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形制的演变与中国服饰的未来
10
基金课题
基金项目: 本论文为2019年南京林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由汉服形制的演变探讨当代中国服饰所需的正确发展之路”
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NFUSPITP0265
汉服形制的演变与中国服饰的未来
曹歆瑶,吴思彤,商庆清
(南京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摘要:本文以汉服为载体,主要研究汉服形制以及引起汉服形制演变的重要因素,主要是在其演变过程中的形制
变化与不同时期人们的物质需求与文化寄托之间的关系,比较中西方服饰发展历程中的差异,得出西方服饰对中国传统服饰造成冲击的原因,并指出当代中国服饰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服饰未来发展方向,在古法中寻求创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汉服;传统文化;服饰;创新中图分类号:TS94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3-0010-030 引言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是以中国礼仪文化为核心,经过漫长时间的演变,结合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形成的独具汉民族精神风貌的传统服饰体系。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与变迁,汉服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服饰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承载着传递汉民族精神文化和内涵的重任。
1 主要汉服形制
汉服形制是对汉服服制的具体规定。作为华夏民族传承下的主流服饰,汉服历史悠久,发展过程跌宕起伏,秦汉时期以曲裾、深衣为主,魏晋时期重宽衣博带,隋唐时期着衫裙、胡服,宋代承袭唐制,明代则多为袄裙。
1.1 秦汉时期
袍是秦汉时期贵族男子的主要服饰,多为大袖、大
襟、斜领,依照下摆形状又可以将其分为曲裾与直裾[1]
女子服饰主要有深衣和襦裙两种。这一时期的深衣缠绕层数有所增多,下摆部分也有所加长,多被当作礼服使用;襦裙则是供女子日常穿着,多为斜领、窄袖,裙子由四副素绢拼接而成,腰部用封釉卷条以便系结。
1.2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按照起源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一是继承秦汉形制的汉式服饰;二是融合北方习俗的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向国旗敬礼留言
衫是承汉形制的男子服饰,对襟、不施祛、衣无袖端[2];裲裆是源于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男女皆可穿着。
女子服饰主要承继秦汉遗俗,形制有衫、袄、襦、裙,相比秦汉时期有所发展,主要表现为在下摆设计处增加
了以三角形丝织物层层相叠形成的“燕尾”[3]
1.3 隋唐时期
圆领袍衫是隋唐时期男子的主要服饰,圆领、右衽,属于深衣制。隋唐英雄排名榜
女子服饰主要有襦、袄、衫,裙子常用两绫拼合而
成,产生一种褶裥效果[4]
1.4 宋朝时期中秋节的祝福语句简单
宋代男子服饰与唐代相似,仍然把圆领袍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服饰,但是有了严格的等级制度,例如穿紫、绯的需为六品以上官员。
宋代女子服饰一般以裙装为主,多为抹胸配长褙子。这一时期的襦裙式样与唐代大同小异,只是去掉了披帛。
1.5 明朝时期
道袍是明代时产生的男子服饰,交领、右衽、两侧开
衩、接有暗摆,袖常为琵琶袖[5]
;曳撒也是明代较为流行的男士服饰。这两种服饰皆是由袴褶演变而来。
明代女装在经过前期的演变后主要有衫、袄、比甲、马面裙等形式。
2 引起汉服形制演变的重要因素汉服体系的发展历经了各个朝代,受到各个时期政治、经济、人文等诸多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衍生出了纷
繁复杂的各式形制[6]军港之夜 歌词
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政治制度的变更,还是宗教思想的影响,甚至是简单的气候环境的变化,都对汉服形制的演变产生了或大或小的推进作用。汉服形制变革的背后体现出的正是各个历史时期经济、政治和文化状况的变化。
2.1 礼乐、宗法制度的确立《易传》中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
取诸乾坤。”[7]
早在远古时期,我国服饰文化的孕育便与治理国家密不可分。随着西周礼乐制度及宗法制度的完善和确立,汉服形制也确立了一定的标准和制度,且每一形制的每一部分都被赋予了极深的含义。
2.2 民族融合、文化交流
汉服体系中最早的民族融合源于战国时期的“胡服骑射”。由于军事的需要,赵武灵王将胡服衣短袖窄的服饰特征引入中原,其中最为明显的改变就是用裤取代了下裳。
