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会计准则
《小企业会计准则》宣传解读
 
bug
访问次数: 0 | 发布时间: 2012-06-05 | 来源:会计局
 
    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 
    为了规范小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促进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发挥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有关法律和法规,财政部于2011年10月18日制定了《小企业会计准则》,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小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小企业提前执行。
  为做好滁州市《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贯彻实施工作,我们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和省财政厅会计处培训要点,从《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意义、适用范围、主要内容和会计处理等九个方面进行宣传解读:
  一、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重要意义
  1、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是服务小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力支持小企业发展,对于提高经济增长活力、有效扩大就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布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是从会计管理方面引导小企业改善其经营管理,规范其会计行为,增强其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是财政部门支持小企业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
      2、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是完善企业会计标准体系的需要。会计工作是经济、财政工作的重要基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传承创新、强化管理,加快建立国家统一的企业会计标准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我们财政部门提出的殷切希望,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会计法赋予财政部门的神圣职责。我国于2005年建成的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我国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有效实施,得到了国内、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但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范围不包括小企业。现行小企业会计制度是2004年制定的,部分内容已滞后于小企业自身业务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调研结果显示,我国目前小企业执行的会计标准不一,有的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有的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有的仍执行分行业会计制度,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发布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标志着由适用于大中型企业的《企业会计准则》和适用于小企业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共同构成的企业会计标准体系基本建成,为今后统一会计标准、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建立良好会计秩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是推进会计国际趋同的需要。鉴于中小企业的重要性,一些国际会计组织和国家会计准则机构十分重视中小企业会计的研究。在这一研究过程中,大家普遍意识到,不论企业规模大小,一律执行单一的会计标准并不合理。中小企业由于其规模、组织形式以及产权关系等具有显著特征,表现在会计管理方面,无论在会计目标、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会计机构和人员配置、会计核算水平等均有独特之处。因此,在会计确认、计量、报告上应当适用于不同于其他主体的原则、方法与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开始推行差别报告制度,即允许一些会计主体不按照某些会计准则的规定或是整个会计准则体系编制财务报告。差别报告制度主张不同的主体应遵循不同的会计准则,即会计标准的制定要适应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目前,单独制定适用于中小企业或小企业的会计标准,减轻小企业在提供财务报告方面的负担,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例如,英国早在1997年制定发布了《小型报告主体财务报告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也在2009年7月制定发布了《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发布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是在国际通行做法下的必然选择,是我们推进会计国际趋同的需要。
    需要说明的是,按照我国建成的企业会计标准体系,中型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允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这些要求比《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高,这也是从小企业需要发展的角度考虑。《小企业会计准则》内容设计既符合我国小企业发展实际,也符合国际倡导的《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要结合各国实际加以应用的理念。
    4、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是保证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需要。自从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中国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我国小企业会计标准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发布实施分行业会计制度。1992年“两则两制”改革中,财政部结合各行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同特点及不同的管理要求,先后制定了工业企业、交通运输、商品流通、金融、施工、农业企业等13个分行业会计制度。这一阶段,所有企业,不论规模大小,根据所处行业不同,执行相应的分行业会计制度。第二阶段发布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2004年4月,财政部制定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全国范围内的小企业自2005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一阶段,打破了分行业、分所有制制定实施会计制度的模式,而是根据企业规模和内部管理的特点、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不同,分别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并且,《小企业会计制度》中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交易事项或者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要求较高的处理方法,给予了简化处理。第三阶段是发布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在考虑企业规模和内部管理特点基础上,立足于主要满足税务部门、银行等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大大简化小企业的会计处理并且与税法规定保持了协调。
    小企业会计标准建设的历程,既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 
  《小企业会计准则》共10章,90条,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所规定的小型企业标准的企业。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所规定的微型企业标准的企业参照执行。但有三类小企业除外:一是股票或债券在市场上公开交易的小企业,二是金融机构或者其他具有金融性质的小企业,三是企业集团内的母公司和子公司。
    三、《小企业会计准则》主要内容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形成一个体系,统一一个范畴,服务两个对象,协调三大关系。
    1、形成一个体系。基于“内容完整、通俗易懂、便于操作、强化监管”的要求,同时借鉴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制定经验,小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小企业会计准则和应用指南两部分组成。小企业会计准则主要规范小企业通常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为小企业处理会计实务问题提供具体而统一的标准。采用章节体例,分为总则、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外币业务、财务报表、附则共十章,具体规定了小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全部内容。应用指南主要规定会计科目的设置、主要账务处理、财务报表的种类、格式及编制说明,为小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提供操作性规范。
  2、统一一个范畴。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规定《小企业会计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经营规模符合国务院发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所规定的小型企业标准的小企业。但是,有三类小企业排除在外:一是股票或债券在市场上公开交易的小企业;二是金融机构或其他具有金融性质的小企业;三是企业集团内的母公司和子公司。前两类小企业承担了社会公众责任,从满足广大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角度出发,我们要求这些小企业应当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三类小企业作为集团内母公司或子公司,从统一会计政策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角度出发,我们要求这些小企业也应当统一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此外,赋予了小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权利,即符合条件的小企业可以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也可以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考虑到小企业的发展变化,我们还规定了何种情况下已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应当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3、服务两个对象。小企业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为税务部门和银行。税务部门主要利用小企业会计信息做出税收决策,包括是否给予税收优惠政策、采取何种征税方式、确定应征税额等,更多希望减少小企业会计与税法的差异;银行主要利用小企业会计信息做出信贷决策,更多希望小企业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提供财务报表。
    发布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就是要规范小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要求其提供能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高质量信息,从而有助于税务部门根据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征税,有助于银行根据小企业真实的偿债能力做出融资决策。
  4、协调三大关系。
    ----协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的关系。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以满足小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为税务部门)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最大限度地消除小企业会计与税法的差异。这样,既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也有利于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比的前提下降低会计核算和纳税申报的工作量,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与此同时,《小企业会计准则》减少了职业判断的内容,强化了有关资产项目、未决诉讼、未决仲裁、对外提供担保事项、纳税调整过程等信息披露的要求。
