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文学·艺术《名家名作》·评论
欧 莉模拟人生3mod安装
[摘 要]舞蹈艺术的创作中,无论哪种创作类型都是创编者结合生活感悟以及个人情感或者经典著作等改编的。因此在舞蹈的形象塑造方面必然会融合生活元素,体现出情境性。情节在舞蹈作品的创作和展示中是推动舞蹈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情节的展示有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舞蹈的内涵,引发情感共鸣。主要对舞蹈作品中情节的表现以及作用进行分析。
[关 键 词]舞蹈作品;情节;表现;作用
舞蹈作品中情节的分析
舞蹈的创作和表演离不开情节的推动作用,情节为舞蹈提供引导,也是舞蹈叙事的重要组成。通过对舞蹈情节的巧妙构思有利于使舞蹈的表演更生动,同时更准确地表达舞蹈的情感和内涵。在舞蹈艺术表演中,情节可以表明人与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舞蹈表演中的一条线索,能够引起舞蹈开头,促进舞蹈发展,激发舞蹈高潮的出现,最后呈现舞蹈落幕,它不仅是舞蹈作品中的重要构成要素,同时也是舞蹈抒情的重要内容。情节与舞蹈作品具有直接的关系,舞蹈如果缺乏情节也就无法展现出内在的情感内涵。
福建铁观音
一、舞蹈中的情节分析
描写惊蛰节气的诗句有哪些?舞蹈中的情节指的是舞蹈表演中的细节和片段,通过对各个小细节中“点”的处理,形成一个个小的连接片段,促进舞蹈主题的表达。情节也可以理解为一件事情的变化过程,这些变化过程体现在身体和生活的细小变化中,每一个细微的改变都能够形成一个小情节。比如吃饭、睡觉、吵架、恋爱、分别等。这些细小的改变看似平淡,但往往是最动情的部分。作品因为多了生活的基调才会引发出更多的事情,情节的凸显和变化能够为舞蹈作品呈现出鲜明的变化,形成情感基调[1]。
二、情节在舞蹈中的展现形式
舞蹈艺术产生之初,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因此舞蹈的动作表达中需要保证直接性,而这也诞生了舞蹈中的情节。舞蹈最开始被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使生活中的很多情节通过舞蹈方式可以展现出来。不同时期受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影响,舞蹈情节也会展现出不同的动态。因此不同舞蹈表演中情节的展现方式也不同。接下来将结合不同类型的舞蹈,对情节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
(一)叙事性舞蹈中情节的表现
在叙事性的舞蹈表演中,在情节构造中需要呈现出完整的故事性,体现出丰满的人物形象,通过对舞
蹈特点的把握,体现出舞蹈作品的题材和结构,保证人物形象刻画的生动性,同时凸显出舞蹈的故事发展和冲突。在作品的结构中,以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尾为整体发展主线,这几个部分的连接即形成舞蹈的情节。这些舞蹈情节的巧妙安排,有利于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但是不能为了舞蹈效果而胡乱编造情节,也不能将一些无关的情节随意引入舞蹈中,必须结合舞蹈主题叙事要求,保证情节的合理性[2]。比如《红河谷—序》,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叙事性舞蹈作品,讲述了战争时期藏族人民与红军的军民鱼水情,既凸显了藏族人民的善良、勇敢和淳朴,同时也表现出人民对早日结束战争获得美好明天的期盼。舞蹈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不仅利用动作进行演绎,同时也加入了呐喊声,并配合舞蹈的灯光和音效,将民众们复杂的情感表现出来,同时也将舞蹈推向高潮。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藏族阿爸始终扮演一个热情、淳朴的形象,小红军则表现出当年红军的风采,特别是一个敬礼的动作,表达出红军不负藏族人民的嘱托以及对藏族同胞的感激之情。最后通过藏族阿爸与小红军的共同舞蹈展现出军民鱼水情,体现团结的氛围和对美好明天的希望。在这部舞蹈作品中通过情节的融入,为舞蹈的表现提供支撑,使舞蹈的表演更生动、更富有情感,能够更好地打动观众。
(二)抒情性舞蹈中情节的表现
爱情祝福短信抒情性舞蹈中情节的主要作用是写意,因此在舞蹈的创编中更注重形式的变化。比如保证舞蹈动作的整齐性、舞姿的优美性等。抒情舞蹈中,情节故事的表达比较难,虽然其中会穿插一些情节,但是难以保证全面性。抒情性舞蹈在表演中并不注重对情节的表现,而是将焦点放在情节外的情感表达方面。
在舞蹈的结构方式中主要是通过动作以及节奏等方面的变化,体现出舞者的思想情感。比如在《归芳》这部作品的表演中,抒情情绪比较浓烈,描述了蒙古草原和飞沙的场面,通过马头琴的旋律勾勒出蒙古族儿女对绿家园的畅想。这部作品表达的是我国沙漠化严重,草地被沙漠掩埋,蒙古族人
081