魏晋南北朝时期,“衣冠南渡”“蛮夷入主中原”,除了传统的汉族服饰文化,又融合了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文化,形成了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新时代汉服形制。
唐朝时期中外贸易交通发达,丝绸之路的出现促使此阶段的服饰吸收了西域异质文化,摒弃了传统含蓄,追求开放大胆。
2.3 宗教思想的影响
汉服因为深厚的文化内涵,外在形制的演变易受社会思潮的影响,对其影响最深的便是宗教思想,其中尤以
道教、佛教为甚[8]
纵观整个道教的发展史,其对汉服形制产生的深远影响流传甚广、不可忽视。例如对襟氅衣这一形制,又被称作鹤氅,其起源正是来自道教早期的法衣;而作为受道教文化影响最大的汉服形制——道袍,在民间广为流传,即使是清朝时全面推行满洲服饰,道袍也成功躲过一劫,被当作道教服饰流传下来。
魏晋时期政治经济动荡,佛教文化因为恰好迎合了当时世人逃避乱世的思想,极为兴盛,莲花纹、忍冬纹等佛教纹饰得到了空前的运用,古印度宽松硕大的穿衣风格也成为了魏晋时期的流行风尚。
3 中西方服饰发展历程中的差异
动森第34卷第3期 2021年02月
Vol.34 No.3
February  2021艺术科技
纵观整个服饰发展历程,中国和西方的早期服饰形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相似的,均为“宽衣”,中世纪之后才开始出现分化,欧洲开始发展“窄衣”,“省道”技术被用于衣物剪裁上,而中国则继续使用平裁的手法,中国和西方的服饰发展方向由此大相径庭。
3.1 中国服饰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礼教贯穿了整个中国服饰发展史,赋予了汉服超越本身的内涵,认为其存在的意义在于表达人的精神面貌,“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从先秦到明末,从曲裾到程子衣,中国服饰发展“万变不离其宗”,以长为美、以整为美,所追求的是所穿服饰与所穿之人内在本质的相互匹配和高度统一。
汉服形制演变看似纷繁复杂、异彩纷呈,实际上只是在服饰的细枝末节上进行了些许改动,并没有从根本上对世代传承、沿袭千年的服饰制度和审美文化产生动摇。因为形制演变的根本并不是对服饰进行更改修正,而是在现存的、固有的服饰制度中探寻更好的精神寄托与文化内涵,以期能够用服饰来体现个人的信仰与追求。
3.2 西方服饰
相较于中国服饰的平稳发展,西方服饰的发展历程中变革贯穿始终,每一个历史阶段的服饰都有鲜明特点与差别。
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人们崇尚人体体态的自然美,服饰因而宽松随意;文艺复兴时期,裙撑、束腰以及高跟鞋的出现使得女性开始疯狂追求“宽身细腰”,而男性则追求阳刚,服饰注重呈现上半身的“倒三角”;18世纪,洛可可风大肆流行,服饰表现空前奢华,男装阴柔、女装矫饰华丽;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服饰开始转为追求实用,女穿男装和中性服饰开始出现。
4 西方服饰对中国传统服饰造成冲击的原因
辛亥革命以后,出于改革的需要,西方服饰被正式确立为礼服,中国传统服饰因此受到了西方文化和服饰形态的强烈冲击,汉服几乎消失殆尽。西方服饰之所以会对中国传统服饰产生如此强烈的影响,原因主要为三个方面。
4.1 长期封建制度的压迫
从秦灭六国起,到辛亥革命止,中国封建制度历时长达两千年之久。服饰作为维持社会秩序、巩固统治中举足轻重的一环,被统治者赋予了强烈的政治彩,肩负区分社会等级的重任,只有以维护统治为目的的服饰才被允许存在。
周礼最早对服饰等级制度进行了系统规定,服饰的颜、形制、纹样等的不同代表不同的等级,天下人见其服便可以知贵贱。例如十二章纹是天子冕服独有的纹饰,诸侯、卿、大夫只能依次递减,而士
以下的平民百姓甚至被剥夺了穿着袍服的权力。这种鲜明反映等级制度的服饰规定后世虽然略有更改,但总体上一直是继承下来的。
“上得兼下,下不得拟上”,经年持久的封建礼教观念大大约束了广大中国人民众的服饰自由,因此,西方服饰一进入中国便受到了人们的大力追捧。
4.2 单一审美文化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于内陆文明,常年的农耕生活使得追求人与自然的融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再加上独特的地理位置因素,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几乎没有受到其他文明带来的影响,因此传统的服饰审美文化以儒家礼教为基础,追求超然与优雅。
中国传统服饰体现了对传统审美的绝对信奉,男子服饰宽适畅达,意味着君子心怀天下;女子服饰顺畅婉约,体现端庄矜重。单一审美文化的传承对中国服饰的影响之深、影响之久不可忽视,即便是最大限度地采纳了西方服饰形式而成的旗袍,在产生之初也不忘在关键形式上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不强调胸部与臀部的线条,而是一脉贯通以示畅达。
随着西方多元文化的入侵,单一文化传承的中国传统服饰不再能够满足人们需求,对个性解放的追求使得西方服饰大受欢迎,而中国传统服饰只能由原本的兴盛逐渐走向落寞。
4.3 传统服饰剪裁方式的铺张