    ---协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关系。    为便于小企业会计人员能够快速掌握和应用《小企业会计准则》,对小企业常见业务的会计处理原则予以了规范,不涉及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企业合并、中期财务报告、合并财务报表、每股收益、关联方披露等内容。《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之间是合理分工与有序衔接相结合的关系。具体体现有:已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所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如果在《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未作规范的,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已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一旦公开发行股票债券或因经营规模或企业性质变化而成为大中型企业或金融企业的,应当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时,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协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关系。在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过程中充分借鉴了《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简化理念。这一理念贯穿于《小企业会计准则》有关确认、计量和列报的规定,符合我国小企业量大、面广、质量参差不齐、会计基础较为薄弱的现状。
    但是,《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适用范围不同。具体来讲,我国主要从企业规模角度进行划分,《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分别适用于大中型企业和小企业;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则主要从公众受托责任角度划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分别适用于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换句话说,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在所有大中型企业范围内实施,包括上市公司和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其实施范围远大于其他国家或地区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应用于上市公司的范围。
    据了解,目前采纳或计划采纳《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的部分国家或地区,也并非将其应用于真正意义上的小企业。例如,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C)在2010年10月份研究报告中提出本国企业会计改革的基本构架,大致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负有公众受托责任的企业(例如上市公司),执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EU IFRS);二是不负有公众受托责任的规模较大的企业,执行依据本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进行调整后的《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FRSME);三是不负有公众受托责任的小规模企业(职工人数50人、营业收入低于650万英镑且资产总额低于326万英镑的小企业),执行本国制定的《小型报告主体财务报告准则》(FRSSE)。各国也是根据本国国情来决定实施国际准则的范围。
        四、《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内容上有哪些鲜明特点和主要创新
    《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内容上具有五个鲜明特点和主要创新:一是既以国际趋同为努力方向,又立足于我国小企业发展的实际;二是既保持自身体系完整,又与《企业会计准则》有序衔接;三是既满足税收征管信息需求,又有助于银行信贷决策;四是既确保行业上全覆盖,又抓住小企业常见业务;五是既抓住有利时机推动《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又区别对待做出积极稳妥的实施安排。
    五、《小企业会计准则》科目的设置
    小企业经济业务相对简单,一级会计科目设置明显较少。《小企业会计准则》比《企业会计准则》少设了60个一级科目。就资产类而言,除少了《企业会计准则》中银行、保险、证券以及开采行业专用科目外,还少设置了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等科目,但保留了原《小企业会计制度》下的长期债券投资科目,去掉了原《小企业会计制度》下的待摊费用科目,增加了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等科目。《小企业会计准则》总共有66个科目,但其科目名称与《企业会计准则》完全一致,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一致性,符合与国际准则趋同的要求。
六、《小企业会计准则》报表的编制
小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了简化,不编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只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小企业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以历史成本为原则,不考虑部分资产的公允价值,对部分资产(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采用账面余额填列,并不按照账面价值填列;简化了现金流量表内容,只进行直接法填报等。无需披露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当期取得或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等信息。此外,小企业财务报表附注的披露内容大为减少,披露要求也有所降低;小企业不必编制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总之,《小企业会计准则》对以上3种报表都进行了项目和结构的调整,增强了报表的清晰度和实用性。
七、《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核算的区别
(一)会计计量方法
在会计计量方面,《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或公允价值等会计计量属性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而《小企业会计准则》仅要求小企业采用历史成本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
1.对小企业的资产要求按照成本计量,不再要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实际损失的确定参照了《企业所得税法》中的有关认定标准。
2.对小企业的长期债券投资不再要求按照公允价值入账,而是要求按照成本(购买价款加上相关税费减去实际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入账;对长期债券投资的利息收入不再要求在债务人应付利息日按照其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而是要求在债务人应付利息日按照债券本金和票面利率计算。
3.对小企业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不再要求按照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会计计量基础,而是要求按照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等确定。
4.对小企业的负债不再要求按照公允价值入账,而是要求按照实际发生额入账;对小企业借款利息不再要求按照借款摊余成本和借款实际利率计算,而是要求按照借款本金和借款合同利率计算。
5.在收入确认方面,不再要求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而是要求小企业采用发出商品或者提供劳务交易完成和收到货款或取得收款权利作为标准,减少关于风险与报酬转移的职业判断,同时就几种常见的销售方式明确规定了收入确认的时点。在收入计量方面,不再要求小企业按照从购买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或者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收入的金额,而是要求按照从购买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收入的金额。
(二)债券的摊销
在长期债券投资(或持有至到期投资)中的债券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方面,《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债券的折价或者溢价在债券存续期间内于确认相关债券利息收入时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而《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债券的折价或者溢价在债券存续期间内于确认相关债券利息收入时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
(三)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在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方面,《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在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及是否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否可靠取得等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进行会计处理。而《小企业会计准则》则要求小企业统一采用成本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会计处理。
(四)固定资产折旧的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而不必考虑税法的规定。而《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小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并考虑税法的规定,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于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而《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无形资产的摊销期自其可供使用时开始至停止使用或出售时止;有关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规定或约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摊销;小企业不能可靠估计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摊销期不得低于10年。
(五)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如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等,其核算内容、摊销期限与《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小企业会计准则》对长期待摊费用的核算内容、摊销期限均与《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完全一致。《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小企业的长期待摊费用包括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和其他长期待摊费用等;长期待摊费用应当在其摊销期限内采用年限平均法进行摊销。
(六)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在计算应缴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的基础上,确认所得税费用。而《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将计算的应缴所得税确认为所得税费用,大大简化了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七)资本公积的核算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而《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本公积仅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是指小企业收到的投资者出资额超过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
(八)外币财务报表的汇率折算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对经营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应当遵循下列规定:(1)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2)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按照上述(1)、(2)折算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而《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小企业对外币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应当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对外币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所有项目进行折算。
 
