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活动
1.什么样的游戏才是幼儿的游戏
认真学习第一章中关于“幼儿游戏的特征”的内容,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幼儿园的活动室里,教师正在组织幼儿开展角游戏。活动室被分割为不同的角游戏区,有娃娃家、医院、饭店、糖果厂、商店、公共汽车站等。幼儿按照自愿报名的原则去了不同的游戏区。教师在做巡视指导,当她发现“医生”闲着无事的时候,就赶紧跑到“娃娃家”,提醒“妈妈”:“宝宝生病了。”在教师的启发下,“爸爸”“妈妈”赶紧抱上小孩,坐上“公共汽车”,去“医院”“医生”看病。“糖果厂”的“小工人”用糖纸包完“糖果”(橡皮泥)以后,坐着发呆。老师不失时机地跑来,启发他们:“今天是周六,该大扫除吧?”。 整个游戏过程中,老师忙的不亦乐乎,从这个区到那个区,启发诱导。通过她的穿针引线,各游戏组之间发生了横向联系,成为一个整体。游戏场面显得热闹而壮观。当老师宣布:“今天的游戏玩到这里,小朋友们可以自由活动了”时,两个小男孩走到一起:“现在好了,老师的游戏玩完了,我们到外面去玩我们自己的游戏吧。”
请用300字左右的篇幅写出“老师的游戏”是否符合幼儿游戏的特征,并说明什么样的游戏才是幼儿的游戏。
答:通过以上材料可以看出,教师违背了幼儿游戏“主动性”的特征。案例中的老师通过所谓的“启发”控制了幼儿的思维和活动,并控制了游戏的过程。这并非是把幼儿作为游戏活动的主人,而是活动的被动参与者。完全违背了幼儿游戏的初衷以及目的。
只有通过以下这几个特征才能说明这些才是幼儿的游戏。1、主动自由选择或自愿参加。2、自主决定。3、无功利目的。4、积极的情绪体验。
2.各种游戏理论的比较
认真学习第二章的各种游戏理论,选择三种游戏理论,按照以下表格的格式,用简短的语言对三种游戏理论进行总结和比较。答案必须包含以下内容:三种游戏理论的名称,各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三种游戏理论的共同点,三种游戏理论的不同点。
理论名称 | 主要观点 | 天公打一成语共同点 | 不同点 |
经典游戏理论 | 剩余精力说、松弛说、前练习说、复演说 | 思考并解释儿童游戏的原因和意义,剩余精力说认为游戏时消耗剩余的精力;而松弛说认为游戏是为了精力的恢复;前练习说认为游戏提供了儿童准备严肃生活的途径,游戏是儿童未来生活做好的准备;复演说认为游戏重演了人类进化的过程,重现了人类进化过程中祖先的动作和活动,游戏是人类遗传活动的表现。 | |
精神分析游戏理论 | 儿童游戏的动机是心理生活的唯乐原则,游戏能使儿童满足快快长大成人、做大人能做的事情的愿望,能使儿童掌握创伤事件和发泄敌意,游戏的对立面不是严肃的工作而是现实。 | 儿童游戏锻炼他们未来生存的能力,实现儿童现实生活 中不能实现的愿望,从而得到身心的愉快和发展。 | 儿童在游戏中发泄情感、减少忧虑和发展自我力量,以应付现实环境,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欲望和需要,解决内在的心理冲突和矛盾。 |
认知发展游戏理论 | 游戏是儿童智力活动的一方面,是同化超过了顺应,是儿童巩固概念的方法,是思维与活动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儿童解决情感冲突,实现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游戏的发展受儿童认知水平的制约,并与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 | 该理论认为游戏是儿童智力活动的一方面,是儿童智力发展的一种手段。 | |
3.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对游戏进行分类
在认真学习第三章关于“幼儿角游戏的指导”部分的基础上,阅读下面的材料。
(1)非游戏行为:幼儿0-2岁时,没有同任何事物或任何人进行游戏,在房间里闲荡或跟随成人。
(2)旁观游戏:幼儿2岁以后开始观看其他幼儿的游戏,他的兴趣集中在别人的游戏上,而没有参与到游戏中去。
(3)独立游戏:2岁半以后幼儿能自己玩玩具,进行游戏,不参与别人的游戏,似乎没有意识到其他幼儿的存在。
(4)平行游戏:2岁半至3岁半以后的幼儿,在其他幼儿的旁边游戏,也许选择一个和旁边幼儿一样的玩具、材料和活动,虽然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游戏上,但其游戏的方式却类似于其他幼儿。
(5)联合游戏:3岁半到4农业银行贷款利息岁半以上的幼儿,在小组里与同伴交换材料,一起游戏,但事先没有确定游戏的目的。
(6)合作游戏:4岁半以上的幼儿,在小组中大家共同游戏,有预期的目的和目标,如要搭建一个城堡或比赛谁跑得更快。
根据上面的材料,按照年龄段描述幼儿游戏的社会性发展,并标注出每种游戏类型的社会性表现;根据材料和对幼儿游戏社会性发展的描述,总结3-6电脑看书软件岁的幼儿主要是玩哪些游戏类型。
答:(1)美国教育家M.帕顿发展了幼儿社会性游戏的思想,把幼儿的社会性游戏分为六种:(1)非游戏行为。幼儿0-2岁时,没有同任何事物或任何人进行游戏,在房间里闲荡或跟随成人。(2)旁观游戏。幼儿2岁以后开始观看其他幼儿的游戏,他的兴趣集中在别人的游戏上,而没有参与到游戏中去。(前两种不必写,真正属于游戏行为的只有后四种)(3)独立游戏。2岁半以后幼儿能自己玩玩具,进行游戏,不参与别人的游戏,似乎没有意识到其他幼儿的存在。(4)平行游戏。2岁半至3岁半以后的幼儿,在其他幼儿的旁边游戏,也许选择一个和旁边幼儿一样的玩具、材料和活动,虽然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游戏上,但其游戏的方式却类似于其他幼儿。(3和4表现出较少的社会性特点,称为非社会性游戏)游戏提供了幼儿社会交往的机会,在游戏中熟悉周围的人和事,了解他人的想法、行为和情感。(5)联合游戏。3岁半到4岁半
以上的幼儿,在小组里与同伴交换材料,一起游戏,但事先没有确定游戏的目的。使幼儿学习社会角手提电脑如何设置无线上网,增强社会角扮演能力。克服自我中心,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分享。学会理解他人。学会建立人际关系。(6)合作游戏。4岁半以上的幼儿,在小组中大家共同游戏,有预期的目的和目标,如要搭建一个城堡或比赛谁跑得更快。在游戏中学习如何与别人友好相处,掌握交往的规则,学习谦让、合作等社会交往技能,更理解社会角的特征。
(2)3岁开始象征性游戏增多,喜欢搭积木、玩沙、玩水和颜料。逐渐出现社会性的主题角游戏和表演游戏,游戏的情节日益复杂虚拟机安装,游戏的坚持性和与伙伴合作游戏的能力明显增强。5岁多6岁能进行简单的规则游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