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中的创业思维培养
文化视野
新时期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中的创业思维培养
赵雪梅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二十年同学聚会感言
摘要:党的十八大中提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国务院对关于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同样提出了明确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
的进步,高校逐渐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意识,并取得了一定的积极进展。这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创业思维
培养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塑造学生的创业精神,并将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融合的新的培养方向。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合部分之一的高职院校,不仅承担着为国家输送专业技术人才、还包含了改善我国就业现状的重要职责。因此,高
职院校在就业指导中注重学生的创业创新思维培养已经成为现阶段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电脑反应慢怎么处理
关键词:新时期;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创业思维培养
中途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07-0433-02
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中创业思维培养的重要意义
1.创业创新思维培养是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职业指导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能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目标想适应的学生,并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不仅理论知识扎实,同样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作为我国主要的高职业素质劳动者以及中初级的专业技能人才的输出部门,在技术人才领域、生产领域、服务领域等一线岗位每年输出大量人才,这不仅是对高职院校的专业技能培养提出了高要求,同时也是对高职院校的就业创业指导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在师资配备、专业设置、课程安排以及教学实践等环节有所创新改变。高职院校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改革的方向来变换器教学理念并不断完善教学手段,做到与时俱进。新时期的高职院校应培养出具有自主择业且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创业创新思维,因此,高职院校应从根本上深化改革教育,适应市场经济改革变迁的新趋势。
2.创业创新思维培养是保证高校教育就业率并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我国大学生就业结构化矛盾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的高就业压力,占我国大学生就业率的比例较大,同时高职院校的就业率也是决定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学生创业创新思维培养,新时期不仅需要能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学生,更需要具有活跃思维、扎实基础以及新颖观念的学生。就业指导中
的创业教育的关键之处在意识的培养,要在日常的教育中,让学生逐渐意识到当下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锻炼学生就业的实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创业的思维,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帮助国家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
3.培养创业思维是落实高职院校输出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实践检验途径
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的主要区别在于教学重点的差异,高校教育注重理论与科技的创新,然而高职院校的教育注重技能,同时也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创业实践来检验的,是理论到实践的最有效检验方法。有效的将生产、教学、科研有机的结合起来,有效改善高职院校封闭教学、企业工厂封闭生产的尴尬局面。
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主要以事务型为主,主要集中在专业认识,职业规划等方面,同样的就业指导教育的主要内容在与自我分析探索,求职意向指导以及自我职业规划。对于新时期的高职院校来说,就业指导还包括创业教育等,但仍不成熟且存在较多问题:1.个别高职院校创业思维培养意识落后,缺乏实质性指导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中关于创业思维的培养尚停留在以单纯目的的以自主创业者为培养目标,
单纯的将创业思维简单的理解为多激励大学生毕业后进行自主创业。但仔细思考,对于大学生创业并不是一件简单之事,对于毕业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限制他们创业的因素较多,例如社会经验、资金资源等条件,这也是为什么我国严重缺乏自主创业的大学生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专业思维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将创业思维培养拓展到以岗位创业为创新点的教育,这样可以增加学生自主创业的热情,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就是在就业岗位怀揣着创业的心态去工作,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年轻一代自主创业比例。
2.高职院校创业思维培养模式单一,没有充分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现阶段,许多高职院校对于在校学生的就业指导主要是根据国家有关就业方面的制度与政策。落实国家颁布非相关就业创业项目,帮助学生培养职场职业规划意识,指导要就业的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选择。由于高校的职能部门主要分为教学教育以及学生管理部分,教学教育是管理学生的专业教育及政治教育等,然而就业创业属于学生管理部分,这也就导致难以将就业创业指导与各学科之间联系起来。因此,在高职院校中的就业创业指导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求职技巧,职场问题,关于大学生的就业相关政策以及对学生实际帮助不大的职业生涯规划等。但其中涉及到个专业学科的内容较少,这也是造成现阶段较多大学生不了解自己专业的职业特点,以及对个人的定位的主要原因,同时还导致了许多学生由于缺乏对自己专业的了解,失去兴趣,这不利于学生们的就业选择,甚至当实际工作中与个人预期值有所察觉时,不能很好的调整个人心态,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年轻一代的辞职率较高的重要原
因。
三、新时期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中创业创新思维培养的对策与建议2023年立春图片
创业思维培养的核心内容是创新思维能力的锻炼,高职院校学生在新时期更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对于就业指导中的创新能力的锻炼是有效运用个人的学识,经验、信息、专业技能以及理论知识等,有机结合转变成新的方法、知识、专业技能、新颖的观点、跳跃的思维去生产创造。新时期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要求学生们应具备改革创新的意识、智慧与勇气等。创新思维的培养、能力的锻炼能在实际工作学习中不拘泥于传统的制度中,不断产生新的灵感,以跳跃思维去看待事物,从而促进岗位新鲜事物的生成,能获取更大的成功。但是创业思维的培养不仅需要创新思维及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决策能力,社交能力等。总而言之,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作为岗位创业者应具备一定的创业思维或是能以创业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工作学生中不做被动的一方,能积极的以公司的利益得失为主,这样的人才则是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应向国家社会输出的综合人才。
1.高职院校应培养创业创新思维,开设有关创业创新的教学模式
顺应时代发展,高职院校要做到与时俱进,首先是培养创业创新思维、锻炼创业创新能力,老师要先具备这样的意识,并在日常教育中不断灌输给每一个学生,思维意识的形成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养成的。高职院校还要结合时下的政治政策去激励学生形成正确创业创新思维,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
不仅要随时灌输创业创新意识,还要为同学们提供发挥的空间,例如多举办创业创业大赛,让学生模拟真实创业去锻炼,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
现代经济信息
个课堂的主体,老师只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纠正指导,最后的审核环节也能够看到学生的真实水平,同时这样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从而对学生的应用知识能力培养起到非常好的助力作用。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4.实践环节的教学管理
实践环节的特点就是极具综合性,它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实践环节也是课堂教学与学生未来实际工作的衔接点,因此更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工作能力,对其以后的发展是极有利的。
三、结语
本篇文章中主要针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了有效的解决措施。目前高等教育正在不断的发展着,社会对于技术人员的需求量也是越来越大,而且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本专业的实践工作将会不断的持续下去。学生们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与展现实力的平台,对于其能力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的实践与改革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未来还会变的更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践环节最终的目标。希望文章中的内容可以对测控技
术与仪器专业的改革提供帮助,从而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技术型人才,以便助力我国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玲,乔晓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的探讨[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6,22(4):122-124.
