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枢纽站商业空间优化设计研究
建筑设计·理论  2021年10月第18卷总第407期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113
高铁枢纽站商业空间优化设计研究
李晓玉,曲敬铭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辽宁大连 116024)
摘要:新时代高铁已经成为人们出行方式的重要选择之一,在人们对于经济与物质需求不断提高的推动下,高铁站的建设在满足客站内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其商业空间的建设也愈发重要。本文基于旅客在高铁站的行为模式,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两方面对高铁枢纽站商业空间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高铁枢纽站;高铁站商业空间;旅客行为模式;体验式消费
[中图分类号]TU242.9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892/jki.csjz.2021.30.33
Study on Optimization Design of Commercial Space of High-Speed Railway Hub Station
Li Xiaoyu, Qu Jingming
(School of Architecture & Fine Art,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Liaoning 116024, China)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high-speed railwa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hoice of travel  mode. Driven by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 ’s economic and  material needs,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speed railway st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
d  more important on the premise of  meeting the traffic function in the passenger station. Based on the behavior pattern of passengers in the high-speed railway st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for the commercial space of the high-speed railway hub station from two aspects of planning and design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Key words:  high-speed rail hub station; commercial space in high-speed rail station; passenger behavior pattern; experiential consumption
1引言
在追求时效性的当今时代,高铁出行越来越受到年轻一代的青睐,而随着消费观念的不断升级,人们对于站房内外的商业空间体验感形成了更多的需求。在商业空间中,人流的聚集性与交通建筑的疏散性形成了矛盾的交会点,合理对商业空间进行优化既可以营造更好的公共空间,形成更具体验感的交通空间和消费环境,满足出行者对服务的需求,也能够实现资源的整合。利用高铁站的客流量提升商业潜力,提高高铁站的商业价值,使客站成为区域内的交通商业核心。2研究对象及范畴
2.1高铁枢纽站的定义
随着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单体建筑站房也在逐渐向建筑综合体发展,进而逐渐发展成为客运站综合
枢纽。本文中的高铁枢纽站指的是场站内存在多种交通方式(如轨道
交通、长途客运等),能够实现零距离换乘的高铁客运站。2.2商业空间研究范畴
狭义上的商业空间指的是人们进行交易活动的场所,广义上的商业空间是综合性的空间,包括了营利性的空间和非营利性的空间,增加了公众性、开放性、互动参与的属性。高铁站的商业空间是辅助空间,但随着城市集约化、站城一体化的发展,商业空间逐渐受到铁路开发的重视。本文中的商业空间范畴是指满足旅客需求的商业活动的各类空间,包括高铁站外广场的商业空间及站房内商业空间两大部分(见图1、图2)。
