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1003—2398(2000)05—0005—05
岭南文化区域系统分析
Ξ
叶岱夫
(惠州大学地理系,广东惠州 516015)
提 要:从整体的发展历程来看,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具特、最活跃的区域文化之一。岭南文化区域在历史上曾是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本世纪末的改革开放20年来,岭南地区成了一块经济发展的热土,使岭南文化一跃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高势能文化之一。岭南文化在其孕育、成长、定型和演变过程当中受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大,构成了其特有的文化整合与演变模式。本文从区域系统分析的角度对岭南文化进行初步研究,得出结论:(1)岭南文化是山水型的实用文化;(2)岭南文化是开放性和兼容性极强的区域文化;(3)重实践,讲创新,少说多干是岭南文化的精髓;(4)岭南文化系统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南国文化景观。
关键词:岭南文化;区域系统分析;地理环境;文化兼容;文化景观中图分类号:G 127165 文献标识码:A
A STU DY ON REGIONAL SYSTEM OF L INGNAN CU LTURE
YE Dai 2fu
(Depart ment of Geography ,Huiz hou U niversity ,Guangdong 516015,China )
Abstract :Lingnan Culture is one of the Chinese regional cultures.The Lingnan Culture Region covers the Guangdong ,Guangxi ,Hainan ,Hong K ong ,and Macau district.Zhujiang River Basin is the centre of Lingnan Cultural Region.The paper employed systems analysis methodology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ngnan Culture and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s well as the contributors to the Lingnan Culture Landscape.There are four features of Lingnan culture ,the first is a practical culture of it ,the second is that Lingnan Culture has most opening and compati 2bility in the Chinese regional cultures ,the third is outstanding practice ,creation and less speak 2ing more doing ,and the last is having the distinctive landscape of south China.The paper ana 2lyzed collections and factors of Lingnan Culture ,and point out that Lingnan culture have become one of the high potential energy cultures in China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of the nation.K ey w ords :Lingnan culture ;regional system analysis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cultural com 2
patibility ;cultural landscape
守门员技巧 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居于重要地位的区域文化有很多,岭南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岭南文化植根于珠江三角洲,历史上它经历了多种文化(包括中原文化、楚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击,而逐步走向成熟。岭南地区今天已经成为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岭南文化在当代中国地域文化之中
第15卷 第5期2000年10月 人 文 地 理HUMAN GE OGRAPH Y
Vol 115,No 15 Oct 12000 Ξ
