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档案资源体系建设
办公自动化杂志0前言
近年来,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给档案管理带来了新方法和新思路,档案管理效率得以提高、利用形式得以丰富;与此同时,高校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也相应提高标准,应适应信息化背景下的传输网络化和利用多元化。在此背景下的高校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就应突破原有格局,将信息化作为前提,将资源管理作为核心,进一步延长和发展高校档案管理的业务领域和服务范围。
1档案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档案资源体系建设
的必要性
1.1有助于档案资源的收集与利用
高校长期来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档案资料与文件,
不但具有较多的纸质文件,同时还有很多照片、
音频、视频和实体档案。在档案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档案管理已从对档案目录的信息管理开始向图、文、声、像等资料进行管理,进而使用户更加生动和直观地利用档案。从利用的角度来说,档案资源从文字形式向集声频和视频化的立体信
息转变,有助于档案利用率的提高;
除此之外,档案资源的集成与建设也能促进档案信息的查询,避免利用人员在对
整本案卷进行查询过程中出现问题,降低档案的磨损,
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信息安全。档案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档案资源建设有以下特点:一是通过数字化的扫描技术在
计算机中融入档案的原文,实现全文检索;二是能够进行数字化的照片档案扫描和存贮。运用扫描仪扫描照片档案
形成数字化的文件,实现照片浏览检索功能;三是,数字化处理音频、视频档案。利用声卡处理播放录音,在硬盘中进行存储,使录音档案能向数字化方向发展。转化录像档案,通过视频对压缩卡进行采集[1]。
1.2有助于档案信息化建设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管理、
服务效率,最大化地发挥档案资源价值,这也要求档案信息化要始终围绕着档案资源进行。因此,无论在信息化建设的哪一阶段,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作用都至关重要。其对信息化建设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便于信息资源交换和共享。通过档案资源的数字化整合。高校档案管理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可以更便捷通信,用户可以分享网络中的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避免重复劳动,加快系统开发和应用的进程,大大提高系统的总体效益;二是最大化地发挥信息化建设的功能和效益。各种档案资源的集成能够均衡信息网络运作的负荷,提高工作效率;三是为用户创造一个更方便的使用环境,满足用户的多方需求。通过档案资源体系,用户可利用网络中存贮的各种信息,方便、迅速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同时上传信息,与其他用户进行信息交流。
档案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档案资源体系建设
秦敏
(内蒙古师范大学档案馆
呼和浩特
010022)
摘要:高校档案资源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在档案信息化的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不仅有助于
丰富高校档案资源,同时还能促进高校档案管理效率提高。但从目前高校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现状来看,还存在着资源集成性、丰富性不足,标准化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对此,该文提出相应对策,为高校档案资源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提供参考。关键词:档案信息化;档案资源;高校中图分类号:G270.73;G278.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7747
Construction of the Archives Resources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rchives Informatization
QING Min
(Archives,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Hohhot
010022)我是不是该安静的走开原唱
Absrtact :The construction and perfection of archives resources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lays a basic role i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rchives informatization,which not only helps to enrich the archives resourc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but also promotes the efficiency of ar男性香水
chives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However,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integration and richness of resources and lag of standardiz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Therefore,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erf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rchives resources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Keywords :archives informatization;archives resource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2021年1月15日
总第439期
Security
53··
办公自动化杂志
(下转第47页)
1.3促进档案管理提高效率
首先,通过基于信息化的档案资源体系建设,
能确保文件间的完整性和相互关系,有助于提高档案检索查全率以及查准率,同时档案资源体系能从整体角度整合档案资
源,保障档案资源年建设标准化、
规范化,可根据需要数字编制各种检索工具,如卷内目录、
案卷目录、专题档案目录等,编目速度快,质量高。这些都是以往手工编目无法实现的;其次,一体化的档案资源体系能降低很多重复性的劳大雁塔导游词
