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的故事
竹的故事
我们在祖国广大境内旅行,差不多在任何地方都会看见竹子。中国人对竹子是太熟悉了,用不着什么介绍。自古以来,中国人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竹子。竹笋可以吃,吃饭筷子也用竹子。竹子可以作建筑材料,又可以作窗帘子和席子等。许多日常用具都是竹子作的,如竹篮,竹筐,竹笼,箩,箕等等。下雨要戴竹笠,连雨伞也大部分是用竹子作的。写字的笔要用竹子,竹又可以作纸,古代写字用的简牍也是竹子作的。古代人旅行的关防要用竹作的符节。玩起来,小孩子的竹马是一根竹竿作的这不用说了,风筝空竹等等也都是竹子作的。许多乐器也都是竹子作的,箫笛箎笙、胡琴三弦等也要用竹子。过年过节放的爆竹原来也有用竹子作的。水上旅行用竹作筏子,钓鱼要用竹竿,老头儿走路要用竹杖……竹子的用途是列举不尽的。古代中国人谈起一切有用物质来,把竹子单独作为一类,与金、木、土等并列。我们只要拿起字典来,看看那些属于“竹”部的字,就可以知道竹子在我们生活中应用之广。20年同学聚会感言
晋代的王徽之最喜爱竹子(1)。“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的典故即来自王徽之。《世说新语》中记载:“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到处种竹。他常说:“何可一日无此君。”这句话后来变得尽人皆知,
这倒不是因为后人觉得王徽之有什么道理,而是因为这句话实在很有道理。中国人对于竹子,真是“何可一日无此君”了。
竹是热带植物,但温带也能生长,而且在喜马拉雅山数千公尺的高峰上也长得很好。因此在中国境内,除了北方沙漠地区,到处都有竹子。在古代黄河流域的竹子要比现在多得多,所以在古代典籍里很早就有关于竹的记载。《诗经》里就不止一次提到竹子,如“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可见古代黄河流域的竹林一定是相当茂盛的。又如“诗经”里说“籊籊(,又读竹竿,以钓于淇”(2)。此诗句来自诗经《卫风·竹竿》,说明竹竿在很早就作为钓鱼的工具了。说起古代北方的竹林比今日为多这件事来,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里曾提到一件很有趣味的事:在宋代时,延安附近的永宁关河岸崩陷了一大块,在地下几十尺的深处发现了竹林的化石。当时,陕西延安一带已经没有竹子了,他的推测是:在远古时代,这地方一定相当低湿温暖,所以竹子能够生长。沈括是宋代一位大科学家,他的许多观察和推断都合于科学原理,所以他这段记载在我国植物史上应该是很可贵的资料。
在我国古代神话故事里,关于竹的传说也是很多的。“湘妃竹”的故事是最美丽动人的一个。故事说帝尧有两个女儿,都嫁给尧的继承人帝舜,后来帝舜在苍梧地方死了,他的两
修辞手法的作用个妻子,就是称为“湘妃”或“湘夫人”的,昼夜啼泣,她们的眼泪洒在竹子上,后来这里的竹子上面就有着点点的斑痕。这种竹子就叫做“斑竹”或“湘妃竹”;湘妃竹做成的用具,如折扇的扇骨等,是很名贵的。
另外还有一个曾经流传于我国西南少数民族间的“竹王”故事,这故事见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据说在汉武帝的时代,今贵州一带有一个夜郎国,那里有一女子在水边洗衣服,忽然有三节大竹流到女子脚边,推也推不去,她听见竹节里有婴儿哭声,就拿回家破开,发现里面果然有一个男孩。后来大家称他为竹王,他曾经用剑打开岩石,放出泉水。当汉武帝命令大将唐蒙开辟西南边疆时(3),杀了竹
遁水圣母
遁水圣母
王,西南人民都非常悲哀,并立了竹王祠纪念他。这竹王当然是神话了的人物,但这件事却也象征了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富有斗争精神和热爱自由。
让我们从神话转到历史事实来,再提几个有关竹子的真实历史故事。汉武帝的时代,中国
