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临海传统文化习俗浅谈
台州临海,东海之滨的璀璨明珠,一座融千年古城深厚底蕴、江南名城秀丽山水、现代城市繁荣昌盛为一体的古城新市。素有“小邹鲁”和“文化之邦”的美誉。“海山仙子国,邂逅寄孤蓬,万象图画里,千岩玉界中。”宋代文天祥称其为“海山仙子国”。临海具有悠远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具有独特的传统习俗。下面为大家做简单地介绍:
春节习俗
在临海,春节一般从正月初一到初八止。临海张家渡民间流传的“拜岁过上八,清汤呒得喝”就是这个意思。
大年初一天未亮,炮仗连天响。天亮后,各家插烛焚香烧纸钱,用茶果祭祀天地、家堂祖先。大年初一的早餐,以前城关吃汤圆,东乡都吃糯米红枣粥,沿海渔乡则吃“长寿面”,西北乡山民有的吃豆腐粥。杜桥、上盘等地,初一的早饭男人烧,习惯吃“菜头饭”。初四,民间备牲醴、烧纸马贴新“灶司”,称“接灶神”。
初一这一天,临海过去还有许多禁忌:如不准扫地,不准将水倒在地上,不准动刀,不动
针线,不劳作,不经商,不许骂人,不许讨债,不许打架,即使在平时有仇的这一天也要和睦相处。
正月初一“摆三界”,是临海春节时的一个特。
“三界”指的是天、地、佛三界,“摆三界”也叫“请三界”,属于祭神仪式,是新年第一天民间共同祭祀天地人各界神灵、祈祷来年风调雨顺的一种古老仪式。祭祀以“透”为单位,住同一院子(即每透屋)的几户人家,凌晨时刻就把供品陆续搬到堂前,供品很多,以素食为主,既有苹果、香蕉、梨等各种水果,又有糖、饼干、红枣等等,还有一溜麻糍放在铜盘里,供品统统放在供桌上。这里,还有两样供品特别值得一提,那就是豆腐粥与糕制品。每年第一天即正月初一清晨,我们家乡的风俗,每户人家都要烧豆腐粥,烧好后第一件事就是先盛六小碗的粥,和其它供品一起拿到堂前。
祭品分二组,分别放在堂前屋中间和堂前屋里边,中间祭的是“天、地”, 里边祭的是佛。堂前中间的供品,一般放在八仙桌上,八仙桌必须直放,即桌板的缝应与堂前方向垂直,这与前一天大年三十的祭祖不同,祭祖时八仙桌应该横放,不能弄错。而放在堂前屋里边的没有什么讲究,供桌可以是小桌子,也可以用一些板支起来,比八仙桌矮一点。两毕业答辩ppt内容
边各放三碗豆腐粥,以及各种供品,供品的多寡,视家庭经济状况而定。准备好供品之后,就开始焚香点蜡,需要上二支蜡烛五支香(祭祖则需要三支),点燃后先到天井外祈祷,一边向天、地、佛三界神灵鞠躬,一边念念有词:“今天是××年大年初一,新年换旧年,一年好一年,今日请天地,祈求各方神灵保佑全家身体健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祭词不一,但内容基本相同。然后回到供桌前,把香、蜡烛插在供品前。
一般早上六时左右,堂前的供品已摆齐,远远看去,五颜六,蔚为大观。“摆三界”要一整天,因此,这一天,家中的所有家畜家禽不得放出,否则糟蹋了祭品,即是对神的大不敬。直到下午五时左右,幕降临,各家才把供品拿回,整个正月初一“摆三界”才宣告结束。
元宵习俗
临海人元宵不吃汤圆,要吃羹,而且元宵不在十五过,而在十四过。
据《临海县志》记载,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方国珍,怕朱元璋在元宵节前来袭击,便把元宵提早了一天。另有说法是方国珍(一说秦鸣雷)母亲每逢朔、望都吃素斋,方国珍为了让母
亲也能和家人一起享受节日的口福,就把元宵改在十四过了。也有说因为方国珍夫人董氏是正月十四生日,所以把元宵提前一夜。还有人说临海明代状元秦鸣雷因为十五斋戒食素而提前过元宵。甚至也有人说是戚继光在台州抗倭时因作战机密被泄露而将计就计把元宵提前一夜,等等。
