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热点问题论文
主持人:目前在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方面,应试教育还是占主导地位,那么,我们有什么措施来引导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否可能实现我们所期待的这种转变?这个转变预期需要多长时间?
    周济:这个提问可能不够全面,现在我们还不能说我们是应试教育占主导。现在我们说应试教育的倾向还是比较严重的,中小学生的负担确实比较重,这是事实,但还不能说现在“应试教育为主导”。我认为现在的教育确实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应该承认,我们国家基础教育总的质量还是好的,基本的成绩也要给予肯定。
    很多人把我们的教育和美国、欧洲的教育相比较。我和他们的教育部长很熟,他们的基础教育也有他们的问题。他们认为,经过过去20年的改革,教育自由发展的倾向要求太松了。当时一个观点认为“让孩子们能够自由地发展”,现在倒过来看,效果是不成功的。所以上个星期法国教育部长说:他现在要发起反改革,“反改革”就是要严格要求。
    我认为,中国教育好的方面我们还要继承和发扬,同时也要看到我们教育不足的地方。不足的地方在哪里?我们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不够的,这是我们的弱项。同时,现在应试教育的倾向太严重、功利倾向太严重,学生负担太重,这是我们不足的地方。现在要保
持我们的优点,克服我们的缺点,我们推行素质教育就是要起到这样的作用。
    素质教育说到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刚才我说的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一直为使孩子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奋斗,但还总不尽如人意,是个难题。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再加上多方文化的条件下,要想使人才观有一个大的转变是很难的。
    我举一个例子,日本、韩国他们也是做了多少年的工作,韩国现在大学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90%以上。但你到韩国去了解一下,他还是“考试第一”,高考仍然是重要的指挥棒。韩国的义务教育非常均衡,但下了课之后,有庞大的补课经济,那就不均衡了、不公平了。有一个数字,韩国家长用于补课的钱的投入,比政府用于基础教育的钱还要多。大家总是把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欧洲教育比,其实从观念上都不一样。所以是一个难问题,但也是一个大问题。但是由于它太重要了,关系到我们这代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所以这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也关系到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利益,所以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把素质教育推进下去。
主持人:有很多网友问到高考的问题。现在在一些地方、甚至是一些区域已经开始尝试高
考试题的统一。请问周部长,高考试题会否实现整个国家的“大一统”?如果教育部有这个意图的话,您估计这需要多长的准备时间才能付诸实施?
    周济:今年正好是我们国家恢复高考30周年。过去之后,小平同志关心教育,他亲自抓科技和教育两件事。他当时抓教育第一件事就是“恢复高考”,实际上高考也是教育拨乱反正、社会拨乱反正的第一招棋。经过二三十年,应该说高考为我们选拔人才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确实也存在很多问题。
    所以,下一阶段我们要想很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确实要抓好高考的改革、中考的改革、社会用人制度的改革。不把这几个改革搞好,评价人的素质是不现实的。所以要想使人们的观念发生变化,第一要改革的是社会的用人制度。为什么在德国就没有这个情况呢?因为德国工人的收入和经理差不多,只有分工不同,收入分配差距不是很大。但我们现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你走哪条路,生活差别很大。在这种情况下,这是一个阶段性的事情,我们还要必须承认,但我们要逐渐改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这些问题上会有一些深层次的改革。因为人事制度、劳动制度、分配制度改革了之后,人们的观念才会改革,不是只有上高考一条路。
    第二个改革就是高考的改革,第三个是中考的改革。当前我们能够比较有效抓的是中考的改革,然后就是高考的改革。高考改革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人们老是说美国怎么样、欧洲怎么样,美国的教育部长现在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要恢复严格的考试。俄罗斯教育部长和我说,他们向中国学了两件事,其中一个就是建立全国的高考制度。所以不是简单把高考取消就行了。有些同志提出想法出发点是好的,但中国的问题挺复杂的。国外的制度不一定是行得通的。
    现在,高考在我们国家还是行得通的,是一个非常公平的制度,但现在要对它进行改革,让它能够更加有利于创新人才的挖掘。同时,能够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孩子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但这件事做起来很难,像日本、韩国、台湾地区已经改了二三十年,改过来改过去。我们认为,这件事情非要改,要积极,但同时还要慎重。我们目前主要改的还是改革考试内容,招生方式,使我们的孩子考试的时候能够更好地发挥,同时能够使他们得到满意的结果。
    其实还有一个人才观的问题,不一定是非要上那几所学校才能有出息。有人老说“一考定终生”,我不太赞成这个问题。有的学生免费去了那个学校,但在那个学校是比较后进的,
他会始终感到一种压抑。他考到另外一所相对差一点的学校,可能在那个学校表现会很突出,他会很自信。是不是清华、北大的都能够成才,不是的。所以我认为一定要转变观念,大家对高考寄予了太高的期望值。好象改革了高考,就能够把整个教育改变,好像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我们原来考试卷子全国是统一的,这几年为了调动各地方的积极性,我们进行了教学课程改革,现在已经分省命题了,不是一张卷子了。现在有18个省可以自主命题,剩下大概12、13个省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这些命题的人每年会集中在一起,进行讨论。他们都会千方百计进行改革,使得孩子们能够在学习中更加积极、更加主动、更加生动、更加活泼,特别是强调创新性和实践性。但是说老实话,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高考肯定要改,除了“面”上要改,我们还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比如多样化改革,可以自主招生、推荐,但主渠道可能还要通过高考。大家要转变观念,不是“一考定终生”,是不是考不上大学、不上大学就没有前途了,就没有出息了,其实不是。如果中考的时候不要搞那么重的负担,包括幼儿园,就不会有后来恶性循环。我现在非常反对幼儿园教那么深奥的知识,这是违反教育规律的,对儿童发展非常不利,这件事情一定要纠正过来。