收稿日期:1999—11—30;修订日期:2000—03—29基金项目:惠州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C 20010203)
作者简介:叶岱夫(1958—),男,广东惠州人,副教授。1982年7月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1984—1985年
在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研修一年。现主要从事区域持续发展、人文地理和环境生态等的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发表相关领域内论著60多篇(部)。
与燕赵文化、吴越文化一道构成了鼎足三分之势。岭南文化从狭义上说,专指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地带的广东省和港澳地区的区域文化(港澳历史上是广东政区的一部分,港澳史前文化与广东大陆属同一文化系统[1]);广义的岭南文化,则泛指五岭(在很多场合,人们以五岭作为南岭的代称。据有关学者[
2]的研究,五岭代表了我国历史上南北交通的五条重要通道)以南史称百越诸国地的文化,包括今天的粤港澳、桂、琼等省(区)。本文拟从区域文化系统的角度,试对狭义的岭南文化作一初步的分析研究。
1 岭南文化发展的历史地理背景
111 岭南文化的历史起源
岭南地区早在1219万年前的原始社会就有人类活动,其中马坝人遗址是旧石器中期文化的代表。粤地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文化以粤北的“石峡文化”和粤中的“西樵山文化”为代表。广东迄今发现的青铜文化遗址已有三四百处,墓葬100多座,各类青铜器八九百件。广东青铜文化遗存的年代,上自商末西周,下至春秋战国,前后经历了7002 800年,包涵了“浮滨类型”、“夔纹陶类型”和“米字陶类型”3种不同时代的文化[3]。秦代晚期,秦朝不断发动对岭南的征戎,用中原文化影响岭南文化。秦朝征戎将士、徙民和妇女,总数不下60万人,与岭南当时的人口相接近。北方移民与土著人相结合,在秦末创建“南越国”。事实上,南越作为一个经济文化族体当在西周时期便形成了,唯当时不称南越而已。
六一节祝福语112 岭南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
11211 湿热气候与岭南文化
粤人历来讲究饮食,重吃和讲吃是岭南文化的重要表征。这种饮食风格是粤人适应当地气候环境而逐渐养就的秉性。岭南地处低纬,太阳辐射强烈,南岭山脉横亘东西,阻挡住北方的冷空气南下。长年地火旺炽,水质性热,空气湿闷,易令人虚火上升,暑气郁结,殊难调理。为了适应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粤人总结出了一套与季节变化相关的饮食调理原则:春夏驱湿,盛夏散热,秋冬进补。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蕴育出粤菜清淡,尤重“本味”的特点。南粤无烈酒,无辣菜。粤人则短小精悍,善于以柔制刚,多尚清静无为,重现实享乐而少玄思冥想。正如他们历代远离政治中心,惟求平安一身一样。对饮食调理的格外关注,也是岭南文化注重个体生命、人文关怀和求真务实的体现。
11212 “山水兼备”的地理环境与岭南文化广东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北依五岭,南临南海。北部为连绵的山地丘陵,南部有滨海平原、低丘陵和台地。珠江三角洲与韩江三角洲是本地区的主要平原。纵观古今,先民创造的广府平原河网文化、客家山文化、潮汕平原文化等区域亚文化和稻作文化、茶果文化、海洋文化等,与山水兼备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值得指出,湖南和广东是近代历史上两大思想及革命阵地。有趣的是,湘粤两省的自然地理环境均有“山水兼备”的区域特征。湖南省山水兼备的地理环境有利于培养高层次的军政人才[4],相比之下,广东也有着类似的山水地貌格局及其文化生态环境:北有南岭山脉,西有云开大山,东有九连山和莲花山脉,南部为地势低平的珠江三角洲平原,在地形上呈朝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加上东、北、西江三水汇聚于珠江并南通南海。旧时广东水陆交通堪称发达,各类交通呈现出以广州为核心的向心式辐聚形态。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军政人才的串联
汇合,过去革命党人大多在广州、佛山、肇庆、惠州等地结社举义,在时局危机时又可退守粤东、粤北、粤西的广大山区或海外。于是,在近代、现代史上,广东在反帝反封建斗争和资产阶级改革、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一直站在全国最前列。战争是从广东开始的。“百日维新”运动也是从广东开始的。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发端于广东。广东又是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根据地。在对外交往方面,广州是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徐闻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航点。唐宋年间,广州的对外贸易居全国之首,商业空前繁荣,对外贸易范围一度扩大到南太平洋和印度各国。在交通方面,以珠江为主干的内河运输网覆盖了广东省一半,通航里程10000km。1/3市县面临南海,海洋运输业发达。生活在“山水兼备”环境下的人民养成了吃苦耐劳、精打细算、善变崇新、开放兼容的禀赋和锐意进取、创新、敢为天下先的作风。
