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为何没有大师
今日中国为何没有大师
和谐号和复兴号的区别
                        04教育学    于杰    2004414031 
近年来,学术界开展了关于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的争论,国人无不痛彻心扉,大声疾呼:泱泱大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级的人才?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才能被称为大师?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对“大师”的解释是:“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为大家所尊崇的人。” 袁绪程教授将大师定义为超出一般人才之上的、杰出的、特别有创造力的,甚至是伟大的人才,他们的思想、智慧、才能、品格不同程度地引领和影响了他们的同时代人,并对他们的时代或后代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文学艺术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像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力士多德、休谟、洛克、斯密、康德、黑格尔、牛顿、爱因斯坦以及我们中国古代的孔子、墨子、老子、庄子等无疑是大师,或超级大师,或伟大人物。中国近代的康有为、梁启超、鲁迅、胡适、蔡元培、李四光等等则为一般的大师或杰出人物。那么,现在我们的大师又去哪了呢,大学里的大楼越来越多,大师却已远离我们。
中国出不了大师无非与政治、经济、教育等因素相关,现在笔者从教育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第一、中国高校注重物质建设,忽略学术建设。中国高校盖大楼的速度在世界的高校中是第一的。全日制大学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108万扩张到2004年的447万,高校在校学生2000万,居世界第一,毛入学率从工商年检1978年的1.4%到今天已超过9% , 2020年的目标是40%。按照国际惯例,超过5%时,高等教育为大众型,超过50%为普及型。虽然中国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但是大师却还是没有出来,安心搞学问的人反而越来越少,为什么?因为他们在忙着高考扩招,忙着盖大楼,忙着搞产业教育。扩招能带来更多的学生,盖大楼能改善学校环境,产业教育能赚到更多的钱,然而这样就可以提高学校的名气吗?一所知名的大学,不在乎它有多少学生,有多少大楼,有多少钱,而在乎它有没有大师,有多少大师。这几年研究生数量上升速度在世界上是惊人的,2005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117.2万,首次破百万。2005年上半年在校的研究生规模是79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4.35万名。然而美国这个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里,授学士学位的普通高校占18% ,硕士学位的占15%,博士学位的只占7%。中国大学生的数量要远远多于美国,然而,质量却相差甚远。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火箭90%是由该学院设计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有31个来自该学校。如果以中国的标准来评价,比如教师数量、学生数量等,那它肯定排不上号,因为它只有2000名学生。
    第二、中国的高考制度不合理。中国高考集中在67日、8日两天,十几年的学习就为了这两天,成败就在此一举,一分之差决定命运,考中了的喜气洋洋、意气风发,落榜了的垂头丧气、懊悔不已。但是谁敢保准这些落第的人中没有未来的大师呢?另外,中国的招生制度也不合理,考生报志愿时分批次的,如果一考生没有被某一所一本A批次的学校录取,那么他就只能上一本B批次的学校了,例如,某一考生高考分数是600分,他报的一本A志愿是清华大学,一本B志愿是河北大学,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是620分,复旦大学的分数线是580分,河北大学的分数线是550分,他没有被清华大学录取,那么他只能上河北大学,而不能上复旦大学。相对于中国高考制度,美国的考试制度要合理得多。美国入学,需要具备5个条件,SAT考试,中学成绩满220个学分,平均成绩达到2020放假安排>草菇B(其中一半是考试,一半是做项目的成绩),推荐信,面谈。SAT考试两门课总分1600(2005年开始三门课,总分2400)。国外学生想去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这些好学校,SAT成绩要求也很高,得在13601540分或1400-1590分。但SAT一年可以考邓伦的女朋友7靠近一点点次,并且可以选择其中最好的一次成绩上报。7次还考不上,那只能证明你水平有问题,不适合这个学校。并且,美国高校录取学生也相对比较灵活,我有个同学,成绩、能力都很突出,报考哈佛大学没能录取,给哈佛的教授打了个电话,教授感觉这学生还不错,于是就多招了他一个,结果那
个同学现在学习成绩在哈佛名列前茅,人才就是就是这样出来的,而我们“一刀切”的制度不知埋没了多少人才,不知切走了多少“潜在的大师”。
第三、中国高校学习环境的不对称。中国高校注重硬件环境建设,校园环境比较好,但是却忽略软环境的建设。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课程少了,老师管的也松了,所以开始变得堕落,整天玩电脑游戏、打篮球,“课基本在逃,考试基本靠抄”在学校里盛行。为什么呢,一方面大学生的自制力太弱,另一方面,高校的管理制度也存在缺陷。大学生每学期只与辅导员见面一两次,专业知识学习基本没有老师进行指导,学生出现什么状况,老师基本也不知道,学生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进行学习、生活,又有几个能变得优秀呢?而国外大学基本 “以学生为中心”,关于导师和学生的关系,牛津大学有这样一个说法:导师对学生喷烟,直到在学生心里点燃火苗。我并不赞成导师吸烟,但我觉得这种比喻很对。或许,中国的高校教师爷该多关心关心学生,各高校的学术泰斗也该队学生们“喷喷烟”吧。
    我们期待中国大师的出现,期待中国文艺复兴的来临,希望我们不要等得太久。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