通过多种措施减缓高考的压力。今年是恢复高考30周年,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总结教训,保持它的优点,克服它的缺点。我们提出还是要办一个让人民众满意的高考。
 主持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目前我们的高校教育存在明显的资源分配不公现象。有网民也指出像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占用了大量的国家资源,导致一部分学校在应用分配国家教育资源方面更显得不平衡,而投入不平衡,就不仅不是雪中送炭,反而拉大了差距。请周部长谈谈您的意见。各高校专业排名
品牌女装    周济:重生星辰这位网友可能对情况不太了解。我们国家在过去的十年多中发展高等教育上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我们在高等教育的量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使学生人数得到了基本的保证。同时,我们还集中力量,用有限的财力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大学。我们的成就是很大的。我们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所谓“211”工程,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高水平大学;所谓“985”工程,是1998年5月份,总书记在北大百年校庆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们必须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我们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启动了“985”工程。确实,国家的部分经费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建设的成效是好的,取得了重大的成绩。
与日月同辉
肉丸子的制作方法和配料
    现在世界上著名大学的校长我接触了很多,对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对这批学校水平的迅速提高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对我们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真正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有一批高水平的大学。我们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也必须有一批高水平大学。其实高水平大学和大学有不同的类型,全世界都一样,任何一个国家总会有一批高水平大学,总会有一批教学型大学、研究型大学。
    我们国家还有一批高等职业学院,每个学校都有自己不同的定位。所以这批学校的成就是很大的,一个数据可以看得很清楚。我们国家在十五期间和去年,我们国家的科技成果有三大奖:自然科学奖、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三大奖里,我们的高等教育都占到了50%以上。我们实际占用国家的科研经费只有10%左右,但我们得奖是50%以上,这说明我们高等学校从事的科学研究是投资比较少、效益比较高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学校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也就是说我们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我们国家的利益所在,我相信大家都能够理解。同时,这批学校的发展也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提高。我们常说,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现在就是这样的局面。当然,我们希望学校有各自的定位,把学校办得更好。
    我们不要说和世界一流大学,就是和世界二流大学,甚至和国外很一般的大学相比,我们这些大学的投资还是非常少的。我们实际是花了很少的钱,办了很大的事。在这个问题上,资源的分配我认为总体效果是好的。我们国家现在有2000所高等学校,有2000万大学生,对这些学校的投入确实还需要进一步加大。但是我认为对这些高水平大学的投入,现在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继续增加。跑跑卡丁车张博
    很多人不太了解世界上高等教育发展的情况,实际上每个国家都在抓紧对这些高水平大学加大投资。因为这是一个国家保存科技实力标志性力量,也是保持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力量。所以成就还是很显著的。我刚才说一马当先、万马奔腾,这些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快速推进,把我们整个高等教育在世界上的水平大大提高了。现在我们这些学校在世界上的地位比以前是呈几倍的提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主持人:很多网友都非常关心教育公平问题,在新华网推出2007年两会的调查中,教育公平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请您谈谈,这些年我们国家为教育公平做了哪些努力?您怎么看待教育公平?
    周济:教育公平是最重要的社会公平。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做到每个人的起点公
平,所以教育公平显得尤为重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这几年教育公平是我们的重点工作,最重要的是抓农村的教育,抓农村的教育本身就是抓公平。我们国家的教育发展其实挺好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们国家农村的教育和城市的教育,西部的教育和东部的教育,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这是不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符合教育公平的。所以这几年按照中央的要求,我们一直把农村义务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回顾这几年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一直在抓教育公平。2004年提出西部“两基”攻坚的计划,提出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的计划,2005年提出对农村家庭困难的学生实行“两免一补”,2006年提出要免除学杂费,把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的保障体系,今年提出保证农村的孩子上得起学、上好学。每年都把农村的教育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本身就是在抓大公平。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不能估计过高,我们的工作仍然任重道远。我们国家的农村和城市相比还是比较落后的,所以总书记要求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所以农村的教育还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