动环节,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在此基础上,进而降低人力以及物力的使用,能在同一时间统筹安排系统工作;同时,文档处理体制由分散型转变为集中型,人员构成由专用型转变为复合型,业务结构由单一型转变为系统型,通过统一的组织领导,周密的计划和良好的监督控制等有效方式,使人力、物力和财力高度集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减少经费支出和浪费。
2当前高校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2.1资源集成性和丰富性不足
档案信息化背景下各种高校档案资源的管理与利用都对档案资源的丰富度和集成性提出更高要求。在早期,
各个级别和档案部门以及档案机构共同对档案网站进行建设,高校也依托档案网站建立的资源体系。然而网站资源具有一定的分散性,不具备组织以及控制能力。当前的档案利用亟需建立多元的档案收集与整合渠道,档案资源建设也应突破档案网站的束缚。在内容方面,高校档案信息化已历经长时间的建设及发展,但在内容上还较为单一,提
供的档案信息也具有局限性。
就上网查询利用人员来说,很多服务平台提供的只有馆藏的简介和公开档案目录等,
很少有提供全文检索以及专题检索等内容。
现阶段,档案资源体系所具备的主要功能就是进行宣传以及报道[2]。
2.2标准化体系建设滞后
无论是档案信息化的推进还是档案资源数据库的建
设,都需在硬件、软件、数据标准化的基础上实施,
缺乏统一标准,那么高校就难以建立高效的管理网络,档案资源体系的建设通用性非常低。所以,如果要完善档案资源体系,最大化地发挥各类资源价值、打通部门间的信息壁垒的数据隔阂,就必须加快标准化建设,特别是信息化建设与档案资源数据标准的衔接。但在高校档案日常管理过程中仍发现很多文件与档案资源检核不规范、不完整、格式不正确、信息有误、资料作假以及文件流转效率低等情况,这不仅降低高校管理工作的效率也不利于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长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高校部门众多文件体量和种类众多,文件结构也较为复杂,加之不同科室工作专业性的特点,专门从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其它部门档案文件工作流程不熟悉,因此很多业务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往往取决于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
2.3档案资源利用不充分
档案体现了高校发展史,是高校各项事业的真实体现,具备参考、凭证、文化、教育、
科研等多元价值,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和资源体系完善的最终目标也是为了更好地发挥
档案价值。但从当前高校档案资源建设情况看,面向档案
利用与服务的还较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档案资源利用仍呈现中心化模式。出于保密性和信息安全考虑,绝大多数的档案都归档在档案管理部门,一些行政管理类档案则由校办负责管理,职能
部门和二级学院的档案利用权限较少且流程复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资源开发的积极性;二是对用户需求掌握不全面。资源是利用开发的基础,而需求则决定了档案利用是否真正发挥效用。但目前高校档案资源的收集与整合更多的是基于业务和管理层面,基于教职工、学生等个人层面的档案收集还较少,这也使得在档案资源开发与利用时缺乏针对性,无法满足个性化的档案利用需求。
3档案信息化背景下对高校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对策的建议
3.1提高档案资源收集与采集效率
第一,根据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和趋势进一步优化档案资源采集的范围,以管理、服务和各项业务的需求为基础实现精准化采集,以满足高校管理、教学、服务等各项职能;同时,引进信息化技术,将在数据采集环节获取到的各个类型数据导入到一个巨大的分布式数据库中,初步对海量数据进行较为基础的筛查和处理,给后续更为复杂的档案数据分析与录入提供基础,保证档案的时效性;第二,拓展档案收集的渠道。过去高校档案收集较为单一,
对此可借助信息化优势,从二级学院、
职能部门、兄弟院校和社会公众广泛收集档案资源,以确保档案的真实、全面和可靠;第三,进一步丰富档案收集和保管的载体。一方面
要做好原有实体档案的收集工作,保证档案的真实性;
另一方面采取双轨制的管理模式,将所有实体档案数字化,进一步丰富档案存储的种类,数字化的档案资源也给后续的整理、分析和利用带来便利[3]。
3.2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
高校档案资源体系的标准化建设,不应只关注传统的行政档案管理,而应扩展到高校各种职能部门产生的各种不同门类、不同载体的档案,这一做法的前提就是对档案类别进行一定的划分,根据国家所制定的规范各自开展工作。
lol转区系统
高校档案资源标准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三个层面,
即管理、业务与技术。管理性的标准规范应包括计算机安全法规以及标准,同时明确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责,通过制度明确归档的
期限、内容和具体要求,实现档案管理的无缝对接;
业务性标准规范除了术语标准和电子文件等,还应统一档案管理的标准。由于涉及的档案种类众多,高校应一方面对照同类型单位制订与本单位业务密切相关的标准体系,实现信息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
磁卡水表
化管理,提高信息流通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可开展试点工作,通过小范围的试点发现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普及打下良好的基础。
3.3支持高校档案服务创新
高校档案资源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要适应高校档案信
息化、集成化、社会化的特点,深入了解和认识各类档案资源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适用性,并将其与不同管理平台
和信息传播平台进行适应性测试,根据平台和软件特性推动档案服务平台智能化发展。第一,在档案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实现各项档案文件的自动收集与归档,同时下放权总第439期
2021年1月15日
学作文Security
54··
办公自动化杂志(上接第54页)
限,将档案资源更多地应用于档案服务与利用功能的开
发;在管理系统方面,加强与系统供应商的交流与合作,加快系统更新频率,根据高校师生与管理的需求不断更新档案资源的载体、形式和内容;第二,加强用户需求调研。依托档案信息化集成平台中的用户行为数据开展广泛的需求调研工作。除基础的信息资源服务外,应以档案资源体系为依托整合个性化档案需求,建立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重点开发面向个人用户的档案服务功能;此外,还要进一步优化服务平台的交互设计,提升用户体验,让各种功能操作实现线上可视化。
参考文献
[1]李淑华.基于智慧校园建设下的高校档案管理机制研究[J].
