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舞蹈的审美特征和⽂化意蕴
羌族舞蹈的审美特征和⽂化意蕴
⼀、羌族舞蹈的分类
羌族居住区域主要位于川西北的⾼原、半⼭以及河⾕等独特的区域,在逐步适应该类地理环境的过程中,⾏动的特点、体态的构成和⽣产劳作形态,都融⼊到民族舞蹈⾥,并成为独特风格的重要来源。羌族的舞蹈⼀共有六⼤类型。(P88-8)9其中,前⾯的两个类型主要具有⾃娱性的基本属性。其中的“萨朗”是北部羌族对“歌舞”的爱称,其范围处于岷江上游和⿊⽔河⾕等地。
舞动过程中,参和⼈员⼀个接⼀个围成圈,⼿牵⼿跳动,表现出了欢快的氛围,该类舞蹈主要的风格在于,腿部要轻盈跳跃,⼩腿的运动特别要灵活快速,胯部转动以及顶胯、甩胯等动作共同实现了“S”形姿态的表现形式。
在该舞蹈中的“⼩腿画圈”、“前后悠腿”以及“对⾐⾓”等都是该舞蹈特有的动作。“哟粗布”,是南部羌⼈使⽤的⽅⾔,意义就是“酒席中跳的舞”,⼀般也会被叫做“席步蹉”或“索达席”,主要出现在杂⾕脑河河⾕和岷江上游区域,跳动时,参和⼈员⼿臂相连,围着⽕堆,以弧形的队伍舞动,主要的动作是含胸屈膝,⼩臂有节奏地摆动,通过胯部、上⾝倾斜的转动,加上两肩朝着后⽅的绕圆运动共同形成了特有的舞动韵律。
(P180-18)7这⼀舞蹈的主要特点表现为舞步踏动时⾮常有⼒,传递了沉稳的情感,其中以“蹲梭步”、“拧倾侧推”等舞蹈动作最具魅⼒,“顺摆步”也独具⼀格。“布兹拉”由羌族巫师主持,“⽺⽪⿎舞”是它的另⼀个称谓,⽤于祭祀,巫师念念有词,辅之以舞蹈,也被称作“尔波毕毕喜”.当前这⼀舞蹈已从最初专门为释⽐所实施的巫术动作演变为羌族民众⾃娱性的舞蹈,并且在表演形式上包括了单⼈、双⼈、体等多种类型,表现出来的既有沉稳,也有敏捷,还透露出粗犷和虔诚的动感。
在跳动时,胯部表现为轴向转动,上⾝同步形成了拧倾的状态,并且同时屈膝颤动,在这种姿态下,⼿执⽺⽪⿎边击边舞,舞蹈动作形式多样,积累了“蹲步跳推击⿎”、“商⽺腿跳击⿎”等⾮常有民族特⾊的优美舞姿。“巴绒”是北部羌⼈的语⾔,意为“古⽼”,“巴绒”是羌族妇⼥节专⽤的舞蹈,也被称为“⽡尔俄⾜”,流传范围极⼩,只限于茂县的西湖寨、河曲寨。其舞蹈特点是,舞蹈者组成⼀排,互相以双⼿⼩指头勾住两侧舞伴的腰带,⽽胸部直⽴,保持静态,微微的节奏来⾃于腿部运动⽽出现⼀定的起伏,双脚则以急促的节奏踏动,同时,胯部以很快的频率轴向转动,表达出了⼀种古朴、端庄的舞姿,同时也表现出了⾮常别致的形态。
“盔甲舞”和“跳盔甲”如今闻名遐迩,也是俗称“克西格拉”和“哈⽇”的这两种舞蹈,是成年羌族男性作为舞蹈者的⼀种军事性舞蹈,前⼀种以战死⼈员、民族英雄为对象的纪念和有威望的族内⽼⼈的丧葬为主要表演场所,后⼀种则主要出现于战前,⽤于召集族众的舞蹈,同时要展现威⼒,⽬的在于提⾼⼠兵必胜的信念。
⼆、羌族舞蹈的基本特征
(⼀) 歌舞的和谐美
羌族⿎舞的特⾊是歌舞相伴,不⽤伴奏。但也有⼀个特例---“布兹拉”,只⽤⽺⽪⿎和响盘进⾏伴奏,其他的都是徒⼿⽽舞,主要采取呼喊的节奏,配以整齐的踏步,或者以本民族传统的民歌进⾏伴奏,舞风拙朴,情感炽烈。其伴奏的民歌或轻快,或稳重,有着⾮常多样化的节奏,⽽⼭歌则有着特别的⼭地风味,表达出质朴的民族特⾊;歌唱的内容丰富多彩,可⽤作迎送客⼈、祈祷、庆祝丰收、祭祀,或者送别故⼈等⽅⾯。