11213 地缘优势利于文化的兼容
岭南文化虽发轫较晚,但由于它的兼容性而能迅速崛起。兼容是岭南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岭南文化的最优特质,也是岭南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岭南在中国版图上居于南方的边缘地带,又是大陆和大洋的过渡区,处于海洋腹地与大陆腹地相
6 人 文 地 理 15卷
接触的地带。历史上一直远离国家的政治中心,使岭南文化在原发期便兼容了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
而不像中原文化那样以农业文化为单一源头,而后,又不断地兼容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形成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此外,地域文化的中心城市———广州位于东亚大陆边缘、南海之滨,珠江水域贯穿整个广州地区,形成众多的入海河流。这种地缘格局与欧洲希腊等海洋文化区域很相近,从而对岭南文化的兼容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是促进了多种多样文化的融合和扬弃。
2 岭南文化的系统结构分析
211 岭南文化在中国区域文化系统中的地位从历史上看,岭南在全国最早接触和消化吸收西方文化,并且时间最长地融合了中西文化的精神。1840年战争以前,岭南地区一直保持着作为中西文化交汇点的地位。战争之后这一地位才被上海取而代之。但是,历史的发展似乎在峰回路转,各领风骚。20世纪的80年代,岭南(主要是广东)又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再次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实验区。珠江三角洲在吸收、融合和改造西方大众文化方面比全国领先一步,在精英文化方面,近几年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中国区域文化系统中,岭南文化在近代以后已从非主流文化层次提升到主流文化层次,它在中国近20种区域文化中独领风骚。区内有中国最早兴办的经济特区———深圳市,华南地区第一大城市———广州市,我国目前最富裕、最繁华和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珠江三角洲,国际大都市和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就全国而言,岭南文化区域是当代中国的“思想库”和改革开放实践的“先行区”;就世界而言,这里又是外国人了解和认识中国的“文化窗口”。212 岭南文化的系统结构
岭南文化系统由若干文化丛和文化因子所组成(表1)。各文化丛与文化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构成了复杂的互动结构。
3 岭南文化景观的形成
岭南文化在长期的发展历史中逐渐形成了斑斓的文化景观,其中地理环境对包括物质和非物质两大子系统的文化景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表1 岭南文化系统结构表
dnf接收频道信息失败解决方法Tab11 The structure of the Lingnan cultural system
文化丛文化因子
稻作火耕水耨、堤围、挣稿制、翻耕等
基塘桑基鱼塘、蔗基鱼塘、花基鱼塘、柑(桔)基鱼塘等
蚕桑植桑、养蚕、丝织、丝绸等
茶种茶、制茶、功夫茶(沏、冲、闻、品)、茶艺、茶俗、茶道等
工商银行贷款利率渔业广船(内河船、海船)、渔具、捕捞、养殖(淡水、海水)、渔风、渔俗(敬妈祖、谢观音)等商业商人与经商传统、豪商、港商、市场、金融业、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对外贸易等
民族工业乡镇企业、广货(珠江水①、广东粮②、粤家电)等
饮食粤菜(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海南菜)、优质粮食和各种水产、肉禽、果蔬(热带和亚热带水果,如荔枝、龙眼、芒果)、粤菜三绝(狗肉、火局雀、烩蛇羹)等
服饰夏布(葛布、麻布、蕉布)、丝织物、棉织物、珍珠饰品,等
民间工艺制葵(葵艺)、端砚、陶瓷(潮州彩瓷、石湾陶瓷)、藤器、竹器、木器、文具、金属器皿、
珠宝、玩具、刺绣、雕刻、工艺编织等
文学艺术四大剧种(粤剧、潮剧、琼剧、广东汉剧)、客家山歌、客家对歌、广东音乐、岭南画派(国
画)、歌谣(粤讴、木鱼、龙舟)等
