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南京明代琉璃御窑传统技艺
A c a d e m i c F o r u m/学术论坛
f朱究南京明代琉璃御奋传统技乙
丛明也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摘要:作为六朝古都,南京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其中,明代琉璃御窑是南京历史文化遗产中十分重要 的组成部分,是探究明代建筑和艺术的重要宝藏。文章通过原料、烧造和艺术三个方面,分析南京明代琉璃 御窑的技艺特点,旨在复原和开发南京明代琉璃御窑传统技艺,以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现代琉璃 制作技术的提升提供一定的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琉璃;南京明代琉璃御窑;传统技艺
琉璃,亦作“瑠璃”。<;明 >梅鼎祚《玉合记•义 姖》有云:“瑠璃榻,翡翠楼,手捲真珠上玉钩。”作为中国传统陶瓷衍生品种,历经千百年逐渐成为一 个专用名词。受限于烧制工艺和琉璃釉原材料的影响,常见琉璃制品多为金绿两,形制多为缸、盆、砖瓦等。我国制作琉璃的窑厂和作坊很多,其中南京明代琉璃 御窑指专为建设南京明故宫和南京大报恩寺塔等皇家 建筑所需琉璃构件的皇家御奋,其所出产的琉璃制品 无论是技术还是艺术,都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对现代 琉璃的技艺传承和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清洗空调
1南京明代琉璃御窑简史
南京明代琉璃御窑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窑岗村。当地文化局曾于2015年立碑记载:“琉璃窑古名芙 蓉山,明洪武年间于此山置七十二座御窑,烧制琉璃 砖瓦,遂得名琉璃窑。因所用原料白土从太平府运来,亦称太平窑。今名窑岗村。2008年,此地发掘 出十四座琉璃窑体,证实明故宫、大报恩寺等所用琉 璃建筑构件均来源于此。”发掘的其中一座琉璃御窑 整体移至南京博物馆。在南京博物馆的展陈说明记录:“2008年3月一 10月,南京博物馆在南京市雨花台 区窑岗村进行考古发掘。这是一处明代琉璃窑遗址,是文献中聚宝山(芙蓉山)琉璃窑址的一部分,专为 明故宫、大报恩寺、帝王陵寝(明孝陵)等皇家建筑 烧造各类琉璃构件。考古发掘结束后,南京博物馆将 其中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一座琉璃窑U0号窑)整 体搬迁进行保护、展出。这座琉璃窑平面呈不规则的 马蹄形,其南北总长12.36m,最宽处3.98m,最深 处距地表2.8m,由窑门、火塘、窑室、烟道四部分构成。窑门外有砖砌的挡火墙,窑床上分布着若干吸火孔,用来控制火焰,使上升到窑顶的火焰不单纯倒向窑室 后部,让火焰覆盖所有的烧成物,使坯件受热更加均 匀,大大提高了琉璃烧造的成功率。”
2南京明代琉璃御窑技艺特点
2.1南京明代琉璃御窑原料特点
由于南京明代琉璃御窑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所制琉璃品多为明故宫或大报恩寺等官方、宗教建筑 的
