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大学615心理学考研心理学综合真题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一、简答题:
1.简述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分离实验
1.简述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分离实验
大多数支持短时记忆不同于长时记忆的证据来自自由回忆任务的实验。自由回忆测验先是呈现一系列的项目(多半是单词)。大约2秒一个项目。当最后一个项目呈现完毕后,要求被试回忆呈现的项目,可以不按呈现顺序回忆。当把回忆结果以项目呈现顺序为横坐标、以正确回忆率为纵坐标作图,就会获得系列位置曲线。系列位置曲线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近因效应指系列中最后几个项目回忆的最好;渐近线指曲线的中间部分回忆的最差;首因效应指系列中开头几个项目回忆的最好。
不少研究都指出近因效应来自短时记忆,而首因效应来自长时记忆。要证明这个设想,需要在系列位置曲线中显示机能的双重分离:某些自变量影响首因效应与渐近线,但不影响近因效应;另一些自变量影响近因效应与渐近线,但不影响首因效应。
2.什么是社会知觉?社会知觉过程遵循哪些原则?
答:社会知觉是指人们根据环境中的社会信息推论人或者事物的过程。具体来讲就是指人们选择、理解、识记和运用社会信息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
社会知觉过程遵循一下一些法则:
(1)便利法则 是指根据一件事情进入脑海的容易程度来做出判断。
(2)象征性法则 是指人们根据事物与某典型事物的相似程度来加以归类。 (3)基础比例信息 是指按照总体中不同类别的成员所占的相对比例的信息来做出判断。
(4)锚定与调整法则 是指人们以一个数字或数值为起始点并依据这个起始点进行调整,但这种调整往往并不充分。
3.新生儿是否具有人类面部识别能力?怎样验证?
3.新生儿是否具有人类面部识别能力?怎样验证?
新生儿是指出生后0-1个月的宝宝。经研究发现,约5周开始,婴儿能区分人和其他非社会性刺激,对人的声音和面孔开始有特别的反应,大人的声音、面孔特别容易引起婴儿的微笑。心理学家观察到,在此时婴儿如听到大人的声音或看到大人对着他点头,婴儿就特别高兴,微笑时十分活跃,眼睛明亮。而新生儿是不具有人类面部识别能力的。
4.简述注意衰减模型
高考满分作文800字5.简述认知的联结主义理论
6.什么是延迟满足任务?体现了哪些心理能力?
答:延迟满足是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 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它的发展是个体完成各种任务、 协调人际关系、 成功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
延迟满足任务有三种实验范式:
(1)礼物延迟范式(Gift Delay)
礼物延迟式主要是由Funder,Block及其同事设计并使用的一种延迟实验任务。具体实验程度如下----
实验者给学前儿童出示一个包裹起来的礼物,并惊喜地说:“看,我在这发现了什么!这是给你的一个礼物!我在猜想它是什么东西呢?我把经放在这儿(放在儿童的右侧,且儿童刚好够不到的地方),当你完成了这个拼图你就可以拿到礼物了。”接着实验者开始描述这西游记作者
个“马戏团的拼图”,并帮助儿童完成拼图任务(4分钟内结束)。在儿童做拼图游戏时,礼物仍在儿童的视线范围内。当拼图完成后,实验者忙于整理自己的文件纸(90秒)。如果在完成拼图任务后的这90秒的延迟期限内,儿童没有自发地去拿礼物的话,实验者就放下手中的文件纸,告诉儿童:“好了,你现在可以拿礼物了。”在整个拼图的4分钟时间以及在完成拼图后的90秒延迟时间里,实验者要记录被试所有指向礼物的言语行为和身体行为。延迟分数包括4个标准化的行为指标:延迟时间,指向礼物的言语行为;指向礼物的身体行为;打开礼物时的延迟行为(立即打开,或回幼儿园的路上打开,或把礼物放到柜子里带回家)。
(2)自我延迟满足范式
自我延迟满足实验范式是由社会认知心理学家及其同事设计并使用的另一种典型的延迟满足实验研究范式,也称“选择”延迟范式,或Mischel范式。Mischel等人经过大量地实证研究逐渐奠定了延迟满足两段结构的实验范式。
该研究范式的一般程度是:首先,实验者与被试在实验室内做一些热身游戏。随后,实验者给被试出示两种奖励物,如:一块软糖和两块软糖;或是一块2英寸长的椒盐饼干和两块
椒盐饼干,让被试在数量不等的两个奖励物之间做出偏好选择(第一阶段—延迟选择),然后实验者告诉被试他现在有事要做,需要离开房间一会儿,并接着说:“要是你能够等到我回来,你就可以吃这个——(指到被试选择的奖励物),只能吃这个——(指向被试没有选择的奖励物)”。确信被试理解了这种列联关系后,实验者离开房间,并通过单向玻璃记录儿童的延迟时间和延迟等待策略(第二阶段——延迟维持)。实验者15分钟后回来,或在儿童按铃或违规后回来。
