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学教科书中鲁迅作品的接受历程
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学教科书中鲁迅作品的接受历程
    摘 要:鲁迅作品体现出知识分子敢于直面现实、勇于承担苦难的勇气与毅力,具有经典性与永恒性。90年来,鲁迅作品在中学教科书中都未曾缺席。研究鲁迅作品过去90年在中学教科书中的接受历程,能梳理出鲁迅作品在各时代的性质与地位,从而为今后如何学习鲁迅作品做一点贡献。
  关键词:鲁迅作品 教科书 接受历程
  20世纪的中国,承载着过多的痛楚。自五四时期起,时代留给我们最可贵的精神遗产就是知识分子敢于直面现实、勇于承担苦难的勇气与毅力。在这一点上,鲁迅就值得我们走近。
  鲁迅作品进入中学教科书最早在1923年。鲁迅作品是作为首批现代白话文学作品而进入中学语文教材的。这说明,鲁迅作品的经典性从一诞生就已被确立。1923 年 8 月,由范祥善等编辑,胡适等校订,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学制国语教科书》选有《故乡》和《鸭的喜剧》,这是鲁迅作品最早的选本。此后,民国时期各套中学语文教材都选编了相当数量的鲁迅作品。据统计,民国时期鲁迅作品被编入教科书中的篇目大致是18篇,多为小说与散文,鲜有杂文。
  与之相反,同期在中共解放区,中学教科书中的鲁迅作品多为充满斗争性、现实性的杂文,未录入一篇散文。1937 年 10 月 19 日,在陕北公学校作了《论鲁迅》的演讲,称“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圣化”鲁迅的开始。鲁迅在这里,文人的身份基本为战士的身份所覆盖。与此呼应,1946年由胡乔木主编的《中等国文》共收入鲁迅作品 11 篇,选编标准则是服务于革命战斗。 国庆节的周记
  新中国成立至前,人教社共编写有5个版本的教科书:1950年版,1958年版,1959年版,1960年版及1963年版。仅这五个版本共收录鲁迅作品就达27篇。值得注意的是,1950 年 11 月,成为新中国第一套国家统编教科书的《初级中学语文课本》与《高级中学语文课本》收入鲁迅作品 15 篇,包括 《孔乙己》等7 篇小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4篇散文,《最先和最后》等4篇杂文。虽然受“阶级斗争工具论”影响,中学教科书中的鲁迅作品无可避免地存在泛政治化倾向,但可以看出,这一版本在文体上还是比较注重多样性。而从1958 年《语文》课本始,鲁迅作品打上了鲜明的政治烙印:其一是这些教科书中鲁迅的作品数量远远多于其他作家,其二是收入的鲁迅作品绝大部分是充满战斗性的杂文。共和国建立到期间,鲁迅作品沦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为阶级斗争服务。
  十年间,语文教育变成了“政文”教育,鲁迅作品被改造、限制后拿来利用,成了“文化大批判”的“武器”。1969年《北京市中学试用教材》语文科选录《“友邦惊诧”论》、《论“打落水狗”》、《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等15篇作品。中后期,鲁迅作品甚至成为中学语文科目中唯一的文学类型。表面繁华的背后,是狭隘地曲解、践踏鲁迅作品,是打着学习鲁迅的幌子在反鲁迅。
  过后,以阶级斗争为纲虽已成为历史,但余波尚存。对鲁迅作品的分析仍保留着浓厚的政治彩,教科书中也有意地选择了那些斗争性强烈的文章。人民教育出版社自1978 年至1990年就对语文教科书进行了4次调整,《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经典作品一直被保留,《阿长与〈山海经〉》等文学意味较为浓厚的作品开始被选入,与现实政治斗争关系较为密切的杂文篇目有所减少。然这一时期鲁迅作品的编录仍有较大局限性:首先是将某些带有政治意味的作品地位抬得太高,选入作品被解构得支离破碎,文学性欠缺,像《故乡》那样的作品太少;其次是某些作品,如《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过于深奥,不适合中学生学习。 8023的含意
  21世纪鲁迅作品在教科书中收录有所减少,2004年版的语文教本中有《记念刘和珍君》
小制作小发明图片、《祝福》、《药》等7篇。但是在读本中,鲁迅作品数量明显增加,并且为了更全面了解鲁迅其人其作,读本还配备了其他学者针对鲁迅作品所写的评论,如针对《阿Q正传》,就有张天翼的《论〈阿 Q 正传〉》、邵燕祥的《鲁迅“丑化”了阿Q吗?》等文章。这在鲁迅作品的传播、接受与阐释历程中,无疑是一种进步。
  20世纪20年代以来,鲁迅作品在教科书的地位无人能及。但是值得深思的是今后如何学习他的作品。生搬硬套似地以政治眼光解读是不对的,完全脱离时代性对之进行主观臆想也行不通。在充分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学习鲁迅作品的文学性大概说得过去。
  回顾90年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对鲁迅作品的接受历程可以看出,不管中国政局和经济如何变化,不管时人的文学理念与文学价值取向呈现出何种变化,不管鲁迅被神化还是被刻意贬低,鲁迅作品在中学教科书中都未曾缺席。虽然过多地被利用,但依然闪耀着一个知识分子所具备的独特的光芒:鲁迅的文章保存着中华民族的苦难记忆,只有读懂他的作品,才能了解文学的魅力,也才能在震惊与悲伤中到前行的动力。
  参考文献:
岳母之乐
  [1] 鲁迅,《鲁迅全集》(全18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 刘心皇,《现代中国文学史话》[M],台北:中正书局,1971
高速免费时间2020年7月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5]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彭飞龙(1988.1~),男,河南洛阳人,硕士研究生,海南省东方市民族中学教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