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有效互动的策略
江西省余干县实验小学章晓云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它指出双向互动在口语交际中的核心位置。但是目前的口语交际教学依然存在着低效无效甚至虚假的互动,不是因为教师对双向互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是缺乏课堂操作的具体方法和技巧。怎样才能突破这一瓶颈,提高口语交际的教学效率呢?
一挖掘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
从现行的口语交际内容看,主要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有的话题的双向互动是显性的,易操作。教师只要通过创设简单的情景,让学生进行情境对话,就很容易进入互动状态,比如,招待客人,买文具,辩论等。二是话题的互动性是隐性的,比如介绍家乡的风景,讲故事等,这时如果老师没有创设相应的情境,口语交际就变成了单向的说或听,起不到交际的效果。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资源,变隐形互动为显性互动,效果会大不一样。就拿介绍家乡风景来说,如果就是硬邦邦的介绍就缺少动机,如果说有外地朋友来参观,请同学们当导游,或干脆真的请来大家不熟悉的人扮演客人的角,那样学生的积极性被极大的调动起来,生动真实的互动场面才有可能出现。三是有的话题猛一看,不到互动点,碰到这种情况就要老师独辟蹊径,通过优化整合,寻互动的支点。比如五年级上册有一个口
语交际的话题是演讲: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这次口语交际表面看起来好像是一个人对着大家讲,不存在互动。但是应该明确的是演讲者不是面对墙壁,而是面对听众,演讲者除了能流利有感情的演说,还要善于与听众交流,包括眼神,表情等的交流,再加上适当的手势,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因为口语交际的互动不仅有语言互动,还包括肢体互动和情感互动。总之,老师要“着眼互动”,因文设境。
二尊重主体地位,注重主导作用。
由于小学生生活阅历少,口语能力弱,无论是倾听表达,应对能力,还是交际态度,听说习惯,文明素养都比较缺乏。因此,口语交际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问题,产生困惑。此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成了学生生日进行双向互动的催化剂。虽说教无定法,但还是有法可循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示范。对于低年级来说,互动前的示范很重要。因为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直观形象的示范能使他们从中学到交际的语言方式和态度。
2 诱导。当学生遇到一些问题,教师不应包办代替,而应通过语言暗示,问题探究等手段,启发学生自我发现,自主解决。
3 帮助。为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语言,内容上的支援,对其听说习惯,交际方式态度,情感礼仪等做指点或示范;通过手把手地教使之受到有效地训练。
准生证怎么办理
4 评价。让学生在评价反馈中获得知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也掌握交际现状与目标的差距,发现存在的不足,以便对症下药,及时补救,最终达到强化正确,纠正偏差的目的。
珍惜眼前人三授以交际方法,培养良好习惯。
口语交际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交际方法,形成交际能力。所以,教给学生必要的交际方法,培养良好的习惯应成为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发展是多层面的。一是说,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必定经过从言之有物到言之有序,从言之有序到言之有理,从言之有理到言之有礼的过程。授之于
鱼不如授之于渔。学生掌握了把话说明白的方法,口语交际才有了最基本的保障。
二是听。课程标准在口语交际听到方面,对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要求。第一学段的要求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第二学段是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第三学段是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所以,口语交际中,要教育学生注意力集中,能转述别人的原话或主要意思,能接着别人的意思说下去,能正确适时地回答别人的问题;
1吨等于多少斤学习沈浩心得体会>唳怎么读三是接。就是接话,要能在倾听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别人话语的意思,并据此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思考,给予相应的反应;
四是评。对别人的口语交际作出恰当的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分析原因,有效纠正。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交流技巧,就会积极主动的参与交际,实现有效地互动。
另外,口语交际的形式也十分丰富,从表现形式来看,有表演,小组交流,师生交流,请求帮助,询问,即兴交谈,话题讨论,辩论等;从交际渠道上说,较为基本的有生生互动,体互动和人景互动(指学生和环境,情境,事件等的互动)等等。可以说,口语交际课既是语言的交流,更是心灵的沟通,是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在交换思想,看法时进行的心与心的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应该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是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我们还要注意将训练从课堂走向生活,从课内引向课外,从而在生活实践中全面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