(3)外加延迟满足范式
贵州黎平县延迟满足任务体现了一下一些心理能力:
(1)反映的是一个孩子在面临种种诱惑时,能否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控制自己的即时冲动,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2)个体在相互竞争的压力情境下的一种自我调节能力。
(3)为了完成任务的意志力
八十大寿祝寿词(4)面对诱惑的自律能力
(5)应付生活中的挫折、压力和困难
7.什么是内隐联想测验?内隐联想测验有什么特点?
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是由格林沃尔德(A.G.Greenwald)在1998年首先提出的。内隐联想测验是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一种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来测量两类词(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继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测量。
内隐联想测验的特点:内隐联想测验运用了反应时这一基本范式,保持了反应时方法的许多优点,利用被试的快速反应,有效地降低了意识的监控作用,这使得内隐联想测验具有了与认知启动方法相类似的主要优点,即使被试不愿意表露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通过内
隐联想测验也可以揭示内隐态度和其他的自动化联想。内隐联想测验融合了实验设计的基本思想,设置了相容组和不相容组,并且利用反应时的差作为测量指标,最大限度地排除了个体本身反应快慢的影响,减少了个体差异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较为纯净地反映了过去经验的强度。设计还使概念词和属性词的关系处于相容或相反的两个极端上,这就在被试反应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大大增加了测量的敏感性,扩大了效应大小。由此可以看出,内隐联想测验一个重大突破就是通过对过程的动态的评估从而实现对内隐态度的静态测量。表面上看它是对反应过程的记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实际上该方法是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测量了一个较为稳定的静态的内隐特质。和传统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方法相比,由于内隐联想测验是建立在对内部认知过程的测量之上,能有效地防止意识的干扰作用,因而更具效度:并且,由于它是以反应时为指标,融入了实验设计的基本思想,因而也更灵敏;此外,它还极具灵活性,可以通过不同的设计从而实现对涉及内隐态度的不同的特质的测量(如,内隐自尊、组内认同等)。
8.简述非参数检验和参数检验的区别
(1)参数检验是针对参数做的假设,非参数检验是针对总体分布情况做的假设,这个是区
分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的一个重要特征。女人的心声
(2)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参数检验要利用到总体的信息(总体分布、总体的一些参数特征如方差),以总体分布和样本信息对总体参数作出推断;非参数检验不需要利用总体的信息(总体分布、总体的一些参数特征如方差),以样本信息对总体分布作出推断。
(3)参数检验只能用于等距数据和比例数据,非参数检验主要用于记数数据。也可用于等距和比例数据,但精确性就会降低。
非参数检验往往不假定总体的分布类型,直接对总体的分布的某种假设(例如如称性、分位数大小等等假设)作统计检验。当然,上一节介绍的拟合优度检验也是非参数检验。除了拟合优度检验外,还有许多常用的非参数检验。最常见的非参数检验统计量有三类:计数统计量、秩统计量、符号秩统计量。
9.举例说明学习中的正强化与负强化
(2)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参数检验要利用到总体的信息(总体分布、总体的一些参数特征如方差),以总体分布和样本信息对总体参数作出推断;非参数检验不需要利用总体的信息(总体分布、总体的一些参数特征如方差),以样本信息对总体分布作出推断。
(3)参数检验只能用于等距数据和比例数据,非参数检验主要用于记数数据。也可用于等距和比例数据,但精确性就会降低。
非参数检验往往不假定总体的分布类型,直接对总体的分布的某种假设(例如如称性、分位数大小等等假设)作统计检验。当然,上一节介绍的拟合优度检验也是非参数检验。除了拟合优度检验外,还有许多常用的非参数检验。最常见的非参数检验统计量有三类:计数统计量、秩统计量、符号秩统计量。
