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模式”:西江千户苗寨十年持续跨越发展的经验
“西江模式”:西江千户苗寨⼗年持续跨越发展的经验
西江苗寨是全世界最⼤的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治州雷⼭县,有1400多户,6000多⼈,故称西江千户苗寨。由于地处雷公⼭深处,⼈多地少、⽣产⽣活资源匮乏、交通不便,在成功发展旅游前,村民吃饭靠种地、挣钱靠打⼯,是⼀个偏远⽽贫穷的苗寨。⾃2008年旅游开发以来,历经⼗年,西江苗寨已从⼀个经济落后、贫困⾯⼴、⽂化保护乏⼒的传统村落,⼀跃成为产业兴、百姓富与民族⽂化传承创新动⼒强劲的美丽村寨。这是⼀个奇迹,是民族⽂化旅游脱贫致富的典范。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智慧、知识经验、⽅式⽅法、策略措施等,⾃然熔铸成了⼴为⼈知的“西江模式”。
⼀、基本特点
谷歌账号注册网站“西江模式”具体指的是⾃2008年以来,以苗族特⾊⽂化资源为载体,以旅游开发作为发展导向,在经济、社会、⽂化、经营、脱贫等⽅⾯产⽣规模化效应所形成的⼀系列成功经验和可以操作的运⾏体系。简⽽⾔之,“西江模式”是民族⽂化在旅游上合理利⽤与成功开发的⾼效组织⽅式。归纳起来,“西江模式”有以下⼏个特点:
对民族⽂化发展创新式保护⽂化保护是西江苗寨确保持续发展的关键。⼗年来,西江苗寨坚持“发展式”的保护理念,着重激活苗族优秀传统⽂化的内在基质和创造活⼒,以⾏动开展保护,以旅游开发促进⽂化的价值再⽣、价值联动。旅游⼤开发不久,西江苗寨制定出台的《西江千户苗寨⽂化保护评级电脑关不了机怎么回事
奖励办法》以“⼈⼈都是⽂化主⼈,个个参与⽂化保护,家家成为民俗博物馆,户户都是⽂化保护场所”为落脚点,积极探索“景区集中管理,家庭分散保护”的运作机制,建⽴起了“全⾯普查,完整保护,镇村复查,兑现奖励”的长效管理机制,让⼴⼤村民在参与旅游中实实在在地受益,从⽽充分带动其参与保护民族⽂化的积极性。
共⽣共建共荣的发展之道在开发旅游之前,村民是西江苗寨最⼤的社区主体。旅游开发后,随着商户、游客的⼤量进⼊,“多元共⽣”成为西江苗寨最⼤的社会特点。这些主体在西江都以旅游为⽣计之源,形成旅游兴旺则⼤家兴旺、旅游衰败则⼤家衰败的“旅游命运共同体”格局。因此⼤家结成了必须围绕旅游凝⼼聚⼒的紧密关系,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这种关系有的转化成为具有刚性约束⼒的规章制度,有的转化成为新的村规民约,有的则转化成为思想要求和礼俗规范,形成维护西江苗寨景区建设、苗族优秀传统⽂化保护、脱贫致富责任担当等的社会共识和⽂化条件。近⼗年来,西江苗寨之所以没有发⽣全国性的重⼤旅游事件,很⼤程度上得益于多主体共⽣共建共荣的发展初⼼和系统安排。
对民族⽂化⾼效的市场化运作就本质⽽⾔,旅游业其实是⼀种市场化的经济活动。市场以强⼤的需求功能,⾃我强⼤的调节作⽤和对各种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对旅游发展的做⼤做强尤为⾄关重要。2009年随着国有旅游企业西江千户苗寨⽂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成⽴,西江旅游发展就⾛上全⾯的市场化、企业化的运作轨道。经过⼗年努⼒,旅游的充分市场化促使西江苗寨在品牌塑造、综合收⼊、
游客量等⽅⾯成效显著,为村寨发展及其众的脱贫致富打开了良好的发展局⾯。
旅游发展红利的全民共享旅游是⾼度市场化的产物,由于诸多原因,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民族地区居民百姓进⼊市场、参与市场的意识和能⼒有⼀个长期培育、发展、成熟的过程,在确保旅游发展“市场效率”的基础上,如何确保全体村民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实现⼈⼈都受益,户户都获利,共享旅游发展红利,进⽽实现全民奔⼩康,对旅游开发者⽆疑是极⼤的挑战。西江苗寨景区管理者通过制度创新,设⽴了民族⽂化保护发展的利益共享机制,以门票收⼊的18%作为民族⽂化奖励经费发放给西江村民,让每户每年都获得超过万元的收益,确保了旅游发展利益的全民共享。