档案管理,2020(02):80-81.
[2]冼玉华.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兰台内外,2020(07):5-6.
[3]张瑜.浅析高校文档一体化建设[J].黑龙江档案,2013(02):122-123.作者简介
秦敏(1976.11-),女,学历:硕士研究生,
职务:馆员。研究方向:档案管理。
2.3教学手段不先进
现有的教学方法依然停留在教师讲授为主。不少专业课程在实施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依然不够突出。师生互动较弱,虽然各大院校通过一系列网络教学平台来建设课程,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容易被经验固化,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实施比例仍然较低。
2.4考核方式不多元
课程评价考核一直是课程建设过程中的短板,
如客观、公平、公开的考核方式不多元化。
3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混合式教学的实践
3.1设计思路
以克鲁姆教育目标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主,将面授教
学与在线教学的互补,发挥最大优势。变革课堂教学结构,先学后教,以知识作为能力形成的支撑条件,
综合布局线上线下教学要素,丰富在线教学内容。以源于真实工作过程的项目为载体传授知识,通过实训锻炼形成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模式多样化,以教师主导,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通过线上线下客观的、即时的反馈与评价,激发过程考核机制。
3.2教学实践
3.2.1学情分析与教学设计
课程定位是混合式教学模式运行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的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作用与价值。课前准备阶段任课教师的需要系统的设计。首先做好全面学情分析,从生源情况,
学习本课程必备的知识、技能准备、学习风格方面等展开系统分析,依据调研数据,总结学习者的特征,
剖析影响学习效果的问题与应对措施,梳理课程设计
方案,罗列学习结果与目标。首先确定学习的结果,
即通过哪些知识,可以使学生学会哪些技能,培养哪些职业素养,努力把学生的个性特点发挥出来。接着梳理技能目标、知识目标、态度目标,用项目内容代替传统的课程内容。
3.2.2线上预习
教师通过MOCC、职教云、教学资源库等各大教育教学信息平台,检索与每个单元知识点、技能要点关联度紧密的可视化资源导入到课程教学平台,意在解决单元教学所需的理论知识,
一般以3-5个视频为主,时长累积在30分钟以内,同时开通弹幕,鼓励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提出疑问,同时设置在线测试收集学生预习效果。教师还可在论坛发表讨论主题,鼓励学生回帖交流。教师通过学生测试、弹幕、回帖判断每个单元学生学习的疑难点,以此作为线下面授教学的重点施教内容之一。
3.2.3线下教学
教师线下授课的首要任务是点评总结预习情况,剖析疑难点;其次根据工作任务分析以及思维导图要求,实施现
场教学。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模拟企业真实任务,
根据实际需要由个人或者团队完成。教师以巡查、指导、点评为主,课堂主角交给学生,学生通过角扮演、剧情设计、表达展示来完成任务,在这过程中,学生需要完成自评、
互评。课后的复习巩固是对单元知识、
技能学习的重要延伸。教师可下达更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要求个人或团队在规定
时间内完成。同时发挥课程论坛的最大效用,为师生互动
构建桥梁,鼓励留言表达观点。3.2.4评价与反馈过程性考核是混合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之一。因此在每个教学单元依据不同任务类型设计相应的考核量化表是混合教学实现良性循环的支撑。考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课前、课中、课后,每单元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比例。课前预习以在线观看视频时长、预习测试、疑难反馈构成;课中以面授过程中学生课堂表现、完成任务情况为主;课后以作
业为主。三大模块共同构成学生个体的课程成绩。同时,每个单元设计匿名调研问卷,收集反馈,为教师改进教学活动提供切实依据。
4结束语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混合教学,对教师教学态度与能力有了进一步要求,只有不断提供自身业务能力与职业素养,通过透彻分析学情、科学创设情境、
充分准备资源、引导课堂、
客观考核评价,才能提升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参考文献
[1]马思恩.基于微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20.10.
[2]张运生.基于PBL 的混合式教学在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
实践[J].轻工科技,2020.9.
作者简介
张译匀(1981-)
,苏州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技术经济管理。2021年1月15日
Education
总第439期
47··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