9.举例说明学习中的正强化与负强化
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理论分为两种类型:正强化和负强化。斯金纳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人们可以用这种正强化或负强化的办法来影响行为的后果,从而修正其行为。
实施强化与惩罚的过程中,如果呈现某事物,就叫做“正”,如果某事物消失,就叫做“负”。因此呈现某事物、导致行动者愉快并使行动者特定行为表现频率增加,就叫正强化;如果移去某事物、导致行动者愉快并使行动者特定行为增加,就叫负强化
qq团举例:班级里有几个同学总是养不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当同学们都在认真朗读时,他们都会在一边摆弄小东西,或者独自做其他事情。老师观察到这种情况之后宣布,如果被老师发现你没有读书,就会在下课时取消课间休息时间,抄写课文的规定段落。而且不和学生讨价还价,一旦发现,课下及时进行惩罚,多次之后,这些学生为了逃避课下的段落抄写,课堂上读书的自觉性和意识逐渐提高。 当罚抄成了常态,习惯改好以后,就不用罚抄了,不用罚抄的过程就是负强化。如果这些学生在习惯改好以后,老师给予一定的表扬和鼓励,收到表扬和鼓励后,学生就会更好的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那么表扬和鼓励就是正强化。
二、论述题
1.论述行为主义中两种条件作用,并举例说明
1.论述行为主义中两种条件作用,并举例说明
斯金纳把行为分成两类:一类是应答性行为,这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反应;另一类是操
作性行为,是有机体自身发出的反应,与任何已知刺激物无关。与这两类行为相应,斯金纳把条件反射也分为两类。与应答性行为相应的是应答性反射,称为S (刺激)型S型名称来自英文Stimulation。;与操作性行为相应的是操作性反射,称为R(反应)型R型名称来自英文Reaction。。S型条件反射是强化与刺激直接关联,R型条件反射是强化与反应直接关联。斯金纳认为,人类行为主要是由操作性反射构成的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是作用于环境而产生结果的行为。在学习情境中,操作性行为更有代表性。斯金纳很重视R型条件反射,因为这种反射可以塑造新行为,在学习过程中尤为重要。
斯金纳关于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的实验,是在他设计的一种动物实验仪器即著名的斯金纳箱中进行的。箱内放进一只白鼠或鸽子,并设一杠杆或键,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动物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啄键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物。箱外有一装置记录动物的动作。斯金纳的实验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的不同在于:
(1)在斯金纳箱中的被试动物可自由活动,而不是被绑在架子上;
(2)被试动物的反应不是由已知的某种刺激物引起的,操作性行为(压杠杆或啄键)是获
得强化刺激(食物)的手段;
(3)反应不是唾液腺活动,而是骨骼肌活动;
(4)实验的目的不是揭示大脑皮层活动的规律,而是为了表明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从而有效地控制有机体的行为。
斯金纳通过实验发现,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随着一个起强化作用的刺激而发生的。斯金纳把动物的学习行为推而广之到人类的学习行为上,他认为虽然人类学习行为的性质比动物复杂得多,但也要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特点是:强化刺激既不与反应同时发生,也不先于反应,而是随着反应发生。有机体必须先作出所希望的反应,然后得到“报酬”,即强化刺激,使这种反应得到强化。学习的本质不是刺激的替代,而是反应的改变。斯金纳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操作性强化的结果,人们有可能通过强化作用的影响去改变别人的反应。在教学方面教师充当学生行为的设计师和建筑师,把学习目标分解成很多小任务并且一个一个地予以强化,学生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逐步完成学习任务。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