景区社会治理注重村民⾃治⼗年来,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西江景区深化村民⾃治实践,由执法部门、景区公司、村两委、民间组织齐抓共管,为景区的共同治理出⼒、出智慧;治理⽅式上也积极重⼼下移,在化解西江苗寨旅游发展出现的各种⽭盾纠纷中,既有以讲求法律神圣庄严的法理治理,也有接地⽓有温度的民间情理治理;治理资源除了充分运⽤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外,还充分运⽤乡⼟社会的“村规民约”,对有碍旅游发展的失范、失当、失德⾏为进⾏规训与处罚,⽆论哪⼀个主体,如有违犯,均平等相待,⼀视同仁。这些做法,⼗年来让西江苗寨基本做到了“⼩⽭盾不出村,⼤⽭盾不出镇”的良好治理局⾯。
⼆、主要成效
经济上,2008年以前,西江苗寨经济发展⽋后,并⽆现代产业作为发展基础。通过旅游开发,到2017年,西江苗寨游客接待量超过600万⼈次,旅游综合收⼊达49亿元;在西江苗寨注册登记的各类经营主体超过了1000多家,涉及“吃、住、⾏、游、购、娱”等旅游开发完整的产业链;通过景区带动,不仅解决了周边村寨2000多名村民的就业,还带动了附近20多个村寨养殖业、种植业的发展,对当地县域经济产⽣了积极的促进作⽤。
脱贫上,2008年以前,整个西江苗寨村民以传统农业为⽣,全寨有超过1500⼈的村民外出打⼯;2008年旅游开发后,外出打⼯村民逐渐回流。临近的就业机会、参与旅游发展的均等机会,基本解决了村民“没钱花”的问题。2017年,西江苗寨全体村民通过制度性收益、资产性收益、劳务性收益和经营性收益等四⼤收益⼿段,⼈均年收⼊达到了22100元,户均86190元,⼈均年收⼊较2007年相⽐增长了12倍,⼤部分村民已经实现了脱贫创富。收⼊的提⾼、基础设施的不断
户均86190元,⼈均年收⼊较2007年相⽐增长了12倍,⼤部分村民已经实现了脱贫创富。收⼊的提⾼、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98%以上的农户都有冰箱、彩电,有了⽔冲式卫⽣间,洗澡间24⼩时供应热⽔,⽣活质量今⾮昔⽐。
⽂化传承保护上,在旅游的带动下,西江苗寨传统⽂化彰显出现代的魅⼒,村民⽂化⾃觉意识不断⾼涨。从2008年起,西江苗族博物馆得以建⽴,有20多户家庭博物馆挂牌;村寨连续打造出了“古歌堂”
、“⿎藏堂”、“刺绣坊”、“银饰坊”、“⽶酒坊”等20多个苗族⽂化点;2008年起,西江村两委在各种节庆期间举办了丰富多彩、接地⽓、有温度的民间⽂化活动在2017年“吃新节”的“千⼈齐唱苗族古歌”中,再次掀起了社区对民族⽂化传承与保护的⾼潮。
三、基本经验
四级作文万能模板西江苗寨的旅游,所以能够实现⼗年持续跨越发展,成功解决民族地区的脱贫致富,主要是因为采⽤了如下做法。这些做法被实践检验了是正确的有效的,因⽽就成了成功的经验。
坚持党政强⼒推动 2000年到2007年,西江苗寨的旅游,是被动的和以“赚吆喝”为主的旅游。2001年前后,有零星的散客进⼊西江,与之相应的是少数西江⼈家开办苗家乐和乡村客栈等。2005年⾄2007年,西江已经有了办旅游的⾏动,⽐如举办了“苗年”、“⿎藏节”等。这些活动对于推动西江苗寨品牌⼒的累积是有积极作⽤的。但是,从⽬标任务来看,当时的⾏动基本上是“只赚吆喝不赚钱”的投⼊,盈利模式设计尚未形成。但到2006年、2007年,随着散客的逐渐增加,亟需政府出⾯进⾏协调和管理,省、州、县、村各主体都看到了西江苗寨的⼤旅游已经进⼊了“临界点”,于是以雷⼭县委县政府为主引擎,借“省旅发⼤会”召开之机,共同发⼒,整合各类项⽬建设资⾦,重点解决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接待能⼒培训、招商引资、市场营销、民族⽂化保护与传承等问题,继⽽成⽴西江景区管理局进⾏景区管理,成⽴西江旅游公司负责业态经营,调动村两委、“建保会”与村⽼年协会等主体,共同承担西江的经营管理⼯作,才谋定了西江苗寨跨越发展的⼤局。
⽂化引领品牌建设与创新⽂化是旅游的灵魂。⼗年来,西江苗寨将静态的⾃然景观、⼈⽂景观与动态⼈⽂景观形塑成为动静结合的旅游体验模式。静态体验产品不断通过“⽥园观光区”、“村寨夜景系统”、“苗族风⾬桥”、“吊脚楼建筑”等⽅式进⾏打造;动态体验产品不断加⼤体验型旅游产品的推出。例如将苗年作为品牌的⼤亮点,通过⼤量宣传⼿段,让更多⼈认识了解西江独具特⾊的苗年⽂化,通过亲⾝参与苗年,不同时段体验⼩年、中年、⼤年三次苗年的节⽇氛围和不同节⽇内容,从中感受苗族⽂化魅⼒。搜狐视频如何下载