传说归传说。没有人去追根究底、溯流探源,也无从深挖这个“文化底蕴”,一代代传下来,认定就是“正月十四是元宵,家家糟羹蛤蜊调”。
做羹,临海人称之为“搅”羹,非常形象,一大堆原料搅成一锅羹,一般有芥菜叶、冬笋、猪肉末、油泡、豆腐干、川豆瓣、豆面、香菇、木耳、蛏子及其他小海鲜,煮熟后加入山粉,搅和搅和,调味出锅。由于原料丰富,这种羹往往一搅就是一大锅,够全家老少吃好几顿的。十五晚上会吃素羹,与十四的咸羹相区别,称为甜羹。
元宵活动一般在正月十三至十七间,十四夜为高潮。
立春习俗
立春临海方言,“焜”的意思指用烟熏,“焜春”就是在立春日立春这一时刻,以樟树麦沸(即
樟树木屑)为燃料,在室内点燃以烟熏。《民国临海县志》载:“立春,民家焚樟木屑于炉,谓之‘接春’。”长辈说,立春标志着进入了新的一年,故用樟树烟把上一年的污气驱赶出去。在民间,“焜春”的成因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closer歌词 深山冷坳有一成精的人头蛇,每当有人经过此地,它就化为美女,上前询问这人的情况,特别要问的是此人晚上住在哪里?如果这人回答了,当天晚上人头蛇就到这家旅馆或人家家里把这个人吃掉。有一年的立春,一个后生经过深山冷坳,变成美女的人头蛇问后生:“后生大哥,你这样匆忙走路,晚上住在哪里呀?”后生说:“我有事去省城,也不知道晚上能到哪里,住在哪里?”人头蛇就说你到前面几里地的地方,那里有家旅馆,你可以住。后生谢了人头蛇,走了一阵后,果然有家旅馆,他有些奇怪,跟老板娘说起,老板娘说:“后生啊,你碰到的是蛇精,它晚上要来吃你的。”后生天不怕地不怕,才不怕什么蛇精,他住了下来,并让老板娘给他一把柴刀,决定为民除害。但由于接连走了几日,后生太累了,一个时辰过去了,后生上眼皮拄下眼皮,实在想睡觉了。于是,后来来到外面,透了透风,他看到门口有一些柴禾,就拿了进来,用火点着,为了不让自己睡着,他就把火灭掉,用烟焜。不料还是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当他醒来时,旅馆里早已乱成了一团锅,原来就在他的房门口,发现了一条十多米长的大蛇。正是深山冷坳的人头蛇。大家都觉得
奇怪,后生把昨晚的事说了,原来昨晚拿的正是一根樟树麦沸,消息传开,人们认为在立春日点樟树熏春可以驱虫除害。于是,每年的立春,家家户户都用樟树麦沸“焜春”。
大江大河2剧情大结局 这个故事的本身是不能成为“焜春”的原由的,但它有其存在的理由,从故事本身所透露的原因来看,“焜春”的目的正是“避邪”,与端午节的涂硫磺等习俗一样。在采访中,大多数被采访者告诉笔者,“焜春”的目的正是为了减少蚊蝇等数量。这一原因,从“焜春”所用到的燃料樟树来看,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樟树,常绿大乔木。《本草纲目》释曰:“其木理多文章,故谓之樟。”唐《本草拾遗》中记载:“樟,气味辛,温,无毒。主治邪气中恶、心腹痛、腹胀、宿食不消、常吐酸臭水,酒煮服,无药处用之。煎汤,浴脚气、疥癣风痒。作履,除脚气”。由于全树含樟脑和樟脑油等芳香油,能散发出天然的香味,也能吸湿、消除异味和净化空气的作用,而且香樟木也能驱虫,对于苍蝇、蚊子、蟑螂等对人有害的昆虫都有驱避作用。是很好的驱蚊植物。故民间常燃点樟木片以驱蚊、消毒、防臭之用。
民间“焜春”的目的就是为了驱蚊以及其它邪气,蚊子怕樟树散发出来的气味。如果用樟树熏,则可以消灭许多蚊子。立春过来,蚊子等一些害虫就要出来了,这些在现在也难以
中国游客拒绝下船对付的害虫,早在千百年前,淳朴的人们只能用独特的形式来寄托——用樟树来“焜春”。以达到驱虫避邪的目的。但效果到底怎样?很难说不清。
清明习俗