“萨朗”的基调是欢畅的,舞蹈节奏⾮常明快,强弱快慢之间和舞蹈形成了相互促进的效果,这类舞蹈中典型的是《莫斯罗多》; 《真真真哟嘞》所表达的韵味更为原始古朴,因此在节奏上较为平稳,也和该类舞蹈的起落上下的动作之间有着良好的配合,该类舞蹈中有代表性的是《查查查威勒》和《莫连舍舍》;⽽“巴绒”的风格则是古朴中蕴含⼀种韵律美,以⼀种悠扬的曲调很好地表达出情感。
该类歌词⼀般都⾮常简单
,传递出⼀种质朴,和舞蹈中急促踏步和转胯运动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让观众感受到和谐,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嗬伊莎》、《嗬罗三啧》之类的曲⽬。该类歌曲都为对应的舞蹈提供了内在动
律,实现了全⾯的⾳律保障,⽽舞蹈将歌曲的意境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从⽽在视觉和听觉两个⽅⾯共同营造了动⼈的和谐美。
(⼆) 围⽕连袂的古朴美
羌族从古以来都喜爱在⽕堆旁边舞动,该民族的传说《燃⽐娃取⽕》就反映了这种现象,很久以前,羌族青年燃⽐娃 (⽗母分别是天神格蒙西和羌族姑娘阿勿巴吉) 历经多重磨难,终于从他⽗亲⼿中获得了⽕种,也就是两块⽩⽯,并在他⽗亲的指引下,利⽤⽩⽯之间的撞击迸发的⽕星,将准备好的⼲草和树枝点着,为羌家点燃了第⼀堆篝⽕。羌族⼈为了庆祝得到了⽕种,不但歌唱、⽽且跳舞。
因为这种民族情感,所以只要是丰收等节庆期间,或者婚丧嫁娶等
重要活动中,以及为了消灾祈福进⾏祭祀时,该民族都会点燃“万年⽕”,并且以⽕堆为中⼼跳起⾮常丰富的传统舞蹈。
“萨朗”在跳动过程中,通常形成男、⼥两队,男队在前,每⼀位跳舞者都⼿拉⼿,以篝⽕为中⼼形成圆圈的队形,并按照逆时针的⽅向转动。随着圆圈的变动,篝⽕旁的歌舞持续反复,渐渐加快速度,⽽且舞者的情绪也不断⾼昂。“哟粗布”主要是室内跳动的⼀类舞蹈,可以是随意多的⼈参和,⼤家拉⼿后形成了弧形,并且⾯对⽕塘开始跳动,其中也主要是采取逆时针的⽅向转动,在唱跳之间左
右移动,或者⼿臂互相牵连,或者甩⼿搭肩,这种跳动常常会跳很长时间,在⼤家都尽兴后才停⽌。该类传⾃于⾮常久远的祖辈的,具有⾮常原始古朴⽓息的,⾯⾯相对,⼿臂互牵,以⽕堆为核⼼,按照整齐划⼀的节奏翩翩起的形式,是长期的历史进程⾥,羌族⼈和周边环境战⽃和适应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反映的是该民族坚毅、团结以及乐观的思想意识。是基于质朴⽣存愿望⽽形成的羌族特有的审美⼼理,展⽰了⼀种⾮常古朴的艺术魅⼒。
(三) 神秘虔诚的虚幻美
羌族只要是举办祭祀仪式,或者开展⼀定的习俗活动,都会由舞蹈伴随着整个过程。“释⽐”带领每⼀位参和者,⼀边击⿎⼀边跳动,演绎着传统“布兹拉”舞蹈,随⽪⿎的节奏,队形产⽣各种变化,舞者跳跃往复、穿梭⽽⾏,从激烈的⿎声⾥表达出了⾮常惊⼈的⽓韵;“哟粗布”动作舒缓,恰如在⽣产活动的再现,⽽其中融⼊的祭祀动作,将虔诚的⼼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说: “哟粗布就是给天地献礼,以求得天地和祖宗的保佑”;⽽“萨朗”和“巴绒”起初⽤于对⼥神的歌颂,如今也⽤于羌族的妇⼥节。不管是出现在祭神的场合,还是为了娱神⽽跳动,这些舞蹈都反映了羌族民众将各种愿望和期待表现为以“神”为对象的精神诉求的现实⼈⽂特点,具体到舞蹈形式上来说,就产⽣了⼀种具有很强的神秘性,同时体现羌⼈⾮常虔诚的宗教虚幻美,这种视听冲击能够直接⼼灵,达到让⼈⽆法忘怀的效果。