中国传统服饰剪裁以直线状、整片式为主,肩上无缝,身片与衣袖连为一体,因而前后片与衣袖的剪裁需要在整片完整的布上进行,下裳“用布四幅”,以四幅布匹拼接而成,长及地面,对布料的损耗极大,更不用提为了追求面料完整而采取的对花工艺。
西方服饰的剪裁明显有别于中国传统服饰,分割式的前后衣片和修身的版型使得布料的使用量大大减少,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为西方服饰取代中国传统服饰提供了有力的先决条件。
5 当代中国服饰存在的问题
尽管当代中国服饰已经逐渐由原来的传统保守发展成现在的时尚多元、个性多变,但西方文化仍然影响甚至左右、引导着中国时尚潮流和服饰发展走向,“人性解放”“个性自由”“时尚审美”等词的频繁出现也反映了当代中国服饰存在的一些问题[9]。
5.1 忽视传统文化内涵
从本质上来看,服饰文化是一种服务于“人”的社会文化,服饰文化理念上的差异正是由于对“人”的不同理解而形成的。
东西方文化最大的差异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西方文化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对抗,而东方文化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在服饰上的表现便是西方专注于体现人体的线条、突出“人”这一核心,而东方则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有意忽视本体、弱化人体的特征。
国内的服装设计由于创新意识的匮乏,钟情于对西方形式进行模仿和克隆,希望通过跟风的方式来缩小与西方设计之间的差距[10],看似是“借鉴”,实则是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忽视了服饰背后的文化底蕴。
5.2 盲目追捧西方潮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又一次与西方文化产生了正面碰撞,西方观念被看作时尚,而中国传统观念却被认为是落后老气,因而许多年轻人在服饰穿着上开始盲目模仿甚至追捧西方潮流,就连对传统中国风的认知也开始受到欧美国家审美的影响。
西方潮流追求个性的展示,各类奇装异服层出不穷,渔网装、透视装、内衣外穿等“时尚”现象甚至将服饰审美推向了审丑、庸俗。盲目追捧西方潮流造成了当代中国服饰在时尚认识上的偏差,一味追求个性虚无及脱离共性的极端个性,引起了种种乱象。
6 中国服饰未来发展方向
服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文化与品位的基本体现。尽管当今世界越来越呈现一体化的趋势,国际服饰也日趋相同,但中国审美不该一直随波逐流,我们不能迷失在被西方流行掌握主导权的强势审美中。
传统汉服体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品位和个性化选择,回眸传统,放眼世界,才是中华服饰未来发展的正确之路。
6.1 传统与现代服饰工艺有机结合
中国传统服饰纹样丰富形象、制作工艺复杂精致,极
11
12
基金课题
具东方韵味和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极大的视觉享受。将传统服饰工艺,例如绣花、扎染、挖嵌、绲边、蜡染等,采取拼接和混合的方式运用到服饰设计中,能够使相对平板的面料变得更立体,既彰显设计风格,同时也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电脑数码技术和纺织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时尚界的流行趋势。将现代彩提取技术与传统染工艺相结合,将现代电子数码印花技术与传统纹饰元素相结合,通过现代技术与传统工艺的有效融合,能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到一起,为优化当代中国服饰设计工艺与风格奠定基础。
6.2 中西结合、继承发扬
纵观当代中国服饰的发展史,西方文化的介入不可抗拒,承袭和发扬我国传统服饰固然重要,但继承不是守旧,一味刻意强调中国传统风格不可取。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设计发展潮流相结合,将汉服的平裁与西方立裁手法相结合,将西方的时尚信息融入民族传统元素,兼容并蓄,才能创造出古典气质与现代时尚气息相结合的“新汉服”,创造传统与创新并存的新时代新服饰风格。
6.3 弘扬民族服饰之“魂”
弘扬民族服饰之“魂”的实质在于把握民族服饰的
内在神韵,在服饰设计中突出民族服饰的内涵和气质[11]
。汉服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传统服饰,是因为其外在形式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例如“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汉服形制中的体现是“上衣下裳”,而“天地玄黄”的理念则是通过纯的上衣和间的下裳来表现。
民族服饰之“魂”的内涵不在“形”而在“态”,而这些内涵最终是通过设计元素表现出来的。对于这些设计元素,应当跨越民族服饰的外在表象而去挖掘更深层次的神韵,否则高度集中、高度概括的形式难免会导致刻意的“表面化”与“标签化”。
以流畅柔和的廓形线条,配合飘逸和悬垂质感的材质,靠人体的支撑产生自然悬垂的褶皱和起伏飘逸的动感,巧妙结合形成亲切平和又不失庄重典雅的“自然型”,看似简单,实则正是民族服饰之“魂”给人的精神感受。