孔子名言名句大全临海清明节的特点是家家做菁团、菁饼,并扫墓祭祖。菁团,据《天台风俗志》里记载:“采菁作饼,以备寒食。”就是把鼠曲草(又叫黄花艾,一种野生小草,有清香味,清明后开黄小花,台州民间叫“菁”)洗净煮熟和糯米粉捣匀,用面杖压成扁圆形,用豆沙作馅,放进特制的模子里印出花样,蒸熟以后就成为形如碧玉的菁饼了,另用笋末、豆腐干、油泡、萝卜、肉丁等作馅捏成团子的,叫菁团。《台州府志》载:“清明,采菁草杂米面为饵,谓之‘青饼’。盖菁性温,可不热食也。”可见,清明吃青饼是有一定道理的,由此可以看出,菁团,是寒食节的一种主要食物。
清明扫墓是千年不易的。扫墓,也叫“上坟”。康熙《台州府志》:“各具酒馔扫墓,会亲族享饴馀。”这一天,台州各县民间不分贫富,带上祭品,多是菁团和家常菜,也有水果,摆以酒设馔,焚化纸钱,礼拜祖先,同时铲除荆草,加盖坟土并封土于墓,俗称“加坟土”。旧俗民间在某地上插竹挂纸钱;也有压纸于墓场和墓背的,称为“压墓钱”,上过坟后,在
坟头上挂彩幡,表示该坟有下代人照管。
“清明长长节,做到割麦歇”,清明作为节气只有一天;寒食节一般也只有三天,可临海的祭祖扫墓的活动可以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早至春分节气,最迟有到立夏的。究其因,一说是因为清明时节,正值青黄不接,旧时民间无力操办祭品,到春麦收成后才有粮食做清明。另一种传说是:当年戚继光在台州抗倭,某村中的男子都随戚家军抗倭去了,到清明节时,有人提出要回家过节,为防止过节时倭寇来犯,不放松防务,戚继光就想到了轮流放假的形式,就让军士们轮流回家去和家人共同上坟。这样一来,两相不误,从此清明长长节这个习俗就相沿下来。
清明前后,正是“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树生花,莺乱飞”的大好时光。人们竞相奔往芳草天涯,作郊野春游,亦叫“踏青”。与此同时,孩童常作放风筝(临海人叫“纸鹞”)。旧时临海还有戴柳圈的风俗。民谚称:“清明勿戴柳,后世无娘舅;清明勿戴花,来世呒娘家。”又说:“戴个麦,活一百,戴个花,活百八,戴花戴柳活八百”。 康熙《台州府志》载:“(清明)家家插柳于门,或籫之。”元赵友兰《清明述怀》诗曰:“东风吹春桐始花,青青柳枝插檐斜。内园小儿得新火,紫烟已遍金张家。双鸾吹笙调莺舌,起踏秋千弄斜月。
受贿罪量刑标准夜深步转玉兰东,笑倚香蕉一株雪。”可见,至晚在宋末,临海便有清明插柳、踏青、荡秋千的习俗。
临海清明还有吃海蛳的习俗。据说,清明日吃了海蛳能使人眼睛明亮。海蛳,肉食性贝类动物,我市沿海有产,清明期间正是这种小海鲜上市之时,民间认为清明日所吃的应该是香蛳,即“相思”之谐音,不用说,是思念亲人之意。不管怎么样,清明节蕴含的是未亡人对自己见过的以及未曾见面的隔世亲人浓浓的思念之情,那是无可厚非的。
四月八日牛生日
在我们台州,有个与众不同的节日,那就是农历四月初八,民间俗称“四月八日牛生日”。据《台州府志》载:“四月八日,浮屠於是日浴佛。人家取南天烛叶染饭作青以相馈,谓之‘送乌饭’。”《台州外书》直接点出:“(四月八日)俗呼为‘牛生日’ 。”这一天,“农夫禁犁锄粪田。”给耕牛好好休息一天。以上两书均没有记载为何把这一天定为“牛生日”,民间传说却是非常的凄婉苍凉。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民间百姓无意中得罪了玉皇大帝,玉帝大为恼怒,发誓要惩罚不识好歹的凡人,他命天牛星取来百草籽洒在人间,顿时,人间成了草的世界,庄稼颗粒无收,田野杂草丛生,百姓苦不堪言。天牛星听说后感到非常内疚,就
来到民间大口大口地吞吃青草,同时,他又帮人们翻地,老百姓很是感激。不料,玉帝知道了此事,不但不奖赏天牛星,还让它下凡永远留在人间,吃青草,业耕耘。这一天,刚好是四月初八,老百姓们知道了这件事后,大为感动,自觉地将下凡的“天牛”敬为上宾,并用乌饭麻糍“招待”,同时用黄酒、鸡蛋喂牛。以后,人们就把天牛星下凡这一天定为牛的生日,在这一天里,牛受到了至高无上的待遇。
