最多的发⾏员。
赵晓梦⼤学还没有毕业,就以实习⽣的⾝份进⼊华西都市报社⼯作。之后,他与《华西都市报》⼀起成长,也见证了这匹⿊马的⼀马当先。他说,“敲门发⾏学”像⼀个神话,影响了《华西都市报》,还给全国的都市报发⾏提供了⼀个新思路。
1995年⾄1996年,《华西都市报》的发⾏量以每⽉1万份的速度增长,当时就被认为是中国报业史上
发⾏增长最快的报纸。1997年,该报⼜以每⽉2万—3万份的速度增长。到1997年10⽉,其总发⾏量飙升⾄50多万份,成为西部地区发⾏量最⼤的综合性⽇报。
对于中国报业⽽⾔,从1998年开始进⼊了另⼀个“黄⾦⼗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在这10年间,中国经济的⾼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恩格尔系数的降低和民众教育⽔平的提⾼等外在积极因素,以及后期信息匮乏后的惯性需求反弹、与⼴电媒体的差异化竞争、⽹络媒体刚起步等有利的媒体⾏业格局,都给中国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的⽀撑。
“当年,在四川⽇报社楼下批发购买《华西都市报》的报商都是凌晨4点开始排队,⼀开门就蜂拥⽽上,抢着买报纸。”说,这种情形延续了10多年,⽤当下时髦的话说,成为⼀种“现象级”。
读者们像当年追着听⼴播的评书连播⼀样,追着《华西都市报》的《新闻追踪》与《特别报道》争相购买报纸。
《华西都市报》从⼀个名不见经传的“⽆名⼩辈”迅速在两三年内声名鹊起。1995年1⽉1⽇以230万元投资创办的《华西都市报》,从第10个⽉起开始盈利,之后年利润以每年1000万元的速度增长,9年以后每年1亿多元利润。《华西都市报》成为神话,也是代表中国报业“黄⾦⼗年”的⼀个神话。
洛圣都报业寒冬转型智媒
免高速费的时间2023
在中国报业发展的⿍盛时期,⼀个叫做互联⽹的新⽣事物开始蓬勃⽣长。2005年,有远见的报业⼈⼠预见到了“报业寒冬”,在之后的10多年⾥,不少都市报读者流失,订阅量下降、⼴告增幅下降。
2013年,《华西都市报》的⼴告额虽然达到10亿元,站到了“10亿元俱乐部”的⾏列,不过,令⼈窒息的危机也始于这⼀年。这⼀年《华西都市报》的利润继续下降,降幅达20%以上。
说,这时候⾃⼰有些坐不住了。尤其是2014年依然是以20%的降幅下滑,⼤家都意识到了危机已经来临。“最开始,我们的努⼒也是基于传统意义上的改变,⽐如内容、版式、新兴⼴告市场等。不过,最后在抉择做⼀个⽹站还是⼀个客户端时,我们最终选择了客户端。”
2014年,华西都市报社成⽴封⾯传媒公司。2015年5⽉4⽇,封⾯新闻客户端上线。“等死,也是死。死,也许死得明⽩些。”调侃地说起当时⾯临移动互联⽹冲击时的⼼态。
古诗文大全在摸着⽯头过河的过程中,华西都市报社逐渐从传统的⼀张纸转向了⼀个“端”。“我们的转型历程,其实是与移动互联⽹发展的轨迹相伴相⽣的。”说,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逐渐认识到传统媒体转型必须进⾏彻底的、颠覆性的变⾰。尤其在媒体融合上,从2014年简单的“互联⽹ ”,到2017年的⼈⼯智能,再到2018年的平台化,华西都市报社实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彻底的“相融”,纸端与指端彻底“相融”。《华西都市报》纸质版,如今是作为全产业链中⼀个环节、⼀种传播形态⽽存在。
郑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现年58岁的华西都市报社⾸席记者杜恩湖在《华西都市报》转型封⾯传媒的过程中态度⾮常积极。“新媒体的到来,让我感觉到⾃⼰重新开始做⼀名记者。”杜恩湖说,他每天写2—3篇新闻,优先发表在封⾯传媒的新媒体上。他学会了拍视频,也在学习剪辑,根据新闻报道的需要还会当出镜记者。
从⼀纸风⾏的纸媒体,到⼀端在⼿的“智媒体”,这个历程,对于华西都市报社来说,是解放思想、勇于进取、破茧重⽣的蜕变,也是中国报业在转折期寻求持续发展的⼀个缩影。为什么lol进不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