阿迪达斯广告语[2]黄新,许川佩,殷贤华.测控专业“卓越计划”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13(1):83-85+114.
dnf达达[3]黄家才,温秀兰,张爽.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24):86+108.
[4]李恒灿,李权才.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17):63-65.
作者简介:李政清(1986.8-),男,汉族,山西晋中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测控技术与仪器研究。
教学;要建立健全高校青年教师助教制度,对青年教师进行有效的培训,使青年教师学习科学的教学方法,丰富他们的教学经历,增强他们培育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使命感;要建立一大批教育团队,对于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充分的讨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4.实践教育在学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中位置不显著
学术型硕士主要是以学术为导向,在科研活动中投入了大量精力,而并非是就业导向,所以硕士生对于学校是否开展了完善的实践教育活动并不是十分关心,进而导致实践教育在学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中位置不显著。但是,由于实践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所以高校应当把实践教育和理论教学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有效地使用校内校外实践基地。
5.院校支持在学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中位置显著
院校支持主要是指高校是否为学生的学业引导和支持(如学业指导中心等),是否为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提供帮助与服务(如定期体检和心理咨询),是否鼓励不同家庭背景、教育教学背景的学生相互交流与学习,以及为其提供社交的机会等。所以,高校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把提高软件和硬件设施质量放在重要地位,通过优化奖助学金资助结构来提高他们的在校生活水平,使其能够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科研中。另外,高校应加大对于研究生科研活动的资金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实验室和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建设,为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和出国访学提供更多的机会,并加大在该种活动的经济支持,培养研究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最终实现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2]衣学磊,蒋承.研究生学业满意度的实证分析——基于不同学位类型的比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5):42-46.
[3]武毅英.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现状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8(9):65-70.
[4]陈勇,肖文.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实证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168-171.
[5]卢立涛.测量、描述、判断与建构——四代教育评价理论述评[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3):4-7.
[6]鲍威.高校学生院校满意度的测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4(3):22-29+55.
2.组建更专业的创业创新教育的师资团队
现阶段,高职院校创业创新意识薄弱,尚为充分意识的创业创新思维的培养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资源匮乏等各高职院校的一般现状。对此,我们应借鉴国内外的高职院校创业创新思维培养的成功院校,大力开展校企联盟的培养方式,可以聘请企业社会上成功的管理工作者到学校传授更多时间实践经验,教师也应该多走出校门到工厂企业去实习学习,多开设一些有实际创业经验的课程。
四、结语
对于新时期的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中应注重学生的创业创新思维培养,这不仅能帮助国家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是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让学生具有岗位创业意识,尽管由于各种限制因素,不能在毕业之时进行创业,但他们能在工作中逐渐积累经验,这样的新时期综合人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即使在就业机会不多的时期下,仍然能沉淀下来。对此,本文主要从单方面进行阐述分析,首先,阐述了创业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意义,之后提出了现阶段高职院校创业思维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以上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为更多教育工作者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朱丹果.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中职业素质培养的思考[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3):71-73.
[2]李佳,窦新顺.供给侧改革理念下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体系的构建与优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5):59-62.
[3]吴苏芳,谢卫华.关于高职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研究——基于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8(5):10.
[4]张斯亮.基于高职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培养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6(6):188.
[5]刘景宏.基于高职学生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改革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6):180-181.
[6]侯惠兰.浅述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J].亚太教育,2015(33):158.
作者简介:赵雪梅(1969-),女,汉族,辽宁海城人,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经济管理分院副教授,本科学历,主要从事市场营销,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上接(第431页)上接(第432页)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