合理开发利⽤民族⽂化资源⾃2008年起,在传承、保护传统⽂化的基础上,西江苗寨通过创新、发展、融⼊等⼿段对之进⾏合理开发利⽤,进⼀步提升民族⽂化的经济价值。为合理利⽤民族传统⽂化,西江苗寨先后打造出20多个静态、动态、互动的⽂化体验点,让游客参与其中,不仅强化了旅游体验,延长了游客逗留时间,还提升了村民的旅游收⼊。同时西江苗寨以创新式传承,发展、挖掘出游客喜闻乐见的“⾼⼭流⽔”、“五壶四海”等苗族传统酒礼酒仪,将苗族刺绣、银饰锻造、蜡染制作等苗族传统⽂化融⼊现代审美样式,开发出游客易于接受的⽂化旅游产品。通过古歌演唱、迎宾表演、民俗展⽰等活动的参与,不仅直接让村民受益,还带动了苗族⽂化的传承与活化。
创⽴民族⽂化保护发展的利益共享机制 2008年旅游开发不久,西江苗寨就开始探索以民族⽂化资源为根据的利益共享机制。⾃2011年起,这⼀利益共享机制就开始⾛向制度化,并且实现了西江苗寨景区所有农户家庭的全覆盖。
西江苗寨民族⽂化保护发展共享机制的内容有三个部分:⼀是每年从景区门票收⼊中提取18%的份额作为民族⽂化保护奖励经费。2012年,西江民族⽂化保护费奖励经费发放⾦额为806万,2013年为1100万,2014年为1480万,2015年为2270万,2016年为2400万,2017年为2900万。⼆是“⼈⼈有份,户户受益”。按照《西江千户苗寨民族⽂化保护评级奖励办法》的规定,⽂化保护奖励费的发放以户为单位,受益多少取决于吊脚楼保护的程度和家庭⼈⼝数。2011年全年户均约为3600元,2016年全年户均约为17400元,2017年户均约为21000元。三是⽂化保护费发放有严格的流程,且多主体参与。每年分上下半年各发放⼀次,全程都有村民代表参与和监督。
以“景区带村带县”共享发展成果作为国家80个“景区带村”的⽰范之⼀,西江苗寨的景区带动主要体现在产业带动、发展带动和就业带动三个⽅⾯。就产业带动和发展带动来说,⼗年来,西江苗寨景区带动了周边脚尧、黄⾥等村的茶产业发展,带动了附近”控拜、⿇料等村寨银饰产业的发展。在就业带动⽅⾯,西江苗寨附近各村寨每年有数以千计的村民常年不间断在景区内打⼯。在旅游旺季,都能让每位村民每⽉有2000元左右的收⼊。在“景区带县”⽅⾯,西江旅游井喷式发展不仅带动周边村镇脱贫致富,还带动雷⼭县旅游业的发展和县域脱贫致富,2017年,雷⼭全县旅游综合总收⼊为77.37亿元,其中西江苗寨为49.91亿元,占⽐为64%,直接和间接带动全县⾄少5000⼈以上实现脱贫致富。
善⽤苗族民间智慧进⾏景区社会治理开发旅游后的西江苗寨,是传统⽣活⽅式与现代⽣活⽅式交织的空间。社会治理⼯具和⼿段,必须将传统社会的组织形态和治理智慧同现代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进⾏
⽆缝衔接,⽅能促进景区的和谐稳定。⾃2008年以来,西江苗寨景区⼀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持下,通过强化组织建设、加⼤资⾦扶持⼒度和加强景区联动等⼿段,夯实村级国家基层组织,促进村民⾃治,发挥出村两委在维护景区秩序、规范游客⾏为、建筑风貌保护等⽅⾯的积极作⽤。⼆是根据景区社会治理情况⽇渐复杂的情况,专门成⽴“建筑保护委员会”、“⽼年协会”等村寨民间组织,协同政府⼀道处理因旅游开发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三是积极善⽤“扫寨”、“议榔”、“鸣锣喊寨”等苗族民间智慧参与景区社会治理,治理效果极为明显。
社会治理,治理效果极为明显。
与时俱进创新景区管理机制体制为进⼀步理顺西江景区管理体制和运⾏机制,2012年,经雷⼭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将西江镇交由雷⼭⽂化旅游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托管,西江景区管理局、西江旅游公司⼀并划⼊园区管委会。配齐配强西江景区管理局领导班⼦,将驻西江的相关执法部门和西江景区管理局⼈员划⼊园区管委会综合执法⼤队,由园区管委会统⼀管理。通过机制体制的创新,明确了西江景区各管理主体和经营主体的职责与功能,尤其明确了西江旅游公司作为市场经营主体,进⼀步提⾼了旅游发展的市场效率。