(四) 同边、“S”形动态美
羌族长期居住在⾼原环境⾥,⼀般都在⼭区开展⽣产劳动,从⽽使得反映这些具体⾏为的羌族舞蹈中存在较多的顺边,也就是说同⼿同脚的以及出脚顶胯的基本动律。这是因为,羌族民众常常要⾝负重物在坎坷的⼭路上⾏进,或者采⽤筛⼦、笸箩等⼯具在⽥间地头劳作或者上房顶晒场的情况下,同⼿同脚的⾏进⽅式,以及出脚送胯的⾏为能够达到最好的省⼒、放松等效果,所以,源⾃于⽣活的⾏为特征培育了羌族民众基本的民族审美观念,并且通过艺术转化,形成了和众不同的羌族舞蹈风格。
三、羌族舞蹈审美特征的成因
(⼀) 古羌⽂化的延续和传承
分析羌族民间舞蹈的特点,离不开其民族⽂化的滋养。羌族歌舞⼀⽅⾯⽤于劳作后的娱乐,⼀⽅⾯⽤于礼仪,⽐如祭祀等等。胯部动律可以说是羌族舞蹈的特点之⼀,这可追溯到远古,在语
⾔不发达以前,⼈们的交流依靠动作和⼿势,男⼥双⽅靠舞蹈来交流情感,表达爱意。从古代的岩画,以及汉代的画像⽯中可以看出,男的形象具有阳刚美,⾻骼健壮,肌⾁发达。众所周知,原始社会农业刚刚萌芽,远古的⼈类以狩猎、畜牧、采集果实和植物种⼦为⽣,⽣存是第⼀要务,丰满、健壮是古⼈的追求,符合古⼈的审美需求。羌族民间舞蹈在岁⽉的磨砺中,更具端庄、柔美的特⾊,兼具古代遗留的原始风情。
(⼆) ⾃然环境和⽣产劳动对舞蹈的影响
羌族的⽣活领域处于⾼⼭峡⾕间,⾏⾛不便,⽣活以狩猎为主,农耕为辅,为避⽔灾住独脚楼,所有这些都是羌族民间舞蹈的基础,跨部、下肢、脚完成主要舞蹈动作。羌族民间舞蹈的另⼀个特点是多以下肢和双臂完成,⼿运动不多,这契合羌族⼈们长期的⼭间⽣活,搬运物资需要⼿臂,⽽下肢可以⾃由地⾏⾛,也可以适时地换个动作及姿势解乏,在长期的⾏⾛劳作中,其腿部更加灵敏有⼒,动作也⽇渐规律化,有了舞蹈的萌芽。
由此可以看出,羌族民间舞蹈来⾃于⽣活和劳动,其内容也多和劳作⽣活有关,其舞蹈动作呈现⼀种劳作状态,是其⽣活劳作的⽣动再现。在舞蹈中,丰收的欢乐场景随处可见,诸如动作中的插秧,采茶,以及收割,⽆不蕴含着劳作之美和欢乐的情绪;在⼀个舞蹈中,歌舞者⼿拉⾐⾓,屈膝,胯部带动上肢,有节奏的动作,正是以簸箕筛簸⾕物的⽣动再现;⽽舞蹈中⼥性的风摆荷叶形象,飘逸、轻灵,极具阴柔之美。羌族舞蹈取之于⽣活,⼜装扮了⽣活,并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观念,其服饰也具有⼀定的特点。
核电站怎么发电(三) 原始宗教的影响
原始社会,远祖对⼤⾃然的现象不理解,以为神做法。崇拜⾃然是远古遗留下来的传统,羌族也然,所以神秘的宗教信仰在舞蹈中多有呈现,⽤于祭祀的舞蹈保留很多,并形成⼀种风俗,巫师具有⼀定的权威性。换⽽⾔之,就是说羌族民间舞蹈来⾃于远古的宗教祭祀,也和本民族的巫⽂化有关。以舞敬神是羌族舞蹈的最⼤特点。
释⽐即为羌族的巫师,其法事活动有三个等级三个地点:上坛、中坛、下坛,活动仪式严谨虔诚。其中上坛⽤于记述,记载此次活动的⽬的,中坛和
下坛⽤于祭天地神仙、祈祷还愿、跳丧、祈祷风调⾬顺、占⼘、驱⿁避邪等,这些活动以跳莫恩纳莎舞为主。⽽⽺⽪⿎舞是羌族祭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于独舞、对舞,以及集体舞等,虽然舞蹈名字和作⽤各异,但舞蹈动作相似。再者,对舞和集体舞主要⽤于祭祀,场地为上坛和中坛,独舞⽤于占⼘和驱⿁。⽺⽪沉重、⿎舞稳健、粗犷,⼜张⼒⼗⾜,彰显了羌族舞蹈的风格。
(四) ⾳乐、⽂学的影响
