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幼儿园音乐游戏中教师的支持策略
浅议幼儿园音乐游戏中教师的支持策略
音乐游戏是以发展幼儿的音乐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游戏活动。在听听、唱唱、跳跳、玩玩等自由愉快的活动中,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从而获得很大的快乐,它是最易为幼儿接受、喜爱、理解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是培养幼儿乐感和美感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融合音乐与游戏为一体的艺术教育形式。
凸透镜和凹透镜幼儿在音乐游戏活动初期,教师要安排各种能引起幼儿兴趣的音乐,让他们在兴趣的驱使下自发地进行多种游戏,这个时期幼儿注意力的特点是容易被新的刺激所吸引;随着幼儿对音乐经验的积累,他们在游戏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增强了,已经不满足一些比较简单的游戏活动,他们想要自己设计游戏、组织活动……在不断的探索中我们发现,教师要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的特点给与相应的支持策略来推动游戏的不断发展。
一、引用不同的音乐素材,提高幼儿分辨音乐的能力
在进行音乐游戏时,教材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幼儿对活动本身的兴趣。因此,在选择音乐素材时应充分考虑到幼儿的接受性、可接纳性。如在小班音乐游戏《大象走小兔跳》的活动中,教师以音乐贯穿始终,两段不同性质的音乐明显的表现出了两种动物的特征。我们都知道幼儿对音乐欣赏是通过各种感官来完成的,倾听对幼儿来说尤其重要,首先教师引导孩子认真倾听音乐,小兔的音乐是欢快的、活泼的;大
象的音乐是低沉和缓慢的,倾听以后孩子们的表现就有目的的,就会跟着音乐的性质去模仿了。
二、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促进幼儿从不同角度感受音乐
幼儿年龄小,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几张图片、一段表演、一个故事、一场游戏,往往能让他们身临其境,共同欢喜和悲伤。只有有情境的音乐游戏才会具有感染力,才能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更易于被幼儿理解和接受。
要让他们对音乐活动产生浓厚兴趣,创设良好的环境,则是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它能充分利用形象,构建充满童趣、优美的情景,让幼儿从一开始就置身与音乐作品所表现的意境中去,激起孩子学习动机和学习欲望,引领孩子满怀兴趣地去参与。如在中班音乐游戏《猪小弟》活动前,教师提前将活动场地布置成一座美丽的森林,孩子和老师一起带上小猪的头饰,在《猪之歌》的音乐背景下,孩子们很快被周围的氛围感染了,自然而然的进入了角,当孩子置身于优美的场景中,内心的快乐情绪首先激发了起来,这时的学习对于孩子来说已不单是学习,而是在游戏、在表演。
称谓礼仪
三、选择适合的切入点引发好奇心,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地质实习报告>技巧舞
众所周知,选材是设计一节好课的前提。然而有了好的选材,还远远不够,其中,开篇十分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幼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才
愿意主动的去学习和了解,进而深入的去探究它,当兴趣转化成学习动机时,教师才能引导幼儿轻松的走进音乐的世界,去感受美妙的音乐,为了使幼儿具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在开展小班《小兔和狼》的音乐游戏时教师为幼儿设置了游戏情境,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以“兔妈妈带小兔去森林玩”为切入点比较有效地产生“唤醒”的效果,幼儿的情绪振奋了起来精神集中了起来。教师以兔妈妈的口吻对兔宝宝说:“孩子们,你们瞧!妈妈这儿有一个大篮子,今天,妈妈带你们去森林里采蘑菇,别忘了把你们采到的蘑菇放进妈妈的篮子里来哦。” 兔妈妈对兔宝宝说话充满了情感,使幼儿感觉亲切,能更好地进入角,更好地调动了幼儿的情绪情感。整个活动中幼儿学小兔跳------采蘑菇------听音乐变化声------
汉语我爱你怎么说发现老狼来了------躲老狼……这些游戏情境,对于生性好动的幼儿来说,无疑是快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深入游戏情境中,以儿童化、趣味性的语气,丰富多彩的表情和童趣夸张动作进行表演和组织教学活动。所以,整个活动幼儿能始终保持着愉悦自信的情绪。
四、精心设计环节,促进情感的体验,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孙中山的成就
音乐游戏可以使幼儿完整地感受音乐的艺术形象,根据音乐的特点做出动作,能够积极地、有效地促进思维活动,发展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一些有情节、有角、有形象化动作的音乐游戏中,启发他们积极思考角之间的关系,角的性格和动作特点,从而使幼儿在丰富而生动的想象之中做形象化动作。如在玩中班《狼和小羊》这个音乐游戏时,扮演小羊的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吃着青草,这时躲
在树后的大灰狼悄悄走过来,想要吃掉小羊,小羊们齐心协力,一起把大灰狼赶跑。孩子们在音乐中感受到小羊的可爱、机智、勇敢,狼的狡猾、凶狠,经过小朋友们的大胆想象与表现,不仅发展他们的想象力,还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能力。孩子们在亲切友好的情境中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五、鼓励幼儿在游戏中自主表现,体验成功和快乐
《纲要》曾指出:“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喜欢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实践表明: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游戏连续玩上若干遍,仍然兴趣盎然。针对大班幼儿对《变形金刚》这一故事很感兴趣,在幼儿已经熟悉了解了故事内容后,设计了集体音乐游戏《我会变》。启发幼儿对歌词进行创编后再进行游戏,(附歌词:“我们都是机器人,我们都是机器人,我会变,我会变,我会变成××”)歌曲唱到最后一句我会变成××时,幼儿自己思考自己想变成什么就唱什么形象,同时用动作创造性的进行表现,然后保持一个动作静止不动,教师来看谁表现得好而且保持动作的时间最长,就请谁来并告诉大家你表现的是什么?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有很大自由表现的空间,有的做的奥特曼的动作,有的做的小猴子的动作,有的做的飞机飞行的动作……。我不断的变换游戏方式,让幼儿在充满趣味的游戏中快乐玩耍,在游戏中体验了成功与快乐的情感。
让幼儿在有趣的音乐游戏活动中实现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目标,这是我们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只有让
幼儿在充满童趣的、和谐的、平等自由的音乐游戏活动中,才能引导幼儿感受音乐中的美,激发幼儿的创意,让幼儿乐于展示自己,从中体会到快乐,怎样上好幼儿音乐活动,将需要我们进一步细心探索!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