构件,在原料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通过对现存的 南京明代琉璃御窑所制瓦当滴水和琉璃砖的解析,不 难发现南京明代琉璃御窑在泥坯上应当使用了白陶 土,其土质成分以氧化硅和氧化铝为主,颜呈乳白、灰白等,具体的烧造颜由土质成分中的氧化铁、氧 化锰、氧化钙等含量决定。这一点从相关历史文献中 也有所印证,据《明会典》卷一记载“如烧造琉璃砖 瓦,所用白土,例于太平府(今安徽省当涂县)采取。”又据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幵物》第七篇“陶诞”记 载“若皇家宫殿所用,大异于是。其制为琉璃瓦者•… 其土必取于太平府造成。”除了泥胚原料,琉璃的烧 制还需用到琉璃釉原料。这一点据明宋应星《天工幵 物》记载,南京皇家琉璃釉的原料是:“成以无名异、棕榈毛等煎汁涂染成绿黛,赭石、松香、蒲草等染成黄。外省亲王殿与仙佛宫殿间亦为之,但料各有配合采 取,不必尽同。民居则有禁也。”
2.2南京明代琉璃御窑烧造特点
在南京明代琉璃御窑的传统烧造工艺中,为了满 足宫廷对琉璃颜的要求,使用了一些对釉料成分和 烧结温度有负面影响的矿物。为此,在烧造过程中,使用以硅胶和锆英石为基础的赤铁矿包裹的颜料来保 护发团晶体。特别是为了获得高效的发团封装效
115
学术论坛/ A c a d e m i c F o r u m
率,必须与封装发团进行基体烧结。这也是南京明 代琉璃御窑的技术特点之一,结晶、烧结和包合过程 是同步进行的,因此,控制原料粉末的粒度是主要步 骤之一。
在琉璃烧造过程中,负责琉璃颜和质地变化 的化合物包括:着剂(过渡金属离子),颜料(在 玻璃状基质中不溶解或不结晶的化合物的微和纳米沉 淀)和遮光剂(具有高的光散射能力)。它们的组成,结构和稳定性范围不仅高度依赖于组成,而且高度依 赖于获得它们所遵循的程序。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 微衍射(SR-XRD )技术分析南京明代琉璃御窑的琉 璃碎片,可获取结晶化合物的结构信息和高亮度。结 果发现,在南京明代琉璃御窑的琉璃碎片中,微晶经 常出现形成薄层(从10到100微米厚),并且它们 显示出与深度有关的组成和晶体结构。它们在琉璃中 的性质和分布可提供有关生产技术和稳定性的直接信 息,并旦可能与颜和外观有关。通过SR-m icro- X R D和SEM-E D X研究了南京明代琉璃御窑的琉璃 碎片的着剂和装饰品的选择,其中包括:猛掠,锑黄,红铜光泽和钴蓝。
为了进一步确定南京明代琉璃御窑的烧造特点,利用光学显微镜(OM ),X射线粉末衍射(XRPD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 D S)和电子显微探针(EMPA)分析南京明代琉璃御窑的琉璃制品。分析 结果表明,南京明代琉璃御窑的琉璃制品是用中等钙 质粘土制成的,重釉料是氧化铅,二氧化硅,氧化铝 和碱。微观结构分析表明,南京明代琉璃御窑在制作 的琉璃制品时,采用的是双烧技术,即先经过1 100 度以上的高温烧制后,涂上釉料,再进行800度至 900度的低温烧制。
2.3南京明代琉璃御窑艺术特点
从艺术学的角度来看,琉璃与其他美术学科一样,参与了人类审美变化与发展的过程。与绘画、雕塑等 其他艺术学科一样,琉璃作为一门艺术学科一直以来 都以许多方式与建筑相互作用,例如结构本身、结构 的覆盖、空间和表面的装饰,作为一种发生在建筑结 构空间的艺术品,琉璃艺术品促进了人们的审美满足 感。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审美享受满足其功能。这一 点也体现在南京明代琉璃御窑所制琉璃中。作为南京 明代皇家和佛教建筑的一部分,每一件被创造的琉璃 构件都是人类需求的结果。因为这些琉璃制品是作为 建筑的一部分创造出来的,建筑空间和琉璃制品成为 一个整体。因此,南京明代琉璃御奋在艺术表现上具 有以下特点:
去澳门需要什么手续首先,受限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主要对象,南京 明代琉璃御窑所烧造的琉璃制品,主要用于南京明故 宫、大报恩寺等皇家建筑所使用的琉璃构件,如琉璃瓦当、琉璃砖柱、琉璃拱门等。因此,在美学表达上,南京明代琉璃御窑区别于一般的民间琉璃窑,或者同 时期的其他官窑,更具皇家特的同时,也受到一定 的佛教艺术表现形式的影响。这一点从现存的琉璃制 品及碎片中可以窥见一二。注销营业执照怎么办