和牛马失去栖息地,人民渴望战胜风沙、迎接绿草地。舞蹈的第一段主要描述蒙古族人民在沙漠化草地上艰难穿行。第二段描述的则是蒙古族人民与沙漠化积极抗争,拯救草原不怕艰辛、不怕困难的场景。第三段中展现出来的是蒙古族人民对绿草原的期待。在舞蹈的表达中通过绿浪的翻滚描绘草原的优美场景,将观众带入草原中,聆听草原上马头琴悠扬的声音。但是这种绿浪作为人们的一种想象也体现出蒙古族人民的心酸和惆怅,通过细节的刻画体现出浓浓的乡愁。
三、情节在舞蹈中的作用
舞蹈创编包括对舞蹈语言的创编,也包括对舞蹈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场景的描绘以及人物情感的表达等。这些都是舞蹈语言塑造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通过语言表达主题。
(一)动作在舞蹈中的应用
舞蹈动作是舞蹈的重要内容,动作与节奏的配合,可以美化动作。语汇以及舞段等元素构成舞蹈作品。
可以根据舞蹈的情节设计要求编排动作,通过身体实现对舞蹈动作的提炼。在舞蹈动作的安排中需要充分发挥情节的主导作用。动作的合理安排有利于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以及情感的表达,为观众提供一场视觉盛宴。比如《酥香》这段舞蹈刻画了打酥油的场面,在现实的打酥油中人需要利用腰部以及手臂的力量将“甲洛”压下去,使它与木桶的底部碰触,然后再松手,通过浮力使其上浮,通过反复的下压和上浮保证酥油提取的纯度。这个动作看似简单,操作起来却非常累,而且动作反复、枯燥。但是在舞蹈中这个动作却非常轻松,甚至是愉悦的。这是因为在舞蹈中融入了艺术的氛围[3]。当“甲洛”到达桶底,奶液发出哗啦啦的声音后开始起舞,随着音乐的节奏,将劳动融入舞蹈中。因为情节的融入,展现出了人们热爱劳动,描绘了打酥油的欢快场面,更有利于观众了解舞蹈的思想。
(二)节奏在舞蹈中的应用
舞蹈中节奏的选择是根据舞蹈语言和整体结构确定的,舞蹈中节奏的强弱快慢能够体现出舞蹈的情感。从情节角度来说,舞蹈的节奏也是事物发展的表现以及生活规律的表达。通过节奏的应用能够使舞蹈与情感结合。随着舞蹈中人物和情节的发展,节奏也会出现明显的变化。比如可以通过节奏展现出人的步伐快慢和性格特点等。在《雷和雨》这部舞剧中,根据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展现节奏的情况比较典型。周萍稳重,所以应用了大量连续、柔缓的节奏,有利于更好地展现周萍的性格。而周冲性格开朗热情,所以以轻快的节奏为主。同时在具有冲突的情节中,节奏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在繁漪与周萍的冲突情节中,周萍的态度使繁漪很痛苦,因此不自觉地来回踱步,而且动作表现得比
较激烈。随着人物心理的变化,节奏也会出现明显的改变,进一步凸显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构图在舞蹈中的应用
舞蹈构图是舞蹈作品的重要组成内容,在舞蹈编排中构图一般都是对生活的提炼、加工,是为情节服务的。无论舞者在表演中如何变化构图,都需要受到情节的约束,否则单一的舞蹈队形变化并不会吸引人的注意,难以体现出舞蹈的美感[4]。舞者只有通过动作强度、优美的舞姿以及合理的构图展现才能够更好地触动观众的心弦,引起观众的共鸣。比如在《红河谷—序》的表演中,在构图中体现出鲜明的特点,如在体现大山的险恶和巍峨时采用了S形的构图方式,在急流的表现中采用了满天星的表现形式,通过构图的视觉冲击力,将红河谷真实展现在观众的面前,同时也将舞蹈表演推向高潮,体现出作品的情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舞蹈作品中情节的展现有利于丰富舞蹈的内涵,更有利于观众理解舞蹈作品展现出来的主题和情感,对意境的营造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舞蹈情节并不能随意编造,或者为了情节而编造情节,必须结合舞蹈作品的内涵保证情节的合理性,不可缺也不可多,恰到好处地展现出舞蹈作品的内涵与特点,并在舞蹈动作、节奏和构图方面进行合理应用,充分发挥情节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电视广告脚本格式
[1]栾晨.舞蹈作品中情节的分析与研究[J].艺术评鉴,2017(6):133,134-135.
[2]吕盈昱.基于情节冲突下蒙太奇创编手法的应用分析:以原创现代舞作品《身后事》为例[J].当代音乐,2021(6):156-158.
[3]张严,张琳仙.论舞蹈作品中的客观存在与主观表现:以舞剧《红娘子军》为例[J].黄河之声,2019(3):137.
[4]王一翔.舞蹈作品《红蓝军》中技术技巧的运用[J].艺术评鉴,2020(23):41-43,47.
作者简介:
欧莉(1988.4—),女,湖南郴州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舞蹈教学。
作者单位:湖南交通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
这一路走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