其实,把四月八日定为“牛生日”,是出于农家耕作的需要。在农耕时代的台州,耕牛是农家的得力助手,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古时民谣“打人难打头,做贼难偷牛”,“百姓一头牛,性命在里头”的说法,可见农民对耕牛的依赖和珍视程度。在旧时农村,在农耕的繁忙季节,哪怕是卖了衣裳被絮,也会想方设法买一头耕牛。一个家庭如果有一头牛,那相当于有几个劳动力,故牛一直是旧时社会农家所重视的牲口。而农历四月初八,时在春夏之交,春耕在即,作为农家帮手的耕牛开始到了大显身手之时。此前,先给牛补补身子,免得到时力气不足,劳累脱力,耕作半途而废。故老百姓把四月初八作为牛的调养之日。
临海风俗,四月初八这一天,要吃乌饭麻糍,是用糯米加山乌饭树的嫩叶汁做成。山乌饭树,是一种矮小灌木,秋时结黑细如蚕豆的果子,可食。春季正值山乌饭树长叶期间,
人们采其嫩枝叶,洗净,煮汁,用汁水浸泡糯米一夜。炊成饭,捣成团,放在铺上蒸布的蒸笼里蒸,蒸熟后倒入搓粉桶里,搓捏成团,倒在撒上松花粉的桌上,用擀面杖擀成半厘米左右厚,再将其切成约15厘米宽的长溜,在中间放上豆沙,然后包裹成卷,切成一段一段即可食用。
颇有特的是,乌饭麻糍不仅人们自己食用,还给耕牛吃,据说耕牛吃过之后,可不受蚊虫叮咬,还可长力气,这一习俗,现临海农村一些地方还有。
七月半习俗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佛教同时举行的节日。其中道家称“中元节”,与正月十五的“上元节”,十月十五的“下元节”相应,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中元节内容是普渡孤魂野鬼;佛家则为“盂兰盆节”,“盂兰”, 梵语,音译,倒悬的意思,倒悬形容苦厄之状,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佛教认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在民间广为流传的“目连救母”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天;在民间,俗称为“七月半”。
不管是道、佛,其节日内涵都跟“鬼”有关,民间也是典型的“鬼节”。民间传说,阳间一年,阴间则为一日,与之三餐相对的分别为清明、七月半和除夕。有时还有“点心”,则为冬至。此节的习俗明显打着佛、道两教的烙印。民间认为,七月初一鬼门开,十五鬼门关。此月,鬼经过春夏的沉寂,又可以出来活动,由于鬼刚刚经历一夏的墓居煎熬,饥肠辘辘,所以给饿鬼施食就成为要紧之事。台州民俗有河中放水灯,用竹篾和纸精心制作法船,里边亭台楼阁俱全,还装进金刚罗汉等纸像并贴上“慈航普渡”等联,入夜后,拿到河边或海边,点上油烛,放入水中,焚上冥纸,让它随水飘流。清临海人黄和銮曾有一首《竹枝词》描写的就是这个场景:“中元时节兴无穷,锣鼓咚咚天后宫。放出水灯千万盏,游人争看满江红。”其次还有放路灯,以多人为一组:一人敲锣、一人打梆、一人提灯笼、一人沿途撒盐米、一人沿途摆设香烛(插在一片番薯或芋头上),一人沿途摆设一块豆腐及一饭团(也可以是其它供品),每隔百来步还要放上供品,供品可多可少,有时会全村全乡集资所得,同时,主摆人(点香、蜡烛者)口中念念有词,大意是叫没有下辈的孤魂野鬼,放开肚皮饱餐一顿,不要再祸害阳间中人了。要是说“放水灯”的是超渡溺水的孤魂的话,那“放路灯”就是超渡陆上的野鬼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