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创新与实践的研究
学科分类:基础教育
国庆节祝福祖国的语言课题类别:重点课题
关键词: 小学生 研学旅行 课程
中秋客户祝福短信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
课题设计论证
农业银行转帐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一)问题的提出2013年2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的通知全国印发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纲要中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2014年8月2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首次明确了“研学旅行”要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将研学旅行、夏令营、冬令营等作为青少年
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纳入中小学生日常德育、美育、体育教育范畴,增进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二)课题界定研学旅行2014年4月19日,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在第十二届全国基础教育学校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我国基础教育新形势与蒲公英行动计划》的主题演讲。在会上,他首先提出了研学旅行的定义:学生集体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实践活动。研学要以年级为单位,以班为单位进行集体活动,同学们在老师或者辅导员的带领下,确定主题,以课程为目标,以动手做、做中学的形式,共同体验,分组活动,相互研讨,书写研学日志,形成研学总结报告。《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研学旅行范围主要包括:爱不会绝迹歌词
(1)乡土研学旅行:发挥本土资源优势,以乡土为特带领学生体验家乡、感受自然,感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2)国际研学旅行:走出国门,体会异域风情,感受文化碰撞,让学生体会世界各地的风采。
(3)综合素质拓展:如以宜昌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为拓展基地,传播核心价值、国防教育、传播三峡民俗文化、彰显宜昌水电文化、推动科技创新。2.活动课程活动课程的思想可以溯源到法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卢梭。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杜威和克伯屈发扬了这一思想,杜威的课程为"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其基本特征是:第一,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第二,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第三,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2017年9月25,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根据《纲要》,包括研学旅行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3、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指支持教学活动的各种资源。可分为人类资源和非人类资源。按其空间分布和支配权限可以划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而国外教育界普遍认为,课程资源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可以用来阅读、聆听、操作、观察或者被学生利用的一切人和事物。
研学旅行的课程资源包括对学生身心健康和兴趣爱好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的整个环境,目前其理念是将社会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让学生通过走出去感受社会,感受人文,感受地理并进行一些有益的实践活动等,以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这种改革拓展了课程的功能内涵,丰富了学习的方式,增加了全新的体验,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及教育的效果。立足于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需求,如何有效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并合理创新是我们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研学旅行活动课程设置主要为以下几类:
(1)生存体验类:生活技能训练、野外生存体验、紧急救护训练、防灾减灾演练军事训练体能拓展训练等;(2)科学实践类:科学与探究、技术与设计、科学与艺术等;(3)专题教育类:爱国教育、三峡大坝探秘、夷陵仿古等;(4)文化感知类:寻访胜地、探秘历史、多元文化交流等;(5)学科探究类: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数学、语文、英语、政治、历史、通用技术、信息技术、体育、音乐、美术以及学科交叉知识的探究,发现一些值得研究的新问题。基于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特征,我们将研究如何利用校内外各项资源和学习阵地,有效创新及脚踏实地地落实课程实施过程,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基本目标,着力于提高学生生存能力、感知世界文化、科学实践等能力,增强学生自尊、自爱、自强、爱家乡、爱祖国、爱自然的情感。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在古代中国。文
人一向有游学之风,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游与学一直紧密结合。孔子56岁率众弟子周游列国,宣传礼乐文化,堪称世界研学旅行先师;晋代高僧法显,唐代高僧玄奘印度取佛经流传千古。现代“修学旅行”一词源于日本,自明治维新时期开始鼓励研学旅行,政府在大纲中规定,小学生每年要在本市做一次为期数天的社会学习,初中生每年要在全国做一次为期数天的社会学习,高中生每年要在世界范围做一次为期数天的社会学习。直至今日,研学旅行在国外依然被推崇为提高学生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2013年2月,国务院发布《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提出了“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2014年8月21日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了“研学旅行”要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在此基础上,国内逐渐开始推行中小学研学旅行,2013年,安徽省、西安市和苏州市进行研学旅行试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取得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安徽合肥中小学将研学旅行的成绩纳入学分统计。各地还建立了研学活动基地,组织培训研讨。有的地区将研学旅行纳入文化综合素雅改评价体系,有的学校制定了包括研学旅行在内的操行量表;武汉等地举办了研学旅行研讨会;各地运用社会力量,通过购买高质量的文化旅游优质服务,同旅行社合作建设文化旅游研学基地等方式,积极地为研学旅行发展创造条件。
天冷明朝严嵩
(四)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研学旅行是学校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推进小学课程体系建设,研学旅行的提出旨在让学生通过旅行感受祖国优美的自然风光,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加深学生对自然、社会、文化、历史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国际化视野;增强团队凝聚力,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意识,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能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让学生在身心、情操、品德等各方面都得到长远发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二、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一)课题理论依据 2016年11月30日,教育部等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这一重大举措是对当前素质教育弱化的积极回应,也是为了顺应教育科学的发展规律,落实以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提升我国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在多方面的合作讨论下,国家对研学旅行进行了明确界定,即指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履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这个定义直接将研学旅行纳入
教育内容,即开展研学旅行合理合法,完全改变以前的不提倡不鼓励怕担责等消极态度,为中小学研学旅行发展扫除了巨大阻力。2017年9月25,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及其关键要素,具体包括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其中,考察探究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观察、记录和思考中,主动获取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如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研学旅行等。在国家的号召下,全国各地开设了丰富的研学旅行试点,并形成了一定的成果和理论。如安徽省、西安市和苏州市进行研学旅行试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取得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和成果。教育部同时指出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即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国家对人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加快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从小培养学生文明旅游意识,养成文明旅游行为习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