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广东华南师大附中高考临门一脚历史整理资料升华感悟理解命题——近七年广东新高考主观题一览表
近七年广东高考卷文综(历史)卷命题特点
今年是广东省新高考文综考试的第四年,2013年高考广东文综(历史)卷充分体现了广东省单独命题以来命题思路和技巧的一贯风格,朴实而不平庸,稳重而不失灵动,继承中又有创新,立意高远,重视主干知识、思维创新和史学价值观的引领。近四年广东高考的文综历史试题,基本保持了以下四个特点:学术性(尽量反映学术前沿和研究热点)
情境性(设计新材料新情境,重视史料证据,发挥历史的特有功能)
时代性(隐形考查社会热点,以史为鉴,体现人文关怀和社会良知)
基础性(源于课标“教材”,高于教材,考查教材的主干知识和学科多种能力)
提示:把近七年尤其是2010—2013年的广东高考试卷订在一起,经常研究,将会收获巨大。
万变不离其宗,广东高考题材料和命题角度很新颖,你肯定没有见过的(见过的话也是一种感觉)。但答案很朴实,都是重要概念和主干知识,很大气的内容。联系答案时,要理解命题者意图。
与平时考试的内容相挂钩,要灵活掌握;
与平时老师总结的小归纳相联系;
与那段时间发生的政治、经济、思想的重大事件相联系(把握阶段特征),把分散在教材不同的内容要组合在一起。佛说人生
第一部分背诵考纲,回归基础,把握主干
“收缩复习”抓“线索主干”,粗线条、多循环看标题,同时看重点问题寻灵感。
一、教材目录、黑标题(单元归纳);横向、纵向知识联系默写考纲
导言;本课要旨上午集中两个小时理解记忆
二、重要历史概念列举概念,掌握内涵(名词解释)
平时小专题归类(第一轮和第二轮复习中总结的);平时讲卷,反思总结
三、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中外14个转型时期)结论句、关键词
关注第二轮复习中提到的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社会和科技文化(相互关系)
四、关注时事,以史为鉴,联系教材,组合主题(见20个“主题”归类)
货币;城市化;社会体等
从考查方式看,古代史侧重于考查史实、重要概念;近现代史侧重于考查因果关系和阶段特征。
从考查内容看,中国史侧重于考查社会政策、社会保障、教育、水利、人口迁移等。中古史隋唐制度创新、明清转型等;中近史辛亥革命前后;共和国史侧重于经济调整。
世界史侧重于考查经济政策变革,包括城市化、货币、经济全球化、福利制度、两次工业革命、启蒙运动等。从国别上看,侧重于美、苏、英、日。
第二部分浏览试卷,错题回看,保持题感
一、重点研究近7年广东高考题命题样式、行文风格和答案设计,参考对照近几年全国文综、上海等高考试题。
二、再次查看2014考纲当中的题型示例(尤其主观题),体会其命题思路、风格和解法。
三、回看8次大考(5次月考和3次模拟考)的试题,会有新的体会和灵感升华。出自己错误的地方,查漏补缺,快速回看知识要点和阶段特征。
疾风之刃斩狂2014年广东各地如深圳、汕头、珠海等一、二模题后,结合近七年广东高考,最后做一个方向性的重点讲解。
四、从命题程序上把握,每两三天作一定习题,保持题感(考前训练题)。
历史选择题命题趋势
1.对时间、阶段特征和历史概念的考查比重越来越大。
2.都注意运用历史知识解读新情景和新材料。
3.注重考查学生对图表信息的把握。
4.史学探究试题呈现日益增长趋势。
5.因果、比较、本质类型题的基本学科能力还经常用到。
主观题的命题特点
1.围绕一个主题命制主观题,跨度大、学科综合程度高、能力要求强;如社会阶层;工业革命、自由贸易;城市;货币;教育;人口迁移;水利建设等。
2.分析历史现象的原因、影响和认识历史问题在高考考查中比例很大。
3.强调历史小归类,考查学科基础和主干知识。
4.材料阅读量不是很大,但考查考生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要求不减。
5.比较型试题比分下降,但关注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加强,尤其近现代史。
答题提示
考查的是基础和主干知识;
列简要提纲,联想教材由大到小;
点多面广;采点和采意相结合
生吞结局看分值给分(6分三个要点左右等)
什么匆匆注意多角度、多层次思维(政治、经济、思想等)
从材料中、教材中、独立思维言之成理中寻答案;
史实和论述相结合,层次分明,关键词准确
第三部分主题归类,重点话题,纵横联系
几个主题归类示例:中国古代和近代儒家思想地位变化
1.古代:逐渐占统治地位思想
战国形成蔚然大宗;西汉正统地位;
魏晋佛道发展;隋唐三教合一等;
宋明理学和心学;明清批判继承。
2.近代:逐渐被冲击和批判
太平天国儒家大同思想;
洋务运动儒家仍然占绝对主导;
维新变法利用和改造中西结合;
辛亥革命批判废除不良习俗;
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
中国不同救国道路的选择
1.日俄宪政改良道路(戊戌变法和清末预备立宪)——
2.法美革命共和之路(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等)——
3.苏俄苏维埃道路(城市中心论)——
4.中国特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的工农武装割据)
土地政策与农民、工人问题
1.社会分配的公平与正义问题,如古代土地政策必修2。
2.近代太平天国、三民主义、中共土地政策;
3.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4次调整等。
4.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英美大农场、法国小农经济等国的土地政策。
5.罗斯福新政;反面的是西方国家工业化时期对农民的掠夺和工人生活处境的恶化
6.苏联斯大林模式弊端等。
“人”和“世界”被发现
1. “人”被发现是指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反对神学
2.“世界”被发现是指15世纪新航路开辟。
(世界市场雏形,分散走向整体)开拓世界
3.“精神世界”被发现指1517年开始的宗教改革。(因信称义,信仰得救)反对教权
4.“科学”被发现(近代科学技术)反对蒙昧
1500年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从文明史和全球史观点)
大国崛起历程
16世纪西、葡萄牙殖民大国
17世纪荷兰“海上马车夫”
18、19世纪英国“日不落帝国”和“世界工厂”
19世纪末德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20世纪美国逐渐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1937年苏联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大国
1987年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21世纪中国? 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
史观是观察与解读历史的基本模式;多面、多视角、多元化史观。
革命史观(阶级斗争)唯物史观(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
伯牙绝弦 王力宏文明史观(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物质、政治、精神、社会和生态文明)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近代化史观(政治、经济、思想)
社会史观(关注下层和平民生活)……
调整心态,注重审题,提高技巧
一、高效备考,心理调整,身体锻炼“调整(心态)、巩固(基础)、充实(薄弱)、提高(能力)”
二、考试前:适应高考考场
佘诗曼的老公是谁三、考试中:答题三部曲,加强应变能力。
四、考试后:不要核对答案,影响下一科的考试状态和心情。
掌握知识内在联系和章节目录,“爱历史更爱历史课,爱教材更爱拓展,爱目录更爱黑标题,爱历史概念更爱结论性语句;源于老师而又高于老师”。
和命题者斗智斗勇,其乐无穷!
2014、5、25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