其次,南京明代琉璃御窑所制琉璃风格的显著特 征是采用配方案和图案,以突出建筑特征而不是主 导建筑形式。这种艺术风格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相邻 琉璃构件之间明显的明显接合处,从而可以欣赏单个 琉璃构件的形状、颜和图案,尤其是在镶嵌组合的 情况下,与同时期其他琉璃窑厂作品形成鲜明对比,这表明南京明代琉璃御窑采用了不同的技艺,将重点 更多地放在了彩琉璃所产生的视觉冲击上,而不是 建筑物本身的设计上。
最后,南京明代琉璃御窑所制琉璃多为单,但 在应用时,通常不是按多组合排列的,有时只是简 单的合成,以此勾勒出建筑特征。在更详细的情况下,则是复杂的图案,如“螭”“龙凤”“莲花”“白象”等。与此同时,这些琉璃构件也遵循了在皇家建筑上 应用要遵循的约束条件。以大报恩寺的琉璃塔为例,配方案仅限于黄、绿、绿松石、白和深蓝。其中铅锡用于黄釉,钴和铜用于蓝釉,黄和蓝 釉的混合物用于绿釉,锰用于紫釉,以及透明 釉层用于白釉。
3新时期南京明代琉璃御窑技艺发展
3.1复原南京明代琉璃御窑技术
我国琉璃产地主要有山西、山东和北京等。其中,山西是我国琉璃的溯源地,对我国琉璃技术影响较大;山东是我国琉璃的重要分支,技法多样,主要包括冷 成型和热成型;北京是我国近代琉璃的主要产区,琉 璃制品偏重艺用。而南京琉璃技术更偏重使用,特别 是明代琉璃御窑所出琉璃,在保持艺术风格的基础上,更加偏重琉璃在建筑上的实用性。因此,复原南京明 代琉璃御窑技术对于丰富我国琉璃技术有重要的理论 价值和实践意义。
将现有的历史文献进行对比,对南京明代琉璃御 窑进行考古学研究,以此确定南京明代琉璃御窑所出 琉璃的平均化学成分,其组织结构和微观结构特征,
确定烧成温度的结晶相。结果数据表明,南京明代琉 璃御窑所出琉璃焙烧温度约为9501 ~1050尤,使用 的是铅基釉料(平均~25.0 w t%PbO )与Sn02-遮光剂(平均~57.0w t% )。预烧技术包括模具,该模 具在装饰过程之前,在琉璃表面的粘稠状态下压制。模具留下浮雕,用于施加装饰图案的颜,从而防止 颜料混合。
南京明代琉璃御窑所采用的是铅锌釉,这是一
116
A c a d e m i c F o r u m/学术论坛
种在现代琉璃烧造中都十分先进的技术。实际上,在 保存至今的南京明代琉璃御窑所出琉璃制品中,历经 六百年依然能够保持蛤蜊的光泽,而利用现代工艺 所制作的琉璃制品却只能保持十年的光泽。遗憾的是,这种定级的琉璃工艺消失在了历史中。因此,利用现 代技术,对南京明代琉璃御窑的琉璃制品进行分析,以复原其琉璃烧造技术不仅有极高的文化意义,更是 对现代琉璃烧造技术的有效填补,以此提升现代琉璃 烧造技术。
3.2开发南京明代琉璃御窑技艺
随着数字世界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城市文 化和全球城市的发展,艺术实践是对文化和身份进行
客观化的最重要形式之一,因为它通过一种社会和认 识论的方法来界定它们的定义。受此影响,人们普遍 认可文化、历史和认同对于地E发展潜力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地域和文化确实一直交织在一起。此外,文化遗产对经济发展的潜在积极影响已越来越受到各 个学科的关注。在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对南京明代琉 璃御窑技艺的复原、保护和开发研究,不仅仅涉及城 市和基础设施的发展,还涉及技术创新和工业化,同 时,更涉及到文化身份的重新定义、社会自我、集体 身份的概念以及对中国传统的记忆。因此,对南京明 代琉璃御窑技艺的开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对南京明代琉璃御窑技艺的开发,最重要 的是它们的美学和技术特点,而不是其建筑功能。不 可否认,南京明代琉璃御窑所使用的琉璃烧造技术,即便是在今天依然有其先进的地方。但是,其即便的 建筑功能以及成本造价并不能够完全适应现代建筑所 需。相反,南京明代琉璃御窑所展现出的美学和技术 特点,却足以成为今天的琉璃制作者的参考和借鉴对 象,能够拓展现代琉璃制作者的创作技法和美学灵感。
