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组曲_鱼美人_的创作特征分析
·143·
钢琴组曲《鱼美人》是由我国著名的钢琴音乐家吴祖强和杜鸣心联合创作出的一部钢琴组曲,是我国现当代钢琴组曲中的经典之作,曾代表我国的钢琴音乐登上了世界舞台并大获殊荣。此外,钢琴组曲《鱼美人》还被列入了钢琴考级曲目,供钢琴学习者学习和演练,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该作品超高的艺术价值。但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来看,有关钢琴组曲《鱼美人》的资料和论述仍是比较匮乏的,仅有的一些研究也只限于表面层次,缺乏深入的剖析和阐述。鉴于此,笔者将结合相关的资料和自身的演奏心得,对钢琴组曲《鱼美人》的创作特征进行深入研究。
澳门为什么不能参加奥运会一、钢琴组曲《鱼美人》的创作背景
钢琴组曲《鱼美人》是根据舞剧《鱼美人》改编而成的,其完成于1959年。当时,恰逢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在北京舞蹈学院任教的苏联舞蹈学家彼·安·古雪夫提议创作一部舞剧来作为对我国十周年国庆的献
礼,后经多方商议该舞剧初步定为《鱼美人》。舞剧脚本确定之后,舞蹈专家便开始寻合适的作曲家,此时从苏联留学归来的吴祖强和杜鸣心由于艺术创作手法和音乐理念比较接近,且音乐思想和创作技法较为先进,最终成为了舞剧《鱼美人》中音乐的作曲者。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之上,两位作曲家顺利完成了舞剧《鱼美人》的音乐创作,舞剧演出也因此获得巨大成功。1982年,作曲家更是将舞剧《鱼美人》中较为独立的乐段改编成了具有组曲性质的钢琴音乐,并以曲集的形式出版,这可以说是我国一部以神话题材出版的钢琴组曲集,充满奇妙、怪诞的浪漫主义彩,为听众描绘了一个神奇的童话世界。
二、钢琴组曲《鱼美人》的创作特征(一)和声方面的创作特征
在音乐作品中,和声的选择与行进方式直接决定着作品
的风格和艺术表现力,事关作品的成功与否。在对钢琴组曲《鱼美人》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作曲家通常会借用和声的变化来改变音乐的情感彩和艺术氛围,并在保证传统和声调式功能的基础之上制作出了丰富多彩的和声效果,从而为钢琴组曲平添了几分浪漫主义彩。具体而言,钢琴组曲《鱼美人》和声方面的创作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女子烧烤店内被男子锁喉
什么耳机好用第一,平行进行。在传统的和声创作中,声部的行进方式以反向进行为最佳选择,比较忌讳几个声部的平行进行。但是,吴祖强和杜鸣心在创作钢琴组曲《鱼美人》的时候,却一反传统,对和声的行进
方式进行了西化的特殊处理,从而使其呈现出了平行的行进特征。这种平行化的行进方式不仅保证了和声和弦的统一性以及音响效果的规范化,还能够增强和声彩的清新度以及流畅性。例如,组曲《蛇舞》中的和声,表现出的就是平行化的和声进行方式,是八度原位三和弦与第一转位、第二转位的三和弦之间的平行进行,体现出了作曲家对和弦结构的自由运用,营造出了一种和谐自然的气氛。
第二,半音化进行。半音化是音乐中非自然音的、半音的声部进行以及半音手法的总称,是变音与半音两者的综合体,其最适合用来表现一些特殊的音乐意境。在钢琴组曲《鱼美人》中,半音化的和声行进方式制造出了一种尖锐的不协和的音响效果,对乐思的行进速度起到了一种加速作用。例如《婚礼场面舞》中的和声就表现出了半音化的行进方式,其中低声部的八度低音是半音级的行进方式,其与高声部变音的旋律线条相互合作,从而扩展了音域范围,把整首乐曲推向了高潮,营造出了一种热闹、活泼的舞蹈场面。
(二)旋律方面的特征
钢琴组曲《鱼美人》作为一部音乐舞剧,它的主要任务
钢琴组曲《鱼美人》的创作特征分析
充电电钻刘金玲
摘要:《鱼美人》是我国著名钢琴音乐家吴祖强、杜鸣心联合创作的钢琴组曲,该曲音调流畅、结构简洁、曲式精炼、织体丰富、旋律优美,具有浓郁的民族民间风情和较高的实用价值。本文以钢琴组曲《鱼美人》作为研究对象,重点针对其和声、旋律以及织体构成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论述,以加深大家对这部钢琴组曲的深层次了解。
关键词:钢琴作曲;《鱼美人》;特征音乐舞蹈
DOI:10.15947/jki.dwt.2015.0072
·144
·
四川特小吃有哪些