有一位著名的旅行家张骞,他曾旅行到中亚细亚,在那里停留了好些时日,后来他回国报告说:他在中亚的一个国家“大夏”,大概是现在阿富汗北部一带地方,曾经见到商人转卖从今印度贩来的四川竹杖。这说明我国除了西北有到中亚细亚的道路外,从西南出国经印度等地也可以去。这故事说明在古代交通史上,竹子也是起了作用的。还有一个历史传说也是与古代旅行和竹子有关系的。据东罗马帝国的记载,中国蚕种传到西方,使西方人也学会丝织,是隋代初年的事,据说当时蚕种偷运到西方是用一节中空的竹子带过去的。所以竹子在古代旅行和文化交流方面实在有过不少贡献。
魏晋时的“竹林七贤”是大家都知道的故事,这七位是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实际上魏晋人喜爱竹子的还很多,不止他们七位。在唐代又有“竹溪六逸”也很著名,这六位逸士是孔巢父、李白、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竹溪是山东徂徕山下一个地名。除了李白外,还有许多唐代著名诗人都很喜爱竹子,如杜甫、白居易等的诗里提到竹子的地方都很多很多。这里我们只提一下诗人王维的“竹里馆”,这是他在陕西蓝田附近的辋川别墅里的一所书斋的名字。他咏“竹里馆”的诗是很著名的,很多人都背得出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有了许多历代文人学士的题咏,竹子就更为人所重视了。
四川始终是产竹的著名地带。据《成都古今记》说,晋代的山涛在四川作县令时,曾刳大竹来酿酒,香闻百步以外。后来四川人曾传下来这种酿酒的方法。直到今天,在祖国的大西南还可以看到用竹管封装的酒,这大概就是晋代山涛的遗法吧。宋代诗人陆游的《老学庵笔记》曾记载成都人用竹作炭。这些也都可说明竹子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提到四川的竹子,附带还可以提到我国的特产动物大熊猫,这是全世界都很著名的。最初发现这种动物是在四川的宝兴县,栖居在山上的竹林里,后来在四川另一些地方的竹林中也捉到过。它住在竹林里,专门吃竹笋和嫩竹,所以一提到竹子就很容易想到熊猫。其实熊猫并不是猫类动物,按照它的特性看来,或者叫它为“竹熊”倒更恰当一些。
唐宋时代的竹子以湖北黄冈一带的最为著名。那里的竹子作笛子最好,所以韩愈的诗里说,“蕲州笛竹天下知”,“蕲竹”就是黄州的竹子。宋代的著名文人王禹偁在黄冈造了一所竹楼(4),并写了一篇《黄冈竹楼记》,这篇文章也是很为人称道的:“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宋代的大诗人苏东坡在黄州也作过官,他对竹子是非常喜爱的,流传下来有许多与竹子有关的故事。举例说,他曾因山居无水,就利用当地的大竹,一节一节连接起来,作成引水的管子,当
地人都感觉很便利,这是古代人发明自来水管的一个著名例子。苏东坡咏竹的诗是很多的,这里我们只举一首诗的前几句为例:“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所以从诗人看来,养竹子是比吃肉更为重要的。
历代谈竹子的专书也是很多的:远在晋代就有戴凯之作的《竹谱》,元代李衎又作过更详尽的一部《竹谱》。此外,自苏东坡工画墨竹以来,画竹的名画家也是很多的,清代的郑板桥就是其中之一,这些都不一一列举了。
亲子节目表演河北中考时间不仅人们的日常生活常用到竹子,在古代有许多有趣的竹子故事,而且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工程中,效用也很大。有的基本建设单位用竹子作工地的脚手架,可以节省大量的木材;去节膜后的竹筒可代替铁筒作暂设地下水管,可以使用两年之久;把竹筋绑扎后浇灌混凝土,就成为竹筋混凝土构件,承载能力很好,有的使用年限在十五年左右的建筑物已拟采用竹材。我想今后运用竹子的范围一定更为广泛。许文赫个人资料
从这些历代有关竹的掌故和竹的利用,可以看到我们伟大祖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出产的丰富,更使我们热爱祖国。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