风俗习惯民风(实干、务实、重实践到重实效重知识重科技的转变)、民俗(崇财神、讲礼仪、稻俗、茶俗、渔俗、婚俗、生命礼俗)、中西节俗(观音诞、天后诞、母亲节)等
注:①指饮料系列产品
②指用本地或外地产的粮食为原料在广东制作的食品
银行贷款利息表3.1 自然环境制约了文化景观的形成
3. 1.1 物质文化景观的形成物质文化景观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实际上是对自然地理环境的重塑与雕饰。广东境内兼有山地丘陵和沿海平原两种地貌类型,自然环境分为北部山区和南部沿海水网平原两部分。热带亚热带气候和水乡泽国的自
7
5期 叶岱夫:岭南文化区域系统分析
然环境使粤地先民选择了水稻栽培作为主食的来源,而有别于北方的麦、粟、黍。在种植结构上,以水田耕作为主。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港汊纵横、河网密布,形成了鱼塘水田交错分布的“鱼米之乡”景观。粤人为了适应和改造自然,创造了独特的水陆相互作用的人工生态系统———基塘系统,成为岭南地区特有的人文景观[5]。岭南水果、鱼跃人欢、四季花开、千船竞发是南粤显著的区域形象。此外,本地区的粤绣(全国四大名绣之一)、抽纱、潮绣、绣衣等丝绸类工艺品,以及佛山石湾的陶瓷和潮汕彩瓷[6],从原料、题材的选取,表现手法的运用,都与粤地水网环境等密切相关。3. 1.2 精神
文化景观的形成粤曲、粤剧是河网平原水乡泽国环境下的产物;客家山歌、对歌则是山区特殊环境下的产物;至今为止,文化意义上的岭南学派业已形成,如戏剧上的粤剧、潮剧,音乐上的广东音乐,国画有岭南画派,歌谣上有粤讴、木鱼、龙舟之类。南粤的地名景观更是反映岭南文化的一面镜子,它是岭南千秋风雨的实录。广东境内多山多水,山水地名众多是岭南的一大文化景观,如反映水体的,通名用字为江、河、川、溪、水、涌(乡土方言音:冲)、沟、冲、圳、沥、 、濠、涵、湖、塘、潭、池、凼、海、洋、湾、澳、港等地名占大多数;反映山地丘陵的山、岭、丘、峰、岗、顶、嶂、岽、崆、尖、笔、脑、髻、 、坪等通名用字特别多;与水的地形部位有关的地名也很常见,如多以沙、洲、滩、埔、浦、堆、堤、陇、坦、 、涂、源、岸、唇、边、口、门等字为通名;与水有关的人工建筑方面的通名也不少,如桥、渡、埠、围等[7]。以上的广东地名显然是湿热生境的写照,它所体现的湿热生态环境有别于其它省区。
3.2 兼容是岭南文化景观变迁的动力源泉
虽然岭南文化发轫较晚,但由于它的兼容性而使其能够迅速崛起和发展。事实上,兼容是岭南文化的诸特点之一,是岭南文化的最优的特质,也是岭南文化景观发展变化的内在机制。兼容,就是兼收众长,为我所用,不自我封闭地不断地向外吸取,以达到自我充实、自我提高与自我完善的目的。因而,兼容性也是开放性的一种表现。至明清时期,岭南文化以其博大的胸怀由开放而兼容,如就世俗文化方面,当时便出现了:人们广做生意,不管内商外商,不管开铺定居,只要有钱赚,来者不拒;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千方百计引进先进技术、先进设备,不管什么渠道、什么方式,来者不拒;对外来的语言文化、思想习俗,只要有用,只要适应,同样来者不拒。
兼容性在当代岭南文化景观的表现尤为突出,如排污不排外,不怕资本主义———当内地的人们还在姓“资”姓“社”问题上争论不休时,广东人就敢于引进外资,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设备、管理方法和管理人才,敢于允许港澳同胞、华侨、外国商人在广东办厂、做生意,敢于听流行歌曲、唱卡拉O K、看香港与西方影视。一句话,敢于“使外国之资本主义以造就中国之社会主义”(孙中山语),把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移植进来,包容于当代岭南文化景观之中;又如开门建设,筑巢引凤———改革开放,广东先行一步,然而广东人诚心诚意地欢迎岭北人,特别是文化素质高的精英们,南下共创现代化大业;再如与竞争对手互惠互利,同对立面共存共荣———广东人在社会主义的良性竞争中,较之其它地区更能兼容他人的利益,不置对手于死地。对竞争对手的兼容,这无疑体现了岭南文化景观深层面上的兼容性。
兼容,是岭南文化由落后而跃为先进、由非主流文化而转换为主流文化的最为关键的内在基因。岭南文化景观正是在不断的兼容和创新中得到发展,岭南文化发展史恰恰说明了这一点。早在明代,岭南大儒陈献章熔儒、道、释于一炉,创岭南理学新派———江门学派,使明代学术始入精微,岭南文化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思想流派,并跨越五岭而汇入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这是岭南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的第一次升格。在近代,康有为融古今中外文化于一体,让孔子“穿上西装”,由此而创立近代中国第一
个以变革为主旋律的维新思想体系。而孙中山则在承传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大量地撷取西方文化,从而创立最具时代精神的“三民主义”学说,这不仅是近代岭南文化的丰碑,而且是近代中华文化最高成就的体现,岭南文化正因此而继续取得主流文化的地位。