    八、《小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制度》存在的差异 
  小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制度》在以下六个方面存在的差别比较明显: 
  1、不要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2、资产实际损失的确定参照了企业所得税法中有关认定标准; 
  3、长期股权投资统一采用成本法核算; 
  4、资本公积的核算内容只有资本溢价; 
  5、收入确认省略了风险报酬转移的职业判断; 
  6、开办费直接计入管理费用不再作为长期待摊费用。
  九、我市如何贯彻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
  为全面贯彻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根据省财政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国家税务局、省地方税务局、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安徽监管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贯彻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指导意见》(财会[2012]118号)文件要求,按照各有关部门职责分工,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制定方案,明确职责。成立贯彻落实《小企业会计准则》协调工作组,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进行细化分解,明确各有关部门工作职责和进度安排,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推进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 
二是部门协作,扩大影响。由于我市小企业涉及面广、数量众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宣传、培训、执行等工作必须依靠财政、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税务部门、工商局、银监局等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层层培训,层层贯彻,不断提高全社会对会计准则的认知度。
三是形式多样,注重实效。加大《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宣传力度,通过开展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形式,采取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宣传手段,向广大小企业宣传《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重要性,使《小企业会计准则》逐步深入人心,积极引导小企业按时执行准则,鼓励有条件的小企业提前执行准则,从而及早从准则执行中受益。
    四是监管联动,形成合力。《小企业会计准则》不仅进一步规范了小企业会计行为,也涉及到小企业宏观政策扶持、税收征管、工商年检、银行信贷等。因此,《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贯彻落实,财政部门义不容辞,同时也需要有关部门支持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切实提高小企业管理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
 