其次,对南京明代琉璃御窑技艺的开发,要取其 精华、去其糟粕。通过现代技术分析南京明代琉璃御 窑古法琉璃的生产,发现着离子主要通过溶解在要 着的材料中来发挥它们的作用。但是,这些传统技 法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并不可取,因为溶液的还原过程 难以控制,而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必须始终保证良好的 再生性。此外,传统技法所使用的一些着剂对大气 和点火温度很敏感,其中一些含有有毒和污染成分。根据南京明代琉璃御窑的传统配方,通过现代技术将 有晶体包裹或封装成高度稳定的晶体基质,从而对 客体晶体起到保护作用。由于二氧化硅的性质、相对 较低的价格,特别是对
琉璃烧造相具有较高的热稳定 性和化学稳定性,因此,使用二氧化硅作为基质用于封闭素而不是在釉料中应用赤铁矿-硅粉体。相比
之下,赤铁矿-硅石体系比赤铁矿-锆英石体系具有
更好的红泽,赤铁矿-锆英石体系比赤铁矿-颜
料-硅石体系更昂贵。当然,主晶格必须具有足够的
热稳定性,并保持不溶性,以承受配制其中的釉料的
侵蚀作用。
最后,对南京明代琉璃御窑技艺的幵发,要以文
化为基点。一方面,对南京明代琉璃御窑技艺进行大
网关ip规模的系统研究,在此过程中要加强对现有琉璃文物
的保护,避免现有琉璃文物的再次流失;另一方面,
着眼于资源的开发利用、文化遗产价值的完善,并尽
快产生新的文化遗产价值。南京明代琉璃御窑技艺的
保护、其价值的完成以及社会认同的地区性执行是可
持续性的重要因素,从而确保南京地方特的生存。
4结论
综上所述,南京明代琉璃御窑技艺不仅具有极高
的文物价值,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南京明代琉璃御窑技
艺的研究,复原失传的工艺,以此传承古老的陶艺技
术,让其在新时代发挥存在价值和使用价值。为此,
相关从业人员要利用现代高科技,围绕南京明代琉璃什么牌子的奶嘴好
御窑技艺,实现传统琉璃技艺在现代社会的复原、传
承和发展,让南京明代琉璃御窑所独有的琉璃烧造焕钓鱼台国宾馆银杏
发新的青春,成为新时期中国古法琉璃的新产品。
作者简介:丛明也(1996-),男,籍贯:吉林扶余,
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陶瓷与琉璃专业。
参考文献:
[1] 托马斯.阿罗姆.铜版画《南京秦淮河-琉璃塔》U].中国港口,2020(S2):127.
[2] 周伊静,刘申昊.南京工程学院文创产品设
计----以传统琉璃工艺为例[J].中国文艺家,2020(03):102.
[3] 茹善虹,狄文和.论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的艺术设计及其古今意义卩].大众文艺,2019(17):97-98.
[4】杨桂美.凤阳明中都遗址出土琉璃瓦制作工
艺信息与原料来源的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
学,2018.
[5] 刘延.琉璃前世玻璃今生时代变迁下的南京大报恩塔U].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7(01):60-62.
[6] 丁银忠,李合,段鸿莺,康葆强,陈铁梅,苗建
民.南京大报恩寺塔建筑琉璃构件的科技研究⑴.南方
文物,2013(02):81-84,80.
117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