当今,岭南文化在对中原文化以及海外文化的兼容中,从己质文化与异质文化的碰撞和比较中,进行了筛选,取他人之长而融于己。当代岭南文化在兼容中变得更清新活泼,更具活力,不仅有多姿多彩的工商文化、影视文化、饮食文化等,而且产生出一大批雅俗共赏的文化精品。可以说,当代岭南文化不仅其通俗文化已取得了优势,而且正在产生无愧于时代的精英文化。岭南文化景观的内涵将
金钟奖20138 人 文 地 理 15卷
在不断的兼容中日渐丰富。
4 结语
从历史和现状看,岭南文化大都是孕育于商贸活动。就其特质而言,乃具有“感觉型”世俗文化的特质。它注重个体的主观感受,淡化道德礼教和正统意识形态的规范化力量,这使得岭南社会在历史巨变的关头,获得了其他地域无法比拟的反应速度和应变能力,从而总是走在时代的最前例。处于改革开放前沿地带的当代岭南社会,其经济的发展、市场体系的完善、宽松和谐的政治环境和人文环境、
较少的传统文化负重以及毗邻港澳的地理位置,都是当代中国其他地区所无法比拟的。所以,当代岭南社会应当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抓住历史的机遇,追赶时代潮流,创建现代文化,使当代岭南文化成为中国新文化的生长点。
综上所述,岭南文化是在山水兼备且临江靠海的自然环境中孕育成长起来的一种地域文化类型。“热带环境”和“海外沟通”是岭南文化形成的两个重要因素。时至今日,岭南文化在对中原文化以及海外文化的兼容中和从己质文化与异质文化的相互碰撞、比较、筛选、交融中获得了新质,由“兼收众长”发展到“益以创新”。当代岭南文化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实用性、实践性、商业性、开创性等特征。岭南文化区域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巨系统。长期以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它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为广东经济发展甚至全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司徒尚纪.广东政区体系———历史・现实・改革[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222—228.
[2]梁国昭.五岭与古代交通[J].历史自然地理研究,
1995,(2):19—26.
[3]蒋祖缘,方志钦.简明广东史[M].广州:广东人民
出版社,1993.46—48.
[4]朱翔.近现代湖南人才地理研究[J].地理学报,
1998,53(3):279—284.
[5]钟功甫,王增骐,蔡国雄.珠江三角洲基塘系统的特
征及其发展[A].华南热带亚热带地理研究[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70—76.
[6]陈朝辉,蔡人,许自策.潮汕平原经济[M].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172—176.
[7]刘南威.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广东省)[M].北
京:商务印书馆,1994.2—12
(上接第61页)
[4]张超.论地理科学的理论研究与新技术手段[J].地理
学报,1995,50(1):83—87.
[5]张远广,等.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J].人文地
理,1994,9(1):69—71.
[6]张文奎.人文地理论文选集[C].长春:东北师范大
学出版社,1993.37—47.
[7]冯健,等.知识经济与21世纪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
[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18(4):1—4.
[8]普列汉诺夫.唯物主义史论丛.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
集(第3卷)[M].上海:三联书店.1961.168—171.
[9]陆大道,郭来喜.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
域系统[J].地理学报.1998,53(2):97—105. [10]乔家君,等.人力资源地域结构分析[J].地域研究
与开发.1999,18(4):58—61.
[11]中国21世纪议程编制领导小组.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8—17.
[12]吴传钧.展望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J].人文地理,
1996,11(增刊):1—4.
[13]秦耀辰.区域系统模型及其应用[M].开封:河南大
学出版社,1994.1—156.
[14]赵荣.试论我国人文地理学近年的发展与方向[J].
人文地理,1994,9(1):59—63.
9
5期 叶岱夫:岭南文化区域系统分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