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向互动的过程,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更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口语交际教学,不仅仅是说话和听话能力的训练,更是在一定的情境氛围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活动。只要我们在交流互动中用心感悟,积极参与,大胆实践,就能明确新课程口语交际教学目标,掌握教学策略,学会评价。
我们需要学习
  口语交际教学的理念、目标和策略
  口语交际的评价
我们需要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
  口语交际教学案例点评
我们需要实践
  如何组织实施口语交际教学
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口语交际教学策略是教师在口语教学情境中的操作智慧和有效行动。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就必须以交际为载体,以语言为核心,在交际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与任务,正确运用口语交际教学策略,对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意义重大。
要运用口语交际教学策略,实施有效的口语交际教学,我们有必要了解口语交际课的一些主要特征。
一、“口语交际课”的主要特征
新世界最后的结局什么意思1. 情境性。口语交际课在特定活动情境中进行,具有情境性。口语交际是现实生活的再现,是人们运用口头言语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活动。口语交际课情境设计具有真实性、现实性、实用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2. 互动性。口语交际课呈现多个交际方面、多种交际往来形式,具有活动互动性。单独个人不能构成交际活动,必须由双方或多方才能构成。所以口语交际课堂上的互动,应该是面向全体,全体参与,让每名学生都动起来,实现听者与说者双向互动式的动态语言实践过程。
3. 规范性。口语交际课具有语言规范性,规范学生口头语言,正确表达思想,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把话说通顺,做到无语病。会使用普通话,做到发音准确。
4. 综合性。口语交际课具有目标综合性,注重内容与形式、课内与课外的辩证统一。口语交际是一种综合素质反应活动,包含认知水平、口头言语能力、心理情意等。
5. 全面性。口语交际课的情境创设和策略采用,应着眼整体,全面发展,加强知识点、技能点和情意点的相互融合。除掌握口头言语外,还应掌握非言语交际方式,补充强化表达需要,培养健康的个性和良好的品格。
二、《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策略具有指导意义端午节手抄报的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①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②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③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④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根据上述建议和口语交际课的主要特征,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注意运用以下教学策略。
芋头要蒸多久一、创设交际情景,让学生乐于交际
汉武帝后面的皇帝口语交际是特定环境下产生的言语活动,应创设形式多样、新颖活泼的交际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带着情感兴趣参与交际活动。创设情景可从不同角度分类:根据情境性质分为社会生活情境、家庭生活情境和学校生活情境。根据言语性质分为
trouble is afriend转述性、描述性、说明性和思辩性口语交际情境。创设情景可综合运用环境营造、言语渲染、角设置、现实现场策略,形成生动有趣、逼真现实的口语交际氛围。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在每一册的“语文园地”里都设置了“口语交际”栏目,交际练习都有训练提示和要求,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或学生年龄特点创设一些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的话题或内容,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在教学中首先应激发表达欲望,让学生乐于交际。如在《互相介绍》的口语练习中,针对学生初入学感到陌生急于互相了解的心理,教师可启发引导学生:“小朋友们,从现在开始,我和全班同学就是一家人了。今后我们要一起学习生活,一起游戏。我是你们的老师也是你们的大朋友,我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略)。小朋友之间还不熟悉,下面就让我们互相介绍吧。”这样抓住学生表达的欲望,学生很容易进行交际。其次可利用插图、课件演示展现情境。插图画面体现口语交际主题,能引起学生兴趣。应引导学生“走进”画面,把图中人或事想象成周围的人和事,自己会怎么做怎么想,有什么感受,再用图画内容的不确定性和可扩展性激发学生的想象,丰富画面,把静止的画面看成活的、可拓展的图画内容。如在《说说这样的环境》的口语练习中,可先看清图上小朋友在做什么,表情怎样,再按一定顺序看图说图。看第一幅图学生说:“大烟囱冒着黑烟,整个天空都黑了!
”教师说:“你们再看低处还有什么?”接着让学生从画面“走出”来说说环境污染实例及危害,说说怎样当好环境小卫士。最后,还可以应用表演走进情境。表演魅力能迸发出灵感和智慧火花,把学生引入口语交际乐园。如《大家都要讲礼貌》,可让学生扮演小林、父母、老师、同学角,表演上学和父母告别、到学校见到老师同学、捡同学掉在地上的书、不小心碰倒同学的情境。通过表演将学生引入情境,学生就会很自然地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并且使学生在贴近生活的情景中学到礼貌交际。
二、营造交际氛围,让学生平等交流
交际应该在一个平等的氛围中进行,这样才能调动全员参与。因此教学中应考虑:1.参与状态:教师要注意师生间的民主,减少话语霸气,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平等参与到交际活动中来,并让学生保持饱满的热情。2.参与广度:做到人人参与,不应有被遗忘的角落,要关注不发表意见的学生。3.参与时间:学生说话、活动时间不能少于三分之二。4.参与方式:要多想办法,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交际。5.参与品质:注意保持学生健康个性,敢于质疑问难,发表见解,善于倾听,愿意表达。教学组织形式要灵活多样,做到生生互动,人人参与。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任务具体落实到每一名学生身
上,给学生提供人人参与的交际空间和时间,可采取同桌互练、两人对话、采访问答、小组讨论、分角表演、演讲辩论、做游戏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活动中。
三、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多交际
口语交际能力只有在实践中,在互动交流之中才能得到提高。事实上口语交际有着丰厚的土壤,因为凡有人际交往的地方,就可以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这是由母语学习的广泛性决定的。因此,应拓展社会生活交际学习空间,变封闭为开放。沟通课外生活,变单调对话为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活动,创建自由表达的氛围和交际活动空间。
1. 日常生活多实践
日常生活为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因此,教师要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一切能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实践活动,使口语交际教学成为开放的动态的活动过程。教师要有意识组织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增强口语应用能力。如组织慰问孤寡老人、帮助家长买菜、去超市购物、参观博物馆等。还可鼓励学生多观察街道上的人、事、物,观
金融学就业方向察广告牌、店铺名称,并向同伴或家人发表看法。总之,让他们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口语交际和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参与中提高语言交流能力。
2. 课堂教学常训练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每节课都为学生口语能力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课堂上教师常说:“请大家仔细听,这名同学说得怎样?”这是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请大家评一评刚才某学生的回答。”这是指导学生在听的基础上学会思考,学会给别人提看法;“你讲得很对,能不能说得再响亮些?”这是激发学生交际信心,强化训练口语技能。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