附:
    小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科目对比表
小企业会计准则
小企业会计制度
一、资产类
一、资产类
1
1001
库存现金
1
1001
现金
2
1002
银行存款
2
1002
银行存款
3
1012
其他货币资金
3
1009
其他货币资金
4
1101
短期投资
4
1101
短期投资
 
 
 
5
1102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5
1121
应收票据
6
1111
应收票据
6
1122
应收账款
8
1131
应收账款
7
1123
预付账款
 
 
 
8
1131
应收股利
7
1121
应收股息
9
1132
应收利息
 
 
 
10
1221
其他应收款
9
1133
其他应收款
 
 
 
10
1141
坏账准备
11
1401
材料采购
初中文学常识
 
 
 
12
1402
在途物资
11
1201
在途物资
13
1403
原材料
12
1211
材料
14
1404
材料成本差异
 
 
 
 
 
婚假的规定 
13
1231
低值易耗品
15
1405
库存商品
14
1243
库存商品
16
1407
商品进销差价
15
1244
商品进销差价
17
1408
委托加工物资
16
1251
委托加工物资
18
1411
周转材料
 
 
 
19
1421
消耗性生物资产
 
 
 
 
 
 
17
1261
委托代销商品
 
 
 
18
1281
存货跌价准备
 
 
 
19
1301
待摊费用
20
1501
长期债券投资
21
1402
长期债权投资
21
1511
长期股权投资
20
1401
长期股权投资
22
1601
固定资产
22
1501
固定资产
23
1602
累计折旧
23
1502
累计折旧
24
1604
在建工程
25
1603
在建工程
25
1605
工程物资
24
1601
工程物资
26
1606
固定资产清理
26
1701
固定资产清理
27
1621
生产性生物资产
 
 
 
28
1622
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29
1701
无形资产
27
1801
无形资产
30
1702
累计摊销
 
 
 
31
1801
长期待摊费用
28
1901
拍了拍怎么修改文字
长期待摊费用
32
1901
待处理财产损溢
 
 
 
二、负债类
二、负债类
33
2001
短期借款
29
2101
短期借款
34
2201
应付票据
30梦幻西游怎么赚钱最快
2111
应付票据
35
2202
应付账款
31
2121
应付账款
36
2203
预收账款
 
 
 
37
2211
应付职工薪
上海观光
32
2151
应付工资
 
 
 
33
2153
应付福利费
38
2221
应交税费
35
2171
应交税金
39
2231
应付利息
 
 
 
40
2232
应付利润
34
2161
应付利润
 
 
 
36
2176
其他应交款
41
2241
其他应付款
37
2181
其他应付款
42
2401
递延收益
 
 
 
 
 
 
38
2191
预提费用
 
 
 
39
2201
待转资产价值
43
2501
长期借款
40
2301
长期借款
44
2701
长期应付款
41
2321
长期应付款
三、所有者权益类
三、所有者权益类
45
3001
实收资本
42
3101
实收资本
46
3002
资本公积
43
3111
资本公积
47
3101
盈余公积
44
3121
盈余公积
48
3103
本年利润
45
3131
本年利润
49
3104
利润分配
46
3141
利润分配
四、成本类
四、成本类
50
4001
生产成本
47
4101
生产成本
51
4101
制造费用
48
4105
制造费用
52
4301
研发支出
 
 
 
53
4401
工程施工
 
 
 
54
4403
机械作业
 
 
 
五、损益类
五、损益类
55
5001
主营业务收入
49
5101
主营业务收入
56
5051
其他业务收入
50
5102
其他业务收入
57
5111
投资收益
51
5201
投资收益
58
5301回忆的句子
营业外收入
52
5301
营业外收入
59
5401
主营业务成本
53
5401
主营业务成本
60
5402
其他业务成本
55
5405
其他业务支出
61
5403
营业税金及附加
54
5402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62
5601
销售费用
56
5501
营业费用
63
5602
管理费用
57
5502
管理费用
64
5603
财务费用
58
5503
财务费用
65
5711
营业外支出
59
5601
营业外支出
66
5801
所得税费用
60
5701
所得税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