是塑造鲜明生动的主体形象以及舞剧意境,而旋律则是其中的“灵魂”,对形象以及意境的刻画描述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钢琴组曲《鱼美人》的旋律创作,吴祖强和杜鸣心借鉴了浪漫主义音乐中反复、模进、展开、对比、再现等手法,然后再通过悠长、婉转的浪漫主义音乐线条,如此层层深入,有效加强了乐思发展的统一性和连贯性。具体而言,钢琴组曲《鱼美人》的旋律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旋律的舞蹈性。钢琴组曲《鱼美人》中的许多片段都表现出了鲜明的舞蹈律动特点,这和其属性有着密切的联系。鉴于舞剧的限制,作曲家在对音乐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势必会加入很多舞曲元素,并经常运用一些鲜明的舞蹈旋律来进一步突显舞蹈音乐的特性。例如,由杜鸣心主创的《水草舞》就采用了西方典型的ABA1式三段曲式的旋律舞曲:A 段音乐是由四分音符的琶音和十六分音符交织而成的旋律,其突显了舞蹈的活跃,生动地刻画出了水草在水中摇曳起舞的姿态;B段则与A段形成对比,以琶音作为基础旋律在低音上缓缓奏出,凸显了古典舞蹈的典雅庄重;而第三段作为第一段的再现部分,与第二段的典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舞蹈的活泼,概括出了水草和海水随风波动的形象。总之,无论钢琴组曲中的旋律如何转调变化,它总能够保持舞蹈的活力与动感。
第二,旋律的多层次性。旋律的多层次性是指音乐作品中的旋律具有多个声部以及多种不同旋律的行进方式,他们之间既独立存在又相互促进,既有平行进行的关系,也有层层递进的关系,从而营造出了一种和谐的音乐氛围,把音乐的发展推向了高潮。如《蛇舞》就直接运用了多层次的旋律,乐曲从
一开始就出现了三个声部:左手的中声部是该乐曲的主要声部,左手的低音八度则主要起支撑作用;右手的五度双音部则作为了装饰音和填充音的彩性声部。其中,每一个声部都有自己独特的旋律进行方式,而三个声部的同时出现又营造出了一种和谐而丰满的音响效果,塑造出了蛇妖的妖娆,促进了乐句间情绪的高涨。
(三)复调织体方面的特征
复调织体是音乐作品构成中“音”的具体组织形式之一,是音乐语言中的重要表现要素。在钢琴组曲《鱼美人》创作的过程中,作曲家对每一首、每一段的音乐都进行了细腻而准确的构思,以保证每一首乐曲的织体都是充沛而又复杂多变的。在这部作品中,复调织体常常用来表现声部的流动以及线条的交错,其促使单一的线条旋律成功进行到复杂声部对位的位置,从而使乐曲产生了一种激烈、丰富的音响变化效果。具体而言,钢琴组曲《鱼美人》中复调织体的创作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模仿式的复调织体。模仿式的复调织体是指同一旋律在不同的声部中以先后的顺序出现,并形成了一种前后呼应、层次分明的织体关系。其中,织体既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出现,也可以以自由模仿的形式出现。例如,《水草舞》中的第二段采用的就是模仿式的复调织体形式,其首先在低声部进行陈诉,然后在十六分休止符后进入高声部,出现了卡农式的模仿声部,于一高一低间形成了一种对答式的形式,营造出了一种静谧、安详的意境氛围,表现出了水草在海底世界的自由自在。
第二,对比式复调织体。对比式复调织体是指将不同音调、节奏、旋律的音乐材料结合在一起,彼此间形成的一种对比或是衬托。在钢琴组曲《鱼美人》中,这种特性的复调织体是比较错综复杂的,其不仅具有较强的音乐表现力,还有利于突出主题内容和主题形象。例如,《鱼美人和猎人的双人舞》就采用了对比式的复调织体,曲作者将不同调性、性质的曲调进行了综合对比和互相配合,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鱼美人和猎人之间的一见钟情以及两者之间炽热的爱情。
综上所述,由吴祖强、杜鸣心联手创作的钢琴组曲《鱼美人》是我国第一部神话题材的钢琴作品,其严谨的旋律构成、丰富多彩的和声效果以及复杂多变的织体赋予了钢琴新的生命活力。作为当代音乐工作者,我们要学习吴祖强、杜鸣心二者的创作特征,将西方现代化的作曲技巧和我国的民族音乐进行巧妙的融合,为我国的钢琴音乐开辟一条独具特的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隆蔭培.《谈舞剧<;鱼美人>的成就》.《中国戏剧》,1960(03).
[2]吴祖强.《关于舞剧<;鱼美人>的音乐》.《人民音乐》,1961 (03).
[3]陈梅.《浅谈<;鱼美人>舞剧音乐的几点得失》.《人民音乐》,1961(05).
[4]卞祖善.《杜鸣心的舞剧创作》.《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9(02).
[5]邓林.《新版<;鱼美人>新在何处——与房进激教授一席谈》.《舞蹈》,1994(04).
[6]汪毓和.《吴祖强及其音乐创作》.《人民音乐》,1994(05).
[7]邵府.《<;鱼美人>与中国民族舞剧创作》.《舞蹈》,1994(05).
(刘金玲,鲁东大学艺术学院)
办大病救助去哪里申请音乐舞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