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篇《三国志·周瑜传》
第一段
五月一日放假安排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父异,洛阳令。
【注释】
周景:(?—168年),字仲飨,扬州庐江郡舒县(今安徽庐江市)人。东汉名臣,山阳太守周荣之孙,尚书郎周兴之子。初为大将军梁冀掾属,迁豫州刺史,转河内太守。梁冀被诛后,以梁冀故吏连坐,遭到免官禁锢。后以贤名,征召入朝,迁将作大匠、尚书令、司空,累官太尉,曾与杨秉一同奏免贪吏五十余人。建宁元年(168年),去世,以拥戴汉灵帝登基之功,追封安阳乡侯。
周忠:字嘉谋,扬州庐江郡舒县人。曾祖周荣,山阳太守。祖父周兴,尚书郎。父周景,太尉,安阳乡侯。兄周崇,甘陵国相。子周晖,雒阳令。再从子周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
少历列位,累迁大司农。李傕郭汜犯长安时,以光禄大夫代皇甫嵩为太尉,录尚书事,以灾异免。复为卫尉,从献帝东归洛阳。在曹阳与杨奉、董承等阻击李傕,被击败。
太尉:中国秦汉时中央掌军事的最高官员,但终秦一朝未任命太尉;秦朝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并为“三公”。
ubuntu 安装
有礼貌的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合肥市舒县)人 。东汉末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
身体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追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
在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
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周瑜,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人。他的堂祖父周景、周景的儿子周忠,都做过汉朝的太尉。周瑜的父亲周异,当过洛阳县令。
第二段
瑜长壮有姿貌。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於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瑜从父尚为丹杨太守,瑜往省之。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遂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乃渡击秣陵,破笮融、薛礼,转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刘繇奔走,而策之众已数万矣。因谓瑜曰:“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卿还镇丹杨。”瑜还。
【注释】
姿貌:美好的容貌。
孙坚:(155年-191年),字文台,汉族,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后裔。 [1] 东汉末年将领、军阀,三国中吴国的奠基人。史书说他“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曾参与讨伐黄巾军的战役以及讨伐董卓的战役。后与刘表作战时阵亡。因官至破虏将军,又称“孙破虏”。其子孙权即为孙吴的开国皇帝。孙权称帝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
推:让出,献出。
升堂拜母:指双方共结为通家之好,也作“登堂拜母”。升:登上;堂:古代指宫室的前屋。拜见对方的母亲。指互相结拜为友好人家。
历阳(今安徽和县)由古称改名和州、和县,兵家必争之地。
历阳当江淮水陆之冲,左挟长江,右控昭关,梁山峙其东,濠滁环其北,为“淮南之藩维”,“江表”之保障,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据古籍记载,长江下游渡口有二。一是瓜州渡:京口(今镇江)与对江广陵(今扬州)通道。二是横江古渡:历阳与对江采石通道。长江流向由西向东至境改为南北向,“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故名横江。凡自
淮西来者,必趋渡江,进取京陵。南略北地,亦由采石渡江而西。南北起事发难,历阳当其要冲。
谐:成功,完结。横江:横江浦,安徽和县东南,古长江渡口。当利县。
秣[mò]陵:是座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江苏名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置秣陵县,秦汉以后一直是江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直至三国时孙权才把中心移向金陵。因此有“先有秣陵,后有金陵”之说。
秦代置秣陵县。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显示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威,曾经五次出巡,其中有两次路过今南京。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回归,至金陵时,几个陪同的望气术士见金陵四周山势峻秀,地形险要,就对秦始皇说:金陵有天子气。秦始皇一听大为不悦,命人开凿方山,使淮水流贯金陵,把王气泄散,并将金陵改为秣陵。“秣”是草料的意思,意即这里不该称金陵,只能贬为牧马场。秦朝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郡)。秦朝所置秣陵、江乘、丹杨三县县治都在今南京地区,其管辖范围为宁镇山脉以南,横山以北,茅山以西的广大区域。起初均隶属鄣郡,后又一度改属会稽郡。今秣陵镇(一名秣陵关),就是秦汉时代南京地区的政治中心——秣陵县城。李清照的词“春归秣陵树、