能歌善舞是羌族⼈的天性,表达着他们朴素的愿望和情感,⽆论欢庆和悲伤都由舞蹈来表现。⽽歌舞的内容多姿多彩,歌词简练⽣动,舞蹈动作拙朴,歌舞的配合使表现内容⽣动有趣。舞蹈也是羌族⼈们⽣活的⼀部分,⽤舞蹈诠释⼼情也是他们不变的情怀。伴舞的歌曲旋律优美,内容多变,舞蹈节奏舒缓有致。羌族歌舞和羌笛相伴,使歌曲更为动⼈,舞步更为粗犷,柔美和阳刚⾼度契合,艺术感染⼒强劲,这也是羌族歌舞的⽣命⼒所在。
四、羌族舞蹈的⽂化内涵
(⼀) 原始古⽂化
这类舞蹈植根于羌族的原始⽂化,在历史上的迁徙过程中,羌族舞蹈在不同的环境⾥,和其他民族⽂化之间相互交融,逐步发展和演变。1973年青海⼤通县孙家寨马家窑墓葬出⼟了绘有舞蹈图案的陶盆,和羌族的“舞⼈图”相似,陶盆上的舞⼈形象质朴,相互并肩携⼿,欢快舞动。后⼀类⽂化遗址是黄河区域的新⽯器中期⽂化;⽽前⼀类遗址主要是古河湟地区的⽂化,都是古羌⼈聚集的主要区域。所以“舞⼈图”描述的正是古羌⼈祖先跳舞活动。
自制过滤器(⼆) ⾼原农牧⽂化
古羌⼈⽣活在⾼原⼭地,长期的农耕和牧猎⽣活,形成了⼀种独特的⽂化。范晔在《后汉书》中提及,羌⼈“以产牧为业”;以此为基础很多学者认同的是:“牧对应的是牧⽺,产反映的是粗耕。羌族主要形成的是牧⽺为主,粗耕为辅的⽣产⽅
全域静态管理是什么意思式,其中男⼦从事前者,⼥性承担后⼀种活动,体现的是该民族的原始分⼯。”
畜牧和农耕这两种不同⽂化的共同影响,决定了羌族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其流传的歌舞正是⾼原农牧⽂化的展⽰和传承,使得羌族舞蹈出现和演进也都渗透着该类⽂化的独特⽓息。
峥嵘(三) 释⽐⽂化
“释⽐”是羌族南部⽅⾔中对民间经师的叫法。这类法师在羌族社会扮演者⾮常重要的⾓⾊,在所有的五格三才
祭祀或习俗庆典中是主持⼈物,⼀般来说在
族内德⾼望重,⽽且歌舞全能、懂得⾮常多。就像羌族谚语所阐述的那样“官有多⼤,释⽐就有多⼤”,该类⼈员是羌族民众⼴泛尊重的对象。
释⽐⽂化全⾯体现的是羌族的原始宗教⽂化,和羌族的历史有着必然的关系,其表现不仅限于思想、政治、经济,还存在于民俗、艺术中,特别对于该民族的舞蹈艺术有着⾮常重要的启发和影响作⽤。在祭祀中,“释⽐”边歌边舞,如天神降临,并配合法器和舞步表演出⼀种神⼈之间的沟通交流的场景,使得羌族民众现实和精神得到统⼀,使得精神层⾯的各种诉求得到较好的满⾜。
(四) ⽆字⽂化
羌族虽然有民族语⾔,但是在⽂字⽅⾯却是空⽩。在历史发展中,不被⽂字限制的羌族⽂化,主要是通过“释⽐”和族内部的代际之间的⼝头交流或⾔传⾝教的⽅式得以传承和发展。⽽羌族舞蹈作为其中⾮常完善的⼀种符号体系,能够较好地承担⽂字的功能,从⽽将该免租的情感,和经历的各种历史事件记录下来,从⽽在羌族⽂化中成为⼀种具有集合性质的和象征性质的独特⽂化元素。
五、结语
多彩的羌族舞蹈艺术反映的是历史悠久的羌族⽂化,能够表达羌族内⼼和灵魂层⾯的民族情感,是羌
归去来兮辞原文及翻译族民众和不同环境进⾏磨合后形成的⼀种协调性的艺术,对于羌族民众的⽣活和精神来说,是⼀种⾼度全⾯的综合。重视⾮物质⽂化遗产保护,探讨发扬民族舞蹈的时代要求,决定了以羌族舞蹈艺术为对象的学术讨论和获得的结果,对延续和发展羌族舞蹈有着⾮常明显的实际价值。
所以,深⼊探讨羌族舞蹈,为该类民间艺术具有更强的活⼒和⽣命⼒提供基础,有着⾮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