四、价值及意义
可为⽂化旅游带动地⽅发展提供新模式进⼊21世纪以来,对于民族⽂化传统资源的利⽤,促成了我国矿泉水品牌有哪些
西部地区民族⽂化旅游的蓬勃发展。但如何合理、充分利⽤民族⽂化旅游来带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化的全⾯发展,成功的案例并不多见。历经⼗年,西江苗寨以民族特⾊⽂化资源为依托;以强烈的市场化运作;党政强⼒推动,多主体共同参与;共⽣共建共享的发展之道;建⽴民族⽂化利益保护发展的共享机制以及景区社会治理善⽤民间智慧等做法,通过旅游全⾯带动,促进了西江苗寨经济、社会和⽂化的全⾯发展,实现了西江苗寨从苗族传统村落向现代村落的巨⼤转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西江苗寨为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提供了旅游带动地⽅发展的⼀种崭新模式,这个模式蕴含着丰富的,可以值得借鉴和参考的旅游发展智慧。
可为民族地区⽂化保护发展提供新路径⽣态和民族⽂化是贵州的两⼤宝贝。近年来,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贵州在解决民族⽂化的保护与发展问题上⼀直⾛在全国的前⾯。⼗年来,西江苗寨“以开发促保护,以保护促开发”为⼿段,⼀⽅⾯通过制定相关利益奖励规程对以吊脚楼为核⼼的苗族⽂化进⾏保护,让家家户户都成为参与⽂化保护和受益的主体,⼀⽅⾯通过民族⽂化的旅游化、经济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了苗族优秀传统⽂化在现代场域的“价值再⽣”和“价值联动”,较好地解决了民族⽂化的保护与发展问题。
除垢
可为贫困地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鲜活案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也是我国特⾊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为解决民族地区⽋发达地区的脱贫、减贫,西江苗寨通过制度创新,设⽴民族⽂化利益共享机制,让村民每户每年都有超过万元的收⼊,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公平”和“正义”的本质,同时
坚持强烈的市场化原则,通过旅游龙头企业做⼤做强旅游业,⿎励村民参与各种旅游经营,盘活整个社区的⼟地、房屋等资产收益,提⾼了村民的创富能⼒,确保了旅游在脱贫致富上的“市场效率”。
可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成功的“西江样本” 2018年2⽉,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产业兴旺、⽣态宜居、乡风⽂明、治理有效、⽣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因此,如何选择适合于⾃⾝发展的产业路径是民族⽋发达地区各级部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必须要慎重思考的重要问题。西江苗寨⼗年来之所以能够产业发达兴旺,有两个原因,⼀个是发展资源的正确选择,选择了丰富的苗族⽂化优质资源作为发展路径起点,另⼀个是在发展资源正确选择的基础上,优化景观景点及村寨⼈⽂⽣态,作出了⾛旅游产业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从⽽带动了西江苗寨⼗年来旅游产业的腾飞与做⼤做强。
⽂/李天翼,贵州民族⼤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勇斌,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苍铭,中央民族⼤学历史⽂化学院教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