3旅客消费行为模式
在高铁站进行消费活动的主体主要包含两类:一类
是有乘车需求的旅客,这一部分是商业活动的主要人;另一类是高铁站所在片区的居住人,但以目前城市高铁站片区的发展,这一人比例较小。
作者简介:李晓玉(1997-),女,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图1 北京站广场商业(图片来源:
作者自摄)图2 北京站内商业(图片来源:
作者自摄)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筑设计·理论  2021年10月第18卷总第407期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1143.1时效性
与传统商业建筑不同,高铁站内的商业空间属于站房内的附属空间,且相比于传统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高铁车次密集,一般等候时间较短。对于进站乘车的旅客来说,进行商业消费并不是自己的主要需求,快速进站乘车才是首要需求。在基本需求满足的情况下,富余的时间才会用来进行商业消费。
因此旅客的行为模式体现出讲求时效性的特点。3.2空间标识
高铁站内的标识信息繁杂,主要分为车站指示系统与商业标识广告牌两大类(见图3、图4),引导人们进入高铁站后的流线行走。旅客在进入车站后,第一时间寻的是车次的时间信息及行走的空间标识。在候车期间,商业标识及广告牌才会对旅客起到吸引作用,刺激消费。3.3地区文化的认同感
21世纪,人们的消费模式逐渐转向服务型和体验型,体验经济的到来使人们更加注重精神层面需求的满足,商业空间舒适的体验感是刺激旅客进行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具有地方特的商业空间氛围会使旅客更具消费欲望。
3.4旅客消费需求
旅客在高铁站进行消费的需求主要分为三种:生理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生理需求指的是满足旅客基本需求的实用性商业,需求量大,与旅客联系紧密,如便利店;社会需求指的是满足旅客社会需求的舒适性商业,需求量中等,与旅客联系一般,如纪念品商店;精神需求指的是满足旅客精神需求的体验感商业,目前需求量较小,与旅客联系也较小,如休闲展览。
4高铁站商业空间现状
4.1消费心理制约
受长期的心理暗示,旅客和当地居民普遍认为高铁站
内外的商品品质不高,且价格昂贵,消费意愿低落。不同
于国外的通过式车站,我国现有高铁客运站几乎都是安检前置的形式,旅客进站需要身份信息的核对,这种形式在根本上拒绝了高铁站所在片区人对于站房内部商业空间的消费,同时也造成了旅客对于乘车时间的紧张感,降低了消费欲望。
不同于机场航站楼,乘坐高铁的旅客携带的行李箱在乘车之前是需要自行看顾的,这些携带的行李物品也对消费形成了一定的制约。调研中,47  %的旅客因为携带行李物品不便而放弃商业空间的消费。4.2交通建筑的制约性
高铁站本质上是交通建筑,主要职能是将旅客快速的疏散,完成人流的转换,但商业空间讲究聚集性,将人流引入,引导消费。高铁站的商业空间首要条件是满足交通职能,因此国内的高铁站商业空间大多跟随流线布置,主要位置或在安检之后、侯乘之前,布置在两侧空间内,或在侯乘大厅的交通空间,以及与轨道交通路线的出口(见图5—图 7)。由于流线的限制,商业空间不能做太多曲折复杂的变化,而且业态也较为单一,引导性消费的刺激性较弱。
5商业空间优化策略
开斋节的来历相比于国外日本东京站、大阪站等商业发展模式已经成熟的大型铁路客运站,我国的高铁站商业空间还处于一个探索成长的阶段。随着时代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也逐渐多样化,不再只满足于基本生活需求,更注重于精神层面的消费享乐,商业空间也在逐步发展,西安站、上海虹桥枢纽、深圳北站等都在原有的商业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商业空间逐渐受到铁路开发的重视。5.1规划层面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四个部门印发《关于推进高铁站周边区域合理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基础〔2018〕514号),要求新建车站选址尽可
图3 北京站指示系统(图片来源:
村委会换届选举办法作者自摄)图4 深圳北站商业标识(图片来源:
作者自摄)
图5 北京站两侧商业(图片来源:
作者自摄)图6 北京站交通空间商业(图片来源:
作者自摄)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筑设计·理论  2021年10月第18卷总第407期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115
能在中心城区或靠近城市建成区,确保人们出行顺利。在此