7 结语中国服饰文化是中国文化表现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文明自身的厚重积累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文化源泉。既不一味追求西方格调,也不刻意强调中国传统风格,充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自身的优秀文化传统,吸收西方先进服饰成果,将二者有机
结合形成的中国新服饰文化,终将闯出一片新天地,引领世界服饰文化发展的新方向。
民族的,即世界的。参考文献:[1] 华梅.中国服装史[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7:18.[2] 刘立军,李丹,杜云生.从艺术遗存探析北朝河北区
域男子服饰特征[J].大众文艺,2017(04):69-70.[3] 程华.清风穿袖散花絮帛带缚肩升纸鸢——我国古
代女装披帛艺术研究[J].美术大观,2009(09):252.[4] 谷莉.浅谈隋唐服饰艺术[J].兰台世界,2008(17):
71-72.[5] 胡晓东,周易,吴奕成,等.明代道袍“摆”的结构研
究[J].丝绸,2016(10):40-44.[6] 赵睿智,朱晓冬.浅谈汉服饰形制特征[J].大众文
艺,2018(06):73-74.[7] 杨鸿儒.易经导读[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
426.[8] 何伊莎.华夏魂,汉服情[D].湖南师范大学,2016.[9] 杨华.从伦理角度看中国当代服饰时尚的困境[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2018(02):113-114.[10] 马胜亮.“服”以载道——汉服的文化内涵研究[D].
湖南工业大学,2014.[11] 刘晓娟,徐东.国际潮流的本土化和民族服饰的国
际化[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1):13-15.
作者简介:
曹歆瑶(2000—),女,江苏泰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服饰设计。
商庆清(1965—),男,山东邹城人,硕士,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机械设计及理论。
(上接第9页)代化的构成要件及其实现路径[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4(02):54-66.[5] 蔡守秋.法治视野下健全农村环境治理的路径思考
[J].环境保护,2015,43(17):20-23.[6] 彭澎.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制度内涵与发展目标
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6(12):28-37.[7] 张军.乡村价值定位与乡村振兴[J].中国农村经济,
2018(01):2-10.[8] 邓大才.走向善治之路:自治、法治与德治的选择与
组合——以乡村治理体系为研究对象[J].社会科学研究,2018(04):32-38.[9] 张文显,徐勇,何显明,等.推进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建
设,创新基层社会治理[J].治理研究,2018,34(06):5-16.[10] 刘合光.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点、发展路径与风险
规避[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03):25-33.[11] 贺丹.新时代乡村人口流动规律与社会治理的路
径选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03):26-31+153.[12] 季丽新,陈冬生.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
治理体系生成逻辑及其探索[J].中国行政管理,2019(12):71-74.[13] 侯宏伟,马培衢.“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体
系下治理主体嵌入型共治机制的构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141-146+191.[14] 王武朝.“空心化”趋势下乡村治理的对策研究[J].
农业经济,2017(10):30-32.[15] 王丽敏.河南省先进村镇乡村治理“三治融合”的
实践与借鉴[J].农业经济,2019(10):30-32.[16] 郁建兴,任杰.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自治、法治与
德治[J].学术月刊,2018,50(12):64-74.
君子于役作者简介:周恩毅(1963—),男,山东威海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公共政策、政府治理。
王海娜(1996—),女,陕西榆林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