人老建康城”,说的就是南京。秣陵亦可指今南京市区的秣陵路。
笮融(zé róng),东汉末豪强。丹阳(治今安徽宣城)人。初聚众数百,往依徐州牧陶谦。谦使督广陵、彭城运漕,并任下邳相,遂放纵擅杀,坐断三郡委输以自入。曹操征陶谦,徐土骚动,融将男女万口、马三千匹走广陵,广陵太守赵昱待以宾礼。融利广陵之众,因酒酣杀昱,放兵大略而去,过杀彭城相薛礼。兴平二年(195),与盟主刘繇同为孙策所破。奔豫章,杀太守朱皓,得罪刘繇,为繇所破。败走入山,为民所杀。
薛礼:本为彭城相,后为陶谦所逼,屯兵秣陵,与笮融同奉刘繇为盟主。孙策攻刘繇,笮融、薛礼被击败,薛礼后被笮融所杀。
湖孰:湖熟设县于西汉初年。汉初,今南京地区秣陵、丹阳、江乘、溧阳、棠邑五县之设皆承秦制,“惟析分江乘县地东境新置胡孰、句容两县”(引自《南京历代风华》;一说胡孰县为析分秣陵县所置)。胡孰县治所在今江宁区湖熟街道,当年辖地大约方圆百里,先后属鄣郡、丹阳郡。西汉元朔元年(前128)改为侯国,延至东汉。东汉时,湖孰改称湖熟(一作湖孰)。三国时,吴改置典农都尉。西晋太康元年(280),晋灭吴,复置县。隋开皇九年(589)平陈以后,并入江宁县。从此,湖熟降格为镇。
江乘(shèng)县是南京在南朝时期下辖的一个县,故址在今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学城一带,为长江下游重要渡口,当南北交通要冲。
曲阿[qǔ ā],江苏省丹阳市的古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孙策投寄袁术篱下,屡立战功,却不受重用。建安元年(196年)三月,原孙坚部将朱治建议孙策脱离袁术,返回江东故乡,创建基业。此时,袁术派吴景、惠衢率军攻张英等未克,孙策遂趁机要求助吴景平定江东。袁术许之,向朝廷请封孙策为折冲校尉。孙策率步兵千余人、骑兵数十人,由寿春(今安徽寿县)南下,沿途招兵买马,进抵历阳时,部队已增至五、六干人。孙策好友周瑜在其从父丹阳太守周尚支持下,率军及携带大批粮秣来历阳迎接孙策,实力大增。孙策英勇善战,又知人善任,治军严明,深得民众拥护,遂率军进攻横江、当利,首战克捷,乘胜渡长江南下,军锋所向,无往不胜。于是,孙策首先集中兵力,攻取扬州刺史刘繇屯积粮秣和军械的牛渚山(又名采石山,今安徽当涂北),攻克彭城国相薛礼驻守的秣陵城(今江苏江宁秣陵关),击败驻守秣陵城南的下邳国相笮融。随即挥师进击刘繇部将驻守的梅陵(今江苏南京雨花台)、湖熟(今江苏江宁湖熟镇)、江乘(今江苏句容北),先后攻克并歼灭了刘繇布防在曲阿外围的守军,迫使刘繇
率兵出城决战。孙策趁势猛攻,刘繇大败,逃往丹徒(今江苏镇江东)。孙策占领曲阿,慰劳嘉奖将士,颁布政令,安抚地方民心,前来归附和应征的人,从四面八方接踵而至,孙策很快集结到2万余人,战马1000余匹,声威震动江东。
点评:此战,系孙策开创江东根据地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战役,为以后发展壮大奠定基础。
刘繇(yáo,一读yóu)(156年-197年),字正礼。东莱牟平(今山东牟平)人。东汉末年官员、汉室宗亲,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太尉刘宠之侄。
最初被推举为孝廉,任郎中。授任下邑长,因拒郡守请托而弃官。后辟司空掾,除侍御史,因战乱而不到任,避居于淮浦。诏书任命其为扬州刺史。先后与袁术、孙策战,朝廷加其为扬州牧、振武将军,但最终还是败归丹徒。又击破反叛的笮融,不久后即病逝。
未来高薪职业吴会:秦汉会稽郡治在吴县,郡县连称为吴会。
山越:是汉末三国时期江南地区越部落占山为王武装势力的统称。东汉末年,黄巾之始,天下大乱,有潘临、彭绮、彭式、费栈、祖郎、严白虎、金奇、毛甘、黄乱等诸多地方割
据势力,因社会动荡,或者不纳王租而占山为王,被统称为山越。
【译文】
周瑜身体修长健壮、相貌俊美。当初,孙坚举义兵讨伐董卓,将家眷迁置舒县。孙坚的儿子孙策与周瑜同年,周瑜与孙策交谊深厚。周瑜让出路南一所大宅院给孙策居住,还常去后堂拜见孙策的母亲,各种生活所需两家共通有无。周瑜的叔父周尚为丹杨太守,周瑜前往看望,正碰到孙策打算东渡长江,到了历阳,孙策派人送信告知周瑜,周瑜领兵前来迎接孙策。孙策十分高兴地说:“我得到了你,大事就顺利了。”于是周瑜跟随孙策前往攻打横江、当利,全都攻克。随即又渡江进击秣陵,打败笮融、薛礼,转而攻下湖孰、江乘,进军曲阿,刘繇逃走,此时孙策的军队已扩展到几万人。于是他对周瑜说:“我用这支队伍攻取吴、会两郡,平定山越,已经足够了。你还是回军镇守丹杨。”周瑜回到丹杨。
第三段
顷之,袁术遣从弟胤代尚为太守,而瑜与尚俱还寿春。术欲以瑜为将,瑜观术终无所成,故求为居巢长,欲假涂东归,术听之。遂自居巢还吴。是岁,建安三年也。
第四段
(建安三年)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茅台系列酒价格表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以瑜恩信著於庐江,出备牛渚,后领春谷长。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复进寻阳,破刘勋,讨江夏,还定豫章、庐陵,留镇巴丘。五年,策薨,权统事。
【注释】
牛渚zhǔ,为中国历史上向为南北纷争,兵家必争之地。在今安徽马鞍山市采石镇。名缘于采石矶三元洞西南有一洞,深不可测。民间传说,古时此洞出金牛。因此,采石矶又叫牛渚矶。这一带概称牛渚。此处向为大江战略要地,南京上游咽喉,是长江三大矶头之一,形势十分险要。唐李白有“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千古绝唱。东晋征西将军谢尚在此筑城驻守。今采石公园东北的荷包山就是当年谢尚练兵的场所。史载,当年谢尚月夜泛舟,秋风萧索,江涛奔涌,听到袁宏在船上朗诵自作的《咏史诗》,不能自已。李白身历其境,作《夜泊牛渚怀古》所说:“空忆谢将军”,讲的就是这段史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