之前,高铁站的建设一般都在距离市区较远的地方,主要是政府希望利用高铁开发建设新区,将城市外延扩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日益紧张,以高铁站为依托,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引导片区城市的空间结构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但周围基础设施的不完善、距离市区太远等问题也使高铁站还未起到带动发展的作用。因此,新出台的政策也是国家市政对于该问题的反思与改进,意见中指出将选址尽可能临近中心城区,可以利用城区原有的交通枢纽结构,实现功能的叠加,使城市交通结构规模更加完整。
在高铁站的建设中,提高商业空间利用率,改善空间环境,提高收益,减少运营和成本的亏损,需要加强高铁站周围产业的开发,形成完备的基础配套设施,带动周围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出高铁枢纽站作为交通枢纽的核心作用,配合城市轨道交通、常规公交体系,合理分配周围商业业态,以建设交通商业综合体为发展目标,考虑旅客消费者的体验感及心理需求,提高周围片区居民的参与度及旅客的消费意愿,提高商业空间利用率。
高铁站周边商业消费人可分为周围居民、进站旅客及出站旅客,提升高铁枢纽站周边商业价值,就要提高目标人的消费意愿,考虑到不同人的时间心理,按空间距离对高铁站周边商业分别进行空间优化。在稍远离出站口的位置,可以布置商业品质较高的商业业态,对站前广场进行充分利用,布置艺术景观吸引片区人,加强高铁枢纽站与城市之间的联系。而紧邻出站口的商业空间,则可以选择模式化的平面布局。5.2建筑设计层面5.2.1时间心理
卸载360杀毒不同于国外的通过式候车,目前我国高铁站仍属于等候式候车,等候式候车使旅客对于时间的概念格外在意,旅客需要提前到站进行安检,根据调查,大部分旅客在进站前几乎没有消费意愿,在进站侯乘后到再次检票前,时间自由的旅客会产生一定的消费意愿。对于高铁枢纽站来说,由于和轨道交通接驳,能够提供零距离换乘,选择乘坐轨道交通到达站内的旅客在经过地铁的安检之后,由于并未出站,在进高铁站时只需要经过检票,可以不用再次安检,如北京西站,省去了一定的时间成本。对于其他方式到达的旅客,提高高铁站进站口安检口、检票口数量,提供自助、人工检票服务,减少进站流程时间,使旅客迅速通过。5.2.2空间体验感营造
在互联网时代,线上消费受到年轻一代的青睐,线下
图7 大连北站轨道交通出口商业(图片来源:
作者自摄)
查qq好友
实体经营受到冲击,在这种情势下,体验式消费成为线下
实体商业的转型方式。高铁站商业空间应该更注重于空间情境的塑造,与消费者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延长旅客在商业空间的停留时间,从而促使消费增长。高铁站作为旅客对城市的第一印象,商业应融合当地地方性与文化性,创造出多元化的空间界面,具有人文特、艺术气质的文化体验性商业空间,丰富旅客的情感体验。增加空间的体验感,在商业空间中穿插混合不同功能的活动,使旅客在空间内产生情感共鸣,增加无目的性消费的可能性。在商业空间中引入自然元素,运用丰富的彩,营造出静谧而有活力的空间氛围,同时互动性的空间设计会增加空间导向性与体验感,间接促进消费行为。5.2.3人性化设计
商业空间应讲求人文关怀,对商业空间的空间尺度、功能配套、环境塑造等方面进行推敲,在满足高铁站交通职能的前提下,营造出舒适愉悦的环境氛围,满足人文关怀,承载旅客的精神需求,激发消费意愿。
6结语
高铁枢纽商业综合一体化发展是在城市集约化发展情势下顺势形成的,是提高高铁站经济活力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规划层面与建筑设计的分析,对高铁枢纽站商业空间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商业空间活力,营造出品质化的商业,提高高铁站与城市之间的有机联系,使高铁站成为片区交通商业中心。
参考文献
[1] 李翔宇.消费文化视阈下当代商业建筑设计研究[D].哈
尔滨工业大学,2011.
[2] 唐雅男.基于旅客商业行为的大型铁路客站商业空间设
计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3] 童梦露.基于旅客行为特征的大型铁路客站商业空间研
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
做什么赚钱呢[4] 李旭.体验式消费下商业建筑的空间组合与设计研究
[D] .湖南大学,2017.
[5] 孙少越.基于消费体验的商业综合体内部交通空间设计
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4.
[6] 刘兵,罗小红,段海燕,等.城市交通枢纽组织分析:以西安
高铁北站北广场为例[J].中国市政工程,2020(01):1-3,89.[7] 王惠.商业综合体交通流线组织设计研究[D].中国矿业
大学,2014.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